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层武装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16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工作报告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调研报告需要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下是一些实际调研项目的报告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基层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提高基层建设质量和战斗力,要在动态中抓建设,在任务中促建设,确立结合的指导思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二、相应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我到部分镇街及村居对基层武装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基层武装部是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二)从事专武干部的人员不合理。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武装部实行的是军地双重领导制,即基层武装部的工作由区人武部管理,而平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则由街道负责,这种体制导致区武装部赋予基层武装部的工作不一定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二是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一方面,很多有专长、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四)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高。有关文件对镇、街道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配备专武部长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任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专武干部的业务素质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目前,部分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没有从军的经历,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对人武工作不熟悉,即使是当过兵的,部分的工作与基层人武的工作性质也不一样,专业要求也不一样,大多数缺少相关专业知识。
二是培训不够。从了解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上级机关举办在职专武干部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区人武部组织的培训,由于教员、教材、经费有限,培训方法也比较单一,效果也不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我围绕全县基层武装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调研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对全县18个乡镇、1个街道办、1个便民服中心武装部专武干部配备、基础设施建设、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兵员征集及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总体感到,我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武装工作高度重视,建设成果明显,尤其是2012至20**年期间,市政府和军分区先后2次在我县组织了人武部和基础武装部正规化建设试点观摩活动,促进了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党管武装各项制度落实,为我县武装工作接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发展,尽管县人武部现役干部锐减、文职人员尚未到位,但在县乡(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县基层武装机构编制健全、设施建设逐步规范、民兵训练相对落实、征兵任务基本完成、民兵作用发挥较好,特别是20**年以来,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不高。一是专武干部缺编严重。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要求,我县应编专武干部41人,其中武装部19人、副部长3人、干事19人,现有专武干部30人,其中部长4人、副部长2人、干事24人。二是工作热情动力不足。有些专武干部因自身身份原因,发展受限,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对武装工作敷衍应付多,真抓实干少,在职不尽责、工作不尽心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三是进出渠道不顺畅。一些专武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所以出路很窄,发展受限,很难成为地方培养的重点对象,不能在干部队伍中进行交流;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新老交替缓慢的状况,影响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根据检查调研情况看,我县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较差,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与上级规定的“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活动室、战备物资器材库)和党管武装、民兵工作、兵役工作、战备执勤、动员准备、国防教育、军事设施管理、军民融合、双拥共建等相关资料建立相关甚远,有的乡(镇)连独立的武装部办公室也没有,更谈不上资料室、活动室、战备物资器材库。反恐维稳、防汛抗洪、地震救援、森林灭火等相关装备器材普通短缺严重,软件资料种类不齐、内容不全、管理不严格。
(三)各项工作运行不顺畅。由于我县专武干部队伍人员不足,特别是武装部长短缺严重,加之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数职,最多者多达6项,有的还要包村、包片、包户,各种繁多的事务使专武干部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对武装工作造成较大的冲击,工作运行推进不够顺畅,甚至有的单位武装工作出现“空转”,有些工作难以落实,致使我县基层武装工作近年来普遍存在层次低、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相关保障落实不到位。从调研情况看,有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重视不高,党管武装制度落实不对位,对武装工作支持、关心不够,大多数专武干部因兼职过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抓武装工作落实。为解决基层武装工作经费保障难的问题,今年8月份,县人武部协调县政府给每个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每年落实武装工作专项2万元,并纳入县年度财政预算,而有乡镇领导不愿把这项经费用于武装工作,导致有些武装工作活动难以开展。
(一)提高武装工作重视程度。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基层武装工作是国防建设的末稍工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重视力度,如同抓经济建设以及各项重大工作一样,把武装工作始终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国防动员、民兵整组、民兵训练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搞好跟踪问效,方能保证基层武装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二)大力强化专武干部职责。专武干部是为加强地方基层武装工作而专门配备的人员,理应服务于武装工作,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专武干部。基层武装部受县武装部和当地党委双重领导,地方党委、政府在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武装工作的军事性,安排与武装工作相联的工作,不能兼职过多,范围不能过大,明确分清专职和兼职工作的主次关系,坚持以武装工作为主,以兼职工作为辅,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更好地服务于武装工作。
(三)积极提高协调与沟通能力。基层武装部长是地方党委委员之一,要发挥委员与兼职的双重优势,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统筹兼顾与协调的能力,按照军地双方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编排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加速推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时,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生力军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同时在开展民兵整组、军事训练、征集新兵等大项任务时,要协调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四)严格落实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物质经费保障是高度重视武装工作的直接体现。针对当前形势任务的需要,基层武装工作物质经费保障也呈现新的需求。就民兵建设而言,民兵从性质上偏重于“民”,随着人们利益观念的转变,靠单纯的政治教育难以提高民兵队伍的履职积极性。民兵整组、民兵训练、征兵工作、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等也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因此,应不断提高上级军事机关及地方政府的双重保障机制,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努力提高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专武干部是武装工作的具体落实者,自身能力素质制约着工作质量。因此,在加强专武干部的选拔配备基础上,应加强必要的专武干部培训,学习新的军事常识、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及国防形势,增强专武干部的综合素质;专武干部应不断加强岗位练兵,如加强“全国征兵网”操作使用学习、经常学习阅读新的国防报刊,不断增强业务知识及综合协调能力,达到武装工作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相结合、相促进的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三、几点建议。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赣办字[20xx]4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民兵基层建设在新时期、新阶段有新的发展,县人武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调研阶段,组成两个专题调研组,从4月上旬起,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县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全县共设立基层武装部30个,配备专武干部57人,建立民兵营(连)186个,在编民兵36100人(其中普通民兵32976人,基干民兵31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听汇报、看资料,查现地、开座谈、考业务、答问卷等方式,先后深入到30个基层武装部(乡镇17个、行业12个、企业1个),34个村级民兵营(连),占总数的18%,与20名乡镇书记(镇长)、30名专职武装部长、20名副部长、1名武装干事和34名民兵营(连)长进行了广泛地接触、交流和谈话;在每个乡(镇)均召开了1次座谈会,共与105名乡(镇)书记、乡(镇)长、基层专武干部和民兵营(连)长进行了座谈。
总得感到,近年来,我县在上级军事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在组织完成好经济建设任务和做好多样化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上,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进行了一些努力,使我县的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调研认为,虽然各单位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发展的步伐较慢,与上级的要求差距较大,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等、靠、望”思想严重。从调查情况看,当前民兵基层建设普遍存在工作重心不够突出,多数单位存在时紧时松和上级强调一阵抓一阵的现象,“等、靠、望”思想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四不”上:一是摆位不正。基层党委落实议军制度不经常,有近10%的基层乡镇党委近三年来没有议过武装工作,不能把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调研与30名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见面谈话了解,有20%的领导对民兵基层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要求不高,标准较低,每年除了训练、整组、征兵等硬性工作任务能得到较好完成外,其它指标“稍软”的工作、活动则落实不够、完成不好,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武装工作,不能实现武装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发展。据统计,有近10%的专武干部属于摆位不正,30%的同志把兼职工作摆在专职工作更重要的位置,还有5%的基层专武干部不乐意从事武装工作。
二是认识不足。调研中,发现有55%的基层单位领导,认为基层武装工作是部队系统的事,是要人要钱的工作,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在目前发生战争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抓民兵基层建设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有32%的人对自己担负的武装工作职责认识模糊,认为自己兼的是虚职,存在应付、凑呼地完成上级的任务就行,基层建设搞不搞、建不建都没关系的错误思想;有30%多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搞民兵基层建设要花钱,基层钱又不多,能拖就拖,能不建就不建,存有看上级机关怎么说、等上级机关来抓再建的观望思想。有少数单位和领导对武装工作出现“不报不批、不请不到”的现象,视武装工作为一种“包袱”,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从而出现上面抓得紧,下面抓得松,职能部门抓得紧,基层党政组织抓得松,关键时刻抓得紧,平时抓得松等现象。有近50-60%的专武干部,总认为自己在本单位说话的力度不大,武装工作没什么地位,抓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无从下手,难以得到领导支持,存在等待上级出台文件要求,靠上级来抓的思想,难以站在夯实国防建设基础,促进武装工作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思考问题,严重缺乏创造性完成任务的思想认识。
三是投入不大。当前一些乡镇、县直机关党委、主要领导在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问题上,无论是领导的力度、重视的程度,还是投入的精力、经费的保障,都处于支持不够、关注不够、倾斜不够的现状。调研中,我们重点对17个乡(镇)20xx年用于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最多的乡(镇)为17000元/年,最少的只有500多元/年,平均为1200元/年,投入多的单位也只是保障正常工作,个别基层武装部一年到头几乎没有投入任何建设经费。座谈时,虽然一些乡镇主要领导表态比较好,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往往不尽人意,重讲轻做、只讲不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旦在涉及到需要出人、出力、出钱的工作上,就讲条件、叫困难,阻力就重重,理由和借口比较多,有的甚至把武装工作当成负担,致使民兵预备役工作该投入的钱不愿投入,该抽调的人员不让抽调,该落实的工作难以落实。严重缺乏抓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意识。
四是方法不活。从调查30个基层武装部情况看,70%的单位仅停留在挂几块牌子、记几个本子、建一两支分队上,但对抓基层建设到底要抓什么、怎么样抓、达到什么标准,认识不多、方法不多,有的始终还是停留在老思想、老办法、老框框上迟迟不前。结合实际、结合工作、结合形势研究基层建设比较少,特别是结合抓经济建设抓基层建设开拓创新上还很不够。
(二)两支干部队伍建设难以适应“平战”需要。
从专武干部层面看:
一是“专武”意识有所弱化。目前,全县30名专武部长当中,兼一职、两职的有22人,兼三职的达7人,兼职率达96.67%,副部长(或干事)也兼有包村、蹲点等繁重的地方中心工作任务。应该讲,专武干部兼职,既是形势需要,也说明专武干部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能使地方党委政府放心,并且兼职有利于更好发挥自己的才干,扩大自身的影响,更好地与各级领导和群众进行联系、沟通,以“有为、有位”促进本职武装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兼职过多,导致专武不专问题突出,分散了从事武装工作的精力,有的出现摆不正位置、淡化职能的现象。有一部分同志是把专武干部岗位作为政治进步的跳板,在岗不敬业,不把岗位当事业;有些专武干部将武装工作看成附带工作、多余工作,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单位对专武干部的要求也比较单一,更多地只从履行军地桥梁的角色要求,在推荐使用过程中比较偏面,致使一些同志工作不尽心,抓军事斗争准备的热情不高。这样,对于上级军事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影响到中心工作时,就很难得到高度的重视,必将造成武装工作“管人”与“管事”的严重脱节,影响武装工作任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二是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高学历的多,有军事工作经历的少;能完成一般性、日常性工作任务的多,能指挥带兵的少;满足于办具体事的多,能站在更高层次主动思考问题的少。全县57名专武干部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有41人,占总数71.9%,中专文化7人,占12.3%,高中以下文化9人,占15.8%,存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转业复退军人8人,仅占14%,进过人武学院培训学习的40人,仅占70%。有的单位专武干部虽然满编,但是挑选和培养不出一个好的民兵训练教员。有的单位要组织一项稍微大一些的活动都非常困难。还有的连一般性军事常识都不懂,从调研中抽考业务知识的情况看,有近11%的专武干部对一般性业务知识回答不全。从座谈了解的情况看,也有近5%的同志对民兵整组、训练、征兵工作应做些什么工作回答不上,只知道按上级要求叫送几个人就送几个人,个人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三是面临实际困难增多。一方面是兼职工作过多带来工作压力大。基层专武干部受军地双重领导,兼职工作过多过杂,工作头绪多,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到抓经济指标(招商引资、财政收入)、抓一票否决的工作(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防火、信访、“一大四小”)、抓重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平时很难有更多的精力顾及武装工作,专职工作没干好,必定会受批评,导致了部分同志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家庭负担过重带来生活压力。据统计,全县有19名专武干部家属没有工作,27%的家庭经济收入只靠本人的工资收入,有的干部一家还有7、8口人,经济负担非常重;还有25%多的专武干部虽然家住一个县,因在偏远乡镇工作,加之长期得不到调整交流,与家属小孩一直处于两地分居,导致生活压力过大。
四是进出渠道不够畅通。一方面是专武干部来源渠道偏窄。近年来,新任职的专武干部大部分是从农、林、水、教育等专业人员中挑选的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整体军事素质不高;而从人武学校毕业的学员,由于受地方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的影响,有的学员难以分配到基层武装部任职。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县调整进入专武干部岗位的干部人员为22人,经过正规训练的只有4人,经过人武学校毕业的仅为1人,比例明显偏低。另一方面专武干部出路不畅。从调查的情况看,现有的57名专武干部中,超过45岁以上的6人,年龄最大56周岁,平均年龄36.8岁,任现职五年以上的37人,平均任职时间8.75年,任职最长的为22年,明显存在年龄偏大、任期过长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武装部长层面,近三年只有9人得到重用和提拔,11人岗位工作得到交流,比例也非常低。
从民兵干部层面看:
一是难选配。一方面受选举制度的影响。全县186名基层民兵干部中,有157名干部是通过海选产生的,96名民兵干部是由村(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兼任。选拔使用村(居)委会的民兵干部县、乡两级人武部没有决定权,加之村(居)委会干部编制员额有限制,民兵营(连)长没有专职编,因此导致绝大多数民兵干部不是由村支书、村主任兼任,就是兼任会计、出纳或者兼管计生工作,很少有专职的,目前全县仅有69名为专职。另一方面配备民兵干部别无选择。目前,村(居)委会干部一般只有3-5人,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多数都不符合民兵营(连)长条件,如果按照条件选配根本就选不到人,因此别无选择。
二是难胜任。一方面年龄偏大难胜任。据统计,全县186个民兵营(连)长中,超过45岁以上的76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42.5岁。而武装工作多数是需要年轻,遇到任务能上得去顶得住的人员,因此年龄普遍偏大难以胜任。另一方面军事素质不高难胜任。民兵干部中,有74%的人员既没有当过兵,也没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还有12%的人员只有小学文化,缺乏较好的军事素养和组织指挥能力,从素质上难以胜任。
三是难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民兵干部换届快,人员更换快,加之村干部兼任民兵干部只有干事没有特殊待遇、没有岗位补贴,导致了一部分村干部不愿担任民兵干部职务,造成难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民兵营(连)长是兼职且没有任何经济和政治待遇,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错误思想。有的还片面地认为,武装工作干好了,选举时又不能赢得更多的选票;相反,工作做得越多,有可能得罪的人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不利于选举,所以也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三)民兵预备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从调查情况看,乡(镇)基层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营(连)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硬件建设不够过硬。有的乡(镇)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营(连)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调研所到的30个基层武装部中,有68%的基层武装部没有单独的“二室一库”,有35%的没有配备办公电脑,有47%的没有建“青年民兵之家”。应急分队器材除永平、鹅湖、稼轩相对配备较齐外,其余单位都是像征性地摆四、五种类型的装具,难以满足遂行应急任务的需要。调研组所到的34个有村部的民兵营(连)中,有近51%的办公场所比较简陋和破旧,既没有悬挂职责制度牌,也没有配套的资料柜。据统计,全县还有近66个村(居)委会还没有建办公场所,租用或在村干部家办公,硬件设施建设几乎处于零起点上。
二是软件建设不够有力。在资料管理上,有的没有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专柜存放,有的整理归档不及时且没有装订成册,零零散散,到处乱丢、随意乱放,丢损、毒烂现象比较普遍。从抽查情况看,有近70%的单位历年来的资料保存不够好,15%的民兵营(连)历年来的资料已经丢失,甚至有5%没有村部的民兵营(连),以前统一配备的文件资料箱已丢失,有的虽然放在乡镇武装部集中保管,但也是长年不用,里面存放的文件资料也没有及时更新,多数为03年以前的资料,且大都已变黄,积满灰尘。在工作秩序上,有的基层武装部办公室满屋子是灰尘且凳椅东倒西歪,民兵营(连)没挂办公室牌子的达到了5%。一些目前即使看起来建设比较好的单位,也落后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有7-9%的单位对原来配发的旗子、章子已经丢失。
(四)民兵工作面临的“三难”问题依然凸显。
一是经费保障难。民兵基层武装工作经费保障没有规定的标准、没有专门预算,主要靠专武干部个人与乡(镇)、行业、企业主要领导相互感情和内部协调,靠企业负责人的国防观念和地方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靠个人的协调能力得到经费保障。
二是人员集中难。近年来,在组织民兵整组、训练和开展活动时,找不到人、到不齐人、集中不了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每年民兵整组中,多数单位的实际“到点率”仅为35%以下,有的甚至更低。在组织民兵分队担负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完成参建任务时,据统计有60%以上的在册民兵不在位,很难召集起来,即使召集起来,也往往是“童子军”、“胡子军”,直接影响了民兵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是活动开展难。多数单位开展民兵工作往往靠“人情”办事,靠专武、民兵干部的资历、面子、关系“疏通”来落实,难形成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如:在民兵整组上,“有编无兵”和在册不在位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在民兵组训上,一方面因无装备、无技术难组织,始终停留在低层次、老办法、老课目上徘徊,如我县现编有专业技术分队三类30支1422人,因相关的装备器材普遍老化,普遍训不起来;还因近年来部队装备更新较快,一些复退军人竟然不懂旧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无法实施教学;另一方面因经费保障不足,民兵参加训练的误工补贴过低,导致很大一部分民兵不愿参加训练,召集不齐人员,导致训练难组织、效果难落实。在民兵教育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年过节返乡时间缩短,像以往那样利用返乡时机搞教育和开展刊授教育、远程教育等已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民兵“教育难”、“难教育”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把民兵政治教育看成是“软指标”,甚至看成是多余的工作,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一是要切实树立抓好民兵基层建设的信心。要正确认识看待基层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既要充分肯定近三年来基层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又要充分看到基层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因为当前基层建设矛盾和问题突出而失去信心,要充分认清抓好民兵基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领导的决策部署,是人武部工作职能所系,是落实应急作战准备向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转变的基础所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特别重视端正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形式主义、克服畏难情绪、克服“等、靠、望”思想,要把省军区推进“整县整团”建设思想贯穿于基层建设的始终。要把“一线指挥部”建设与基层建设,基层人武部建设与民兵营(连)建设捆在一起抓,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与平时基层建设落实捆在一起抓,要把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与发挥民兵作用捆在一起抓。坚持统筹兼顾、固强补弱,切实筹划好每项建设,规范好每个制度,落实好每项工作。既要从实际出发继续规范好基层基本设施建设,又要坚持高标准抓好“软件”建设。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和基本制度落实上,从而推进基层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武装,指:1、用武器装备军队,2、指军队等的武器等方面的装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基层武装部作为国防动员的一线指挥者,它肩负着经济实力、战争潜力向国防实力转化的重任。乡镇武装部更是基层武装建设的重点。如何让乡镇武装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笔者就乡镇武装工作现状提出以下思考:
当前乡镇武装工作总体上有了长足进步,但随着形勢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以前的“当兵热”降到现在的“当兵冷”;基干民兵队伍建设不完善、不规范,专业技术性不强,敬业精神不足;基层基础设施配备还不够完善,武装工作软件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等。
(一)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不强。
一方面适龄青年吃苦意识不强。现在的适龄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青年和家长国防意识不强。一些青年对参军入伍的意义认识不够,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一些家长怕孩子到部队吃苦受累,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二)基层规范化建设不完善。
乡镇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普遍不完善,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与上级规定的“三室一库”和党管武装、国防动员、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双拥共建等相关资料建档仍有差距,有的乡(镇)连独立的武装部办公室也没有,更谈不上资料室、活动室、战备物资器材库。村(社区)的民兵连部更是如此。
(三)武装工作开展不顺畅。
专武干部队伍人员流动性大,特别是乡镇武装部长不在位情况依然存在,加之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数职,各种繁多的事务使专武干部无暇顾及本职工作,对武装工作造成较大的冲击。武装工作推进不够顺畅,甚至有的单位武装工作出现“空转”,有些工作难以落实,致使基层武装工作近年来进步不大。
(四)保障机制缺乏可靠性。
专武干部的培养机制无法保障,严重打击干武装工作的热情;民兵连长待遇低,素质参次不齐,普遍缺乏工作积极性;民兵建设经费保障有待提高,装备、人员、补贴、政策等无法保障到位,不能有效的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民兵工作的热情。
(五)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基干民兵参与武装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基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
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特别在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时,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再次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
(二)提高武装工作重视程度。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基层武装工作是国防建设的末稍工作。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重视力度,如同抓经济建设以及各项重大工作一样,把武装工作始终列为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国防动员、基层武装规范化建设、民兵整组、民兵训练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搞好跟踪问效,方能保证基层武装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三)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内容。
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工作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四)高标准地完成人民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
加大经费的投入,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基层民兵建设,下大力气抓基层民兵连规范化建设,加强民兵在经济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应不断提高民兵战斗力水平,按照民兵训练任务和大纲要求,深入开展民兵规范化训练。着眼战时和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突出抓好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和专业技术分队成建制训练,全面提高民兵军事训练质量。进一步加强各级国防动员组织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五)重视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武装工作。
首先要稳定专武干部队伍,乡镇武装部长和专武干部分配工作要相对专一,兼职不能过多。要守住“主阵地”,做好主责主业;其次要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使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基干民兵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
xx镇位于xx县城南端,东接丹凤、xx,南毗xx县白水镇,西连葵山镇,北倚丹凤镇,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耕地14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有9503户42099人,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xx镇现有党总支11个,分别是中心学校党总支、农业党总支、长街党总支、槟榔党总支、路撒党总支、石洞党总支、足法党总支、红土党总支、额则党总支、务龙党总支、法块党总支,有支部镇直党支部9个,分别是中学党支部、林水党支部、畜牧党支部、农业中心党支部、计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卫生党支部、财政党支部。村党总支下设支部42个。有党员1012人。
二、夯实党建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分类定级工作于4月中旬完成,分类定级采取民主测评、征求部分党员的意见建议的方式,全镇53个党组织中,好的17个,占32%;较好的17个,占32%;一般的19个,占36%,真实反映xx镇基层党组织现状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组织、扩大覆盖。镇党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xx中心幼儿园、紫微页岩砖厂、烤烟生产技术服务社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分类定级结果,各党总支进一步抓实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基础工作,对被评定为“好”、“较好”等级的党支部,以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扩大影响为突破口,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高;对被评定为“一般”等级的党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差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促进整体提高,实现争先进位。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提高各站点点击率,真正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五是认真开展“五联五创”活动,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任务落实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镇村集体经济1-3万元的有7家,5万元以上的有1家。七是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创建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4个。
三、抓制度建设,促作风转变。一是建立健全《xx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xx镇党委工作规则》以及《xx镇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镇党委补充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和落实《公务员八条禁令》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用人、用权、重大决定、干部管理、财务监督、车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观念,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抓好“四培养”、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真正做到党徽挂在胸间,示范落在岗上,实惠让给群众。
四、抓好党务公开,扩大党内知情权。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于xx年3月召开党务公开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了党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我镇党务公开工作,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二是制定目录,明确公开内容。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各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注重公开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制定和落实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内容。全镇共制定镇党委公开目录43项、制定镇直总支公开目录43项,制定村党总支公开目录31项。三是大力宣传,营造公开氛围。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传达贯彻党内法规和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健全制度,建立公开机制。一步健全完善预先公开、例行公开、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党务公开制度,形成党务公开长效机制,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就梨林镇2024年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12公里处,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56个居民组,总人口4.1万人。梨林镇设置民兵营4个,设基干民兵连1个,人数为150人,普通民兵连40个,人数为4150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武装工作能够按照市人武部要求高标准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镇党委、政府做到经常参与武装工作,主动关心武装工作,大力支持武装工作,给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委会,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开展对武装工作的意义和党管武装工作精神的学习,提高对武装工作的认识,使每个领导干部明确武装工作的职责,定期听取了解武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武装工作顺利开展。
1、我们党委“一班人”能够全面按照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制定的`制度和规定,坚持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能够认真坚持党委议武制度。市委、市人武部的每一次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我们都纳入党委会(扩大会议)来传达、学习和研究,年初,镇武装部将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及时报党委,由党委按照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武装工作方案,并做出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武装部能把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党委都能一一给予解决。同时,武装部也能给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积极想方设法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镇党委也把武装工作尤其是民兵组织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日常养,经常用,拉得出,能战斗。
3、在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军事日制度方面,滤布镇人武部根据实际,结合有利时机,能较好地组织军事日活动,党政班子领导都能积极参加。“八一”建军节、春节前,镇党委、政府、武装部组织军烈属座谈会。同时,由镇党委、武装部领导带队至市人武部慰门。
4、在检查评估武装工作方面,年初,镇党委根据武装部的全年工作规划,把一些重点工作如征兵、整组、义务兵优待金的统筹、民兵训练费、民兵干部的配备待遇等方面,列入对各村的综合指标考评责任书中。年末武装部参加对各村关于民兵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奖优罚劣,促进了各村对民兵工作的重视,使民兵工作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
1、建队伍。按照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关精神,我镇通过公开招聘,成立了6人的民兵巡逻小分队,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巡逻,有力地保证了当地治安环境。
2、加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今年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投资1万余元为武装部配置电脑、打印机、及上网设备,实现武装部自动化办公;为武装部配备专车1辆,提高武装部整体装备水平。
3、征兵工作。超额完成市人武部下达的进站指标,今年共征集新兵24名。
4、搞好双拥工作。优待金兑现方面,我镇于2024年开始将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并保证按时完成发放。每逢过节,都登门慰问并发放慰问品。“八一”、春节都分别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加强国防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日,我镇开展了万人签字、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广大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针对各个节日,如青年节、党的生日、“三八”节等节日,镇武装部结合各民兵连一道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宣传国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6、积极开展“民兵带富”工程。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镇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一兵带一排、一排带一连、一连带全营”的“民兵带富”,压滤机滤布并收到良好效果。全镇今年共发展温室大棚200座,民兵科技示范园4个,新增养殖小区9个,人均来自牧业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均居全市最高。
7、服务中心工作。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方面,无论是防汛、防火和其他急难任务,镇党委都要求各村要以民兵为主,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民兵连都能按照镇武装部的要求完成任务。
1、召集民兵困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特别是农闲时节,民兵大量外出打工。因此,召集民兵开展各项活动和训练时难以将人员全部集中。
2、应征青年人员不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适龄青年就业门路扩大,因此近几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
1、继续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广播、版报、宣传栏、宣传单多种宣传媒介,深入广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
2、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兵队伍的管理、训练,特别是明年村级干部换届,民兵干部的培养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继续开展“民兵带富”工程。加强民兵科技培训,在民兵中积极开展致带富活动,争做小康路上排头兵。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镇党委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在武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我到部分镇街及村居对基层武装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基层武装部是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二)从事专武干部的人员不合理。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武装部实行的是军地双重领导制,即基层武装部的工作由区人武部管理,而平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则由街道负责,这种体制导致区武装部赋予基层武装部的工作不一定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二是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一方面,很多有专长、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四)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高。有关文件对镇、街道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配备专武部长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任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专武干部的业务素质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目前,部分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没有从军的经历,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对人武工作不熟悉,即使是当过兵的,部分的工作与基层人武的工作性质也不一样,专业要求也不一样,大多数缺少相关专业知识。
二是培训不够。从了解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上级机关举办在职专武干部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区人武部组织的培训,由于教员、教材、经费有限,培训方法也比较单一,效果也不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坚持党委领导。镇和街道党委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国防使命意识,积极进识狠抓落实,共同开创党管武装工作的新局面,牢牢把握基层武装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方面,镇街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武装工作的领导。自觉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随意型变为规范化,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镇街党委主要领导,要带领“一班人”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三是加强专武干部的实践锻炼。一名合格的专武干部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水平,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和组织指挥能力。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工作实践,只有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因此,专武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努力提高做好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领,使自己真正成为既懂军事经济,又懂政策法规、既会管理指挥、又会善于协调的“多面手”,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以过硬的军政素质、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各级领导的信任,真正在同级党委、政府中树立一名新时期专武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
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
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
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
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一是健全地方性法规制度。法规制度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推进基层武装工作健康发展,要依据上级关于武装工作的各项规定要求,结合实际和实践经验,健全完善基层更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如开展民兵干部专题汇报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促进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有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新时期有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基层武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强军思想,着力于提高基层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素质与执行任务的能力,努力探索做好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的新途径,推动基层武装建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好形象。
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广泛的报道。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
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我到部分镇街及村居对基层武装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基层武装部是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
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二、相应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武装工作呈现的主要特点。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三、几点建议。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三、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对策建议。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武装工作呈现的主要特点。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基层武装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近期,我到部分镇街及村居对基层武装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基层武装部是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军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加强基层人武部建设,提高整体建设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武装部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二)从事专武干部的人员不合理。
一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武装部实行的是军地双重领导制,即基层武装部的工作由区人武部管理,而平时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则由街道负责,这种体制导致区武装部赋予基层武装部的工作不一定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二是专武干部进出渠道不畅。一方面,很多有专长、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四)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不够高。有关文件对镇、街道武装部设置和专武干部配备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在实际配备专武部长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标准任用,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现状普遍存在,导致专武干部的业务素质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与我军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
一是先天不足。目前,部分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没有从军的经历,没有受过严格军事训练,对人武工作不熟悉,即使是当过兵的,部分的工作与基层人武的工作性质也不一样,专业要求也不一样,大多数缺少相关专业知识。
二是培训不够。从了解的情况看,近些年来,上级机关举办在职专武干部培训机会相对较少,区人武部组织的培训,由于教员、教材、经费有限,培训方法也比较单一,效果也不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基层武装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武装,指:1、用武器装备军队,2、指军队等的武器等方面的装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xx镇位于xx县城南端,东接丹凤、xx,南毗xx县白水镇,西连葵山镇,北倚丹凤镇,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耕地14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有9503户42099人,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xx镇现有党总支11个,分别是中心学校党总支、农业党总支、长街党总支、槟榔党总支、路撒党总支、石洞党总支、足法党总支、红土党总支、额则党总支、务龙党总支、法块党总支,有支部镇直党支部9个,分别是中学党支部、林水党支部、畜牧党支部、农业中心党支部、计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卫生党支部、财政党支部。村党总支下设支部42个。有党员1012人。
一是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分类定级工作于4月中旬完成,分类定级采取民主测评、征求部分党员的意见建议的方式,全镇53个党组织中,好的17个,占32%;较好的17个,占32%;一般的19个,占36%,真实反映xx镇基层党组织现状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组织、扩大覆盖。镇党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xx中心幼儿园、紫微页岩砖厂、烤烟生产技术服务社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分类定级结果,各党总支进一步抓实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基础工作,对被评定为“好”、“较好”等级的党支部,以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扩大影响为突破口,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高;对被评定为“一般”等级的党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差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促进整体提高,实现争先进位。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提高各站点点击率,真正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五是认真开展“五联五创”活动,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任务落实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镇村集体经济1-3万元的有7家,5万元以上的有1家。七是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创建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4个。
一是建立健全《xx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xx镇党委工作规则》以及《xx镇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镇党委补充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和落实《公务员八条禁令》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用人、用权、重大决定、干部管理、财务监督、车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观念,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抓好“四培养”、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真正做到党徽挂在胸间,示范落在岗上,实惠让给群众。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于xx年3月召开党务公开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了党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我镇党务公开工作,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二是制定目录,明确公开内容。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各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注重公开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制定和落实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内容。全镇共制定镇党委公开目录43项、制定镇直总支公开目录43项,制定村党总支公开目录31项。三是大力宣传,营造公开氛围。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传达贯彻党内法规和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健全制度,建立公开机制。一步健全完善预先公开、例行公开、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党务公开制度,形成党务公开长效机制,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镇党委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武装部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镇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总人口x万人。武装部下设x个民兵营,x个基干民兵排。近年来,我镇武装部在县武装部和xx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改进新时期民兵工作,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征兵工作,年年完成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全优单位。
今年来,我镇武装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分区和县人武部年度工作指示为依据,按照“抓备战、强素质、求发展、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争先为目标,重点抓民兵政治教育、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四个基本”建设、“双拥”工作。
(一)以新时期民兵面临的任务为目标,军事训练扎实有效。
根据对军事斗争的需要和我镇实际,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的要求,狠抓了民兵训练工作的落实。一是完善了各类方案。主要完善了民兵应急分队紧急收拢、抗洪抢险、扑救山火、重要目标防卫方案。二是狠抓了民兵军事训练。我们严格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严密组织,民兵营长和民兵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兵工作为重点,民兵组织建设有了新突破。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民兵组织建设的质量,根据《xx县基干民兵组织调整方案》,结合我镇实际,为建立一支规模适当,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基干民兵队伍。我们走街串户,到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调查了解,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组建民兵连、排,走出一条新型的民兵工作之路。
(三)以“四个基本”建设为主线,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
按照人武部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我们始终把“四个基本”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基层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的一件大事,制度落实和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在抓教育质量上见成效。在政治教育方面,认真组织民兵营长、基干民兵学习,使他们真正了解我军的新使命,消除民兵不会参加战争的模糊认识,深入剖析消极思想根源,围绕“在未来战争中如何发挥民兵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标准搞好武装工作”等课题进行讨论,通过思想启迪与心理疏导、作风养成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注重在制度落实上见成效。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部近两年来,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保持了良好的训练、管理、生活秩序,确保安全稳定。每年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重要目标防卫、扑灭山火、抢险救灾、抗洪抢险等六个方案,不断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确保了应急扩编有预案,指挥行动有依据,落实任务计划,组织编配有方案,一有情况能联得上、拉得出。军事训练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已训民兵营长x人,基干民兵x人。
三是注重在抓设施配套上见成效。为高标准完成好基层武装部基本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共同下发了《xx县基层武装工作试点方案》,年初,镇党委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在镇经费紧张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购买了硬件实施。为了统一软件和资料,先后两次到马圩镇参观学习,统一内容和标准。目前我部全部达到了“三室一通”(办公室、器材室、会议室、通电话),六册、五表、两卡、两本、一图基本完善,各类资料整理整齐,民兵营达到了有办公室、资料柜、办公桌椅、牌子、旗子的“五有要求”,为专武干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
(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共建工作成绩显著。
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军民关系的最高要求,我们按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践行这一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民兵的作用,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持续发展,组织x多名民兵到生态文明村劳动。组织较富裕的退伍军人、民兵针对帮扶特困户活动。
(一)加强学习,夯实武装工作基矗一是抓好民兵营长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二是大力宣传武装工作,武装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支持。三是组织好民兵训练。
(二)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组织基干民兵扶贫帮带,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发动民兵带头致富,发展经济。
(四)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民兵参加义务植树、抗洪抢险及扑救山火等三个精神文明建设;二是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劳动。
xx镇位于xx县城南端,东接丹凤、xx,南毗xx县白水镇,西连葵山镇,北倚丹凤镇,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耕地14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有9503户42099人,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xx镇现有党总支11个,分别是中心学校党总支、农业党总支、长街党总支、槟榔党总支、路撒党总支、石洞党总支、足法党总支、红土党总支、额则党总支、务龙党总支、法块党总支,有支部镇直党支部9个,分别是中学党支部、林水党支部、畜牧党支部、农业中心党支部、计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卫生党支部、财政党支部。村党总支下设支部42个。有党员1012人。
二、夯实党建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分类定级工作于4月中旬完成,分类定级采取民主测评、征求部分党员的意见建议的方式,全镇53个党组织中,好的17个,占32%;较好的17个,占32%;一般的19个,占36%,真实反映xx镇基层党组织现状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组织、扩大覆盖。镇党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xx中心幼儿园、紫微页岩砖厂、烤烟生产技术服务社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分类定级结果,各党总支进一步抓实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基础工作,对被评定为“好”、“较好”等级的党支部,以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扩大影响为突破口,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高;对被评定为“一般”等级的党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差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促进整体提高,实现争先进位。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提高各站点点击率,真正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五是认真开展“五联五创”活动,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任务落实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镇村集体经济1-3万元的有7家,5万元以上的有1家。七是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创建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4个。
三、抓制度建设,促作风转变。一是建立健全《xx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xx镇党委工作规则》以及《xx镇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镇党委补充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和落实《公务员八条禁令》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用人、用权、重大决定、干部管理、财务监督、车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观念,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抓好“四培养”、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真正做到党徽挂在胸间,示范落在岗上,实惠让给群众。
四、抓好党务公开,扩大党内知情权。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于xx年3月召开党务公开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了党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我镇党务公开工作,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二是制定目录,明确公开内容。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各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注重公开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制定和落实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内容。全镇共制定镇党委公开目录43项、制定镇直总支公开目录43项,制定村党总支公开目录31项。三是大力宣传,营造公开氛围。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传达贯彻党内法规和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健全制度,建立公开机制。一步健全完善预先公开、例行公开、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党务公开制度,形成党务公开长效机制,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武装工作呈现的主要特点。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三、几点建议。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就梨林镇2024年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12公里处,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56个居民组,总人口4.1万人。梨林镇设置民兵营4个,设基干民兵连1个,人数为150人,普通民兵连40个,人数为4150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武装工作能够按照市人武部要求高标准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镇党委、政府做到经常参与武装工作,主动关心武装工作,大力支持武装工作,给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委会,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开展对武装工作的意义和党管武装工作精神的学习,提高对武装工作的认识,使每个领导干部明确武装工作的职责,定期听取了解武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武装工作顺利开展。
1、我们党委“一班人”能够全面按照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制定的`制度和规定,坚持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能够认真坚持党委议武制度。市委、市人武部的每一次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我们都纳入党委会(扩大会议)来传达、学习和研究,年初,镇武装部将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及时报党委,由党委按照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武装工作方案,并做出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武装部能把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党委都能一一给予解决。同时,武装部也能给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积极想方设法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镇党委也把武装工作尤其是民兵组织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日常养,经常用,拉得出,能战斗。
3、在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军事日制度方面,滤布镇人武部根据实际,结合有利时机,能较好地组织军事日活动,党政班子领导都能积极参加。“八一”建军节、春节前,镇党委、政府、武装部组织军烈属座谈会。同时,由镇党委、武装部领导带队至市人武部慰门。
4、在检查评估武装工作方面,年初,镇党委根据武装部的全年工作规划,把一些重点工作如征兵、整组、义务兵优待金的统筹、民兵训练费、民兵干部的配备待遇等方面,列入对各村的综合指标考评责任书中。年末武装部参加对各村关于民兵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奖优罚劣,促进了各村对民兵工作的重视,使民兵工作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
1、建队伍。按照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关精神,我镇通过公开招聘,成立了6人的民兵巡逻小分队,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巡逻,有力地保证了当地治安环境。
2、加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今年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投资1万余元为武装部配置电脑、打印机、及上网设备,实现武装部自动化办公;为武装部配备专车1辆,提高武装部整体装备水平。
3、征兵工作。超额完成市人武部下达的进站指标,今年共征集新兵24名。
4、搞好双拥工作。优待金兑现方面,我镇于99年开始将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并保证按时完成发放。每逢过节,都登门慰问并发放慰问品。“八一”、春节都分别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加强国防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日,我镇开展了万人签字、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广大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针对各个节日,如青年节、党的生日、“三八”节等节日,镇武装部结合各民兵连一道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宣传国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6、积极开展“民兵带富”工程。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镇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一兵带一排、一排带一连、一连带全营”的“民兵带富”,压滤机滤布并收到良好效果。全镇今年共发展温室大棚200座,民兵科技示范园4个,新增养殖小区9个,人均来自牧业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均居全市最高。
7、服务中心工作。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方面,无论是防汛、防火和其他急难任务,镇党委都要求各村要以民兵为主,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民兵连都能按照镇武装部的要求完成任务。
1、召集民兵困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特别是农闲时节,民兵大量外出打工。因此,召集民兵开展各项活动和训练时难以将人员全部集中。
2、应征青年人员不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适龄青年就业门路扩大,因此近几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
1、继续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广播、版报、宣传栏、宣传单多种宣传媒介,深入广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
2、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兵队伍的管理、训练,特别是明年村级干部换届,民兵干部的培养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继续开展“民兵带富”工程。加强民兵科技培训,在民兵中积极开展致带富活动,争做小康路上排头兵。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镇党委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在武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
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建是关键。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层党建工作的的基本情况,找准基层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期通过听取汇报,走访职工,开展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到近期基层党支部发生的一些情况,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通风队党支部成立于2015年3月,目前有党支部有3名正式党员,一名预备党员,两名积极分子。党支部书记由通风队队长王力同志担任,组织委员由通风队职工李秀军担任,宣传委员由销售部科员赵永锋担任,党支部书记主持全面工作,组织委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由于是生产经营单位,党员群众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党建氛围不浓,特别是近期矿井检查较多,职工在迎检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井下工作中,这样就存在着党员集中学习时间比较少,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透彻,开展活动存在敷衍了事等问题。
二是个别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够,有的党员满足于平平淡淡,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方面信奉既不出事、也不多事,有的党员在参加党员活动、履行党员义务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
三是党务工作者素质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主要是许多兼职党务工作者缺乏党务工作经历,又很少有机会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方式等了解不够。在井下工作与党务工作间,支部书记往往觉得精力不够,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区队的行政工作上,抓党务工作的力度不够,党建工作很难深入。同时,党务工作责、权、利之间的关系还比较模糊,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党务工作压力不够,导致部分党员干部重井下工作,轻党建,甚至不太愿意做党务工作。
四是学习重点不突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井下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井下工作的分离脱节。
五是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够规范,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党员,促进党支部的发展,但是在开展工作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的要求来开展。
(1)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规定。特别是在理论学习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方法,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着重对党务。
基层武装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xx镇位于xx县城南端,东接丹凤、xx,南毗xx县白水镇,西连葵山镇,北倚丹凤镇,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耕地14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有9503户42099人,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xx镇现有党总支11个,分别是中心学校党总支、农业党总支、长街党总支、槟榔党总支、路撒党总支、石洞党总支、足法党总支、红土党总支、额则党总支、务龙党总支、法块党总支,有支部镇直党支部9个,分别是中学党支部、林水党支部、畜牧党支部、农业中心党支部、计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卫生党支部、财政党支部。村党总支下设支部42个。有党员1012人。
二、夯实党建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分类定级工作于4月中旬完成,分类定级采取民主测评、征求部分党员的意见建议的方式,全镇53个党组织中,好的17个,占32%;较好的17个,占32%;一般的19个,占36%,真实反映xx镇基层党组织现状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组织、扩大覆盖。镇党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xx中心幼儿园、紫微页岩砖厂、烤烟生产技术服务社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分类定级结果,各党总支进一步抓实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基础工作,对被评定为“好”、“较好”等级的党支部,以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扩大影响为突破口,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高;对被评定为“一般”等级的党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差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促进整体提高,实现争先进位。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提高各站点点击率,真正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五是认真开展“五联五创”活动,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任务落实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镇村集体经济1-3万元的有7家,5万元以上的有1家。七是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创建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4个。
三、抓制度建设,促作风转变。一是建立健全《xx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xx镇党委工作规则》以及《xx镇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镇党委补充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和落实《公务员八条禁令》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用人、用权、重大决定、干部管理、财务监督、车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观念,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抓好“四培养”、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真正做到党徽挂在胸间,示范落在岗上,实惠让给群众。
四、抓好党务公开,扩大党内知情权。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于xx年3月召开党务公开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了党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我镇党务公开工作,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二是制定目录,明确公开内容。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各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注重公开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制定和落实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内容。全镇共制定镇党委公开目录43项、制定镇直总支公开目录43项,制定村党总支公开目录31项。三是大力宣传,营造公开氛围。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传达贯彻党内法规和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健全制度,建立公开机制。一步健全完善预先公开、例行公开、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党务公开制度,形成党务公开长效机制,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加强消防部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全面提高消防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本文结合**大队近年来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有关党建的新思路、新方法,就如何加强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几点意见。
近年来,**消防大队按照兰州支队党建要求以提高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特别是驾驭全局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根本,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了班子建设,大队班子在大队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明显增强。大队党支部一直坚持把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开展“争创‘好班子’、争当‘好主官’”活动,定期对大队成员进行量化考评,有力促进了党组织班子建设。目前,**大队班子风正、心齐、劲足、实干,在多种形式队伍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十分突出,有力推动了多种形式队伍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队党组织凝聚力、亲和力明显增强。一直以来,**大队党组织根据党内议事规则,分工协作、注重团结、协商共事,形成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集体领导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集体领导的作用。班子成员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讲实话、鼓实劲、抓实事、求实效,深入调查研究,扎实推进工作,确保了部队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了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是突出了制度建设,为大队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大队针对党建工作实际,对有关党建工作的制度规定进行了补充完善,严格按照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为大队党组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作用。
虽然**大队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可忽视,党建工作中不落实、不突出、不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不落实”,主要表现在“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不落实,不落实奖惩措施,组织生活质量低;七项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好,随意性大;有时候党日制度流于形式,党课、党员大会等制度落实不到位,随意性强、活动不经常的现象较为突出;党员思想汇报坚持得不好,不能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不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队党支部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党支部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规范,存在支部与行政会议不分的现象。“不适应”,主要是观念、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党支部书记在党务工作中出现的有些问题处理不够好,组织会议不及时,党支部成员对党务知识掌握不多;有的开展组织生活不联系部队工作实际,仅仅把组织生活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被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所替代。
第一,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行力为基准点,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经常化上做文章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和严格的落实程序,再好的规章制度也难免流于形式。要使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必须在明确责任人、目标、时限、执行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责任链,形成层层抓落实的长效机制。一要强化认识,进一步统一抓党建工作的思想。当前部队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干部成长过程中缺少培训引导等方面的原因,但千条理由,万条理由,降低党建工作的标准没有理由。党的建设永远是处在第一位的核心工程,各级党组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党建工作光靠政治机关、光靠政工干部不行,要有各级共同负责才能真正抓出成效。二要强化教育,进一步打牢官兵抓党建工作的思想根基。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全面建设的主心骨,是一线战斗堡垒,是党实现在部队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保证。因此必须继续巩固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完善良好的党内学习教育机制,从部队长远建设的高度来思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党员要坚持落实党课教育制度,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训,提高官兵的政治素质,引导官兵明辨是非。要切实抓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教育活动,在学习党章上形成制度;年终考核重点要考党员是否清楚党员的基本权利、义务,把党章知识内容作为党员官兵晋职、晋级前的考试内容,大力营造按党章办事的浓厚氛围。三要创新机制,进一步解决当前党建工作难以落实的突出问题。要把机制建设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机制创新入手,改变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效果、重突击整改轻基础建设的问题。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确定重点课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同时上级党组织还要强化督促检查,要采取督查、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二,以不断完善基层班子建设标准为依托,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上做文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无以衡量。因此,必须制定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从政治信念、团结协作、作风纪律、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工作实绩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首先,要把学习作为加强班子自身素质建设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班子成员的理论自学要有计划常抓不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心发言制度、自学制度、警示教育制度、调研分析制度等的落实,努力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对待学习,下决心克服浮躁情绪,摆脱不必要的应酬,腾出时间和精力充实知识,提高思维层次和领导决策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其次,要把提高务实能力作为加强班子核心领导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抓细抓实。要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推行重大问题征求官兵意见和咨询等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设和谐班子。要高质量地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成员要真正做到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第三,以改进完善工作考核办法为突破口,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上做文章。
一方面,要逐步改革考核考评方法和模式,调整考核重心,对考评内容、方法、步骤、要求、奖惩进行系统规范,增加党建工作的考核分值,把党建工作作为“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党建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要着手推行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主官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要对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的内容、时效、奖惩方式进行明确,结合实际进行细化,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切实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同时坚持奖惩并重的原则,对各级班子日常、年终和任期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结果的运用要有配套的刚性措施,直接与班子调整、评优和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奖惩、任用挂钩。党建工作领先的要予以表彰,主官在交流提任时应优先考虑;党建工作落后的要提出批评,对主官应采取组织措施调整。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党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进一步发挥党内争先评优机制的作用,激活创新发展的活力,要紧紧依靠争先创优活动的载体,注意发现、培养部队全面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平均主义,更不能让先进典型自生自灭;先进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要注意挖掘、总结、提炼,最终形成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财富。
党建工作要始终按照《党章》、《政工条例》和军队党建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实行规范化运作。为切实加强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部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根据部局的规定,一要选拔使用好各级党务干部,规范党务工作。党组织书记无论是政治主官还是军事主官担任,都要真正做到一岗双责,真正负起党政工作的双重责任,要切实解决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不强的问题,只有在学习中提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锻炼、积累、培养,才能逐渐成为合格的书记;对优秀党组织书记要允许有成长的过程,但时间不能太久。要加强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选拔、指导、培训,切实增强他们抓好党务工作的能力;新任支部书记应及时培训,主要学习党务基本知识和党建理论,研究怎样当好书记、怎样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如何提高书记的领导艺术和如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等课题,逐步形成党务工作者想做、会做和能够做好党务工作的格局。二要加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规范支部工作程序。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个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如何,除了它的凝聚力、战斗力外,支部工作规范化程度是一个重要内容。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又集中体现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规范;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规范是整个部队党建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和根本。真正做到支部工作规范化,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中对党课教育、思想汇报、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所作出的规定要求。三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素质,把好党员入口关极为重要。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团支部推优程序,并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培养考察,纳入党课教育的对象,并组织集中培训。没有经过培训或经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新情况、新问题复杂的特殊时期,客观形势需要一流的班子,带出一流的队伍,创造一流的业绩,需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战斗堡垒和核心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和忧患意识,团结奋进,恪尽职守,走在前列促发展,干在实处当先锋,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为部队全面建设和党建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xx镇位于xx县城南端,东接丹凤、xx,南毗xx县白水镇,西连葵山镇,北倚丹凤镇,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耕地14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有9503户42099人,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xx镇现有党总支11个,分别是中心学校党总支、农业党总支、长街党总支、槟榔党总支、路撒党总支、石洞党总支、足法党总支、红土党总支、额则党总支、务龙党总支、法块党总支,有支部镇直党支部9个,分别是中学党支部、林水党支部、畜牧党支部、农业中心党支部、计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卫生党支部、财政党支部。村党总支下设支部42个。有党员1012人。
一是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分类定级工作于4月中旬完成,分类定级采取民主测评、征求部分党员的意见建议的方式,全镇53个党组织中,好的17个,占32%;较好的17个,占32%;一般的19个,占36%,真实反映xx镇基层党组织现状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组织、扩大覆盖。镇党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xx中心幼儿园、紫微页岩砖厂、烤烟生产技术服务社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分类定级结果,各党总支进一步抓实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基础工作,对被评定为“好”、“较好”等级的党支部,以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扩大影响为突破口,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高;对被评定为“一般”等级的党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差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促进整体提高,实现争先进位。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提高各站点点击率,真正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五是认真开展“五联五创”活动,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任务落实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镇村集体经济1-3万元的有7家,5万元以上的有1家。七是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创建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4个。
一是建立健全《xx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xx镇党委工作规则》以及《xx镇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镇党委补充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和落实《公务员八条禁令》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用人、用权、重大决定、干部管理、财务监督、车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观念,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抓好“四培养”、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真正做到党徽挂在胸间,示范落在岗上,实惠让给群众。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于xx年3月召开党务公开工作动员会,传达学习了党务公开相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部署我镇党务公开工作,并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工作。二是制定目录,明确公开内容。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各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公开。注重公开经济社会重大决策制定和落实情况、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等内容。全镇共制定镇党委公开目录43项、制定镇直总支公开目录43项,制定村党总支公开目录31项。三是大力宣传,营造公开氛围。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传达贯彻党内法规和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浓厚氛围。四是健全制度,建立公开机制。一步健全完善预先公开、例行公开、依申请公开、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各项党务公开制度,形成党务公开长效机制,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基层武装部建设在质量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按照目前强军思想的要求来衡量,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这次调研,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不容易。应该说,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武装部建设是重视的,各类政策规定是有章可循的。但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越来越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这种全社会的工作重心转移,使得个别领导和武装工作岗位上的同志滋生了和平麻痹思想,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所淡化,出现了“抓经济,忘国防”、“进市场,丢武装”的现象。目前,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量繁多,基础建设任务重,导致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领导认为武装工作是个软指标,不想更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武装工作的经费安排上只能维持日常基本办公。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民兵之家”等活动开展受限。例如,普通民兵按规定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训练任务,但在实际训练中,多数单位将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压缩,训练质量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存在着人数不够、时间不足,偏训、漏训、粗训、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有的基层武装部长认为在经费开支上没有自主权,开展武装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主动受领任务。还有专武干部身兼多职,存在武装工作可干可不干的模糊认识。凡此种种,导致了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各项政策规定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削弱了基层武装部地位,使武装工作任务在基层难以完成。
适合做武装工作人员的进不来;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年龄不能偏大,达到一定年龄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交流。但目前镇街,部分专武干部任职较长年龄偏大,跨进基层武装工作的大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工作缺乏创新,在目前新的形势下,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标准降低。在村居,从事人武工作的民兵营长,部分年龄太大,由于农村中现状多为老人和儿童,无适合的年青人来接替。
(三)基层人武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乡镇领导对武装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硬性给乡镇专武干部分配其他兼职工作。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乡镇专武干部身兼多职,他们除了村建城管、安全生产、防违治违、招商引资、民政工作等长期性的兼职外,信访稳定、征地拆迁等临时性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个别镇街武装部出现了“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日常工作忙于应付。从调研情况看,基层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上级促一下,基层动一下。特别是和平时期,一些镇、街道党委政府武装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武装工作纳入镇、街道目标考核体系之中,党管武装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具体落实的少,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多数单位日常工作停留在布置了就等于落实了,计划了就等于开展了,喜欢搞些花架子,不跟踪问效抓落实,特别在民兵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备工作等方面尤为突出。
二是民兵整组工作不实。部分单位存在着在花名册上整组,在派出所户籍网上整组现象,有的把符合年龄条件的,在网上进行整组一网搞定;有的甚至闭门造车,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没有考虑人员流动量、没有考虑兵员所在位置,也不管人员编组结果合理性、能否拉得出用得上等因素,部分镇和村居对建立民兵组织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三是民兵应急力量不强。镇、街道民兵应急分队大多是由村居民兵营长临时找的在家附近零散打工人员和部分机关人员组成,目前多数镇街完全符合应急分队适龄民兵少,遇有紧急情况,队伍很难在短时间内集结,应急队伍的拉动受严重影响。短时间执行处突任务,扎场子可以,但长时间执行任务困难,特别执行专业性强的抢险救灾任务就更难。
明显。
(一)镇和街道基层武装力量比较单薄。按有关文件要求,基层武装部一般只编一名专武部长和一名干事。这两名专武干部除要完成好份内的民兵整组、兵员登记、民兵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民兵军事训练、征兵等工作外,还要完成好镇、街道安排的其他工作,事实上这是专武干部身兼多职,每项工作都要完成好,因此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基层的武装部一旦接到临时任务,只能通过组织机关内部人员、向村居和社区派发任务等方式进行,实施中显得忙碌和匆忙,因此,在完成上级赋予的军事任务时,有时出现工作质量不高、拖拉和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镇和街道的兵员组织缺乏落脚点。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和社区居民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属地企业工作岗位以合同工为主,多数镇、街道没有大型企业,有大型企业的,又单独设立了企业武装部,归区人武部领导和指挥,这些原因造成民兵编组编实难。目前,镇街道应急排多数编在机关、社区、学校等,编的多数是社会散兵和流动人员,这些民兵很难保证抽出来训练和拉出来执行任务,遇有任务,这些人员也很难长时间执行任务。
(三)工作职责认识模糊。部分从事基层武装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武装工作就是民兵工作和兵役工作,对武装工作究竟如何搞才能符合现在形势的需求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完全到位,因而工作的具体落实上也就不可能到位。基层人武工作注重机关内部建设多,研究民兵和国防建设少;对现有民兵队伍关注多,对动员潜力关注少;对年度征兵任务关注多,对基础性建设关注少。
(四)进入基层专武工作渠道不畅。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从事基层武装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关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具备相关条件的人无法被选到这个岗位,在村居,部分民兵营长,由村委会自己任命,他们年龄大、工作积极性差,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这些无疑也成了基层武装工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政策,提高大家抓民兵预备役建设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基层武装部要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和军队的领导。镇街武装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接受双重领导,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区人武部要主动与地方党委和政府加强协调,及时向地方领导汇报基层武装部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争取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强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编配专武干部,尽可能做到专职专用,即使要兼职,也应兼任或兼管一些同武装工作相联系的工作,如民政等,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从事基层武装工作。
一是理顺专武干部的进出渠道。从目前状况来看,有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素质能力千差万别。为此,人武部应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和组织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制定规范专武干部录用选配方案,逐步对超龄、达龄的专武干部妥善进行转岗安置,尤其对那些任职时间较长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武装部长应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推荐,优先提拔任用,以充分调动在职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将缺编专武干部纳人公务员招考范围,或直接从地方公务员中选取部分思想素质好、热爱武装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专武干部队伍中来,不断拓宽专武干部选拔渠道。
二是抓好专武干部的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是专武干部打牢思想根基,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区人武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工作任务,加大对专武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上,可以学习民兵预备役政策法规、基本军事技能、组织指挥等基础知识;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领导授课、经验交流、难题会诊、以会代训、机关帮带等形式进行;培训手段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区人武部的小范围,要加强与部队、地方院校使用与交流,实行挂钩训练,拓展专武干部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专武干部的军事业务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岗位培训和代职锻炼,抓好岗位练兵和在职学习,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军队、地方高校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特别对新上岗的专武干部,帮助他们打牢业务基础,提高军政素质,尽快适应基层武装工作的需要。
好形象。
(三)加强民兵干部选拔与任用。民兵干部主要负责本村居民兵连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日常动态和静态管理,随时作好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准备,达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促进经济与军事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民兵营长人选的配置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从现有村支两委班子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解决了干部待遇问题,社会影响面广带动作用明显。缺点是年龄较大,专业性不强。如果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任用民兵干部,优点是专业技术强,敬业精神好,年龄较轻,缺点是干部待遇难落实,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因此民兵干部的选拔应坚持这样的标准:一是忠诚于党并热爱军事工作;二是有一定群众基础,年龄尽可能在35周岁以下;三是具有村支两委的身分;四是对民兵营长的任命,应由镇街武装部进行提名,镇和街道党委研究决定,再由镇街武装部长签署命令任命,并报区军事机关备案。
(四)建立健全有效运行机制。从实践来看推动基层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有一套有效机制来保障。
效落实;经费纳人预算制度,保障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军事机关武装工作主要职责,保证“军事机关提建议、党委作决策、政府抓落实”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是健全基层武装工作考评和奖惩激励机制。专武干部的任用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基层武装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促进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武装工作督察机制、武装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和地方领导学习军事制度等实际有效的制度性措施。开展好有关先进评选表彰活动,把评选结果与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和个人进步挂钩。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全民国防教育日、领导干部“军事日”、形势报告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党政领导干部认清做好基层武装工作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求,做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他们把党管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基层武装建设不弱化、不放松。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主动过问,重大活动主动参加,在基层武装建设中体现主要领导作用。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基层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三、几点建议。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按照征兵步骤和程序,依据征兵标准和政策,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征兵任务,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就我镇的征兵工作现状,作简要的分析。
一、征兵现状及突出问题。
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镇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征兵意识不高。
当前,征兵现状已由上世纪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青年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也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2、经济收入差异。
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也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现在的应征青年基本上都是在职青年,都参加工作了,一年的收入都超2万元以上,比优抚金高出一倍多,去当兵收入没有增加还减少,还要去部队受苦,认为很不“划算”,有的青年正在学习一门手艺或刚从事一项顺心的职业,更不想中途而废,其在职的企业也是经过一定的人力、物力把他们培训、培养出来,成为生产上的骨干,这时如果离开生产参军入伍,这势必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产生矛盾,从而导致部分企业也不肯放人。
3、劳务输出的利与弊。
我镇是资源输出型乡镇,无工业企业,促进劳务输出是我镇一项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近年来,我镇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每年都对初、高中毕业生组织“双百双后”培训,鼓励他们外出务工,尽管这一措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给征兵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我镇的适龄青年中,除在校生外,95%以上都外出打工,每年在征兵工作中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做思想工作劝其他们回归,往往一些青年及其家长是宁可实行经济处罚都不回归参加体检,就是参加体检了自我淘汰率很高。
二、我镇采取的措施。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
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照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
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
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
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
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村委换届后,部份民兵连长作了调整,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一份报告,反映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xxx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的平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建立群众自学组织和宣讲队伍,实现理论武装本土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建立一支自己的理论宣传队伍和永久性阵地。在这方面,各地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一是探索建立群众自学组织。乾安县大多数行政村都建立了党员学习室、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他们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近百个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以文化活动为特色,在文化活动中体现理论学习内涵。扶余市建设了以肖家乡王家村、弓棚子镇双胜村、更新乡丛林村为代表的一批农民自学组织,这些组织因生产经营项目而结合,以学习技术为主,辅之以理论政策法律内容,由县乡政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前郭县、扶余市各乡镇、社区针对居民的需求建立了“市民学校”,社区离退休干部们根据自身情况自发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组织,他们把文体活动与看书看报融为一体,使居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理论的熏陶。长山电厂以“qc”小组为依托,在开展技术质量攻关的同时,组织年轻技术骨干开展政策理论和形势任务学习,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青年职工团队,热控分场超越qc小组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是培育基层草根宣讲员队伍。长山化厂选配5名政治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宣传团成员。前郭县郭尔罗斯社区现已有宣讲志愿者48人,其中党员23人,20至30岁的5人,30至50岁的13人,年龄最大的78岁。扶余市有名的草根宣讲员就有25名,肖家乡王家村草根宣讲员张利的宣讲足迹遍布周边十几个乡村,今年一月他宣讲党的精神活动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当地人都亲切地称呼他“张老师”。乾安县的每个县直机关、每个行政村都有草根宣讲员,实现了基层宣讲员全覆盖。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还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对待学习的认识和态度上还存在偏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机关干部虽然对加强理论学习都有正确的认识,但却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业务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重在抓落实,而理论学习替代不了实际工作,因此,在主观上存在重干轻学的思想,当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冲突时,就将学习让位于工作,理论学习自然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广大群众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也各有不同,78%的群众受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学习理论,也不想学习理论,22%的群众能够主动阅读理论读物以及收视收听中央、省市的新闻节目,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无用论”还有一定市场。
二是理论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从内容上看,理论学习宣传“上下一般粗”的现象比较普遍。结合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接受能力,符合群众需要、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不多,内容枯燥乏味,群众学起来很为难,听不懂,记不住,在现实生活中也用不上。调查问卷显示,有87%的基层群众对实用技术感兴趣,对社科理论很少关注。从宣传教育的形式手段上看,理论学习资料和传播渠道面向机关干部的较多,面向基层群众需求的少之又少,而且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真正适合基层群众需要、通俗易通的、喜闻乐见的不多。单向灌输多、双向互动少,“大讲堂”多,小组讨论少,理论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队伍、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从队伍建设看,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党校理论教员为主体,他们知识丰富,理论功底深厚,但缺少实践经验,缺乏基层生活经历,缺少群众语言,他们的宣讲很难被群众接受。而乡村和企业班组从事理论宣传的人员较少,大多是理论志愿者,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经常性锻炼。文化底蕴深的大学生没有经验,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技巧不足,工人、农民宣讲员专业性不强,对理论政策的理解上难免存在一些差距。从组织状况看,我市基层群众自学组织在总体上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或起步阶段,层次比较低,学习目的性不明晰。问卷调查表明,92%的自学组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往往成为其他活动的副产品。89%的自学组织没有组织机构,管理不规范,活动缺乏计划性。很多自学组织的学习内容非政治性倾向明显,多以实用技术、业务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为主,兼有文娱、艺术等。自学组织的发展状态也很不均衡,城镇社区、企业自学组织发展较快,农村自学组织发展较慢且组织不规范,活动不经常。
从我市实际出发,按照理论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是理论学习的保障。要坚持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以乡镇、村屯、企业班组为依托,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理论学习和文化活动需要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等,为群众理论学习和文体活动提供平台。要加强理论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把那些有一定工作实践经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威望、爱学习、善思考的人充实到理论队伍中来,建立一支由理论工作者和理论志愿者组成的基层宣讲人才队伍。要以“市民学校”、“党员电教室”等阵地为载体,为基层宣讲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反复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从技巧和方法上提高宣讲水平。要加强群众自学组织建设,采取党委政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推动群众自学组织形成规模。要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尤其要大力整顿“文山会海”现象,将干部从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并能静得下心、学得进去。
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理论学习的根本建设。一是加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如学习计划制度、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成果转化制度等,对学习内容、方式、时间等做出严格规定,使相关的责任健全、规范起来,形成有约束力的责任机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履行“带”的责任,又要履行“抓”的义务。二是构建约束督促机制。将理论学习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和工作绩效考核范围,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学习的时限、数量、质量制定检查考核标准,通过以考促学等强制手段督促干部群众主动学习,使“软任务”变成“硬约束”,把内在需要的动力与外在约束的压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对理论学习中表现优异、成绩优秀的干部群众既要给予必要的精神激励,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是注重理论学习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创新学习形式和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要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形成整体效应,将基层理论武装与舆论引导、主题教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相结合,在相关宣传活动中体现理论内涵。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俗理论读物等传统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抢占理论宣传新阵地,不断扩大理论宣传覆盖面。理论宣讲和解读要注重大众化,要把理论和政策转换成群众语言,多用群众语言阐释理论政策,讲“家常话”,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政策或者故事,力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努力让群众易学易懂、真信真用,印证和展示科学理论的魅力。要针对普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问题,以情动人、以小见大,把真情传播与理论阐释紧密结合起来,变“灌输式”为“互动式”学习。要适应现代传播分众化特点,将宣讲和解读理论的地点下移到乡镇的文化大院、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乃至农户的热炕头,内容可以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建房、安全生产到税收计生乃至村民低保,通过析事明理,互动交流,为群众解疑释惑。
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按照征兵步骤和程序,依据征兵标准和政策,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征兵任务,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就我镇的征兵工作现状,作简要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镇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征兵意识不高。
当前,征兵现状已由上世纪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青年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也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照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
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爱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民区人武部精心指导下,铁北街道武装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党管武装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及时解决武装工作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武装建设同推进、共发展,全街党管武装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牢记使命,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铁北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党管武装各项工作。一是抓学习,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工作会议、社区“两委”干部会议等集中进行《国防法》《兵役法》等内容的培训,组织学习***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党管武装,既是赢得国际政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抓制度,提高党管武装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党管武装相关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民兵干部学习、民兵训练活动等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水平,全面严格落实区委及区人武部关于党管武装的各项要求。截至目前,共召开4次党工委议军会议,定期听取武装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武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注重质量,在“建”武装上求发展。
充分认识到人民武装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铁北街道党工委以民兵调整改革为立足点,力促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抓好民兵整组工作。截止目前,适龄人员潜力调查656人,组成基干民兵65人,建立民兵档案65本,预建水利工程抢修连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下设4个党小组。在社区设立3个普通民兵连,共计435人。2024年水利工程抢修连基干民兵有28人参加基干民兵训练。二是抓好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区委和人武部相关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铁北街道党工委克服现有办公条件严重不足的困难,建立“两室一库”即武装部办公室、武装部资料室、武装物资器材库,购买所需器材10余种,100余件存放于物资器材库,登记造册,迎接了牡丹江军分区检验,得到军分区领导的肯定。三是抓好征兵宣传工作。铁北街道党工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兵役登记工作和征兵宣传工作,共悬挂宣传条幅8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与60余名适龄青年一对一电话沟通,并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辖区内37个小区封闭卡口,利用手持喇叭宣传征兵工作,既充分保证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19年完成征兵3人,2024年完成兵役登记63人,预征参军报名人员13人。严格贯彻落实廉洁征兵制度,设置廉洁征兵员2人,全程监督征兵过程,确保征兵工作公开,透明。
(三)立足职能,在“用”武装上见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武装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使之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同时注重多种类型活动的有序开展,多次组织志愿活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铁北街道党工委号召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适龄参军青年20余人积极参与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成为小区封闭值守工作的中坚力量。
1、党管武装思想建设不深。专武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多,基干民兵队伍存在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对党管武装工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工作方法不够灵活。
2、应征适龄青年潜力不足。受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和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且适龄青年国防意识淡薄,报名参军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且学历普遍偏低。
3、全民国防意识宣传不够。经常是采取喇叭播报、条幅展示、手册分发等传统方式,没有采用普遍宣传和思想开导相结合、新媒体和老套路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宣传了传统面上的内容,宣传得不精不细不系统,往往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1、抓好“兴武装”的思想建设。利用社区“两委”干部会议及民兵连长例会等对民兵进行军事教育培训,把民兵思想建设同双拥共建活动结合,形成民兵思想政治建设与军地双方齐抓共管格局,稳步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2、抓好“管武装”的配套建设。按照“定人定岗”“专职专责”原则,建强民兵组织,将民兵培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补充配置街道民兵应急排30人。通过适龄青年微信视频或其家长、亲友“代签”,完善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同时吸收进步青年加入民兵队伍。
3、抓好“强武装”的宣传建设。充分利用征兵等有利时机,把广泛宣传和精细宣传相结合,如横幅宣传、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大力宣传征兵政策,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新时代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党政军各级组织的神圣职责,必须下大力抓好贯彻落实。基层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各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职责。近年来,我县在军分区党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武装部的大力推动下,基层武装部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就将我县基层武装部建设情况的检查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我县下辖xx个基层武装部,以上级下发的《基层武装部达标建设标准》为依据,目前已经有xxx个武装部基本完成达标建设,剩余一个xx办事处武装部,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硬件建设无法实现达标。
(一)、把关定向,理清抓建思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不清必然导致抓建不实。抓建中,我部党委采取正思想、理思路、教招数的方法,让基层武装部工作有套路、建设有标准、学习有榜样,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使基层武装部能准确把握工作全局,使其成为落实武装工作的明白人,我们指导各基层武装部结合实际制定长远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让基层武装部对长期重点抓什么、阶段突出抓什么、具体工作怎么抓做到了心中有数。为使基层武装部学有榜样、建有标准,我们制定完善了《建设规范》和《考评标准》,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印发到各单位,并结合实际分项目进行细化,让大家逐项对照落实,同时指导xx镇武装部和综合应急连两个标兵单位先行建设,组织专武干部观摩学习武装部建设的样板,基层武装部建设规范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二)、督导检查,解决突出问题乡镇专武干部兼职多,精力牵扯大,难以专心致武,只有盯紧一些、帮实一些,才能保证武装工作有效的落实。在这个方面,我县人武部党委注重加大督导、解难、严考力度,建立了季度抽检、半年普检、年终联检制度,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的方式,对基层建设、民兵教育、战备工作等进行检查,有效强化了各级干部特别是专武干部抓武装的责任意识。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基层武装部存在场地欠缺、经费不足等问题,仅仅依靠乡镇武装部长协调处理,往往力不从心。针对这个问题,部党委与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面对面协商,使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尤其是今年在解决武装部办公场所、“两室一库”、资料室和民兵之家等的建设中,部长政委亲自走在一线,当场与各乡镇书记、镇长对接协调,极大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落实。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县委协调,将把党管武装作为考评乡镇“一把手”的必考内容,在年度武装工作会议上讲评通报,有效增强了各级对武装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了各级抓武装、干武装的工作积极性。
(三)、扭住关键,建强专干队伍专武干部是基层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者,能力素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的高低。为把这支队伍搞坚强,部党委和县委、县政府一道,在调整配备、教育培养、实践磨炼上下了功夫,始终保持了专干队伍蓬勃向上的动力。在调整任用专武方面,部党委与县委组织部联手考察,按照“每年四分之一、四年一个轮回”的原则,注重把政治坚定、年富力强、有部队工作经验的干部配备到武装部长岗位上。针对新任乡镇武装部长军事素质欠缺的现状,我们采取选送到省军区教导队培训、参加军分区基地轮训、与民兵一道自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人员学政策、练技能,极大提高了专干队伍的能力素质。为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还建立了月讲评、季通报、年总结工作制度,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县委和乡镇党委,作为县委考核干部的依据,利用议军会对各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及表彰奖励,专干队伍积极向上的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建用结合,发挥基层作用建好基层武装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几年来,我县人武部党委注重增强基层武装部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其遂行任务、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的发挥。我们引导和组织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自觉练体能、学技能,民兵的军事素质得以巩固和提高。
积极组织民兵集中训练,并将各单位民兵在训练中的情况以文件形式通报到各乡镇党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针对我县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的实际情况,采取营包镇、连包村、骨干包组的办法,积极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争做文明市民、参与社会管理、自觉维护稳定,使全县案件、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治安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存在问题《xxx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建设规范》,从建设标准、机构设置、专职人民武装干部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设施建设及相关保障、考评与奖惩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细化。总体来说,通过这几年各级的不懈努力,抓基层打基础初见成效。绝大部分基层武装部都有了单独办公场所,设施相对完备,经费基本落实;普遍建立健全了兵员动员、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应急预案和相关保障计划,“软件”建设基本完善配套;几乎所有的基层武装部均建有战备物资库,储备了个人携行物资、抗洪、扑火等装备器材,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基本保障;多数基层武装部在参加“急难险重”等任务、扶贫帮困、新农村建设和抢险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好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硬件设施基本到位、党管武装制度基本落实、职能作用基本发挥。但不足的是,由于受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国防观念有所淡化,真抓实备的思想确立不够牢固;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三落实”难度加大;少数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彻底解决;存在着民兵难召集、作用不易发挥等难以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发展。通过调查摸底、检查考评、座谈交流,我部感到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认识方面,大事大抓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各乡(镇)领导基本都能认识到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意义和要求,但部分同志对武装工作关心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重抓经济、轻管武装的现象。不能把握好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及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少数基层武装部正规化达标建设进展较缓,不少同志工作被动应付、推推动动、不推不动,讲客观、摆困难的多,得过且过的思想比较严重;还有的认为民兵工作是军事机关的事,与己无关,对民兵工作态度冷淡,行动消极,工作标准不高;在适龄青年中,不愿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讲条件、重实惠现象普遍存在,无形中给征兵工作和民兵整组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是在建设方面,基层武装部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从我们xx个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现状看,绝大部分单位正规化建设标准较高。但也有个别基层武装部推进力度不够大,正规化建设标准相对而言比较低,仅满足于“房间占住了,器材买到了,版面上墙了,资料整理了”,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比如:一些用于执行抗洪和防火等突发任务的民兵器材不会使用;软件资料要素不齐全、内容多雷同、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铁路办事处整体用房十分紧张,没有独立办公地点,基层“阵地”建设差距较大。
三是在专武方面,还存在不能专职兼职过多的现象。我县xxx个基层武装部部长均有兼职情况,虽然前期已经做好兼职清理,要求专武干部必须专武。但是基层工作实际状况却是大部分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工作精力过于分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武干部难“专武”,造成了“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的现象;加之培训机制不完善,业务素质难长进,有的专武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四是在年龄结构和素质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县专武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老的出不去,新的留不住,结构层次不太合理,不利于执行“应急、应战”等急难险重任务。有些武装部长对开展新形势下的民兵工作思路不明,措施不硬,对一些影响制约因素,缺乏深入研究,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影响了工作开展。还有一些专武干部对政策、法规、业务理论掌握不够系统,业务能力素质较弱;有的武装部长没有当过兵,任职前也没有受过正规军训和预备役业务培训,军事素质较差,甚至对基本常识、工作程序及相关法规、制度都不了解,做起工作特别是军事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五是在经费保障方面,还没有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越是向前推进,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就越大。基层武装工作经费缺乏有效保障,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和开展工作,只能靠领导“恩惠”和对主要领导感情“勾对”来实施。客观上,由于各单位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同,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财政压力较大的单位,资金筹措困难确实是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急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保障基层武装工作经费有效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应对方法针对以上存在的矛盾问题,我感到当前,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武装工作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上下功夫,努力使基层武装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相互促进,统筹发展。
(一)要从优化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入手,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一个是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创新决定着工作质量的提高。从我们的实际工作看,基层武装工作需要创新。比如,如何加强流动民兵管理,如何开展民兵训练,如何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如何建立健全多样化任务应急预案,如何保证处置突发事件有序高效,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机遇面前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只要有开拓精神,就不愁做不好工作,基层武装工作就会得到加强,民兵质量建设就会有新发展。再一是要在全局上求落实。“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是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的首要前提。新的形势下,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抓工作关键是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抓住关系全局大局的大事,大事抓好了,全局就活了。要求广大专武干部必须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始终围绕上级指示定思路和措施,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质量。第三个是要在务实上求突破。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唯有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要求我们广大专武干部真正作一名专心谋事、勇于担事、踏实干事的实干家。在工作上,不要夸夸其谈,将务实贯穿于自身工作,要靠前指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推动武装工作大发展上。
(二)要从强化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责任和任务入手,摆正位置、理顺关系。广大专武干部是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提起腰杆抓武装,主动作为,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地位与作用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每名专武干部要主动作为,以作为换地位。有什么作为,就有什么地位,就能在领导心目中摆上位、挂上号,才能争取领导的支持。比如,在抢险救灾中,在社会维稳中,组织民兵打头阵、当骨干作表率,以此赢得人民群众赞誉,提高开展武装工作的地位。
二是要处理好队伍与设施的关系。按照《规范》要求,各基层武装部要具备正常办公的基本设施及相关保障。抓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项硬性工作任务,要在抓好基本阵地的同时,重点抓好民兵队伍的建设和使用,确保队伍整齐,素质良好,一旦需要,真正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三是要处理好专职和兼职关系。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主次分明,搞好结合”。专职为主就是要牢固树立武装部工作为己任、本职工作是天职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都要以主要精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兼职为辅,就是要摆正兼职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主次分明,就是在工作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以武装事业为重,急武装工作之所急,千方百计把武装工作干好。基层武装部长都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搞好结合,就是要把武装工作与兼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武装工作的同时,抓好兼职工作,在抓兼职工作中,不忘搞好武装工作,力求做到专职工作与兼职工作一肩挑、两不误、双丰收。
(三)要从提升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层次质量入手,依规抓建、稳步推进。《规范》是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我们抓试点工作的基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只有一以贯之抓学习、不折不扣抓落实,才能做到建有标准、试有模式、做有抓手、评有依据。结合我县人武部抓建实际,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个是在建设定位上,坚持“合规”抓建。要采取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读、讨论辨析研的方法吃透精神,把握标准。对《规范》非常具体、操作性较强的,拉出清单、逐项对照落实;对《规范》较为原则的,结合单位实际进行细化、量化和必要的拓展。再一个是在建设方法上,坚持特色抓建。依《规范》抓建,并不等于照本宣科、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和拓展,形成当地的特色和亮点。第三个在建设指导上,坚持“捆绑”抓建。乡镇武装部和应急排是基层建设的“一线阵地”和“一线分队”,二者缺一不可,必须捆在一起抓、绑在一起建,同步推进,同步提高。
(四)要从不断提升广大专武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入手,着眼实际、立足长远。一要加强教育培养,着力提升能力素质。要定期开展对专武干部进行素质考评活动,为其搭建成长平台,强化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专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二要完善用人机制,着力把好进出关口。要必须按照有利于结构科学化、工作连续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完善用人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努力营造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让能干事的人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对个别确实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素质认证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责令辞职、免职的办法,及时调整出专武干部队伍。三要转变工作思路,逐步理顺责权关系。要将专武干部的管理纳入人武部管理范畴之内,建立请示汇报等日常性的管理制度,在专武干部的配备使用上,要坚持向地方主要领导积极推荐,与组织部门共同考评,把优秀后备干部优先放在基层武装部长位置上去锻炼,合理确定专职、兼职工作,对优秀基层武装部长优先提拔使用,使爱武装、干武装的人吃香。同时,要建立专武干部每年述职、每半年述学、每季度考评、每月例会制度,这样上下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联互动。
(五)要从解决影响基层武装部建设的“瓶颈”入手,坚持制度、融合提升。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越是向前推进,触及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多,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就越大,钱从哪里来、物资怎么保、建设怎么抓等矛盾和问题就会日益突出。我们感到,矛盾和困难客观存在,解决的办法就在于抓军地融合,靠融合解难、靠融合提升。一是围绕经费筹措抓融合。武装系统坚持双重领导,担负双重职责,必须充分发挥党管武装优势,军地合力解决经费筹措难题。二是围绕装备器材保障抓融合。坚持“种类齐全、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协调资金解决装备器材的“大头”。就那些不易购买的装备器材,可以采取请领、协调、自制等方法保障。一个是,由人武部向上级机关请领部分制式装备器材;另一个是,加强与驻地部队协调,解决部分野战器材;再一个是,靠地方相关局委、行业部门对口支援部分军民通用装备器材。三是围绕职能作用发挥抓融合。专武干部战斗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第一线,是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核心力量。
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作为国动人要端正工作态度,克服名利思想,敢于揭短亮丑,在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推动基层的全面建设,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持续稳步发展。
近年来,在爱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民区人武部精心指导下,铁北街道武装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党管武装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及时解决武装工作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武装建设同推进、共发展,全街党管武装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牢记使命,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铁北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党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推进党管武装各项工作。一是抓学习,加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日常工作会议、社区“两委”干部会议等集中进行《国防法》《兵役法》等内容的培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精神,深刻认识坚持党管武装,既是赢得国际政治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二是抓制度,提高党管武装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党管武装相关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民兵干部学习、民兵训练活动等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党管武装工作的水平,全面严格落实区委及区人武部关于党管武装的各项要求。截至目前,共召开4次党工委议军会议,定期听取武装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武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二)注重质量,在“建”武装上求发展。
充分认识到人民武装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客观要求,铁北街道党工委以民兵调整改革为立足点,力促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抓好民兵整组工作。截止目前,适龄人员潜力调查656人,组成基干民兵65人,建立民兵档案65本,预建水利工程抢修连党支部,共有党员24人,下设4个党小组。在社区设立3个普通民兵连,共计435人。2024年水利工程抢修连基干民兵有28人参加基干民兵训练。二是抓好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区委和人武部相关要求,整合现有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铁北街道党工委克服现有办公条件严重不足的困难,建立“两室一库”即武装部办公室、武装部资料室、武装物资器材库,购买所需器材10余种,100余件存放于物资器材库,登记造册,迎接了牡丹江军分区检验,得到军分区领导的肯定。三是抓好征兵宣传工作。铁北街道党工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兵役登记工作和征兵宣传工作,共悬挂宣传条幅8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与60余名适龄青年一对一电话沟通,并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工作,在辖区内37个小区封闭卡口,利用手持喇叭宣传征兵工作,既充分保证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又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2019年完成征兵3人,2024年完成兵役登记63人,预征参军报名人员13人。严格贯彻落实廉洁征兵制度,设置廉洁征兵员2人,全程监督征兵过程,确保征兵工作公开,透明。
(三)立足职能,在“用”武装上见成效。
充分发挥基层武装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使之成为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和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同时注重多种类型活动的有序开展,多次组织志愿活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铁北街道党工委号召基干民兵、普通民兵、适龄参军青年20余人积极参与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成为小区封闭值守工作的中坚力量。
1、党管武装思想建设不深。专武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兼职人员多,基干民兵队伍存在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对党管武装工作理论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工作方法不够灵活。
2、应征适龄青年潜力不足。受市场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和青年思想观念的转变,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且适龄青年国防意识淡薄,报名参军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且学历普遍偏低。
3、全民国防意识宣传不够。经常是采取喇叭播报、条幅展示、手册分发等传统方式,没有采用普遍宣传和思想开导相结合、新媒体和老套路相结合的方式,只是宣传了传统面上的内容,宣传得不精不细不系统,往往出现了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
1、抓好“兴武装”的思想建设。利用社区“两委”干部会议及民兵连长例会等对民兵进行军事教育培训,把民兵思想建设同双拥共建活动结合,形成民兵思想政治建设与军地双方齐抓共管格局,稳步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2、抓好“管武装”的配套建设。按照“定人定岗”“专职专责”原则,建强民兵组织,将民兵培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补充配置街道民兵应急排30人。通过适龄青年微信视频或其家长、亲友“代签”,完善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同时吸收进步青年加入民兵队伍。
3、抓好“强武装”的宣传建设。充分利用征兵等有利时机,把广泛宣传和精细宣传相结合,如横幅宣传、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大力宣传征兵政策,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近年来,我部在县人民武装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突出重点,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基本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今年正逢镇党委、政府班子换届,加之新冠疫情零星散发,我部根据镇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镇人武部严格按照县人武部和镇党委统一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紧要任务来抓,全程负责参与疫情防控交通卡点蹲点值班值守,实行“四位一体”管控模式,同时积极发动全乡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
我镇虽然人口基数大,但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不高,通过宣传发动,兵役登记确定对象,最后经过初检初审按照县征兵办下达的任务,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年龄、学历、积极性等严把政审关,5名同志被批准入伍,其中大学生3名,无退兵现象发生。
3.政治教育工作。
在政治教育方面,根据县人民武装部的部署,我们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组织各学习有关文件法规,提高了我镇民兵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搞好“四课”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广泛深入的民兵政治教育,增强了广大民兵的国防观念和爱国热情,为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民兵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力保证。
虽然我部在县人武部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不高:我镇属于经济强镇,适龄青年家庭条件较好,普遍存在不愿参军的想法,认为参军吃苦,退伍后也不好找到心仪的工作;2、民兵流动性大,管理难:我镇现有的民兵组织比较松散,在册的民兵流动性很大,有的甚至常年在外,难以统一组织相关的训练登记;3、镇级武装工作经费不足;4、专武干部未能配齐。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我部实际情况,我认为我部应做如下调整:
1、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为了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平时结合普法教育,大力宣传国防建设的相关法规,村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宣传《国防法》、《国防动员法》、《义务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并结合教委在学校开展相关的国防宣传与培训,提高孩子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参军卫国的思想。
同时通过干部微信群转发,镇村悬挂“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横幅等宣传方式,并在辖区积极开展双拥工作。要实现各村“统一标牌、统一制度”,优待金要及时发放,还要定期与军人家属联系,了解现役军人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对贫困户现役军人家庭进行慰问及时排忧解难,使现役军人能安心服役。
2、规范民兵整组工作。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兵源源泉。将我镇的民兵队伍建成一支精干高效,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切实做好应急斗争准备。在新形势下要抓好民兵整组工作,对照标准达到了整组内容规范,整组时间落实,整组质量高的目的。
3、持续抓好民兵政治教育,提高民兵队伍整体质量。
政治教育是提高民兵战斗力的关键,必须要重视民兵的政治教育,认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和国防教育,镇人武部可根据新时期民兵流动性大难集中的特点,在重大节日期间民工多数返乡适时开展教育,扩大了教育面,提高广大民兵的政治觉悟、法律意识和国防意识。
在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的大背景下,我部会继续坚持党管武装和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全民国防意识,恪守武装工作制度,武装工作与地方工作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出色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镇武装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就梨林镇2024年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12公里处,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56个居民组,总人口4.1万人。梨林镇设置民兵营4个,设基干民兵连1个,人数为150人,普通民兵连40个,人数为4150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武装工作能够按照市人武部要求高标准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镇党委、政府做到经常参与武装工作,主动关心武装工作,大力支持武装工作,给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委会,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开展对武装工作的意义和党管武装工作精神的学习,提高对武装工作的认识,使每个领导干部明确武装工作的职责,定期听取了解武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武装工作顺利开展。
1、我们党委“一班人”能够全面按照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制定的`制度和规定,坚持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能够认真坚持党委议武制度。市委、市人武部的每一次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我们都纳入党委会(扩大会议)来传达、学习和研究,年初,镇武装部将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及时报党委,由党委按照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武装工作方案,并做出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武装部能把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党委都能一一给予解决。同时,武装部也能给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积极想方设法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镇党委也把武装工作尤其是民兵组织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日常养,经常用,拉得出,能战斗。
3、在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军事日制度方面,滤布镇人武部根据实际,结合有利时机,能较好地组织军事日活动,党政班子领导都能积极参加。“八一”建军节、春节前,镇党委、政府、武装部组织军烈属座谈会。同时,由镇党委、武装部领导带队至市人武部慰门。
4、在检查评估武装工作方面,年初,镇党委根据武装部的全年工作规划,把一些重点工作如征兵、整组、义务兵优待金的统筹、民兵训练费、民兵干部的配备待遇等方面,列入对各村的综合指标考评责任书中。年末武装部参加对各村关于民兵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奖优罚劣,促进了各村对民兵工作的重视,使民兵工作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
1、建队伍。按照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关精神,我镇通过公开招聘,成立了6人的民兵巡逻小分队,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巡逻,有力地保证了当地治安环境。
2、加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今年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投资1万余元为武装部配置电脑、打印机、及上网设备,实现武装部自动化办公;为武装部配备专车1辆,提高武装部整体装备水平。
3、征兵工作。超额完成市人武部下达的进站指标,今年共征集新兵24名。
4、搞好双拥工作。优待金兑现方面,我镇于99年开始将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并保证按时完成发放。每逢过节,都登门慰问并发放慰问品。“八一”、春节都分别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加强国防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日,我镇开展了万人签字、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广大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针对各个节日,如青年节、党的生日、“三八”节等节日,镇武装部结合各民兵连一道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宣传国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6、积极开展“民兵带富”工程。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镇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一兵带一排、一排带一连、一连带全营”的“民兵带富”,压滤机滤布并收到良好效果。全镇今年共发展温室大棚200座,民兵科技示范园4个,新增养殖小区9个,人均来自牧业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均居全市最高。
7、服务中心工作。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方面,无论是防汛、防火和其他急难任务,镇党委都要求各村要以民兵为主,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民兵连都能按照镇武装部的要求完成任务。
1、召集民兵困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特别是农闲时节,民兵大量外出打工。因此,召集民兵开展各项活动和训练时难以将人员全部集中。
2、应征青年人员不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适龄青年就业门路扩大,因此近几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
1、继续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广播、版报、宣传栏、宣传单多种宣传媒介,深入广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
2、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兵队伍的管理、训练,特别是明年村级干部换届,民兵干部的培养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继续开展“民兵带富”工程。加强民兵科技培训,在民兵中积极开展致带富活动,争做小康路上排头兵。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镇党委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在武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镇党委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武装部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镇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总人口x万人。武装部下设x个民兵营,x个基干民兵排。近年来,我镇武装部在县武装部和xx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改进新时期民兵工作,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征兵工作,年年完成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全优单位。
今年来,我镇武装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分区和县人武部年度工作指示为依据,按照“抓备战、强素质、求发展、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争先为目标,重点抓民兵政治教育、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四个基本”建设、“双拥”工作。
(一)以新时期民兵面临的任务为目标,军事训练扎实有效。
根据对军事斗争的需要和我镇实际,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的要求,狠抓了民兵训练工作的落实。一是完善了各类方案。主要完善了民兵应急分队紧急收拢、抗洪抢险、扑救山火、重要目标防卫方案。二是狠抓了民兵军事训练。我们严格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严密组织,民兵营长和民兵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兵工作为重点,民兵组织建设有了新突破。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民兵组织建设的质量,根据《xx县基干民兵组织调整方案》,结合我镇实际,为建立一支规模适当,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基干民兵队伍。我们走街串户,到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调查了解,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组建民兵连、排,走出一条新型的民兵工作之路。
(三)以“四个基本”建设为主线,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
按照人武部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我们始终把“四个基本”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基层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的一件大事,制度落实和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在抓教育质量上见成效。在政治教育方面,认真组织民兵营长、基干民兵学习,使他们真正了解我军的新使命,消除民兵不会参加战争的模糊认识,深入剖析消极思想根源,围绕“在未来战争中如何发挥民兵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标准搞好武装工作”等课题进行讨论,通过思想启迪与心理疏导、作风养成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注重在制度落实上见成效。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部近两年来,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保持了良好的训练、管理、生活秩序,确保安全稳定。每年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重要目标防卫、扑灭山火、抢险救灾、抗洪抢险等六个方案,不断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确保了应急扩编有预案,指挥行动有依据,落实任务计划,组织编配有方案,一有情况能联得上、拉得出。军事训练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已训民兵营长x人,基干民兵x人。
三是注重在抓设施配套上见成效。为高标准完成好基层武装部基本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共同下发了《xx县基层武装工作试点方案》,年初,镇党委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在镇经费紧张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购买了硬件实施。为了统一软件和资料,先后两次到马圩镇参观学习,统一内容和标准。目前我部全部达到了“三室一通”(办公室、器材室、会议室、通电话),六册、五表、两卡、两本、一图基本完善,各类资料整理整齐,民兵营达到了有办公室、资料柜、办公桌椅、牌子、旗子的“五有要求”,为专武干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
(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共建工作成绩显著。
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军民关系的最高要求,我们按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践行这一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民兵的作用,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持续发展,组织x多名民兵到生态文明村劳动。组织较富裕的退伍军人、民兵针对帮扶特困户活动。
(一)加强学习,夯实武装工作基矗一是抓好民兵营长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二是大力宣传武装工作,武装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支持。三是组织好民兵训练。
(二)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组织基干民兵扶贫帮带,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发动民兵带头致富,发展经济。
(四)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民兵参加义务植树、抗洪抢险及扑救山火等三个精神文明建设;二是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劳动。
最后,祝首长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现状,探索规律,推进工作,我们调研组于4月8日—10日到前郭县、乾安县、扶余市和大唐长山电厂、长化公司进行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共走访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班组等17个基层单位,召开机关干部、群众座谈会6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94份,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从总体上看,调研单位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
充分利用中心组学xxx台,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各级党委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作风建设,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学促学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经常性学习。根据形势任务要求,科学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及方法措施。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与围绕地方、企业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相结合,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乾安县作为中央领导党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突出党的先进性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两次邀请国家级理论专家为县委理论中心组作专题辅导。长电、长化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中心,开展形势政策学习,提高了党员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二是坚持扩展性学习。每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都采取扩大会议形式进行,将有限的学习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分享最优学习资源。三是建立完善学习考核评价和激励奖惩制度,把党员干部的理论考试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乾安、前郭等地要求党员干部每年每人学习笔记不少于3万字,并把干部学习力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年终考核中予以体现,将干部的学习自律和制度的他律有机结合起来,收到较好效果。
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推动理论武装全覆盖。理论武装工作难点在基层,在群众。为切实解决理论武装群众的问题,各地、各单位普遍开展了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触角延伸到社区、乡村和企业班组。前郭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队伍,抓好“三个层次”的宣讲工作。由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单位理论骨干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基层党委、县直机关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理论宣讲队伍,面向村支部、中小学校和域内各企业开展宣讲活动;由各乡镇牵头,各村屯、社区的“草根”宣讲员组成理论宣讲小组,面向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宣讲,确保宣讲覆盖到全县每一个角落。为搞好宣讲,各县(市)每年都组织理论骨干采取“听、查、谈、讲”的模式进行培训,即听讲座、查资料、谈体会、作试讲,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在加强培训的同时,组织宣讲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让宣讲员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乡情,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而使宣讲有的放矢,使理论宣讲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2012年,在全市“百人千场草根宣讲员”宣讲精神活动中,扶余市共开展基层宣讲100多场,前郭县开展基层宣讲近百场,乾安县开展基层宣讲70多场。长山电厂在学习宣传历届党代会精神时,都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组建宣讲组,深入班组进行理论宣讲、生产经营形势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送到干部职工心中。
创新学习载体,激发干部群众学习热情。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为此,各地创新理论宣传模式,活化学习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前郭县打造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行政学校)和网络学习三个平台,开展了专业培训、以会带训、活动促训等系列活动。连续十年开展“一宣讲、三到户”活动,即全面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将科技信息传递到户、将实用技术培训或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实到户、将扶贫帮弱服务到户。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一讲五送十解决”活动,“一讲”即宣讲党的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五送”即送法规、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送温暖;“十解决”,即县直包村部门和各乡镇场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重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单一等十个方面的问题。扶余市在扶余宣传网、扶余报上开设了理论园地、大众论坛等专栏,便于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还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开办“农民讲堂”。此外,还开展了“理论超市”活动,在一些街道、社区办事服务厅和小超市,设立了阅报栏和宣传板,提供理论学习资料,市民在自家门口办事和购买东西时,可以随时看到这些免费学习资料。长山电厂着力构建“家文化”,培育员工主人翁思想,以“党员之家”为依托开展了学先、比先、超先的党支部现场观摩活动。长山化厂采取编辑研讨课件,创办企业内刊、广电新闻、电子简报和设立借阅室、读书角以及召开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学习热情。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
基层武装力量作为国防动员的第一线指挥员,肩负着将城市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按照征兵步骤和程序,依据征兵标准和政策,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征兵任务,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就我镇的征兵工作现状,作简要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镇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征兵意识不高。
当前,征兵现状已由上世纪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青年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也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照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
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
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
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武装工作再上新水平,按照区委要求,区政协近期组成调研组,对各街道镇基层武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活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的方式,从专武干部配备、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建设、民兵组织、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专武干部配备齐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区委组织部积极会同区人武部和街道镇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健全基层武装部建制,明确编制人数的基础上,严格把握干部使用原则,为7个街道镇武装部配备部长7人,副部长2人,干事5人,配齐了专武干部,为做好基层武装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各街道镇专武干部配备情况一览表》附后)。
了“三室一库”(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战备资料库),为基层武装部开展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泰前、省庄、岱庙“三室一库”建设比较规范(《各街道镇“三室一库”建设情况一览表》附后)。
3、民兵训练扎实有效。区人武部和各街道镇武装部着眼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需要,在积极参加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各种训练活动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加强了防火、防汛、处臵突发事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处臵突发事件能力。特别是在执行抢险救灾、防火防汛、奥运安保、双拥共建等任务中,基层武装部和广大基干民兵服从大局、攻坚克难,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如泰前街道结合地域特点,组织开展的基干民兵山林防火、水库防汛工作。岱庙街道组织民兵成立维稳应急分队,积极参与治安巡逻、社区整治工作。省庄镇组织民兵开展夜间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兵带头在女儿茶、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上有所突破等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活动的内涵,深受民兵欢迎,深得群众赞同,效果明显。
1、个别专武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在全区7名基层专武干部中,有2名是军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个别专武干部军事业务熟悉程度、民兵活动组织水平、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基层民兵活动形式不够丰富。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干民兵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员难集中,时间难落实,活动难开展,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等实际情况,基层武装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组织民兵开展活动,主要集中于上级军事训练科目和骨干民兵的防火、防汛训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不强。
3、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够规范。各基层武装部的“三室一库”基本建成,但不同程度存在资料不健全,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另外,用于存放征兵工作管理系统、民兵工作管理系统、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数据库的电脑需要升级规范。战备、应急器材数量和种类需要继续补充完善。
重参考干部的专业军事素质,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衔接和有序开展。
2、找准结合点,丰富活动内容。要继续开拓思路,在围绕中心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同时,找准结合点,丰富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民兵活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同感。各基层武装部,可以依据自身实际,与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心密切结合,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密切结合,与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加大与辖区内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市场、宾馆、花卉苗木基地等的联系和沟通,拓展民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民兵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助手作用。
3、高度重视,提升基层武装部的建设水平。继续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水平。基层武装部“三室一库”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是基层武装工作和民兵活动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各级党委应高度重视,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热情,按照《山东省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要则》的有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提高标准,将“三室一库”和“部、室、家”规划好、设计好、使用好、保持好,不断提升基本设施建设水平。
作奠定基础。要继续加强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帮助基层按要求配备和规范完善各项建设内容,特别是按照《基层正规化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对村、社区民兵连达标试点单位的工作指导,为实现年内全区各街道镇武装部和50%村级民兵连正规化建设达到省军区规定要求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部在县人民武装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突出重点,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基本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今年正逢镇党委、政府班子换届,加之新冠疫情零星散发,我部根据镇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镇人武部严格按照县人武部和镇党委统一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紧要任务来抓,全程负责参与疫情防控交通卡点蹲点值班值守,实行“四位一体”管控模式,同时积极发动全乡民兵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2.兵役登记和征兵工作。
我镇虽然人口基数大,但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不高,通过宣传发动,兵役登记确定对象,最后经过初检初审按照县征兵办下达的任务,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年龄、学历、积极性等严把政审关,5名同志被批准入伍,其中大学生3名,无退兵现象发生。
3.政治教育工作。
在政治教育方面,根据县人民武装部的部署,我们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组织各学习有关文件法规,提高了我镇民兵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搞好“四课”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广泛深入的民兵政治教育,增强了广大民兵的国防观念和爱国热情,为各项任务的完成和民兵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力保证。
虽然我部在县人武部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不高:我镇属于经济强镇,适龄青年家庭条件较好,普遍存在不愿参军的想法,认为参军吃苦,退伍后也不好找到心仪的工作;2、民兵流动性大,管理难:我镇现有的民兵组织比较松散,在册的民兵流动性很大,有的甚至常年在外,难以统一组织相关的训练登记;3、镇级武装工作经费不足;4、专武干部未能配齐。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我部实际情况,我认为我部应做如下调整:
1、加强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为了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平时结合普法教育,大力宣传国防建设的相关法规,村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宣传《国防法》、《国防动员法》、《义务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并结合教委在学校开展相关的国防宣传与培训,提高孩子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参军卫国的思想。
同时通过干部微信群转发,镇村悬挂“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横幅等宣传方式,并在辖区积极开展双拥工作。要实现各村“统一标牌、统一制度”,优待金要及时发放,还要定期与军人家属联系,了解现役军人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对贫困户现役军人家庭进行慰问及时排忧解难,使现役军人能安心服役。
2、规范民兵整组工作。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兵源源泉。将我镇的民兵队伍建成一支精干高效,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切实做好应急斗争准备。在新形势下要抓好民兵整组工作,对照标准达到了整组内容规范,整组时间落实,整组质量高的目的。
3、持续抓好民兵政治教育,提高民兵队伍整体质量。
政治教育是提高民兵战斗力的关键,必须要重视民兵的政治教育,认真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和国防教育,镇人武部可根据新时期民兵流动性大难集中的特点,在重大节日期间民工多数返乡适时开展教育,扩大了教育面,提高广大民兵的政治觉悟、法律意识和国防意识。
在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新局面的大背景下,我部会继续坚持党管武装和新时期军事战备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强全民国防意识,恪守武装工作制度,武装工作与地方工作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出色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镇武装部。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就梨林镇20xx年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12公里处,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56个居民组,总人口4.1万人。梨林镇设置民兵营4个,设基干民兵连1个,人数为150人,普通民兵连40个,人数为4150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武装工作能够按照市人武部要求高标准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镇党委、政府做到经常参与武装工作,主动关心武装工作,大力支持武装工作,给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委会,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开展对武装工作的意义和党管武装工作精神的学习,提高对武装工作的认识,使每个领导干部明确武装工作的职责,定期听取了解武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武装工作顺利开展。
1、我们党委“一班人”能够全面按照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制定的`制度和规定,坚持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能够认真坚持党委议武制度。市委、市人武部的每一次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我们都纳入党委会(扩大会议)来传达、学习和研究,年初,镇武装部将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及时报党委,由党委按照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武装工作方案,并做出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武装部能把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党委都能一一给予解决。同时,武装部也能给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积极想方设法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镇党委也把武装工作尤其是民兵组织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日常养,经常用,拉得出,能战斗。
3、在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军事日制度方面,滤布镇人武部根据实际,结合有利时机,能较好地组织军事日活动,党政班子领导都能积极参加。“八一”建军节、春节前,镇党委、政府、武装部组织军烈属座谈会。同时,由镇党委、武装部领导带队至市人武部慰门。
4、在检查评估武装工作方面,年初,镇党委根据武装部的全年工作规划,把一些重点工作如征兵、整组、义务兵优待金的统筹、民兵训练费、民兵干部的配备待遇等方面,列入对各村的综合指标考评责任书中。年末武装部参加对各村关于民兵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奖优罚劣,促进了各村对民兵工作的重视,使民兵工作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
1、建队伍。按照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关精神,我镇通过公开招聘,成立了6人的民兵巡逻小分队,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巡逻,有力地保证了当地治安环境。
2、加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今年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投资1万余元为武装部配置电脑、打印机、及上网设备,实现武装部自动化办公;为武装部配备专车1辆,提高武装部整体装备水平。
3、征兵工作。超额完成市人武部下达的进站指标,今年共征集新兵24名。
4、搞好双拥工作。优待金兑现方面,我镇于99年开始将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并保证按时完成发放。每逢过节,都登门慰问并发放慰问品。“八一”、春节都分别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加强国防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日,我镇开展了万人签字、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广大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针对各个节日,如青年节、党的生日、“三八”节等节日,镇武装部结合各民兵连一道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宣传国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6、积极开展“民兵带富”工程。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镇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一兵带一排、一排带一连、一连带全营”的“民兵带富”,压滤机滤布并收到良好效果。全镇今年共发展温室大棚200座,民兵科技示范园4个,新增养殖小区9个,人均来自牧业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均居全市最高。
7、服务中心工作。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方面,无论是防汛、防火和其他急难任务,镇党委都要求各村要以民兵为主,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民兵连都能按照镇武装部的要求完成任务。
1、召集民兵困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特别是农闲时节,民兵大量外出打工。因此,召集民兵开展各项活动和训练时难以将人员全部集中。
2、应征青年人员不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适龄青年就业门路扩大,因此近几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
1、继续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广播、版报、宣传栏、宣传单多种宣传媒介,深入广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
2、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兵队伍的管理、训练,特别是明年村级干部换届,民兵干部的培养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继续开展“民兵带富”工程。加强民兵科技培训,在民兵中积极开展致带富活动,争做小康路上排头兵。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镇党委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在武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就梨林镇2024年武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评议。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12公里处,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56个居民组,总人口4.1万人。梨林镇设置民兵营4个,设基干民兵连1个,人数为150人,普通民兵连40个,人数为4150人。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的武装工作能够按照市人武部要求高标准完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镇党委、政府做到经常参与武装工作,主动关心武装工作,大力支持武装工作,给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镇党委、政府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委会,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部署,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工作职责,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定期开展对武装工作的意义和党管武装工作精神的学习,提高对武装工作的认识,使每个领导干部明确武装工作的职责,定期听取了解武装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排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武装工作顺利开展。
1、我们党委“一班人”能够全面按照上级党委和军事机关制定的`制度和规定,坚持党委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对武装工作的各项任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能够认真坚持党委议武制度。市委、市人武部的每一次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我们都纳入党委会(扩大会议)来传达、学习和研究,年初,镇武装部将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及时报党委,由党委按照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武装工作方案,并做出决定。在日常生活中,武装部能把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汇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党委都能一一给予解决。同时,武装部也能给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助手,积极想方设法开创武装工作的新局面。镇党委也把武装工作尤其是民兵组织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日常养,经常用,拉得出,能战斗。
3、在党委、政府班子领导军事日制度方面,滤布镇人武部根据实际,结合有利时机,能较好地组织军事日活动,党政班子领导都能积极参加。“八一”建军节、春节前,镇党委、政府、武装部组织军烈属座谈会。同时,由镇党委、武装部领导带队至市人武部慰门。
4、在检查评估武装工作方面,年初,镇党委根据武装部的全年工作规划,把一些重点工作如征兵、整组、义务兵优待金的统筹、民兵训练费、民兵干部的配备待遇等方面,列入对各村的综合指标考评责任书中。年末武装部参加对各村关于民兵工作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奖优罚劣,促进了各村对民兵工作的重视,使民兵工作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
1、建队伍。按照市政府、市人武部关于民兵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关精神,我镇通过公开招聘,成立了6人的民兵巡逻小分队,配合派出所加强治安巡逻,有力地保证了当地治安环境。
2、加强武装部正规化建设。今年在镇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投资1万余元为武装部配置电脑、打印机、及上网设备,实现武装部自动化办公;为武装部配备专车1辆,提高武装部整体装备水平。
3、征兵工作。超额完成市人武部下达的进站指标,今年共征集新兵24名。
4、搞好双拥工作。优待金兑现方面,我镇于99年开始将优待金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并保证按时完成发放。每逢过节,都登门慰问并发放慰问品。“八一”、春节都分别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5、加强国防教育。结合国防教育日,我镇开展了万人签字、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镇机关干部、广大中学生的国防意识得到了加强。同时,针对各个节日,如青年节、党的生日、“三八”节等节日,镇武装部结合各民兵连一道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宣传国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6、积极开展“民兵带富”工程。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我镇积极组织广大民兵开展“一兵带一排、一排带一连、一连带全营”的“民兵带富”,压滤机滤布并收到良好效果。全镇今年共发展温室大棚200座,民兵科技示范园4个,新增养殖小区9个,人均来自牧业现金收入和纯收入均居全市最高。
7、服务中心工作。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方面,无论是防汛、防火和其他急难任务,镇党委都要求各村要以民兵为主,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各民兵连都能按照镇武装部的要求完成任务。
1、召集民兵困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村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特别是农闲时节,民兵大量外出打工。因此,召集民兵开展各项活动和训练时难以将人员全部集中。
2、应征青年人员不足。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适龄青年就业门路扩大,因此近几年应征青年人数减少。
1、继续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广播、版报、宣传栏、宣传单多种宣传媒介,深入广泛开展国防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素质。
2、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兵队伍的管理、训练,特别是明年村级干部换届,民兵干部的培养应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4、继续开展“民兵带富”工程。加强民兵科技培训,在民兵中积极开展致带富活动,争做小康路上排头兵。
总之,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镇党委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成绩,克服困难,在武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区人武部:
按照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我街于2018年第四季度展开了“两室一库”建设,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我街设置“××街道武装部办公室”、“青年民兵之家”、“物资器材库”三个功能室,配备相应的制度板(七块)及英模事迹展板(8块),购买物资器材库置物架两组。合计花费6398元。
按照区人武部要求,我街为街道民兵应急排30位民兵配备了丛林迷彩服、头盔、警棍等应急物资器材,合计花费15240元。
为街道武装部部长及专武干部配备了常服、迷彩服等服装,合计花费3170元。
××街道武装部2018年正规化建设任务已初步完成,合计花费24808元。
特此报告。
××街道武装部。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传,严格按照征兵步骤和程序,依据征兵标准和政策,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近年来的征兵任务,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现就我镇的征兵工作现状,作简要的分析。
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镇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征兵意识不高。
当前,征兵现状已由上世纪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一方面是由于许多青年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家里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许多家长也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
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拘留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一。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
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照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
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
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
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
xx镇位于xx县城南端,东接丹凤、xx,南毗xx县白水镇,西连葵山镇,北倚丹凤镇,国土面积216平方公里,耕地14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有9503户42099人,平均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9℃。xx镇现有党总支11个,分别是中心学校党总支、农业党总支、长街党总支、槟榔党总支、路撒党总支、石洞党总支、足法党总支、红土党总支、额则党总支、务龙党总支、法块党总支,有支部镇直党支部9个,分别是中学党支部、林水党支部、畜牧党支部、农业中心党支部、计生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卫生党支部、财政党支部。村党总支下设支部42个。有党员1012人。
二、夯实党建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的分类定级工作于4月中旬完成,分类定级采取民主测评、征求部分党员的意见建议的方式,全镇53个党组织中,好的17个,占32%;较好的17个,占32%;一般的19个,占36%,真实反映xx镇基层党组织现状和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健全组织、扩大覆盖。镇党委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xx中心幼儿园、紫微页岩砖厂、烤烟生产技术服务社等“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消除“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三是整改提高、晋位升级。根据分类定级结果,各党总支进一步抓实整改提高和晋位升级的基础工作,对被评定为“好”、“较好”等级的党支部,以巩固成果、发扬成绩、扩大影响为突破口,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提高;对被评定为“一般”等级的党支部,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差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促进整体提高,实现争先进位。四是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管理、使用工作,提高各站点点击率,真正实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五是认真开展“五联五创”活动,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六是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理清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定规划、定项目、定措施,任务落实到村、责任明确到人,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镇村集体经济1-3万元的有7家,5万元以上的有1家。七是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培育典型,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共创建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4个。
三、抓制度建设,促作风转变。一是建立健全《xx镇党委政府工作制度》、《xx镇党委工作规则》以及《xx镇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镇党委补充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制度》和落实《公务员八条禁令》一系列管理制度,对用人、用权、重大决定、干部管理、财务监督、车辆使用等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以制度管人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观念,并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是抓好“四培养”、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真正做到党徽挂在胸间,示范落在岗上,实惠让给群众。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镇党委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武装部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镇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总人口x万人。武装部下设x个民兵营,x个基干民兵排。近年来,我镇武装部在县武装部和xx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改进新时期民兵工作,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征兵工作,年年完成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全优单位。
今年来,我镇武装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分区和县人武部年度工作指示为依据,按照“抓备战、强素质、求发展、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争先为目标,重点抓民兵政治教育、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四个基本”建设、“双拥”工作。
(一)以新时期民兵面临的任务为目标,军事训练扎实有效。
根据对军事斗争的需要和我镇实际,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的要求,狠抓了民兵训练工作的落实。一是完善了各类方案。主要完善了民兵应急分队紧急收拢、抗洪抢险、扑救山火、重要目标防卫方案。二是狠抓了民兵军事训练。我们严格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严密组织,民兵营长和民兵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兵工作为重点,民兵组织建设有了新突破。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民兵组织建设的质量,根据《xx县基干民兵组织调整方案》,结合我镇实际,为建立一支规模适当,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基干民兵队伍。我们走街串户,到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调查了解,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组建民兵连、排,走出一条新型的民兵工作之路。
(三)以“四个基本”建设为主线,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
按照人武部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我们始终把“四个基本”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基层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的一件大事,制度落实和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在抓教育质量上见成效。在政治教育方面,认真组织民兵营长、基干民兵学习,使他们真正了解我军的新使命,消除民兵不会参加战争的模糊认识,深入剖析消极思想根源,围绕“在未来战争中如何发挥民兵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标准搞好武装工作”等课题进行讨论,通过思想启迪与心理疏导、作风养成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注重在制度落实上见成效。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部近两年来,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保持了良好的训练、管理、生活秩序,确保安全稳定。每年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重要目标防卫、扑灭山火、抢险救灾、抗洪抢险等六个方案,不断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确保了应急扩编有预案,指挥行动有依据,落实任务计划,组织编配有方案,一有情况能联得上、拉得出。军事训练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已训民兵营长x人,基干民兵x人。
三是注重在抓设施配套上见成效。为高标准完成好基层武装部基本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共同下发了《xx县基层武装工作试点方案》,年初,镇党委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在镇经费紧张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购买了硬件实施。为了统一软件和资料,先后两次到马圩镇参观学习,统一内容和标准。目前我部全部达到了“三室一通”(办公室、器材室、会议室、通电话),六册、五表、两卡、两本、一图基本完善,各类资料整理整齐,民兵营达到了有办公室、资料柜、办公桌椅、牌子、旗子的“五有要求”,为专武干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
(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共建工作成绩显著。
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军民关系的最高要求,我们按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践行这一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民兵的作用,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持续发展,组织x多名民兵到生态文明村劳动。组织较富裕的退伍军人、民兵针对帮扶特困户活动。
(一)加强学习,夯实武装工作基矗一是抓好民兵营长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二是大力宣传武装工作,武装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支持。三是组织好民兵训练。
(二)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组织基干民兵扶贫帮带,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发动民兵带头致富,发展经济。
(四)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民兵参加义务植树、抗洪抢险及扑救山火等三个精神文明建设;二是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劳动。
最后,祝首长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近年来,在爱民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爱民区人武部精心指导下,铁北街道武装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人武部的总体安排部署,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党管武装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党管武装职责,及时解决武装工作难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武装建设同推进、共发展,全街党管武装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牢记使命,在“管”武装上下功夫。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集合
尊敬的首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对各位领导莅临我镇武装部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镇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村委会,x个居委会,总人口x万人。武装部下设x个民兵营,x个基干民兵排。近年来,我镇武装部在县武装部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改进新时期民兵工作,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征兵工作,年年完成民兵训练和征兵工作任务,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全优单位。
今年来,我镇武装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分区和县人武部年度工作指示为依据,按照“抓备战、强素质、求发展、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争先为目标,重点抓民兵政治教育、民兵军事训练、民兵整组、“四个基本”建设、“双拥”工作。
(一)以新时期民兵面临的任务为目标,军事训练扎实有效。
根据对军事斗争的需要和我镇实际,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的要求,狠抓了民兵训练工作的落实。一是完善了各类方案。主要完善了民兵应急分队紧急收拢、抗洪抢险、扑救山火、重要目标防卫方案。二是狠抓了民兵军事训练。我们严格按照军分区和人武部训练大纲制定训练计划、严密组织,民兵营长和民兵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以民兵工作为重点,民兵组织建设有了新突破。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民兵建设的需要,不断提高民兵组织建设的质量,根据《**县基干民兵组织调整方案》,结合我镇实际,为建立一支规模适当,有利于领导、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平衡负担的基干民兵队伍。我们走街串户,到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调查了解,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从镇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组建民兵连、排,走出一条新型的民兵工作之路。
(三)以“四个基本”建设为主线,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台阶。
按照人武部部署,结合我镇的实际,我们始终把“四个基本”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作为促进基层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的一件大事,制度落实和配套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在抓教育质量上见成效。在政治教育方面,认真组织民兵营长、基干民兵学习,使他们真正了解我军的新使命,消除民兵不会参加战争的模糊认识,深入剖析消极思想根源,围绕“在未来战争中如何发挥民兵的作用、用什么样的标准搞好武装工作”等课题进行讨论,通过思想启迪与心理疏导、作风养成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注重在制度落实上见成效。落实各项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部近两年来,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保持了良好的训练、管理、生活秩序,确保安全稳定。每年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重要目标防卫、扑灭山火、抢险救灾、抗洪抢险等六个方案,不断加强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确保了应急扩编有预案,指挥行动有依据,落实任务计划,组织编配有方案,一有情况能联得上、拉得出。军事训练得到有效落实,今年已训民兵营长x人,基干民兵x人。
三是注重在抓设施配套上见成效。为高标准完成好基层武装部基本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共同下发了《**县基层武装工作试点方案》,年初,镇党委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在镇经费紧张情况下,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购买了硬件实施。为了统一软件和资料,先后两次到马圩镇参观学习,统一内容和标准。目前我部全部达到了“三室一通”(办公室、器材室、会议室、通电话),六册、五表、两卡、两本、一图基本完善,各类资料整理整齐,民兵营达到了有办公室、资料柜、办公桌椅、牌子、旗子的“五有要求”,为专武干部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
(四)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双拥共建工作成绩显著。
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军民关系的最高要求,我们按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践行这一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民兵的作用,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双拥工作持续发展,组织x多名民兵到生态文明村劳动。组织较富裕的退伍军人、民兵针对帮扶特困户活动。
(一)加强学习,夯实武装工作基矗一是抓好民兵营长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二是大力宣传武装工作,武装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支持。三是组织好民兵训练。
(二)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一是组织基干民兵扶贫帮带,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二是积极发动民兵带头致富,发展经济。
二是组织民兵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劳动。
最后,祝首长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基层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赣办字[20xx]4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民兵基层建设在新时期、新阶段有新的发展,县人武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调研阶段,组成两个专题调研组,从4月上旬起,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县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目前,全县共设立基层武装部30个,配备专武干部57人,建立民兵营(连)186个,在编民兵36100人(其中普通民兵32976人,基干民兵312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听汇报、看资料,查现地、开座谈、考业务、答问卷等方式,先后深入到30个基层武装部(乡镇17个、行业12个、企业1个),34个村级民兵营(连),占总数的18%,与20名乡镇书记(镇长)、30名专职武装部长、20名副部长、1名武装干事和34名民兵营(连)长进行了广泛地接触、交流和谈话;在每个乡(镇)均召开了1次座谈会,共与105名乡(镇)书记、乡(镇)长、基层专武干部和民兵营(连)长进行了座谈。
总得感到,近年来,我县在上级军事机关的正确领导和县、乡(镇)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在组织完成好经济建设任务和做好多样化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上,对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进行了一些努力,使我县的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调研认为,虽然各单位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发展的步伐较慢,与上级的要求差距较大,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等、靠、望”思想严重。从调查情况看,当前民兵基层建设普遍存在工作重心不够突出,多数单位存在时紧时松和上级强调一阵抓一阵的现象,“等、靠、望”思想较为严重。具体表现在“四不”上:一是摆位不正。基层党委落实议军制度不经常,有近10%的基层乡镇党委近三年来没有议过武装工作,不能把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调研与30名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见面谈话了解,有20%的领导对民兵基层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要求不高,标准较低,每年除了训练、整组、征兵等硬性工作任务能得到较好完成外,其它指标“稍软”的工作、活动则落实不够、完成不好,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武装工作,不能实现武装工作与经济工作同步发展。据统计,有近10%的专武干部属于摆位不正,30%的同志把兼职工作摆在专职工作更重要的位置,还有5%的基层专武干部不乐意从事武装工作。
二是认识不足。调研中,发现有55%的基层单位领导,认为基层武装工作是部队系统的事,是要人要钱的工作,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在目前发生战争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抓民兵基层建设没有太大实际意义;有32%的人对自己担负的武装工作职责认识模糊,认为自己兼的是虚职,存在应付、凑呼地完成上级的任务就行,基层建设搞不搞、建不建都没关系的错误思想;有30%多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搞民兵基层建设要花钱,基层钱又不多,能拖就拖,能不建就不建,存有看上级机关怎么说、等上级机关来抓再建的观望思想。有少数单位和领导对武装工作出现“不报不批、不请不到”的现象,视武装工作为一种“包袱”,看成是一种额外负担,从而出现上面抓得紧,下面抓得松,职能部门抓得紧,基层党政组织抓得松,关键时刻抓得紧,平时抓得松等现象。有近50-60%的专武干部,总认为自己在本单位说话的力度不大,武装工作没什么地位,抓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无从下手,难以得到领导支持,存在等待上级出台文件要求,靠上级来抓的思想,难以站在夯实国防建设基础,促进武装工作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思考问题,严重缺乏创造性完成任务的思想认识。
三是投入不大。当前一些乡镇、县直机关党委、主要领导在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问题上,无论是领导的力度、重视的程度,还是投入的精力、经费的保障,都处于支持不够、关注不够、倾斜不够的现状。调研中,我们重点对17个乡(镇)20xx年用于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最多的乡(镇)为17000元/年,最少的只有500多元/年,平均为1200元/年,投入多的单位也只是保障正常工作,个别基层武装部一年到头几乎没有投入任何建设经费。座谈时,虽然一些乡镇主要领导表态比较好,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往往不尽人意,重讲轻做、只讲不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旦在涉及到需要出人、出力、出钱的工作上,就讲条件、叫困难,阻力就重重,理由和借口比较多,有的甚至把武装工作当成负担,致使民兵预备役工作该投入的钱不愿投入,该抽调的人员不让抽调,该落实的工作难以落实。严重缺乏抓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意识。
四是方法不活。从调查30个基层武装部情况看,70%的单位仅停留在挂几块牌子、记几个本子、建一两支分队上,但对抓基层建设到底要抓什么、怎么样抓、达到什么标准,认识不多、方法不多,有的始终还是停留在老思想、老办法、老框框上迟迟不前。结合实际、结合工作、结合形势研究基层建设比较少,特别是结合抓经济建设抓基层建设开拓创新上还很不够。
(二)两支干部队伍建设难以适应“平战”需要。
从专武干部层面看:
一是“专武”意识有所弱化。目前,全县30名专武部长当中,兼一职、两职的有22人,兼三职的达7人,兼职率达96.67%,副部长(或干事)也兼有包村、蹲点等繁重的地方中心工作任务。应该讲,专武干部兼职,既是形势需要,也说明专武干部有一定的能力和水平,能使地方党委政府放心,并且兼职有利于更好发挥自己的才干,扩大自身的影响,更好地与各级领导和群众进行联系、沟通,以“有为、有位”促进本职武装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兼职过多,导致专武不专问题突出,分散了从事武装工作的精力,有的出现摆不正位置、淡化职能的现象。有一部分同志是把专武干部岗位作为政治进步的跳板,在岗不敬业,不把岗位当事业;有些专武干部将武装工作看成附带工作、多余工作,甚至“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单位对专武干部的要求也比较单一,更多地只从履行军地桥梁的角色要求,在推荐使用过程中比较偏面,致使一些同志工作不尽心,抓军事斗争准备的热情不高。这样,对于上级军事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影响到中心工作时,就很难得到高度的重视,必将造成武装工作“管人”与“管事”的严重脱节,影响武装工作任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二是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高学历的多,有军事工作经历的少;能完成一般性、日常性工作任务的多,能指挥带兵的少;满足于办具体事的多,能站在更高层次主动思考问题的少。全县57名专武干部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有41人,占总数71.9%,中专文化7人,占12.3%,高中以下文化9人,占15.8%,存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转业复退军人8人,仅占14%,进过人武学院培训学习的40人,仅占70%。有的单位专武干部虽然满编,但是挑选和培养不出一个好的民兵训练教员。有的单位要组织一项稍微大一些的活动都非常困难。还有的连一般性军事常识都不懂,从调研中抽考业务知识的情况看,有近11%的专武干部对一般性业务知识回答不全。从座谈了解的情况看,也有近5%的同志对民兵整组、训练、征兵工作应做些什么工作回答不上,只知道按上级要求叫送几个人就送几个人,个人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三是面临实际困难增多。一方面是兼职工作过多带来工作压力大。基层专武干部受军地双重领导,兼职工作过多过杂,工作头绪多,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到抓经济指标(招商引资、财政收入)、抓一票否决的工作(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防火、信访、“一大四小”)、抓重点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平时很难有更多的精力顾及武装工作,专职工作没干好,必定会受批评,导致了部分同志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家庭负担过重带来生活压力。据统计,全县有19名专武干部家属没有工作,27%的家庭经济收入只靠本人的工资收入,有的干部一家还有7、8口人,经济负担非常重;还有25%多的专武干部虽然家住一个县,因在偏远乡镇工作,加之长期得不到调整交流,与家属小孩一直处于两地分居,导致生活压力过大。
四是进出渠道不够畅通。一方面是专武干部来源渠道偏窄。近年来,新任职的专武干部大部分是从农、林、水、教育等专业人员中挑选的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整体军事素质不高;而从人武学校毕业的学员,由于受地方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的影响,有的学员难以分配到基层武装部任职。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县调整进入专武干部岗位的干部人员为22人,经过正规训练的只有4人,经过人武学校毕业的仅为1人,比例明显偏低。另一方面专武干部出路不畅。从调查的情况看,现有的57名专武干部中,超过45岁以上的6人,年龄最大56周岁,平均年龄36.8岁,任现职五年以上的37人,平均任职时间8.75年,任职最长的为22年,明显存在年龄偏大、任期过长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武装部长层面,近三年只有9人得到重用和提拔,11人岗位工作得到交流,比例也非常低。
从民兵干部层面看:
一是难选配。一方面受选举制度的影响。全县186名基层民兵干部中,有157名干部是通过海选产生的,96名民兵干部是由村(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兼任。选拔使用村(居)委会的民兵干部县、乡两级人武部没有决定权,加之村(居)委会干部编制员额有限制,民兵营(连)长没有专职编,因此导致绝大多数民兵干部不是由村支书、村主任兼任,就是兼任会计、出纳或者兼管计生工作,很少有专职的,目前全县仅有69名为专职。另一方面配备民兵干部别无选择。目前,村(居)委会干部一般只有3-5人,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员,多数都不符合民兵营(连)长条件,如果按照条件选配根本就选不到人,因此别无选择。
二是难胜任。一方面年龄偏大难胜任。据统计,全县186个民兵营(连)长中,超过45岁以上的76人,年龄最大58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42.5岁。而武装工作多数是需要年轻,遇到任务能上得去顶得住的人员,因此年龄普遍偏大难以胜任。另一方面军事素质不高难胜任。民兵干部中,有74%的人员既没有当过兵,也没接受过正规的训练;还有12%的人员只有小学文化,缺乏较好的军事素养和组织指挥能力,从素质上难以胜任。
三是难管理。一方面是由于民兵干部换届快,人员更换快,加之村干部兼任民兵干部只有干事没有特殊待遇、没有岗位补贴,导致了一部分村干部不愿担任民兵干部职务,造成难管理。另一方面由于民兵营(连)长是兼职且没有任何经济和政治待遇,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错误思想。有的还片面地认为,武装工作干好了,选举时又不能赢得更多的选票;相反,工作做得越多,有可能得罪的人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不利于选举,所以也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三)民兵预备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从调查情况看,乡(镇)基层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营(连)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硬件建设不够过硬。有的乡(镇)武装部和村级民兵营(连)办公场所、办公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调研所到的30个基层武装部中,有68%的基层武装部没有单独的“二室一库”,有35%的没有配备办公电脑,有47%的没有建“青年民兵之家”。应急分队器材除永平、鹅湖、稼轩相对配备较齐外,其余单位都是像征性地摆四、五种类型的装具,难以满足遂行应急任务的需要。调研组所到的34个有村部的民兵营(连)中,有近51%的办公场所比较简陋和破旧,既没有悬挂职责制度牌,也没有配套的资料柜。据统计,全县还有近66个村(居)委会还没有建办公场所,租用或在村干部家办公,硬件设施建设几乎处于零起点上。
二是软件建设不够有力。在资料管理上,有的没有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专柜存放,有的整理归档不及时且没有装订成册,零零散散,到处乱丢、随意乱放,丢损、毒烂现象比较普遍。从抽查情况看,有近70%的单位历年来的资料保存不够好,15%的民兵营(连)历年来的资料已经丢失,甚至有5%没有村部的民兵营(连),以前统一配备的文件资料箱已丢失,有的虽然放在乡镇武装部集中保管,但也是长年不用,里面存放的文件资料也没有及时更新,多数为03年以前的资料,且大都已变黄,积满灰尘。在工作秩序上,有的基层武装部办公室满屋子是灰尘且凳椅东倒西歪,民兵营(连)没挂办公室牌子的达到了5%。一些目前即使看起来建设比较好的单位,也落后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步伐;有7-9%的单位对原来配发的旗子、章子已经丢失。
(四)民兵工作面临的“三难”问题依然凸显。
一是经费保障难。民兵基层武装工作经费保障没有规定的标准、没有专门预算,主要靠专武干部个人与乡(镇)、行业、企业主要领导相互感情和内部协调,靠企业负责人的国防观念和地方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靠个人的协调能力得到经费保障。
二是人员集中难。近年来,在组织民兵整组、训练和开展活动时,找不到人、到不齐人、集中不了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每年民兵整组中,多数单位的实际“到点率”仅为35%以下,有的甚至更低。在组织民兵分队担负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完成参建任务时,据统计有60%以上的在册民兵不在位,很难召集起来,即使召集起来,也往往是“童子军”、“胡子军”,直接影响了民兵执行任务的能力和整体效能的发挥。
三是活动开展难。多数单位开展民兵工作往往靠“人情”办事,靠专武、民兵干部的资历、面子、关系“疏通”来落实,难形成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如:在民兵整组上,“有编无兵”和在册不在位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在民兵组训上,一方面因无装备、无技术难组织,始终停留在低层次、老办法、老课目上徘徊,如我县现编有专业技术分队三类30支1422人,因相关的装备器材普遍老化,普遍训不起来;还因近年来部队装备更新较快,一些复退军人竟然不懂旧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操作规程,无法实施教学;另一方面因经费保障不足,民兵参加训练的误工补贴过低,导致很大一部分民兵不愿参加训练,召集不齐人员,导致训练难组织、效果难落实。在民兵教育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年过节返乡时间缩短,像以往那样利用返乡时机搞教育和开展刊授教育、远程教育等已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民兵“教育难”、“难教育”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把民兵政治教育看成是“软指标”,甚至看成是多余的工作,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一是要切实树立抓好民兵基层建设的信心。要正确认识看待基层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既要充分肯定近三年来基层建设取得的明显成绩,又要充分看到基层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因为当前基层建设矛盾和问题突出而失去信心,要充分认清抓好民兵基层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领导的决策部署,是人武部工作职能所系,是落实应急作战准备向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转变的基础所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要特别重视端正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克服形式主义、克服畏难情绪、克服“等、靠、望”思想,要把省军区推进“整县整团”建设思想贯穿于基层建设的始终。要把“一线指挥部”建设与基层建设,基层人武部建设与民兵营(连)建设捆在一起抓,要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与平时基层建设落实捆在一起抓,要把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与发挥民兵作用捆在一起抓。坚持统筹兼顾、固强补弱,切实筹划好每项建设,规范好每个制度,落实好每项工作。既要从实际出发继续规范好基层基本设施建设,又要坚持高标准抓好“软件”建设。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和基本制度落实上,从而推进基层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二是要积极探索加强民兵基层建设的新办法。当前,民兵基层建设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和“老大难”问题。对此,各级一定要在与时俱进中,探索新的思路,创造新的办法,谋求新的突破。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力度,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广大基层专武干部正确认识当前民兵预备役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变化,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迎难而上,开阔思路,研究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另一方面,要采取集体攻关等形式,解决好重难点问题。要结合基层建设调查情况,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一次认真梳理、分门别类,然后区分任务、区分责任,组织集体攻关,分头研究,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三是要不断增强民兵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在民兵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方法手段上想办法,找对策,在教育对象上加以区别分类。要走出误区,改变思路,以变应变,适新求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突出教育效果,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民兵预备役人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义务,提高其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要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专武干部、民兵干部提高素质的内动力。首先把好选人用人关,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军事素养,调动大家专武精武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次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的协调,按上级规定将专武干部纳入地方公务员范畴进行统一管理,做到该提拔的要提拔、该调整的要调整,尤其是对素质较低、不能胜任本职或超过任职最高年龄的,要及时搞好交流,努力把专武干部队伍建强搞活。结合“双强双比”和“落实五项指标”活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专武干部的军事素质和业务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并与奖励、评先、晋升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努力营造“凭素质成才、靠能力进步”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基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双重领导,坚持党委议军、武委会、军事工作会等党管武装制度,研究解决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探索述职报告、定期办公、军事日等活动制度落实的方式方法,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把国防教育纳入党校和大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以及当地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领导任期目标和年度考评内容;把乡镇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企事业单位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纳入单位财务预算。采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抓好基层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的培训,不断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抓好武装工作的自觉性。
基层武装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乡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征兵标准,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严格按照区征兵办的步骤和程序,克服了征兵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区下派的任务。在征兵工作过程中,我乡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常常使征兵工作陷入困境的问题和矛盾,针对我乡的征兵工作现状,根据调研,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不愿参军入伍,甚至逃避服兵役,由八、九十年代的“当兵热”降到“当兵冷”,究其原因,我乡对此作了一些专门研究,并结合当前社会情况,总结出三点:。
1、青年本人及其家长的思想意识,现在的适龄青年基本上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条件普遍较好,他们认为当兵要吃苦、受累、远离家人,舍不得自己在家里的“幸福生活”;另-方面对入伍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青年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报名参军也是很大程度上遵从家人的安排,自己当不当无所谓,其家长不鼓励,甚至不同意子女去当兵,以上这些情况都反映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主观思想上的偏差。
2、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今我乡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乡工业长足发展的过程中,也为青年同志毕业后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条件;符合入伍条件的青年,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又有一技之长,或是稳定工作,家人都不愿让其应征入伍,因为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都普遍追求物质利益,而依法服兵役的青年是为国家做出了一种无私奉献。
3、我乡临近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高新区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劳动力培训力度加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政府又加大劳动力培训,大部分适龄青年都可在本乡离家近的地方或外出就业,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我乡每年的征兵工作都要通过宣传、发动、上门发信函、打电话做思想工作劝他们报名参军,往往是一些适龄青年和家长不愿让其参军。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青年及其家长的国防意识,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首先应充分重视征兵工作,在各类教育过程中,特别在各村各户开展思想工作中,相应增加国防征兵教育内容,其次可以结合初、高中学习的暑假军事训练工作,以及民兵、预备役训练工作,增强广大学生、青年职工的参军愿望,激发其应征积极性,结合每年“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以及历史纪念日,合理引导青年及其社会广大群众树立必要的国防意识,营造良好的征兵软环境。
2、健全法规,形成完备的奖惩机制。
兵役法规约束力偏弱,奖励和惩处规定操作性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行《兵役法》虽然有专门的“惩处”规定,但对执行主体规定模糊,缺乏具体的处理办法和细则,操作和落实起来困难不少。往往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按照不同理解、以不同标准实施不同的做法,影响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如逃避服兵役的,各地有罚款的、处分的、批评教育的、取消招工考学招干的,也有不了了之的。而对单位和组织在征兵工作中的奖励则基本是空白。因此,适应形势的需要,完善兵役法,将奖励惩处和优抚上升到法律法规高度,提高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以便于遵循和监督实施,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关键举措之-。应尽量以法律形式固化征兵、优抚和安置内容,使征兵优抚同时走向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完善优抚政策,国家已有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应征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优抚安置政策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比如,在部分地区农村青年当兵2年所得到的优待金,比在家劳动、外出务工收入差距过大,远远低于《兵役法》规定“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标准;非农业户青年服役回来工作安置在全国普遍存在困难;有的地方优抚安置与地方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改制发生矛盾后,不是积极设法解决,而是单纯以牺牲优抚对象利益、违反优抚安置政策为代价处理矛盾。因此,当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调整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尤其应大力纠正现有合理政策在落实方面的偏差。一是严格落实已有的优抚制度和政策。二是改革调整优抚政策,给予参军入伍以较为优厚的经济补偿。比如,提高义务兵的优抚金标准,严格落实国家兵役法规定的“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这一标准。改革优抚金发放机制,城镇统筹,以体现和达到负担均衡。为退役人员提供应业培训和指导,在成人教育招生、国家公务员招收及一些招工中给予退役人员优先录取(用)等优惠。对退役军人待安置期间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设立待业保险制度。对于自谋职业加大经济补偿额度,探索并实践货币化安置的有效途径,解决应征青年以及政府的后顾之忧。三是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改善军人的待遇,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军人职业的社会吸引力。与此同时,加快军队改革的步伐,提供更大更宽的事业平台,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来军队建功立业。
4、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形成踊跃参军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很重视,做了许多有利于国防建设的实事。但是,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还处于表面化、形式化和浅层次的状态,缺乏广泛性和针对性,广大适龄青年缺乏依法服兵役的观念,以及为保卫国防安全尽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些地方连春节慰问军属、挂“光荣之家”牌匾的传统也不坚持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渐渐失掉。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加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加强兵役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改变目前兵役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仅在征兵期间的“一阵风”、“运动式宣传”的做法,贯穿常年,坚持深入持久,做到家喻户晓;把《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纳入领导干部培训。
5、热爱人民武装事业,扎扎实实干好基层民兵组织建设工作认真搞好民兵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国防观念。使全镇广大群众及适龄青年积极支持和参加每年的民兵整组工作,促进了我镇民兵整组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镇部分民兵连长,业务不熟及个别干部军政素质稍差的情况,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对民兵干部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军政和业务素质。为了合理调整民兵组织,精干民兵队伍,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和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组织落实、训练有素、制度健全、反应快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要求。认真抓好组织整顿工作。严格按照民兵条件进行审查,确保民兵的政治质量,做到人员落实,队伍纯洁。
基层武装部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新时代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党政军各级组织的神圣职责,必须下大力抓好贯彻落实。基层人民武装部是我国国防体制和基层政权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设和实施战争动员的组织基础。加强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各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职责。近年来,我县在军分区党委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武装部的大力推动下,基层武装部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就将我县基层武装部建设情况的检查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我县下辖xx个基层武装部,以上级下发的《基层武装部达标建设标准》为依据,目前已经有**x个武装部基本完成达标建设,剩余一个**办事处武装部,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硬件建设无法实现达标。
让基层武装部对长期重点抓什么、阶段突出抓什么、具体工作怎么抓做到了心中有数。为使基层武装部学有榜样、建有标准我们制定完善了《建设规范》和《考评标准》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印发到各单位并结合实际分项目进行细化让大家逐项对照落实同时指导**镇武装部和综合应急连两个标兵单位先行建设组织专武干部观摩学习武装部建设的样板基层武装部建设规范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二)、督导检查,解决突出问题乡镇专武干部兼职多,精力牵扯大,难以专心致武,只有盯紧一些、帮实一些,才能保证武装工作有效的落实。在这个方面,我县人武部党委注重加大督导、解难、严考力度,建立了季度抽检、半年普检、年终联检制度,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的方式,对基层建设、民兵教育、战备工作等进行检查,有效强化了各级干部特别是专武干部抓武装的责任意识。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基层武装部存在场地欠缺、经费不足等问题,仅仅依靠乡镇武装部长协调处理,往往力不从心。针对这个问题,部党委与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面对面协商,使问题逐一得到解决。尤其是今年在解决武装部办公场所、“两室一库”、资料室和民兵之家等的建设中,部长政委亲自走在一线,当场与各乡镇书记、镇长对接协调,极大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落实。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县委协调,将把党管武装作为考评乡镇“一把手”的必考内容,在年度武装工作会议上讲评通报,有效增强了各级对武装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了各级抓武装、干武装的工作积极性。
(三)、扭住关键,建强专干队伍专武干部是基层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者,能力素质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基层武装部建设水平的高低。为把这支队伍搞坚强,部党委和县委、县政府一道,在调整配备、教育培养、实践磨炼上下了功夫,始终保持了专干队伍蓬勃向上的动力。在调整任用专武方面,部党委与县委组织部联手考察,按照“每年四分之一、四年一个轮回”的原则,注重把政治坚定、年富力强、有部队工作经验的干部配备到武装部长岗位上。针对新任乡镇武装部长军事素质欠缺的现状,我们采取选送到省军区教导队培训、参加军分区基地轮训、与民兵一道自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组织人员学政策、练技能,极大提高了专干队伍的能力素质。为调动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们还建立了月讲评、季通报、年总结工作制度,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县委和乡镇党委,作为县委考核干部的依据,利用议军会对各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及表彰奖励,专干队伍积极向上的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建用结合,发挥基层作用建好基层武装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几年来,我县人武部党委注重增强基层武装部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提高其遂行任务、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的发挥。我们引导和组织组织广大民兵预备役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自觉练体能、学技能,民兵的军事素质得以巩固和提高。
积极组织民兵集中训练,并将各单位民兵在训练中的情况以文件形式通报到各乡镇党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针对我县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的实际情况,采取营包镇、连包村、骨干包组的办法,积极引导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争做文明市民、参与社会管理、自觉维护稳定,使全县案件、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治安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存在问题《**x乡(镇)、街道人民武装部建设规范》,从建设标准、机构设置、专职人民武装干部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设施建设及相关保障、考评与奖惩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细化。总体来说,通过这几年各级的不懈努力,抓基层打基础初见成效。绝大部分基层武装部都有了单独办公场所,设施相对完备,经费基本落实;普遍建立健全了兵员动员、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应急预案和相关保障计划,“软件”建设基本完善配套;几乎所有的基层武装部均建有战备物资库,储备了个人携行物资、抗洪、扑火等装备器材,为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基本保障;多数基层武装部在参加“急难险重”等任务、扶贫帮困、新农村建设和抢险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好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硬件设施基本到位、党管武装制度基本落实、职能作用基本发挥。但不足的是,由于受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国防观念有所淡化,真抓实备的思想确立不够牢固;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三落实”难度加大;少数基层武装部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彻底解决;存在着民兵难召集、作用不易发挥等难以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武装部建设的发展。通过调查摸底、检查考评、座谈交流,我部感到当前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认识方面,大事大抓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各乡(镇)领导基本都能认识到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意义和要求,但部分同志对武装工作关心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重抓经济、轻管武装的现象。不能把握好当前任务与长远发展及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少数基层武装部正规化达标建设进展较缓,不少同志工作被动应付、推推动动、不推不动,讲客观、摆困难的多,得过且过的思想比较严重;还有的认为民兵工作是军事机关的事,与己无关,对民兵工作态度冷淡,行动消极,工作标准不高;在适龄青年中,不愿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讲条件、重实惠现象普遍存在,无形中给征兵工作和民兵整组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是在建设方面,基层武装部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从我们**个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现状看,绝大部分单位正规化建设标准较高。但也有个别基层武装部推进力度不够大,正规化建设标准相对而言比较低,仅满足于“房间占住了,器材买到了,版面上墙了,资料整理了”,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比如:一些用于执行抗洪和防火等突发任务的民兵器材不会使用;软件资料要素不齐全、内容多雷同、操作性实用性不强;铁路办事处整体用房十分紧张,没有独立办公地点,基层“阵地”建设差距较大。
三是在专武方面,还存在不能专职兼职过多的现象。我县**x个基层武装部部长均有兼职情况,虽然前期已经做好兼职清理,要求专武干部必须专武。但是基层工作实际状况却是大部分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工作精力过于分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武干部难“专武”,造成了“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的现象;加之培训机制不完善,业务素质难长进,有的专武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四是在年龄结构和素质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县专武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老的出不去,新的留不住,结构层次不太合理,不利于执行“应急、应战”等急难险重任务。有些武装部长对开展新形势下的民兵工作思路不明,措施不硬,对一些影响制约因素,缺乏深入研究,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影响了工作开展。还有一些专武干部对政策、法规、业务理论掌握不够系统,业务能力素质较弱;有的武装部长没有当过兵,任职前也没有受过正规军训和预备役业务培训,军事素质较差,甚至对基本常识、工作程序及相关法规、制度都不了解,做起工作特别是军事工作有些力不从心。
五是在经费保障方面,还没有建立可靠的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越是向前推进,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就越大。基层武装工作经费缺乏有效保障,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和开展工作,只能靠领导“恩惠”和对主要领导感情“勾对”来实施。客观上,由于各单位经济状况发展的不同,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财政压力较大的单位,资金筹措困难确实是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急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保障基层武装工作经费有效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应对方法针对以上存在的矛盾问题,我感到当前,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武装工作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上下功夫,努力使基层武装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相互促进,统筹发展。
(一)要从优化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氛围和环境入手,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一个是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创新决定着工作质量的提高。从我们的实际工作看,基层武装工作需要创新。比如,如何加强流动民兵管理,如何开展民兵训练,如何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如何建立健全多样化任务应急预案,如何保证处置突发事件有序高效,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机遇面前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只要有开拓精神,就不愁做不好工作,基层武装工作就会得到加强,民兵质量建设就会有新发展。再一是要在全局上求落实。“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是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抓好武装工作的首要前提。新的形势下,基层武装部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相互交织,抓工作关键是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抓住关系全局大局的大事,大事抓好了,全局就活了。要求广大专武干部必须站在全局上思考问题,始终围绕上级指示定思路和措施,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质量。第三个是要在务实上求突破。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唯有真抓实干,转变工作作风。要求我们广大专武干部真正作一名专心谋事、勇于担事、踏实干事的实干家。在工作上,不要夸夸其谈,将务实贯穿于自身工作,要靠前指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上,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推动武装工作大发展上。
(二)要从强化抓基层武装部建设的责任和任务入手,摆正位置、理顺关系。广大专武干部是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的骨干力量,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提起腰杆抓武装,主动作为,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地位与作用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每名专武干部要主动作为,以作为换地位。有什么作为,就有什么地位,就能在领导心目中摆上位、挂上号,才能争取领导的支持。比如,在抢险救灾中,在社会维稳中,组织民兵打头阵、当骨干作表率,以此赢得人民群众赞誉,提高开展武装工作的地位。
二是要处理好队伍与设施的关系。按照《规范》要求,各基层武装部要具备正常办公的基本设施及相关保障。抓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项硬性工作任务,要在抓好基本阵地的同时,重点抓好民兵队伍的建设和使用,确保队伍整齐,素质良好,一旦需要,真正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
三是要处理好专职和兼职关系。用十六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主次分明,搞好结合”。专职为主就是要牢固树立武装部工作为己任、本职工作是天职的观念,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都要以主要精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兼职为辅,就是要摆正兼职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轻重不分。主次分明,就是在工作中要分清轻重缓急,以武装事业为重,急武装工作之所急,千方百计把武装工作干好。基层武装部长都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搞好结合,就是要把武装工作与兼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抓武装工作的同时,抓好兼职工作,在抓兼职工作中,不忘搞好武装工作,力求做到专职工作与兼职工作一肩挑、两不误、双丰收。
(三)要从提升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层次质量入手,依规抓建、稳步推进。《规范》是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我们抓试点工作的基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只有一以贯之抓学习、不折不扣抓落实,才能做到建有标准、试有模式、做有抓手、评有依据。结合我县人武部抓建实际,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个是在建设定位上,坚持“合规”抓建。要采取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读、讨论辨析研的方法吃透精神,把握标准。对《规范》非常具体、操作性较强的,拉出清单、逐项对照落实;对《规范》较为原则的,结合单位实际进行细化、量化和必要的拓展。再一个是在建设方法上,坚持特色抓建。依《规范》抓建,并不等于照本宣科、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和拓展,形成当地的特色和亮点。第三个在建设指导上,坚持“捆绑”抓建。乡镇武装部和应急排是基层建设的“一线阵地”和“一线分队”,二者缺一不可,必须捆在一起抓、绑在一起建,同步推进,同步提高。
(四)要从不断提升广大专武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入手,着眼实际、立足长远。一要加强教育培养,着力提升能力素质。要定期开展对专武干部进行素质考评活动,为其搭建成长平台,强化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专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二要完善用人机制,着力把好进出关口。要必须按照有利于结构科学化、工作连续性、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完善用人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努力营造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让能干事的人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对个别确实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素质认证考评不合格的,采取责令辞职、免职的办法,及时调整出专武干部队伍。三要转变工作思路,逐步理顺责权关系。要将专武干部的管理纳入人武部管理范畴之内,建立请示汇报等日常性的管理制度,在专武干部的配备使用上,要坚持向地方主要领导积极推荐,与组织部门共同考评,把优秀后备干部优先放在基层武装部长位置上去锻炼,合理确定专职、兼职工作,对优秀基层武装部长优先提拔使用,使爱武装、干武装的人吃香。同时,要建立专武干部每年述职、每半年述学、每季度考评、每月例会制度,这样上下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联互动。
(五)要从解决影响基层武装部建设的“瓶颈”入手,坚持制度、融合提升。加强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越是向前推进,触及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多,遇到的压力和困难就越大,钱从哪里来、物资怎么保、建设怎么抓等矛盾和问题就会日益突出。我们感到,矛盾和困难客观存在,解决的办法就在于抓军地融合,靠融合解难、靠融合提升。一是围绕经费筹措抓融合。武装系统坚持双重领导,担负双重职责,必须充分发挥党管武装优势,军地合力解决经费筹措难题。二是围绕装备器材保障抓融合。坚持“种类齐全、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协调资金解决装备器材的“大头”。就那些不易购买的装备器材,可以采取请领、协调、自制等方法保障。一个是,由人武部向上级机关请领部分制式装备器材;另一个是,加强与驻地部队协调,解决部分野战器材;再一个是,靠地方相关局委、行业部门对口支援部分军民通用装备器材。三是围绕职能作用发挥抓融合。专武干部战斗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第一线,是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核心力量。
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作为国动人要端正工作态度,克服名利思想,敢于揭短亮丑,在揭露矛盾解决问题中推动基层的全面建设,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工作,促进基层武装部全面建设持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