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汇总14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工作报告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和行动提供指导。下面是某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报告,希望对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的健康与否,预示着国家的发展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状态,同时,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未来的心理疾病人数,对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改善人口结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重要一环。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对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20xx年10月5日——11月15日,我对我校店子二小四——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对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心理问题成因,寻找合理的教育对策提供了有益帮助。
(一)对象:xx小学四——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基本情况见表:
调查对象问卷发收情况一览表:
问卷人数回收问卷回收率有效卷。
四年级3030100%。
五年级3030100%。
六年级3030100%。
总数9090100%。
(二)材料与方法。
调查问卷是分别从小学生的人际关系、挫折适应、青春期心理,考试焦虑、厌学及性格等六个方面设计的问卷,共21个小题,均为简单易行的单项选择题,由学生按问卷各题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情况逐一实情回答。
(三)统计:
以年级为单位,按实际答题人数统计各题各项目人数,以实际答卷总数作基数计算百分比。
从调查情况看,学习上存在问题的集中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马虎、自主性、厌学情绪等。根据统计,这一类学生达到41人(当然,这其中有交叉现象,下同),占49%。其次所占比例较大的是社交障碍。在调查过程中,这类学生有2人,占2.2%。主要反映在不会和同学、老师,家长沟通,不爱主动与他人交往。自私,以自我为主。缺乏自信也是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类人群有5人,占5.5%,主要表现在胆子小,声音小,不敢说话,不敢发言,不敢与老师沟通。排在后面的是个性问题15人,考试焦虑15人,挫折适应问题7人,青春期教育问题8人,情绪问题12人,感觉无助的有2人,情感缺失和适应障碍各1人。总体看,全校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占全校的21%。
以上的调查情况表明,就我校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尽管其中的各个项目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是其绝对数字还是非常庞大的,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认真分析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了我们既要对这些心理问题较明显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各种生理原因。
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残缺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亦称单亲家庭。我国心理学者曾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1564名1—5年级的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离异家庭729名,完整家庭825名),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则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感,如焦虑、冷漠、自卑、孤僻、萎缩、敌对等,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在双亲不全的家庭中,以双亲不和对小学生有更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社会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改革中产生的负面现象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小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我中心论,读书无用论,盲目的攀比,以及那些不适宜儿童的影、视、报刊、电子游戏及网吧,使孩子在其中迷失了方向,看到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的学生就产生了巴结权势,投机钻营的不健康心理。造成儿童丑恶不分,是非不明,冷漠无情,思想复杂,缺乏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学校原因:以往的时间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提高升学率,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内只抓智育,而课后家长又让学生参加多种补习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主要表现在考试紧张、厌学、偏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产生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又过高,加上社会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没有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学生的心理健康光靠一个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改革教育方法,开辟多种沟通渠道,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和场所,改变学生所有烦恼自己扛的局面,营造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如此,还要加强与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经常交流经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中碰到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联谊,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诉,学会交流,取得共同的进步。
家庭层面,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们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1/3之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少年儿童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社会。因此,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很多家长的忙碌使他们无法担当起对孩子成长的辅导责任,甚至从来都不过问孩子在学习和生活情况。因此父母要经常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书刊,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讲讲话,谈谈天,静心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社会层面,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学对待心理问题,使人们远离迷信,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以及时的科学治疗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
学校层面,学校应建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的机构设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同时建立和完善专用心理咨询室的配置,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摆在学生良好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是在南阳市方城县洋楼镇第一中心小学全校1-6年级18个教学班进行的、共随机抽取针对六年级发出的问卷22同学,共收回问卷22份。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我们针对学情随机抽取共25个项目,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由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调查。问卷调查利用6年级各班信息技术课上课时间,以班级团体测验方式进行。在学校微机室用电子表格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运用电子表格操作和处理。
1、问卷调查。
我们从六年级22人在一些问题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看出一些情况。
如,第10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六年级有6人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15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11题“课堂上老师提问”六年级11人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3人选择了“a马上回答”,6人选择了“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2人选择了等别人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大多能认识到老师提问以后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愿意举手,等老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状态。
(1)班学生,其中19人选择会不安,3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希望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因为忙于工作、应酬,忽略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注,本人认为这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第15题“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我以六(1)班学生的回答做了统计,其中3人选b“没有眼泪”,4人选c“那是假的”,6人选d“非常激动”,其余同学均选择的是“跟着流泪”。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我发现被调查的孩子比我想象中的要理性的多,但同时也感到一点焦虑,他们的理性会不会给他们的情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个性,越来越缺少同情心也是社会必须要关注的。
第20题“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a老师。b家长。c好朋友。d谁也不说。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2人,选b的1人,选c的13人,选d的6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此班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理辅导课,因为一个人总把事情藏在心里,不能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对健康成长不利。还可以看出一点——六年级学生对教师已经没有了依赖,对家长的依赖也不多,同伴交往成了他们主要的情感沟通渠道。
第21题“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其中选a的是13人,选b的2人,选d的6人。从这道题目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班级与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性,此班的学生比较顶真,若正确引导,让它在学习、工作发挥其长处,那就是好事,若没有正确引导,让它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那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22题“对左右为难。
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我也是对六(1)班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b的15人,选b的7人,从这儿能看出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需要增强自信。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需要的。
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选c的同学比较容易放弃,当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
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辅导与咨询,相信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渴望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高年级的老师应该努力学生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做学生的心理顾问,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2、座谈调查。
根据小学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表内容量表统计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其严重者的分布依次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33题将下列几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再如第29题上大学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学习上急需得到指导并寻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第3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中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中,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7题中你认为每个月生活费对自己是否是一种负担,造成心理压力?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压力。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而在第8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上大学以后,你觉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选择不适应宿舍生活的同学占到33%,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数相当,这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与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20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应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第1题你觉得现在学校与你理想的大学有多差差别?中,有56%的同学选择很大,这反应了同学同学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学校还是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题你觉得自信吗?,有69%的同学选择了不自信或有时不太自信。在第5题现在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自信,这两题都反应了我们的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题中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吗?常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吗?只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第26题:你总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吗?你在为之不懈奋斗吗?只有31%的同学认为是。这两题又都体现出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明天没有信心。以上的几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本次调查充分反应了以社会学院xx级历史班同学为典型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调查研究社和xx级历史班表示衷心感谢!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1.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小学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在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压力下,他们的身心潜能不能有效开发,个性特长不能和谐发展。
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富不思进"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
4.受独生子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孤僻、自私、依赖之类的"并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小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
5.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对我说:“现在小学生说谎的人太多了,而且说谎不打草稿,随口而出。”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说谎的坏习惯,感到心烦。在一项由班主任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中发现,小学生中有说谎行为者随着年级的上升,人数亦逐渐增多。这就是说,说谎行为与年龄成正比。据不完全统计,有说谎行为者一年级占1-2%;二年级占3-5%;三年级约8%;四年级约9%;五年级和六年级约各占10%。
综合上述原因,对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迫在眉睫,我们课题组着手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以马医科中心小学低中年纪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学生在说谎心理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1.说谎,是一种有意向别人提供虚假陈述,给人造成误导,并且竭力使受误导者觉察不到被误导的现象。儿童则表现为有意编造与事实不符的话。
2.心理学研究表明:说谎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偶尔说谎者”、“病态说谎者”和“社会病态说谎者”。
但无论哪一种说谎,都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说假话的坏习惯,它是在儿童入学后需要独立地面对问题或责任时才正式产生的,极易发展成问题行为和不良品德。因此,在小学阶段需要及时地正确引导,使小学生告别谎言,做个诚实的孩子。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
3.《小学生情感教育校本课程纲要》中的人格优化训练内容。
4.《儿童的道德判断》看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观。
1.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2.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个体的生理发展条件,二是客观环境的变化。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包括他们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的发育等的生理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飞跃"时期。而在客观环境变化方面,他们是刚刚步入小学,开始有系统地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开始有意地训练学习和实践技能,培养能力;开始有层次地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综合、概括、推理等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开始有调控地接受群体生活,学习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因此,他们又同样地处于一个重要?"突变"时期。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十分重要,决不能错误认为低年级学生认识能力还相对薄弱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
3.诚实既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也是小学生的一种优良品质,其根本特征是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不夸大、不掩盖、不歪曲事实真相。相反,小学生说谎,是一种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教育,而且影响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如不及时纠正小学生的说谎,终会导致小学生形成不良习惯,以致形成不良品德。因此,要了解小学生说谎的内在根源和分析小学生说谎的外在原因,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方法及措施,及时帮助小学生克服和纠正说谎的坏习惯,培养小学生诚实的良好品质。
1.通过调查问卷综合分析低年纪孩子说谎的原因。
2.针对原因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说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如何让学生形成不说谎的自觉行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
4.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共同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如何理解、信任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不必为惧怕批评或惩罚而说谎。
1.被试:马医科中心小学二、三年纪抽取一百名学生。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主要设计了九道说谎心理的测试题:
(1)向同学说你已有了某样十分想要的东西,其实事实上没有得到。
(2)向老师报告没有搞清楚的同学之间的纠纷,以致汇报错误。
(3)逃避现实或逃避责骂而用假话来取得家长或老师的信任。
(4)留了作业,说没留,作业没做完,说做了。
(5)考试成绩不好,说卷子没发。
(6)报喜不报忧。
(7)需要买什么东西,报价高一些。
(8)学校没让交钱,却跟家长说要交钱。
(9)明明买了喜欢的东西或吃的,却说买了别的东西或说钱丢了。
第(1)、(2)题是测试学生由于记忆想象上的错误而说出了与事实不相符的话。
第(3)题是测试学生由于想逃避现实或逃避责骂而撒谎。
第(4)——(9)题测试由于孩子自控能力较弱,不能抵御物质的诱惑,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言行。
3.测试结果(出现该行为的比例)。
测试题出现行为的比例总比例。
二年级(30人)三年级(70人)。
人数占年级比例占总人数比例人数占年级比例占总人数比例。
九种情况都没有发生只占9%。
以上说谎的三种原因平均为27%、19%、18%。
4.调查后的分析与思考。
从自测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有有意无意的说谎的行为,二、三年纪比较,年级越低出现的频率越高、种类越多。由于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在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压力下,他们的身心潜能不能有效开发,个性特长不能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受独生子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小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大部分学生都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由于大脑成熟原因1、2题比例较高,如果长期下去说谎将成为学生的坏习惯。
5.建议与对策。
(1)尽量引导学生把事情经过想完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2)老师平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尽量鼓励孩子承认错误,让孩子自己找出错误,纠正错误,分清是非,培养其诚实的品质。
(3)正确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6.研究原则。
(1)自主性原则。有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
(2)整体性原则。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能获得发展,以心理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实验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学生对象,注意切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重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4)灵活性原则。在目标确定,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随机而动,灵活调节,优化研究,提高实效。
7.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2)实验法。
(3)个案法。
(4)经验总结法。
(一)课题前期工作(20xx.3——20xx.8)。
1.课题确定。
2.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前测。
(二)实施阶段(20xx.9——20xx.7)。
1.第一阶段(20xx.9——20xx.2)撰写第一次调查报告,按课题计划实施课题研究。
2.第二阶段(20xx.2——20xx.2)总结实施方式,形成可操作的多元的在课堂教学中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一步验证完善。
3.第三阶段(20xx.2——20xx.7)形成第二次调查报告,汇集研究资料,进行第二次检测,完成调查分析报告,进行总结。
城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常模比较,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常模,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在部分因子上高于普通中学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了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
为了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2004年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8年后,本文以四川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做了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2.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然后评分。
数据分析用spss16。量表包括的1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着重反映受试者的某一个方面的情况。
3.评定程序。在开始评定前,先由指导老师把要求向受检者交代清楚。然后,让学生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一次评定一般约20分钟。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评定结束时,指导老师应仔细检查自评量表,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时,均提请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二、结果。
1.中等职业学生自评量表结果与常模的对比。
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常模比较,得分远远高于中国常模,也就是说无论在总分还是各个因子水平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中国常模。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
也许从全国或者全四川来说,本文调查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调查的是四川地区,此区域经济文化相对来说落后一些,是不是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关注经济落后地区中等职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考虑的课题。
2.中等职业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自评量表结果的比较。
从表2的数据可知,两类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异,从总分来分析,达到了显著性的差异,普通高中的学生普遍比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在其他几个因子上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性,比如,精神病性和强迫症两个因子上,普通学校的学生得分高于职业中学的学生,差异显著,这可能与普通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压力大,使心理欠健康,但是在敌对和恐怖两个因子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得分显著性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两个因子可能使学生性格乃至人格上的不完整,从而影响个体的'工作或者生活。
3.公立中等职业学校与私立职业学校学生自评量表比较结果。
从表3中的数据可知,两类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异,从总分来分析,达到了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私立中职学生普遍比公立中等职业中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在其他几个因子上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性,比如,偏执、敌对、焦虑和躯体化四个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高于公立职业中学的学生,差异显著;而在精神病性、忧郁两个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差异十分显著。在恐怖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显著性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差异非常非常显著。在其他几个因子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得分还是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但是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我们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形式多样化,大力发扬私立学校,在本文调查的区域内,私立学校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数,那么怎样引导私立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1.客观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业压力直接影响职业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就业率相差很大,最高就业率近99%,而最低就业率35%,学前教育、妇幼、酒店管理和数控专业就业率比较高,而以前的热门专业电子商务、电算化会计等专业就业率低。目前,就业不理想的问题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对就业质量更少考虑。很多中职学校宣传的就业率含有很大水分,把学生推出校门有个岗位就算就业,导致有的学生6月份就业8月份失业,造成实质上的未就业,严重影响中职教育在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形象。我们调查了400位家长,孩子毕业后工作单位的情况,情况如表4,这样让一些家长认为,上了中职再就业和初中毕业直接就业没什么两样。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就业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竞争力。
2.主观原因。2012年,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但是我们研究发现,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在初中时基本都是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我们对这部分学生调查发现,进入职高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他们最想上的还是普通中学,因此,相当部分学生对此耿耿于怀,久久不能调整自己。
中等职业学生正直心理断乳期后的稳定期,有部分学生在青春期没有很好的过度,导致学生生活习惯不好,心理承受能力低。职业学校是和社会接轨的平台,对职业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要求增加,适应社会能力要求高,这样学生内心的需求和表面要求成熟相矛盾,使学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参考文献:
[2]刘延东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的信职业教育[j].2009,(21)。
[3]刘家珍,李树金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实践企业科技与发展[j].2009,(20)。
[4]马小惠。浅谈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2011,(14)。
[5]邓石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有义务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为此,本人对我校19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搜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能较好的反映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的健康心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采取了适宜的应对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并收到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从某校19个班中随机抽样各500份,其中,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等。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中年级学生差,高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虑、焦虑等方面与低、中年级学生已构成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中年级阶段就已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表现的更明显。
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年级中女生在人际关系、恐怖和忧郁方面问题比男生更突出,而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等方面男生问题比女生突出。
综合以上调查问卷分析表明,小学生心理异常者占15%,有心理疾病者占2.3%,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年级多于低、中年级,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危及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的做到有的放矢的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小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小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7—13岁,大多数属于“青春前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朝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4、学校原因: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
(三)心理健康与年龄的关系(生理发育阶段):
每个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健康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若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则: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脾气古怪,有些单亲子女成人化,还有些学生与同学不合群,妒忌别人,或偏低自己,人际关系较差……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应对措施。
在充分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有针对性而又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1、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校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为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目标,我充分利用新生入学前的教育,进行一些小学生的常规教育与训练,针对高年级那些厌学的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等教育潜移默化中摆正了对学习人生等问题的认识。
2、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
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因此,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但高年级学生碍于面子,怕人说“出风头”而又羞于表现自己。为帮助学生冲破这一层心理障碍,我校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一次“学名人?做名人”——“感动六一”十大名人评选活动。先是带领学生回顾了姚明、濮存昕等十位“感动中国”的名人事迹,使学生明白: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而表现,并非“个人主义”,相反应该大力提倡。这项活动,既打消了学生怕遭非议的顾虑,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很得学生好评。在这种健康心理的驱使下高年级各项活动中,能自己主持、排练节目,每年的`毕业生汇报演出时,我校毕生班学生都能成功地向家长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受到社会与家长的好评。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晨会课,健康教育课,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各班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做到心里有数,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纠正那种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培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对学习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应给予特别的关爱,帮助他们学习,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以减少由于学习差而出现的种种不健康心理。
6、开设交流信箱,培养健康心理。
7、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也走向两个极端:对要求过高的家长,学生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甚至为免打骂,有的还学会了撒谎,报喜不报忧;而对放任自流的家中,学生心理则过于散漫,多次教育都难显成效。为此,我校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
总之,实践证明,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我们努力了,并且一直在努力着,努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情绪、适度的感情、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里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里个性;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所以我们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我们是通过问卷形式调查矿业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是经过同学帮忙分别找到矿业学院不同班级的上课时间,并在他们课间休息的这段时间中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2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适应心理。
有1/3左右的大学生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入学的新生身上。有43%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同时,他们进入大学意味着一种独立,周围人会用一种看待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这时他们生活的独立性,社会的责任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突然离开父母亲人,一切都由自己独立操作:还有32%的大学生将大学生活想象成理想的天堂,他入学后才发现诸多不足。有些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分析问题能力有限,对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认识有失偏颇,在认识和情绪反应上走向极端。
2、业余生活。
大部分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除了学习之外,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业余生活方式。有将35%的同学选择在空余时间到市区做兼职,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有能减轻经济负担;有46%同学则是全心投入各种社团活动,他们认为社团活动很有意义,并且还很安全,不会像外出兼职一样可能被骗,这也是一种自我能力的锻炼与提升的方式;而有19%的同学就是空虚、寂寞,整天睡觉、上网打游戏,觉得以上两种活动都没有意思,这种想法可能与地域文化或者性格有关。
3、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比如在社团联谊中主动打招呼的有35%,这种性格比较开朗,容易与人相处,对任何人都感觉很自然;不好意思的有56%,就是想说话而不知道说什么;担心会被别人笑话的,内心慌乱的有9%。有些学生还存在有一种儿童心理,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或延续着家庭中存在方式,只要求别人顺应自己的标准,这样在交往中,一旦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便产生交往障碍,甚至呈现出对人的看法大起大落,呈现排斥他人的人越来越产生一种骄横的心态,而被排斥的学生则表现为自卑、怯懦、偏执、嫉妒、猜疑等心态。于是形成了隔阂,这就各家妨碍大学生的人际交流。
4、心里素质。
从积极的方面可知,大部分同学遇到心理困扰会他人倾诉,从反面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淡漠。大学生选择倾诉的对象依次是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女朋友(14%)、老师(9%)、学长、学姐(6%)、心理咨询员(5%),而有38%的大学生选择不找任何人。受传统心理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讳疾忌医,极力掩饰和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烦恼,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排解,久而久之,负面情绪的淤积将可能导致危机心理的出现,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极端事件。为什么选择向朋友倾诉而向父母倾诉的人少呢?大学生认为,朋友和自己的共同语言较多,父母和自己有些代沟,自己的一些事他们根本不了解,也不认同。而且大学生已经成年了,能够独立生活、独立解决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果碰到一点点问题就向父母倾诉,父母不了解情况,往往干着急,也难以解决问题。
这种心理问题也与学校的心里自学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信任度低、咨询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学校经费不足等原因,前来高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并不多。
5、对未来的规划。
很多老师都说过大学一定要给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在大学里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但是真正做规划的并不多。有明确奋斗目标的大学生仅有33%;有初步计划的占59%,有8%同学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来大学就是为了弥补中学时代没有的娱乐。而在当代严峻的就业压力下,那些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对今后的工作性质大多没有定论,基本上都是以后出去了再视情况而定。先择业后就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方式。也有少数的大学生是茫然或者有明确目标的。
三、
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方面。
一些学生自卑、孤僻、害羞等无法和别人较好的沟通或者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人际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2、就业压力方面。
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面试的时候处处碰壁,这不仅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浪费了很多新兴人才。这对在校大学生是一种很重的压力。
3、业余生活方面很多大学生业余生活不丰富,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做什么。然后就只有堕落,泡网吧,集体寝室打麻将,整天睡觉或者看垃圾小说。
4、不适应大学环境方面。
有一部分大学生最开始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感觉和以前的方式差别太大,出现心里落差。
5、规划方面。
有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做一个明确的规划。现在也是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候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里。觉得规划这东西没什么作用。
(二)心理问题对策。
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肯定对方、真诚热情。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此外,在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
2、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一方面政府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学会怎样推销自己。同时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学习方式和就业观念,降低自身期望值,实现多形式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下基层、到西部去、到中小企业就业。
3、大学生业余生活不丰富的问题。
他们应该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有一个积极的价值观。树立一个理想,无论大小,向着这个目标奋斗。就不会把大多数时间浪费在使人堕落的事情上。
4、不适应的问题。
适应环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慢慢的就适应了,习惯了就好了。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或者泡泡图书馆也可以。
5、对于没有规划的这个问题。
大学生应该提早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擅长的方面做一个规划,不一定要求很明确,有一个大概就行了。这样就不会在大学里迷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此调查问卷不需注明姓名,结果不会对您有任何影响,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这份问卷。
1.进入大学后,发现与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有差距,你会选择怎么做?()a.仍要努力提高自己b.别人怎样我怎样c.混个文凭算完2.对于公共课程的看法()。
a.无所谓,只要考试通过就行c.多学一点也好b.既然是课程要求就按时上课,好好学习3.平时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
a睡觉,发呆b做自己想做的事c坚持学习。
4.社团活动可提升能力,但有时也会占用过多学习时间,对此你的看法()a能力比成绩更重要b学习为主,活动少参加c依自己当时心情来决定是学习还是参加活动5.大学周末生活安排()。
a与同学外出,放松自己b参加社团活动,锻炼自己()c宅在宿舍打发时间d多学习会6.对大学日常生活学习消费有压力吗()。
a.有,消费偏高b.没感觉出任何压力c.生活消费压力明显高于学习压力7.在自己不停得忙碌时()。
a.感觉很充实b.不知在忙什么c.感觉烦躁,紧迫,恐慌8.在学校成绩不好时()。
a.自己要更加努力b.没事,有比我强的哥们帮我c.家长认识校领导,反正能毕业9.自己做完一件事时()。
a.还行b.感觉一般c.每次都感觉自己很差10.到宿舍或教室后()。
11.你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最应该怎样与同学沟通()。
a.深入学生团体b.心理知识讲座c.心理知识宣传d心理健康调查12.在社交联谊时见到陌生人你会()。
a.主动打招呼b.不主动说话c.别人和你说话会脸红甚至不敢抬头13.有异性朋友和你说话()。
15.见班里多才多艺的同学你会()。
a.没什么,我也有自己的特点b.有点惭愧c.自己真差劲16.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倾诉对象是()。
17.你多长时间去一次心理咨询室()。
a每周去b一个月一次c一个学期一次d从不去18.身边的朋友吃穿条件非常好你会()。
a.和他们依然是好朋友b.不愿和他们说话c.见了他们就躲19.当看到周围同学的服饰,学习用品等比自己好时,会怎么样()a不管家庭经济状况跟父母要b自己打工挣钱也要买c那些对自己不是很有用,我有用的就好20.快毕业了自己以后做什么工作()。
a.到时候自然知道b.发愁c.已经有明确目标21.请问您觉得社会上要取得成功取决于()。
a.尚未考虑b.有初步打算c.目标清晰明确24.你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
25.你认为自己在人与人间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a.有很大障碍b.有时有障碍c.比较少26.你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a.转移(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b.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27.上大学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28.当你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朋友时,你会。
a开导他b事不关己c无所谓d对外喧传。
29.你对当代大学生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有什么建议:
30.您对本次问卷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忠心的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问卷的内容。
此次调查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讨论了很久。网上调查吧,不够放心,也不是很方,会谈调查又太过困难。最终确定用问卷调查,然后我们就查找相关的资料,确定问卷题目,最后小组分配各自的任务。
在调查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说调查的对象都是大学生,这种所谓的高素质群体,但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我们去做调查的时候,很多大学生认为这个问卷浪费他的时间很多不愿意填,或者拿去了不填直接打草稿了,有的同学是题目都不看直接钩答案。这就影响了问卷的质量。还有在平时大家都有课,周末多数同学都有事,我们也不能到寝室里去做调查,这样影响别人。所以将就出现了要找合适的时间去发问卷调查,又怎样回收问卷等问题。经过我们小组的共同努力,这些困难都克服了,最终圆满完成问卷调查,我们都很有成就感。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受益良多,体会到团结配合的重要性,还有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同时也分析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里问题。希望大学生多注重下自己的心理状况,多学时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及时做好心理健康调节,让自己每天都生活在幸福快乐中。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外国学者估计,中学各年级学生中,约有15%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包括情绪障碍,不良习惯,性格问题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时代的命题,为能够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自己和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1、研究对象:张家坡镇初中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和第四种类型4%的学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684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百分比。
学习焦虑43%。
对人焦虑36%。
孤独倾向13%。
自责倾向9%。
过敏倾向2%。
身体症状9%。
恐怖倾向2%。
冲动倾向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学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产生。
(2)开发学生各种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3)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
(4)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5)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3、学校内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的体制与教育形式。
(1)进行群体辅导,个别辅导。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包括智力发展情况,非智力发展情况,学习成绩,职业兴趣,学习态度方法等)。
(3)组织心理辅导专门活动与训练,进行个案(特殊学生)研究。
(4)严格遵守心理辅导咨询的保密性原则。有合格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的知识能力结构,健康的情感和坚强意志,健全的人格特征)。
范文心理健康情况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社交、生产、生活。本文将介绍2016。201x(1)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欢迎阅读参考哦!一、研究目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多元化,家庭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此次活动以社会学院历史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形式,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查目的,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报告从有效问卷采取抽样的方法,选取20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在此次调查中,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例如,第33题“将下列几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说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有近一半的同学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尤其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从紧张的高考中走过,许多同学不能适应大学开放宽松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或过于精神紧张死扣书本,不能从高中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或感觉生活空虚,整日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习,虚度了年华。再如第29题“上大学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其中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由此可见,大一学生在学习上急需得到指导并寻求得到心理上的成就感。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其中56%的同学在第3题“你业余时间主要做什么?”中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与此相反,只有10%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依然很大。
如今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你每个月的生活费用够用吗?”有67%的同学基本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与此同时,在第7题中“你认为每个月生活费对自己是否是一种负担,造成心理压力?”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压力。以上都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由于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在第1题“你觉得现在学校与你理想的大学有多差差别?”中,有56%的同学选择“很大”,这反应了同学同学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学校还是有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3题“你觉得自信吗?”,有69%的同学选择了“不自信”或“有时不太自信”。在第5题“现在自己在大学生活中,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最差?”有57%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自信,这两题都反应了我们的同学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然而在第23题中“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吗?常常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吗?”只有20%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第26题:“你总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吗?你在为之不懈奋斗吗?”只有31%的同学认为“是”。这两题又都体现出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明天没有信心。以上的几题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同学在心理上并没有达到平衡,理想总是与现实存在差距的。
人际交往问题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较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请将以下几项所带给你的心理压力由大到小排序”,有33%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而在第8题,“与一群朋友在一起,你常感到孤独或失落吗?”有79%的同学选择“是”或“有时是”,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上大学以后,你觉得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选择“不适应宿舍生活”的同学占到33%,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数相当,这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与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与此同时,在第20题“你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吗?”有78%的同学认为“是”或“偶尔是”。这更反应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次调查充分反应了以社会学院历史班同学为典型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真是、丰富的资料和鲜活的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活动较为成功。本次活动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再次向海星调查研究社和历史班表示衷心感谢!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2、从调查问卷中可发现。
小学生面对的压力,大部分是来自于学习成绩。而有一部分是和家长老师的沟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觉得自己和家长老师是站在对立面的,觉得他们都不理解自己,从而感到压力,还有一部分,是和同学在日常相处中产生了摩擦,对人际关系感到有压力。
小学生遇到困难时,女生有65.7%会向知心朋友求救,而男生只有11%会向知心朋友求救,这也可以看出女生更加需要知心朋友。课余时间中,男生有54%在运动,例如打篮球、乒乓球之类,而女生仅有12%,看来男生运动得多些。
当和朋友之间的友谊出现较大裂缝的时候,女生一般会选择不再理对方,而男生却不这样,男生更多是把话摊开来说,这时候友谊的裂缝多半会愈合。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小学生超过90%都认为身心健康很重要,当遇到压力时有5.7%会向亲友请求帮助,超过90%的小学生与朋友发生小摩擦后会主动挽回。
3、从调查问卷中发现小学生存在的问题。
3.1紧张与焦虑。
3.1.1学习压力适应不良产生的心理困扰。
3.1.2人际交往不适引发的心理失衡。
3.1.3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从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3.2浮躁与急功近利。
3.2.1面对自己不拔尖的成绩想要尽快进步而与现实的冲击导致。
3.2.2面对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倍感压力。
3.3失落与沮丧。
3.3.1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导致。
3.3.2人际交往没有预想中通畅导致。
3.4自卑与退缩。
3.4.1认为自己的成绩上不去是因为人笨。
3.4.2认为别人总是比自己强。
3.4.3不敢再老师面前回答问题。
3.4.4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对学习倦怠。
4.问题形成的原因。
4.1客观方面。
4.1.1学习任务、内容发生了变化。
小学低年级课本比较容易,基本上只要上课听了老师讲的内容,考试时候是不用太担心的,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而到了小学高年级,课本上的内容不仅多,而且难,如果上课之前没有预习好,想要听懂课都是有困难的。高年级的作业相较于低年级来说,题难量多。许多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面对这些改变一般不知要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4.1.2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许多小学生的家长选择到外地打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照顾孩子。众多留守儿童在家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4.2主观方面。
4.2.1.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同学在小学低年级一直是所谓的尖子生,然而到了高年级,发现也自己旗鼓相当的学生不在少数,并且很有可能别的同学成绩比自己好很多。本来是家长与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可是到了高年级,家长却说别人成绩比他好,老师也不再过多关注他。这种差距,就会导致同学感到失望,觉得自己失宠了。
4.2.2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上了小学之后,觉得自己有六年的学习时间,要玩一玩,放松放松,到了高年级再去努力。可是这一松气或歇脚,可能就跟不上其他同学学习的脚步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也有可能这一松一歇就松了六年,歇了六年。到了快小学毕业了才发现自己该念的书都没有好好去念,。
4.3.3畏首畏尾。
发现班上能人太多,觉得自己不如人,从此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团体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也不去,每天除了上课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精神倦怠。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是应付了事,做事懒散,凑合着打发时光。
4.4.4明恋暗恋。
部分早熟的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萌芽时期,这个时间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少男少女特有的心理变化。最有可能出现明恋暗恋的时期。也最容易因此而影响自己的生活。比如说,暗恋上某一同学。也不敢说,每天见到她/他就觉得人生有意义,见不到她/他就觉得少了什么,听课听不进去,老是走神,更有可能的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眼皮底下开始偷偷地谈恋爱,每天想着风花雪月,不务正业。
5.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5.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设臵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虑,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的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5.2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小学应每学期对在校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室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得学生在学校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5.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周到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5.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的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5.6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不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小学生要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5.7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心理健康。首先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人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小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等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时他们必须及时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疏导的方法有合理宣泄、注意转移、目标升华等。
6.结束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小学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小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
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永胜,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
[2].文心,主编.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案例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2、调查地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扬州、镇江、泰州。
3、调查方式:网络问卷、纸质问卷、qq交流、实地访谈、文献资料。
4、调查对象:大三、大四学生(以大四为主)。
5、调查内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6、调查目的:就业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一个问题,虽然我们还是大一学生,但是时间过的是很快的,只有提前准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才能更好的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将这些收获与成果运用到实际中,将来更快地让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找到一份合适的职业。
1、调查数据说明。
本次调查问卷通过邮箱在网络中投发250份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2份,以纸质问卷形式投发4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8份,通过qq在线交流发送24份问卷,实际收回10有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共计150份汇总成电子稿。在这些问卷中,大三升大四的大学生占10%,剩余90%为大四毕业生。其中,在男女比例上,男生占84人,女生占66人。
2、调查结果分析。
不用的就业心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有的会选择去试试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公务员,有的另辟蹊径去找一份竞争压力较小、踏实稳定的工作,也有的依靠自身能力自主创业。根据调查的问卷,大致可以得出毕业生就业的一些心理特点:
第一,倾向于稳定舒适的工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81.5%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一些舒适并且稳定的工作,比如说在这81.5%的人中有42.6%想要从事公务员、企事业主管、部门经理等职务。他们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职位薪水待遇高,工作相对轻松。
第二,先就业、后择业。就业与择业一直都是比较困扰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问题。在调查中有几道是关于就业与择业的取舍问题,我们通过汇总发现,73%的人在毕业后愿意找一份工作先做着,哪怕专业不对口,他们愿意凭借自身努力在以后的道路上等待合适的实际找一份适合于自身的工作,这是令人欣慰的。
第三,掌握合适的解压方法和积极地就业态度。在调查中接近84.2%的人,在遇到就业压力时愿意和父母、朋友分享,并且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选取合适的发泄途径。不仅如此,92.3%的调查者表示他们对于就业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在投简历或者面试过程中碰壁,也愿意继续寻找工作,不会因此放弃,都有着很强的独立观念,想要自己养活自己。
第四,就业方式比较的单一。通过调查我们看到73.5%的调查者找工作都是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等方式。不可否认这些方式都是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需要的职位就那么多,但是应聘的却很多,因此一大部分要被淘汰,一轮又一轮的淘汰、筛选浪费了求职者的很多时间不说,最终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而在调查中,只有31.2%的人能够将大型招聘与网络招聘相结合,既节约了时间,也增加了成功率。
第五,期望过高,好高骛远,倾向于稳定舒适的工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接近81.5%的毕业生更倾向于一些舒适并且稳定的工作,比如说在这81.5%的人中竟然有高达有42.6%想要从事公务员、企事业主管、部门经理等职务。他们给出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职位薪水待遇高,工作相对轻松。调查还显示,57.5%的毕业生都要求工资在2000以上,只有22.1%能够接受1000-2000这个范围。可见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过高的期待,不符合现在的实际状况。
1、毕业生调整心态,选择合适自身的工作。
薪水高、待遇好,这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而且这些工作往往也意味着自身责任的加大,作为毕业生,是否有这个能力担当这么大的责任?同时,高薪也意味着压力大,竞争大,是不是都能适应这样快节奏的节拍?这是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好高骛远,在等待中浪费了我们的青春与激情。
2、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大学生多种方式就业。
由于教育的不断改革,现在,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成为一名本科生,这也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随着政府职能的完善,政府应当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公平的就业环境,让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得到更多机会去得到一个良好的职位。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多种方式就业,比如自主创业等等,而不单单是鼓励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3、社会传媒做好导向工作。
我们都看到现在的传媒行业已经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了,正因如此,传媒行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多制作一些励志的作品,多报道一些正面积极的新闻,以生活点滴为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毕业生的价值观,让他们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积极对待工作,对待生活。
这次的调研,作为负责人,从问卷设计到投发,再到汇总,最后到总结,我参与了其中的每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毕竟,问卷的投发和汇总的工作量可以说是极其大的,光靠个人根本不能完成,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原本很多的工作。
不仅如此,在这次调研中,还让我对毕业生的心理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原来我总是认为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存在很多消极的想法,都是在等待中浪费青春。经过调查,经过这写数据我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积极面的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应对着就业的压力。他们还对自身有着很客观的看法,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不适合什么职业,善于反省自己。以上就是我们的调研成果,我们也会将这些调研成果运用到未来自身的就业当中,树立正确观念,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针对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96份问卷,回收90份,回收率为93.75%,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90%。本文从20份有效问卷中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学习问题是同学最为关心、也是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在第33题中,有44%的同学认为,学业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这表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同学对大学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同学需要得到指导并寻求心理上的成就感。此外,在第29题中,有33%的同学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为大学生活中最大的挫折。因此,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45%的同学感觉大学生活自由开放,同学也比较重视学习,学习自觉性较高。在第3题中,有56%的同学选择在业余时间上自习或听课。相比之下,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谈恋爱。但这也说明同学心理上的学习压力仍然很大。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太大困难。在第6题中,有67%的同学认为他们的生活费用够用。更有11%的同学有剩余。在第7题中,有60%的同学认为他们的生活费用对自己没有造成压力。以上结果都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生活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情况明显下降。
在本次调查中,人际交往问题呈现出较为突出的现象。在第33题中,33%的学生认为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而在第8题中,79%的学生表达了在一群朋友中感到孤独或失落的情况,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方面的能力欠缺。同样,在第29题中,33%的同学表示无法适应宿舍生活,这与选择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人数相当,体现了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是此次调查中同学们反应最为严重的两个问题。
在大学生群体中,许多人来自农村地区,与此前的生活方式相比,他们的焦虑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时,面对自由、开放的环境和众多同学,他们往往感到乱了阵脚,羞于表达,并在心理上形成了内向性格。城市出生的同学则难以理解农村地区同学的相对困境,从而产生了隔阂。同时,在第20题中,78%的学生认为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这更进一步反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心理平衡方面,第1题的结果显示,56%的学生认为现实中的学校与理想中的大学存在很大差距;在第13题中,69%的学生选择了不自信或有时不太自信;而在第5题中,5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自信心。这两个问题都反映了学生们缺乏自信心这一突出问题。另外,在第23题中,只有2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口难言的烦恼或不会常常感到失败;而在第26题中,只有31%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这些问题都彰显出学生们在心理上尚未达到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本次调查将以社会学院xx历史班同学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尽显无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真实资料和生动事例,达到了此次活动的预期效果,活动较为成功。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特此向海星调查研究社和xx历史班表达衷心感谢!
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一现象引起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多数苦读三年的高中生而言,步入大学校门无疑是一件喜事。而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环境,心态也会因此有所改变。大学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们往往在各种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如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等等。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活矛盾心理健康。
我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为主题,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很多人都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同龄人的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身边的同学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1.7月1-9日:准备阶段。
组员集中,分配任务,内部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谈论自己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看法,提出问题,制作调查问卷。
校内调查:(1)口头询问,在宿舍、班级、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作为初步参考资料。(2)问卷调查,在校园内随机派发问卷进行调查。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实地调查,分小组行动并且讨论调查情况。
将通过调查总结出的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咨询相关的老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进行信息汇总。
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整理材料,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到我们的实际大学生活,我们也确实面临着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还有复杂的感情问题。
2.调查目的。
我们想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寻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困难,向大家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大家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建议,帮助大家克服那些出现在我们多姿多彩大学生活中的小阻碍,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与信心。
3.调查对象。
本校的同学和江苏省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4.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两个方面进行实施。
5.数据分析或问题与现状分析。
(1)您认为您目前所在的大学与高中的整体氛围相差很大吗?
a.特别大b.很大c.差不多d.无差别。
分析:12%的同学认为相差的氛围特别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48%的同学认为相差很大,主要实在学习氛围和生活习惯上,大学的学习相对轻松而且老师也不会总是督促学习,大学都是住宿生活而很多人都是到了大学才离开家开始住在学校,这一方面很多人表示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40%的同学认为差不多,虽然大学与高中相比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但他们表示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活。0%的同学认为无差别。
(2)您对目前的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如何?
a.很好b.还可以c.较差d.差。
分析:调查显示15%的同学认为对大学生活状况适应状况很好,而25%的同学对大学生活适应状况感觉较差,绝大部分的同学乐观的认为适应状况还可以。这说明大部分同学(60%)生活态度非常乐观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小部分同学则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3)您认为压力在您的学习生活中对你的影响怎样?
a.正面影响,学习的动力b.没影响c.有点影响,影响情绪d.负面影响,无心学习。
分析:有58%的同学认为压力是一种正面影响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表明这些同学面对压力是有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化压力为动力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32%的同学认为有点影响,但并不严重,这样说明他们也能够逐渐地找到处理压力的方法而不是受挫沮丧,10%的同学认为压力是负面影响,会导致他们无心学习,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还不是很好。
(4)当您出现学习效率底下的情况时,您会觉得心烦气躁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很少会d.不会。
分析:调查表明有63%的同学认为偶尔会,20%的同学认为很少会,7%的同学认为不会,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乐观地处理自己的学习问题,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而10%的同学表示他们经常会觉得心烦气躁,他们需要加强锻炼。
(5)您认为宿舍是否有利于您的学习?
a.非常有利b.比较有利c.一般d.比较不利e.非常不利。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没有同学认为宿舍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25%的同学认为比较有利,32%的同学认为一般,而38%的同学认为比较不利,5%的同学认为非常不利。这说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但宿舍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所以大多数同学表示他们还是倾向于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学习。
(6)您是否对学校或者教学质量产生过不满心理?
a.经常有.b.偶尔有c.很少有d.没有e.未考虑过。
分析:调查发现15%的同学经常有不满心理,说明他们时常在思考自己,反省自己,但又从未去试图改变现状,改变自己,有50%的同学偶尔会产生不满心理,说明大多数同学是乐观的,只是学习任务和不幸偶尔让他们心烦,只有20%的同学很少会出现不满心理,13%的同学从未不满,5%同学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好。
(7)您与同学相处的状况是否让你感到压力?
a.经常会b.偶尔会c.根本不会。
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有12%的同学经常会有压力,说明他们非常重视同学之间的友谊,但出于某些客观原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友谊表示不满,有60%的同学偶尔会存在压力,这说明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而28%的同学则认为根本不存在,说明他们在交际上都是很乐观,总体来说同学们的交际交友都没有什么大的障碍。
(8)遇到压力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a.家人b.知心朋友c.专业人士。
分析:据调查有42%的同学遇到困难会找家长,说明他们的依赖心理还是很强的,缺乏独立思考生活的能力,有58%的同学认为找知心朋友更好,这类同学适应性比较强,自己生活能力比较强,他们不想让父母担心最先想到的是知心朋友。
(9)您赞成大学生谈恋爱吗?
a.赞成b.不赞成c.有时好就可以谈了d.完全没有必要。
分析:有33%的同学赞成谈恋爱,他们觉得不管以后能不能走在一起,都会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62%的同学认为有时好就可以谈了,这说明这部分同学会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来决定谈与不谈,而5%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而且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父母,谈恋爱需要花费,也会浪费学习的时间,影响学习。
(10)您失恋后会伤心吗?
a.不会b.会c.看情况d.无所谓或一点都不伤心。
分析:对大学生失恋问题,13%的同学不会,5%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或一点不伤心,谈恋爱只是在找异性朋友,失恋也许是对方的不足,或者是自己的缺点,而42%的同学认为会伤心,毕竟双方都是真心的最后如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在一起还是很难过的,40%的同学认为要看情况。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心理素质方面,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很容易束手无策、茫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不能调整好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们。
2.人际关系方面,冲动、不能平静地考虑问题是许多大学生的共同问题,缺乏沟通,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也是一部分同学的困难所在。
3.情感方面,当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挫折时,许多同学都会出现不良情绪,有些人能够正确地对待它们,而有些人却会因此造成人生的悲剧。同样在大学生最敏感也最普遍的恋爱问题中,有些同学可能无法面对失恋最终自己堕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1.客观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大学更加强调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像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跟随。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宿舍成为主要的生活区,生活需要自理,对于那些没有寄宿经历和依赖父母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习俗等,形成了陌生的交流环境。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己管理,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些同学面对这些倍感压力。
2.主观原因。
1)盲目自满与自己陶醉。考上大学之后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懈怠了下来,一方面大学里没有了中学里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许多同学自认为中学里自己是个佼佼者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却不知大学里的人才比比皆是。
2)失望与失宠感。很多同学都觉得目前的大学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因此产生了失落感,同时在大学里一下子不再是家庭与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也不免觉得有些失宠。
3)畏首畏尾。面对崭新的环境以及激烈的竞争,很多同学此时却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还会产生自卑心理,这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6.解决方法。
(一)开展相关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二)积极参加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自己暗示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降低压力,促进良性竞争。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自己调整,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学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满载梦想与希望的园地,大学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们不断积累,在这里我们不断成长,在这里我们不断感悟,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视一切困难,坚定自己的决心与信心,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大学生活的美好,感受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为自己的未来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这次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受益颇多,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这十天里的经历却是一分宝贵的财富。
十天里锻炼的是我们的能力。在实地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例如遇到有些同学的不配合,成员之间的意见分歧等等,但是我们都认真耐心地去解决这些小困难。我们总是带着诚恳的微笑去与每一位接受我们调查的同学进行交流,我们总是心平气和地进行小组讨论,我们总是积极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这十天我深刻地意识到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平台,沟通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的重要工具,沟通更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磨合的润滑剂。与朋友的沟通,与陌生人的沟通,与老师的沟通,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的是不同的沟通方式,但无论怎么样,真诚的心平静的态度都是或不可缺的金钥匙。这十天我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力量,团队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学校体现在班级里,它还是我们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考验。作为小组的小组长,我担负着使组员默契配合的重要责任,团队里既要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也要发挥每一位组员的能力。
十天里帮助我们树立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都是我们身边的同龄人,对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悲剧我们也深有感触,自杀、伤害他人这些原本不该出现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里的事,只因为同学们的一念之差而酿成了千年之恨。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调查,大家对身边的朋友同学以及自己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充分认识到了拥有健康的心态,快乐的心灵对于自己生活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1、调查对象:本院150名青年医务人员,年龄18—35岁。
2、方法:测量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i-_90)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真实性较高的自评量表,该表共有90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症状的条目,分为9个基本症状因素。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最近1周来的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采用五级评分法(0一4),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问卷调查在开始评定前,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向被调查者交代清楚,再让其以不记名的形式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率为94%。
青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显示其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较一般人群低。本研究还发现部分被试表现出一定心理问题,最常出现的症状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该人群中出现最多的是强迫症状。而与身心健康高度相关的生活事件是“常觉有压迫感”、“生活单调乏味”、“对现职工作不满意”、“看到不正之风”,以及“饮食、睡眠等生活规律改变”等,而与强迫症状最相关的是“常觉有压迫感”、“对现职工作不满意”和“饮食、睡眠等生活规律改变”。
1、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环境复杂、经常接受病人死亡和濒死现象的刺激是导致青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2、救死扶伤的愿望与医疗水平发生冲突,对危重疑难杂症的病人抢救无力可能使青年医务人员缺少工作应激因素(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和职业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3、医院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需三班倒,突发事件多,经常需加班,无节假日,这些都使青年医务人员没有正常生活规律及睡眠习惯,而且很多时候都无法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容易使他们产生烦躁、不满及身体不适感。
4、恋爱、婚姻、经济困难、购房压力大等也易给青年医务人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青年医务人员都面临结婚、买房等现实问题,随着房价不断上涨,带给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对农村出身的青年更是如此。
5、紧张的医患关系,近年来日益多见的医闹事件,也是影响青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强烈。同时,中国正处于一个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凸显。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行业,自然最容易引燃社会情绪的导火线。医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发生医患纠纷,不足为奇,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者往往不愿意诉诸法律,而更喜欢“以闹取胜”。而相关部门对该类事件的处理也多是抱着医院花钱买平安的态度,这样必然会对青年医务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研究发现青年医务人员发生纠纷后的心理变化,高年资人员易出现迁就心理,低年资人员易出现愤怒和抑郁心理。
针对我院青年医务人员心理现状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青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1、培养树立正确、客观的成才观。青年医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而具有痛苦与憧憬并存、彷徨与进取同在的心理特征,团组织应重视对其成才观的培养,激励其进取,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客观分析环境和形势,树立明确可及的人生目标。
2、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这样不但可以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
3、创造继续深造的优良条件。青年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学校学到的医学知识往往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团组织应发挥纽带作用,争取医院加大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投入,为他们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鼓励送出去,迎回来,对学成归来的人员实施奖励和重用,这样不但有利于青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激发了工作热情,对青年医务人员的心身健康大有益处。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院可以培养兼职心理医师,经常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出有关心理健康的板报,订阅心理杂志,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根据本研究结果重点放在男性、未婚以及初级职称的青年医务人员,因这部分人群心身压力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另外,团委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等,加强青年人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动向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缓解他们的压力。
4、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稳定青年医务人员情绪、维护他们的职业自尊心及注重对青年医务人员心理素质培养等管理措施,对他们在纠纷发生后这一特殊时间氛围内能够以积极稳定的心态进行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5、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疲劳,降低心理压力。目前各家医院缺编严重,尤其是临床护士,人员少,工作繁杂,质量要求的提高都使临床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易导致身体疲劳,心理负荷加重,造成身心疲劳综合征,还有基层医院硬件设施一般也较差,所有这些对青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无疑是严重的考验。增加人员配置,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风险,可促进青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
总之,青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团组织应切实重视青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积极服务青年,并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采取各种措施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使青年医务人员保持情绪饱满、心情悦愉、精神振奋的健康心态,可以有效预防医疗过失的发生,促进他们坚守救死扶伤宗旨,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