黄河中游孟州市:面朝黄河的幸福移民生活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河南省孟州市化工镇云水村付书营一家正在采收中药材防风,一片片绿油油的防风叶随风摇曳,不远处,滔滔黄河水向东奔流。
“2000年5月,我跟随父母从新安老家移民到孟州,刚来的时候除了政府给我们盖的安置村外,茫茫黄河滩一片荒凉,心也像无根的浮萍没着没落,那年我26岁。”回忆往事,付书营毫不掩饰曾有的失落。
一眨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谈及现在,付书营满脸笑容,“俺村学校、医院、幸福院和文化广场、小游园、超市应有尽有,是焦作市重点美丽乡村,家里种了4.67公顷药材,一年收入30多万元,儿媳在医院上班,小孙子刚满周岁,家里盖了两层小楼,买了两辆小汽车,日子过得蜜里调油!我们全家已经成了地道的孟州人,我们热爱这片热土,热爱我的新家园!”
付书营只是孟州市3.34万小浪底移民的其中一个,他所在的云水村,也只是洛阳市新安县19个安置在孟州的移民村之一。沿着黄河北岸,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3公里、占地3333.33公顷的黄河滩地就是孟州市移民安置区。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库动工建设,孟州市分别于1995年、1998年、2006年迎来了9516户、3.34万移民,占全省小浪底水库移民总数的40%。
“广大移民为了支援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设,撇家舍业搬离故土,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一定要让移民群众住得好、能致富、心舒坦!”这句话成了历届孟州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原最美移民集中安置新家园”的座右铭。
为了让移民群众住得好,孟州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近年来,累计投资520万元,对移民村道路进行高标准硬化绿化,打饮水井5眼、浇灌机井20眼,修复供、排水设施15处,铺设供水管道30万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00余盏,做到路畅、灯亮、生产生活用水有保障。该市又先后投资 500万元,修缮配套移民小学、移民中学,村村建成多功能文化广场、休闲游园、体育健身角。为了做到村容村貌“一眼净、满眼亮”,为移民村配备洒水车、垃圾运输车、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2018年,在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中,该市又投资1000万元,将全长20公里的吉祥大道进行高标准美化、亮化、绿化,使其如同珍珠项链般串起了沿途19个移民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政策、资金、宣传等层面,扶持横山村挖掘传承黄河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该村的黄河澄泥砚有六大系列6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外十几个地区,河阳、韩愈、唐宋八大家等独特的孟州文化元素也随之传向八方。
为拥有1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沃卤肉注册了商标,被河南卫视“老家的味道”倾情推荐,登上河南名吃榜。从西沃村走出的卤肉店发展到20多家。
各移民村还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每年评选“五好家庭”“孝贤媳妇”“好婆婆”,成立爱心基金会,捐款100多万元救助贫困户、贫困生,每个月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爱心饺子宴”。
今年国庆节,孟州市移民群众、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伟,亲手制作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澄泥砚,作品中,龙凤呈祥象征着国泰民安,二十朵牡丹花围绕着党旗、国旗竞相开放,寓意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指引着中华民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