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村调研的社会实践报告大全(13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工作报告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报告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更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我们的思考水平。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报告的示例,大家可以参考其中的写作思路和结构组织。
社会实践农村调研报告
优秀作文推荐!20xx年5月12日,在xx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带领下,一批文理学子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踏上了xx市xx县社会实践的行程。
当天上午,我们首先xx县xx镇xx村。在当地领导和学院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在xx村村委会广场对当地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之后,有关领导对我们社会实践的活动路线进行了介绍,依次为xx镇xx村,xx苹果基地,xx农民手工合作社,xx县国家湿地保护公园及孔子弟子燕伋的故乡。在会议结束时,所有在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会议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之行。
当校车快要进入xx村时,整个村子的面貌全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白色的房屋,灰色的屋檐,红色的大门,一排排整齐而有序。四周全部是绿油油的小麦包围着,看起来融洽的非常完美。会议后,我们开始了对xx村的亲身考察。整个村子按照“井”字形排列,房的样式由政府统一规划,道路也一改以前泥泞土路变为水泥路,路边种植者各种风景树,栽立着路灯。贴着新农村的标语。各家门前也种起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无不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
当我们在进行居民生活考察时,前后反差让我有些意外。第一家的生活令我感到农民生活的提高,家中装饰很整齐,各种家用电器基本都有,院子里也很干净,边上种着一棵小树,表现出了他们也喜欢清雅的生活,当我们问到他们对生活是否满意时,他们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相反第二家的考察让我感到有些失望。家中仍旧是灰色的水泥墙,各种农用工具相比比第一家多了很多,而且家中门窗也没有安装,给人一种欠缺感。当时已是10点多了,两位老人和两位小孩才吃早饭,一问才知道他们刚从农田干完农活回来。孩子的爸妈在外打工,基本不回来,所以家中的农活只能由他俩来承担。孩子的生活费则由他的爸妈负担。这样的生活又让人看到了新农村发展的不足。
社会在发展,农民的生活在一步步提高,生活环境也在改善。然而xx村一行,既让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又让我发现了新农村建设之中的不足,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步伐赶不上新农村的建设步调,虽然居住环境变了,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变,甚至降低。所以新农村的'建设,我们不能忽视那些贫困的家庭。只有把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其他人的生活水平一样,那样我们才算真正建设了新农村,新农村才会变的更加完美。
xx集团,是一家从苹果种植,再加工,最后销售的大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为20%,所生产的产品销售于世界上30多个国家。近几年,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海升集团的经济合作。今年海升集团投入1400多万元,建成510多万亩苹果种植基地,所有果树树苗均从荷兰引进,采用矮砧密植技术,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两年后即可采摘苹果,投入加工。通过海升集团种植的果树与本地相比,他们一棵树投入140多元,是我们7倍多。而且他有专门的果树专家指导,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的他们的产量大大提高。
xx集团将自己和周边农民的苹果进行统一回收,然后通过榨汁加工,做出产品,销往国内外,整个过程一条龙服务,解决当地农民为销售苹果而发愁的问题。而且,海升集团的果园管理需要大量人员,所以当地农民就成了最好人选。这样一来,农民就又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经过发展,该地区已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民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经济链模式,如此,加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推动加工业全面发展。想到我的家乡,同样也是一个苹果生产大县,但和这里相比,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有多远,我们怎么能跟上,我们没有他们的环境,我们怎样才能改变,我想还是我们当地干部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看准目标,做出亮点,做好带头示范,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全面科学发展,积极引进项目,加强与外界合作,将当地农业、工业全面推动发展。
xx农民手工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集体手工制作的大小型组织。起初,手工作品是由个人自己做自己销售,由一名村民走家串户,说通个体户,将个人手工组织起来。这样,他们的手工制作就得到交流,手工艺品的种类也就增多,时间长了,每个人的技术通过互相学习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们的手工艺品也做得精美。通过组织者与外界相互沟通和洽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外国商人来合作社统一收购。目前,组织者每年都会被外商邀请出国去交流和学习,所以,他们的手工合作社也越做越火了。
农村手工合作社的成立,让我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农民也开始着眼于不依靠土地而依靠自己的手艺来提高经济的新生活方式。这样,农民不仅通过自己的手工艺赚得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手工艺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农民的做法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于全世界,这可谓一举两得。
近年来,在中央领导懂的共同努力下,民生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部门、各地政府,为加快农村发展,不仅开出绿色通道,而且各方面为农民着想,中央财政为农民补贴,地方政府为农民招商引资,给客商提供最大限度的宽松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在这方面,我们的广大农民朋友也积极响应国家,主动好客商合作,共同搞种植业、养殖业,甚至有部分农民朋友走出去学技术,最后将所学的技术引回家乡,例如加工业,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民朋友再也不用担心自家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而且,辛苦一年最终会看到丰厚的回报,时间长了,农民的信心也就越坚强了,农村发展的脚步也就越快了。
xx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环境的改善问题。xx湖湿地就是这方面最值得关注的一点。xx湖湿地的建设使得当地的环境气候得到很大的变化。湖边的环境也得到了绿化。各种休息的公园,娱乐设施也随之建立,临近湖边的度假村,农家乐,以及各种小吃店也逐渐开张。通往xx湖的道路也全部水泥化。随着xx县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来本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有钓鱼的,有专程来拍照的,还有全家一块来游玩的。环境好了,各种鸟类也就在此落脚,筑巢。鱼类的种类也会随时间变多,繁衍生息,大自然也就越来越美。
xx湖湿地的建立,归根到底,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只不过这样的做法更加符合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它的建成,带动了本地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有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进步,使得当地小吃也被外地游人所接受,还有当地的特色文化,风俗文化逐渐让外界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也就不言而喻,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就变的越来越好。
走近湖,想到我家乡的甘泉湖,它没有xx湖的庞大气势,没有xx湖那样能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它仅仅是一条小小的湖而已。经过近几年县政府的大力发展,它的面积增大了好多,湖边的环境也变好了,同时它也有了防洪的功能。可一直没有人知道。在一次大雨过后,整个拦洪大堤全部泄气,湖里全是淤泥,听说下游被淹没的地方很多。耗大量人力物力,结果却这样。不知是设计者技术问题,还是政府的监督问题,这一切我们都无从问起。今天看到xx湖,看到它给人们带来的利益,不由得想到了我的家乡,但切希望有一天,我回到家乡能看到和xx湖一样的甘泉湖,有着和它一样的气势,一样的经济效益,一样的造就我们当地人。
xx,周秦文化的发源地,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今天我们一行来到孔子的弟子燕伋的故乡,亲身感受周秦文化的深奥。
来这参观的人并不多,但他们的步伐不快,驻足,仔细阅读文字,了解燕伋的生前情况,学习他那深厚的知识,领悟其中深奥的道理。我们一行都是学生和老师,大家都很兴奋,尽管天气很热,楼梯很高,可同学们的热情只高不下。来到高大威武的燕伋塑像下,严肃地表情和手中那知识竹简,让我深刻感受到周秦时代的严谨学风和那庄严地学习态度。再看看我们今天的学子,上课不离手机,作业不离答案,考前才努力学习,有的人甚至考试作弊。很少有人深入而学习。我想如果大家能有燕伋学习的精神,那么中国的将来必定会发展的更加强大。继续走,我们来到燕伋的庙堂,庙内墙壁上全部是古人的学习壁画,每一幅都那么逼真,无不透漏出古人的学习精神的认真。庙内一座手持竹简的燕伋大铜像,来着都在朝拜,同学们一样,但我不知道他们为了什么。但我希望此行能让所有人明白古人的学习精神,也希望所有人能学习到他们的精神,用来鼓励自己,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优秀。
如今有很多人在学习周秦文化,但周秦文化的深奥不是一两天所能学到的,也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做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更要了解其中所隐含的深刻道理,细细体会古人所总结的一字一句,用来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周秦文化,它传承者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化,散发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哲理还是生活都有着很深的道理。学习周秦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xx之行,让我看到很多新的改变。体会到了新农村的建设风貌,新科学技术的优越性,新思想的跨越式发展,新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博大精深的周秦文化。xx,新时代的“产物“,一切紧跟党中央的号召,加快发展的步伐,向着新方向大步迈进。xx的新发展,就是中国的新发展。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切跟着党的指挥走,我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农村
一、前言:
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事业得到稳步推进。一些已经实施的惠农制度和政策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如农村金融机构稳步增加、新农保试点覆盖面不断扩大、国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一些新的惠农制度和政策顺应时代发展被相继推出,如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等。而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工作中,一些地方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甘肃从农民中招录公务员、四川成都统一全域内城乡户籍、浙江温州试点镇级市建设等。新农村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得成就。
岁末之际,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契机我就本村近年来的发展做了一个调查,使自己更加深刻,更加真实,更加具体的认识到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更加坚定了我学好专业知识服务“三农”的信念。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尹西村。
三、
调查对象:尹西村村干部及村民。
四、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借阅有关材料。
五、近年来尹西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1、农村经济建设: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1992年,为了搞活本村的经济市场,繁荣。
活跃本村农贸集市从而增加村民收入,团结尹东村,两委成功举办了尹集十月物资交流大会,一举成功,同时建起了至今仍远近闻名影响广泛的的尹集牲口交易市场。不仅搞活了本村经济市场同时也带动周边村庄经济的繁荣。
在经济建设逐步跨越的同时尹西村决定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商品经济。
和和棉花交易收购加工,在村内有利的街道安排沿街商品房200多间44户。棉花收购,日用百货,服装餐饮,五金交电等服务的主题商贸一条街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村民经济收入提高的催动下尹西村村干部及村民群众决心打好棉。
花加工这项事业,在上级党委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村两委及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联合尹东村,全村在2001年成立了尹集玉龙棉花有限公司,下辖十个棉花加工厂,公司的成立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给村民和周边地区及邻县的棉花收购提供了方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
2005年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又新建织布厂一家,进一步拉长了。
经济建设的产业链。
2009年尹集玉龙公司各棉花加工厂又新上400吨打包机等新型棉花。
加工设备,提高了棉花的加工质量,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
为了进一步曾强本村经济实力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尹西村村委正。
打算再引进一处织布厂和服装厂来进一步繁荣本村的经济市场,建设好我们的新农村。
2、农村的社会服务: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尹西村只有一条公路穿过,村内道路破败。
不堪;村里的小学学校只有三个年级而且师资力量薄弱,甚至有的老师一人教好几个科目,带两个年级的学生;村内通电设施极差,甚至有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吃水难,看病难等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
高。公共服务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1、尹西村多年存在吃水困难的问题。1996年村两委多处筹集资金。
投资8万元打深水井两眼,铺设管道3000米,让群众用上了自来水。2001年对水管进行升级改造投资16万元在村西开挖占地30亩水面25亩的水库,常天供水,饮水水质显著提高。2005年投资28万元铺设管道5000米接入秦台水库,是村民用上了更加优质的水源。
2、为了解决村民的用电问题,1998年筹资6万元新架线路,新上1。
00变压器,是村民得以安全用电。2001年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尹西村的线路又进一步改造,使村民用电更加安全方便。
3、交通的方便与否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村民的生活水平,2。
002年尹西村投资30多万元改造村内街道,建成了东西3条南北1条1097米的柏油路。从此乡亲们出门走动,做生意就更加方便了。
4、前几年附近小学合并并且整合师资力量,并且随着交通的更加方。
便,乡亲们的经济收入增加,很多人甚至送孩子去城里上学。今年镇教委又在尹西村建立北片中心小学,让孩子接受到越来越好的教育。
5、2009年在尹西村建立了一处新农村合作医疗,从此村民和周围群。
众看病就方便多了。
六、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尹西村多年来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随着各企业用地,学校用地的增加该。
问题更加明显现在甚至还有一部分儿童没有责任田。
2、村内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资金,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没有做好对环境的保护,现。
在村内的池塘,小河,甚至农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由于对树木的砍伐有些地方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七、对农村发展提出的建议:
1、努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2、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对环境的保护。
4、强化素质,打好人才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涵就是发展。
壮大新产业,依靠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能的新型农民,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八、实践。
总结。
总结以上几点,尹西村的新农村建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农民生。
活水平、农村产业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观。但是,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得分析三农问题现状,才能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出成果。作为青年学生,经过这次实践调查,我收获颇丰。我开始关注国家的大事,为自己能够分析国情感到自豪。以后,我更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用自己的知识建设祖国的明天。
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20xx年5月12日,在xx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的带领下,一批文理学子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踏上了xx市xx县社会实践的行程。
当天上午,我们首先xx县xx镇xx村。在当地领导和学院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在xx村村委会广场对当地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学习。之后,有关领导对我们社会实践的活动路线进行了介绍,依次为xx镇xx村,xx苹果基地,xx农民手工合作社,xx县国家湿地保护公园及孔子弟子燕伋的故乡。在会议结束时,所有在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会议之后便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之行。
第一站,xx镇xx村。
当校车快要进入xx村时,整个村子的面貌全部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白色的房屋,灰色的屋檐,红色的大门,一排排整齐而有序。四周全部是绿油油的小麦包围着,看起来融洽的非常完美。会议后,我们开始了对xx村的亲身考察。整个村子按照“井”字形排列,房的样式由政府统一规划,道路也一改以前泥泞土路变为水泥路,路边种植者各种风景树,栽立着路灯。贴着新农村的标语。各家门前也种起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无不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
当我们在进行居民生活考察时,前后反差让我有些意外。第一家的生活令我感到农民生活的提高,家中装饰很整齐,各种家用电器基本都有,院子里也很干净,边上种着一棵小树,表现出了他们也喜欢清雅的生活,当我们问到他们对生活是否满意时,他们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相反第二家的考察让我感到有些失望。家中仍旧是灰色的水泥墙,各种农用工具相比比第一家多了很多,而且家中门窗也没有安装,给人一种欠缺感。当时已是10点多了,两位老人和两位小孩才吃早饭,一问才知道他们刚从农田干完农活回来。孩子的爸妈在外打工,基本不回来,所以家中的农活只能由他俩来承担。孩子的生活费则由他的爸妈负担。这样的生活又让人看到了新农村发展的不足。
社会在发展,农民的生活在一步步提高,生活环境也在改善。然而xx村一行,既让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又让我发现了新农村建设之中的不足,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步伐赶不上新农村的建设步调,虽然居住环境变了,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变,甚至降低。所以新农村的建设,我们不能忽视那些贫困的家庭。只有把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其他人的生活水平一样,那样我们才算真正建设了新农村,新农村才会变的更加完美。
第二站,xx苹果基地。
xx集团,是一家从苹果种植,再加工,最后销售的大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为20%,所生产的产品销售于世界上30多个国家。近几年,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海升集团的经济合作。今年海升集团投入1400多万元,建成510多万亩苹果种植基地,所有果树树苗均从荷兰引进,采用矮砧密植技术,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两年后即可采摘苹果,投入加工。通过海升集团种植的果树与本地相比,他们一棵树投入140多元,是我们7倍多。而且他有专门的果树专家指导,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的他们的产量大大提高。
xx集团将自己和周边农民的苹果进行统一回收,然后通过榨汁加工,做出产品,销往国内外,整个过程一条龙服务,解决当地农民为销售苹果而发愁的问题。而且,海升集团的果园管理需要大量人员,所以当地农民就成了最好人选。这样一来,农民就又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经过发展,该地区已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民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经济链模式,如此,加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推动加工业全面发展。想到我的家乡,同样也是一个苹果生产大县,但和这里相比,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有多远,我们怎么能跟上,我们没有他们的环境,我们怎样才能改变,我想还是我们当地干部应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看准目标,做出亮点,做好带头示范,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全面科学发展,积极引进项目,加强与外界合作,将当地农业、工业全面推动发展。
第三站,xx农民手工合作社。
xx农民手工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集体手工制作的大小型组织。起初,手工作品是由个人自己做自己销售,由一名村民走家串户,说通个体户,将个人手工组织起来。这样,他们的手工制作就得到交流,手工艺品的种类也就增多,时间长了,每个人的技术通过互相学习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们的手工艺品也做得精美。通过组织者与外界相互沟通和洽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外国商人来合作社统一收购。目前,组织者每年都会被外商邀请出国去交流和学习,所以,他们的手工合作社也越做越火了。
农村手工合作社的成立,让我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农民也开始着眼于不依靠土地而依靠自己的手艺来提高经济的新生活方式。这样,农民不仅通过自己的手工艺赚得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手工艺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农民的做法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于全世界,这可谓一举两得。
近年来,在中央领导懂的共同努力下,民生问题得到很大改善,各级部门、各地政府,为加快农村发展,不仅开出绿色通道,而且各方面为农民着想,中央财政为农民补贴,地方政府为农民招商引资,给客商提供最大限度的宽松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在这方面,我们的广大农民朋友也积极响应国家,主动好客商合作,共同搞种植业、养殖业,甚至有部分农民朋友走出去学技术,最后将所学的技术引回家乡,例如加工业,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民朋友再也不用担心自家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而且,辛苦一年最终会看到丰厚的回报,时间长了,农民的信心也就越坚强了,农村发展的脚步也就越快了。
第四站,xx湖湿地国家保护公园。
xx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环境的改善问题。xx湖湿地就是这方面最值得关注的一点。xx湖湿地的建设使得当地的环境气候得到很大的变化。湖边的环境也得到了绿化。各种休息的公园,娱乐设施也随之建立,临近湖边的度假村,农家乐,以及各种小吃店也逐渐开张。通往xx湖的道路也全部水泥化。随着xx县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来本地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有钓鱼的,有专程来拍照的,还有全家一块来游玩的。环境好了,各种鸟类也就在此落脚,筑巢。鱼类的种类也会随时间变多,繁衍生息,大自然也就越来越美。
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近期,市政协主席甄晨岚、副主席张建国及部分常委和委员,深入黄河村赛汗乌素村、阳光田宇农业科技公司、渡口村、万亩滩村、四新村、盐碱地改造项目等地,通过实地查看、访问民情等方式,对我市规划实施“十个全覆盖”的基本情况以及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调研组还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与市政府和三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充分交流,委员们就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长效保持、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随后,市政协召开八届十五次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进展及采纳委员意见建议情况的通报。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20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各项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逐一对照十项指标寻找差距,提出要高标准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截年底,全市农区危房改造完成2091户,街巷硬化完成50.6公里,其他各项工程全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20,在认真总结2014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推进农区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农区人居环境、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建立健全村企联动发展模式等5项重点工作。年自治区批复我市危房改造户,截止6月底已完成改造1390户;计划完成街巷硬化109.4公里,截止6月底已开工91公里,完工55公里;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和便民超市等8项已覆盖工程在高标准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软件提升。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今年重点进行村内环境和沿线沿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垃圾清理任务已经完成过半;文化广场周边及示范村道路两侧绿化已完成,正在进行普通村的绿化工作;基本完成110国道两侧破旧房屋、违规建筑和废旧牌匾等的清理工作,现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和绿化工作;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方面,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并为示范村配备保洁员,环卫工作方面初步形成了“村集、镇运、区处理”的保洁模式。
总体来看,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各部门积极配合,全市上下合力攻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农区面貌和农区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将农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农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市将村庄整治和农区社会事业重点工程项目也列入“十个全覆盖”范围内一并规划建设。据测算,2014年,乌海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际完成投资9.65亿元(其中:十个全覆盖完成投资2.67亿元,村庄整治完成投资2.08亿元、产业带动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2015年,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计划完成投资4.57亿元(其中,“十个全覆盖”工程资金3.17亿元,村容村貌整治资金1.4亿元),但自治区下达乌海市任务中没有街巷硬化、村文化室和卫生室、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长效保持等项目,因此没有相应的资金补贴,资金全部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财政资金压力大。
(二)农区土地流转机制仍未建立健全。
我市农区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一是部分农户不愿流转,农区居民主要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上述问题的,普遍把土地视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愿轻易离开土地;二是农户土地比较分散,难以做到协调耕作和集约化经营,虽然绝大多数农户同意租出,但由于个别农户阻挠,导致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三是流转市场不够完善,行为不够规范。土地流转中间平台缺乏,监管机构不健全,服务相对滞后,导致供求双方信息不畅,大多数自行流转的土地,流转手续以口头协议为主,双方利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易引发社会矛盾。
(三)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长效保持难度大。
村庄整治过程中,各区均实行了生产生活分离,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生产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一是集中养殖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感觉不方便和不安全;二是没有形成集中处理垃圾的生活习惯,随地倾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秸秆就地加工设施和技术不完善,农民把秸秆拉回家和焚烧秸秆现象还有发生。
(四)农区周边环境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
我市农区很多村庄都与一些废旧工矿区紧邻,环境清理、村庄整治难度很大。以海南区为例,一年来结合“十个全覆盖”建设,所有行政村和大部分的自然村都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村内环境有了彻底的改观,但紧邻村庄的一些废弃工矿区和破旧棚户区,因不属于“十个全覆盖”项目建设范围,未纳入改造,对村庄整体环境的改善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沿线沿路的废旧矿坑、废弃厂房和破旧房屋,因多种问题,征拆改造难度很大,工作进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2015年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关键之年,我市应在总结工作经验,正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快农区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农区人居环境、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建立健全村企联动发展模式等重点工作。
(一)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成。
统筹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加强对村庄和周边环境改造建设的整体规划,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力量资源,将周边农业产业项目和农区“十个全覆盖”、新农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相衔接,提升农区整体改造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对施工进度的管控,保证房屋建设、道路交通、管网施工、园林绿化、环卫设施等工作相互配合有序进行,避免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窝工、返工现象。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保证工程各项验收程序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二)盘活有限资金,探索引进资金新途径。
我市应积极整合“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化效益。此外,要积极探索建立“村企联动”发展机制,将产业发展和“十个全覆盖”相融合,以村为单位,提出村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支持政策和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通过ppp合作模式,培育村企联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引导村集体通过土地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从而反哺“十个全覆盖”建设。
(三)积极完善机制,推进农区土地流转工作。
一是加强农区居民生活保障,实行土地流转最低保护价和片区指导价制度,原则上每亩协议流转价格不得低于当地农民常规经营收入。在现有各项补贴的基础上,政府再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参与土地流转的特困农户,给予低保、养老等政策方面的`倾斜,以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收益;二是强化宣传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农区土地流转宣传,做好流转服务,并在基层成立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有效调解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农区社会稳定;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利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切实做好农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制定土地流转标准合同格式文本,严格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合法有序的土地流转体系。
(四)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改善农区人居环境。
重点做好“三清、三改、三化”工作。在“三清”方面,以沿路沿线为重点,继续巩固垃圾清运成果,保持村庄、院落和道路两侧干净整洁有序。重点做好农区院落周围、街巷两侧、村庄周边的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粪肥堆、污泥堆清理整顿工作。在“三改”方面,重点做好房屋改造和居民厕所改建等工作,继续加大综合管理力度,对违章建筑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建筑依法进行拆除。同时,充分发挥农牧业组织的作用,加大集中养殖区建设力度,鼓励农牧业龙头企业以合作社的方式发展规模经营,农区牲畜养殖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在“三化”方面,重点做好农区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村庄周边和拆迁空地的绿化美化工作,建成环村绿化林带;利用村内空闲地建设小花园、小草坪,为农户提供养花种草地块;年内完成文化广场周围和重点街巷路灯安装工程。
(五)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引导支持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和养殖大户,探索有偿处理适当补贴的模式,在尽可能不增加农户投入的基础上,由专业服务组织集中将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和饲料化加工,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大产业培育、产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沿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葡萄种植、观光旅游、休闲采摘、葡萄酒庄文化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努力形成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互利共赢利益链条。要把已建成项目运营好、管理好,针对街巷硬化、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抓紧研究制定运行管理办法,结合实际探索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确保这些工程不仅建得起,还能用得住、用得久,成为长久的惠民工程,不断推动新农区建设管理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
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015年,我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重点覆盖18个行政村,其中,阿嘎如泰苏木4个、哈业胡同镇7个、哈林格尔镇6个、白音席勒街道1个,共涉及1.35万户,4.7万人。计划总投资1.3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亿元,其中,达标村计划投资706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8439万元;高标准示范村计划投资643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3亿元。
一是危房改造工程,涉及群众180户,完成投资1296万元,其中,整合资金200万元一次性“兜底”完成了99户鳏、寡、孤、独、残困难群众的危房改造任务,完工率100%。二是安全饮水工程,共涉及4个村、5529人,共完成投资347万元(这4个村的安全饮水工程不在“十二五”规划范围内,是我区根据“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需要进行的“自选动作”),完工率100%。三是结合高标准示范村建设,完成街巷硬化工程24.2公里,完成投资1694万元(其中列入自治区交通厅街巷硬化只涉及2个村5公里),完工率100%。四是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涉及三道沙河村幼儿园建设,计划投资1388万元(其中自治区教育厅416万元,包头市278万元,区级配套694万元,因该项目列入包头市统一新建幼儿园项目,所以区级配套资金也由市级承担),完工率95%。五是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涉及6所卫生室,完成投资48万元,完工率100%。六是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任务96.5公里,完成投资1390万元(项目资金由九原电力系统解决),完工率100%。七是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工程,全区共有1214人享受高龄津贴,已提前完成三年全覆盖任务;新农合参保人数为68456人,参合率为98.86%,涉及金额2964.24万元;养老保险,今年涉及6283人,已全部完成,三级政府补贴资金为54.1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我区没有建设任务,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已经实现全覆盖。其中,还选择乌兰计五村、哈业胡同村、梅力更嘎查、三银才村4个村进行了提档升级,建设“四美、三宜”的高标准示范村,完成投资1亿元;又按照“串点成线、形成效果”的原则,围绕交通节点,选择打圪坝新村、柴脑包村、河满圪旦村3个村进行了提档升级,对110国道沿线地区道路和房屋进行了硬化和部分屋顶的改造,完成投资3000万元。两项合计,高标准示范村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1.3亿元。
总体来看,我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呈现出启动快、标准高、有创新、成效好等特点。经过“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农村牧区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均有很大提升,不仅彰显了近年来我区的快速发展成果,更让广大农牧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这些成果所带来的实惠和福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区的“十个全覆盖”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体量大等因素影响下,仍然取得了不错成绩,这非常令我们欣喜。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1.缺乏统筹规划。2015年由于“十个全覆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经验不足,我区未能及时制定全区性的规划和设计,“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均由各个乡镇自行完成规划、设计和招投标等工作,导致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设计方案、材料使用等标准不一。同时,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资金安排,导致镇(苏木)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一年以来,资金呈现数量小、使用分散、自筹部分不足、到位情况不好等问题,目前所欠工程款均由各镇(苏木)承担,大量的资金(缺口)压力给各镇(苏木)的整体工作造成了严重负担。
2.工作合力不强。“十个全覆盖”工作涉及到农村牧区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涵盖了镇、村的基本工作,又涉及到众多部门,要想全面实现“十个全覆盖”,就需要区、部门、镇、村多方面的合力推进。但是目前,部分职能部门还存在参与度不高、解决问题办法不多、出谋划策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尤其是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有些部门还没有高度重视,没有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没能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主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甚至个别部门还存在着“等、靠、拖”的思想,未形成工作合力。
3.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区全面加强了农村牧区道路、绿化亮化、卫生、饮水、文体、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农村牧区硬件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但同时也衍生出了众多的长效管理问题,如,绿化管护、亮化日常开支、环卫清扫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文化室、医疗室的利用和维护管理问题等,目前我区没有在这些后期管理和设施管护上安排专项资金,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急需引起重视。
4.宣传发动工作还有待加强。“十个全覆盖”所涉及的内容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也应该是参与者,但在目前推进“十个全覆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即区里想方设法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改变村庄面貌,而百姓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这对于“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和解决资金难题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障碍。目前,“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村级自筹资金上缴难的现象就证明了这一点。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宣传和发动工作还没有深入人心,村民和社会各界对于“十个全覆盖”的政策、益处理解不深,一些企业和有识之士对此项工作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
5.产业支撑力还不强。实施“十个全覆盖”的最终目的是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而让农牧民富裕的根本出路是要通过产业发展来带动农民增收。目前,我区很多村在产业谋划和规划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没有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蓝图(定位、路径),这对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问题。
三、几点建议。
2015年还将是我区集中攻坚、任务繁重的一年,我们要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正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把新一年的“十个全覆盖”工作做好。
1.统筹兼顾,合力攻坚。
建议区“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考虑“十个全覆盖”工程总体情况,以“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由区委农工部具体负责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规划、设计等工作,减轻镇(苏木)政府在资金和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压力。尤其是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十个全覆盖”工作涉及面广、投入量大,需要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吃透政策、开动脑筋,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特别是在向上争取资金方面,要注意研判各种优惠政策,科学掌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了解国家、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领域,掌握资金投向,了解资金划拨部门运行方式。根据专项资金投向,编制好我区各部门相关申报项目。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向上争取,区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制定规划、明确方向、搞好对接。要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大贷款协调力度。同时,要鼓励百姓筹资投劳,区、镇、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创业成功的有识之士参与支持相关工作,多渠道想办法,为推动实施“十个全覆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2.因地制宜,完善规划。
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把规划摆在“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可行性,避免规划的随意变更和造成浪费。同时,要根据区情和财力,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规划。一是要彰显村落个性特色。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的资源进行深入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使自然风光与乡土风情有机融合,努力打造品牌和特色,避免贪大求洋和千村一面。规划设计中要认真听取所在各地区意见,仔细征询村民的要求和建议。同时,还应征求文化、旅游、环保等相关部门意见,使各村的规划切实符合“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二是要突显自然生态优势。要始终坚持保护生态优先、原生态为主的原则,根据各村自身原有山、水、景的特色和亮点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三是优先满足群众当前的迫切需求。要坚持民意为重原则,规划工作中要做到当前与长远结合,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出发进行规划和建设,实事求是地制订规划。
3.加强宣传,提高参与度。
“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广大农牧民既是受益者,也是推进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村民能了解并支持“十个全覆盖”工作,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全面参与“十个全覆盖”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凡属村民自己可干、能干的工程,尽量让村民参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建设成本,努力实现思路由村民参与酝酿、办法由村民提出、工程由村民参与实施、质量由村民监督评判、结果达到村民满意的目标。各个镇村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选出村民代表,参与“十个全覆盖”建设,提高大家主动筹资投劳的积极性。
4.建管并重,长效管理。
要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城乡发展理念,把延伸管理作为巩固“十个全覆盖”工作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将规划、城管、环卫、公路养护等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其中首要的是要深化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改革,确定资金补助标准,通过区财政拿大头、镇、村自筹拿小头的筹资方式,建立健全并形成“十个全覆盖”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议区财政每年列支一部分预算,作为后期管护专项资金;村集体也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村级组织筹措等方式,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十个全覆盖”后续管理基金,专门用于建成后的公共服务项目,如文化室、道路以及绿化、亮化等公益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同时,区文体局、卫生局等部门要定期深入镇村中,开展活动,组织培训,把文化室、卫生室的作用落到实处,切实为服务百姓提供便利。
5.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
在规划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的同时,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对推动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立足区域、产业、环境、资源等基础,深挖村镇产业发展潜力,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实现“十个全覆盖”与产业推进完美结合,保持和实现“十个全覆盖”工程有持续生命力。要注重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引导、开发产品、推出精品(区块、线路)、强化营销,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规模、档次和效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如哈林格尔镇三银才村、哈业胡同五村和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就是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相结合发展的典型。
6.规范程序,严把质量。
2015年是“十个全覆盖”实施的第一年,各地区都处于摸索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加上时间紧任务重,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规的问题。建议下一步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来推进工作。区委农工部、相关的部门和镇、村要充分沟通协调,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立项、申报、审批、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执行项目立项、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规定。同时,要认真履行工作程序,坚持事前公布、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完善群众监督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实现依法规范建设。
大学生农村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查内容:通过调查村民们以前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从而得出社会的发展好与坏。
在晚饭的过后,爸爸带我去奶奶家玩,奶奶一见了我就问:“今天晚上吃了什么饭呢?”我开始慢慢回忆我吃的一大堆东西。奶奶告诉我,她小时候吃的只有农作物产量较高的地瓜,有时还吃不饱、穿不暖。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于是,我便用了两天的时间,向村民们调查了生活的变化以及好与坏。
第一个调查的对象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奶奶:“当然现在的生活好啊!住在漂亮的大房子里,吃饱穿暖睡好,比以前的生活好多了。”老奶奶用她那沙哑的嗓音,给我讲了许多小故事,虽然她的声音并不好听,但也能从中感受到社会发展的迅速。
接着,又调查了许多穿着朴素的村民,调查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比起以前的生活,现在的生活要好很多。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能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家家都买了汽车,住上了漂亮的大房子。但是,我们现在吃的蔬菜,大多数都喷了药剂。药剂的种类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都有,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当然,现在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城市中蔓延着雾霾的气息。农村的空气也有污染,是开设了许多工厂的缘故。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位老奶奶的感叹:“一生中再也闻不到那甜滋滋的空气了!”
对于水果蔬菜,不要因为各种原因而使用各种农药,人们所渴望的,不是使用过危害人体健康的水果蔬菜。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许多工厂排放的气体和人们开的汽车。
希望工厂们不要再排放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也忠诚地希望人们尽量少开私家车,多植树,做到低碳环保。
让我们共同打造一个环保、文明的社会吧!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带着一颗激动的心,带着包里存放的十份中国一拖农村农业机械调查表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xx省x县xx镇。像这样给一个公司作调查,作这样一个调查,我还是头一次呢。有着0%的经验,带着100%的信心我开始了我的暑期调查活动。
其实回乡作调查在我回乡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排上了日程,我早已经把它当作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回去的当天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乘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我早已累得爬不动了,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但想想毕竟自己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呢,还是趁早为好,吃过晚饭我便来到了几个小小学同学的家里,找到几个现在也在上大学的学生,想让他们和我一同做好这份调查。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当然义不容辞地答应了这门差事了。我们觉得在自己本村开始为中心再到周围几个村里去调查,有必要的话我们还会去别的乡镇里去,因为他们也分别给自己安排了各自的任务。
我们调研的第一个村子是xx省xx市费县xx镇xx村。虽然说的只是这一个村子,但从市里回来的路上我们已经已经看到了,现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较偏远的山村,一改过去那种天气变化,道路变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家民再也不用担心天气给他们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也是他们必看的。农民感激政府对农民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喜上眉梢。农民一改往日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项目。村里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像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兴办。
全村彩电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包括年龄已高的老人,我奶奶今天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而他们家今年把自己原有的黑白电视机封存起来,购置了一台彩电。今天村里还要实现家家连有线的目标!这样更放便了农村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
(一)计划生育做的不够到位。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太低。
因为我所处的村子位于山区,山路曲折,田地也多在山坡上,而非在平原地区,每户的每一块土地也是比较狭长的,很不适合使用农业机械。所以到目前山上的田地还保持着最原始的耕作方式。
(三)村干部队伍状况令人担忧。
(一)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1、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2、一个好的农村干部会时刻想着怎样为百姓办事,怎么才能让村里上过上好日子,怎么才能让本村的经济有所发展!他也会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为村里人寻找致富的项目,而这一点是我们所调查的村子里的干部做不到的,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我们也不可能对国内所有村子进行调查,若大农村,我们只见一斑了吧!
(二)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拿种瓜来讲吧,一颗瓜上苦只结一个果子,这个果子往往会又大又饱满,而一颗瓜上苦结两个果子则往往不会结得太大,而结三个四个五个则往往根本就长不成果子,因为根吸收养分的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认识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查背景:
根据__年暑期社会农村调查我们得知:尽管国家已经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拿不起食宿费而辍学在家务农,每个月仅仅40元钱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上学梦。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4的支教和助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实践目的: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
暑假里,在__县__乡__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一、教学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
考虑到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我采取了“玩与教相结合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学,毕竟心理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美丽岛”,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因为有孩子们很配合,教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渴望学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聪明活泼可爱用来形容他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专业优势,把我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里,巩固了我的所学,也让我体会到我储备知识的不足,回校后要加强学习。
二、助学总结。
__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它所下属的乡自然很贫困。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直到现在还有人家在窑洞里度日,家里的平地很少,一般情况下,户主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里种地、养孩子。
我走访的一家情况是这样的:家里现有3口人,有父亲、姐姐和妹妹,母亲因病早逝,家里背了几万元的外债,大姐已婚,二姐外出打工自己还顾不住自己,父亲先天右手有残疾,现又患有肾结石,妹妹上高二,学习成绩很棒。
在调查的过程中父亲强调说无力供养小女儿上学,想让她辍学,她死活不答应,还好孩子争气,成绩总是排名前三。
三、素质总结。
1.扎实的专业知识。
2.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即俗话说:“大家的心要齐”。切不可各怀心思,南辕北辙。因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大家的思想高度统一了,才会真正把支教和助学落实到行动中去。
3.团队作战的精神,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4.强烈的责任感。个人要在团队中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能。一旦发生问题,千万不可相互推委,要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如果缺乏这点,那团队将无法凝聚,也就更加谈不上发挥超强战斗力了。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努力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协调能力,使自己不断进步。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尽管天气很热,楼梯很高,可同学们的热情只高不下。来到高大威武的燕伋塑像下,严肃地表情和手中那知识竹简,让我深刻感受到周秦时代的严谨学风和那庄严地学习态度。再看看我们今天的学子,上课不离手机,作业不离答案,考前才努力学习,有的人甚至考试作弊。很少有人深入而学习。我想如果大家能有燕伋学习的精神,那么中国的将来必定会发展的更加强大。继续走,我们来到燕伋的庙堂,庙内墙壁上全部是古人的学习壁画,每一幅都那么逼真,无不透漏出古人的学习精神的认真。庙内一座手持竹简的燕伋大铜像,来着都在朝拜,同学们一样,但我不知道他们为了什么。但我希望此行能让所有人明白古人的学习精神,也希望所有人能学习到他们的精神,用来鼓励自己,让自己的学习变得更加优秀。
如今有很多人在学习周秦文化,但周秦文化的深奥不是一两天所能学到的,也并不是简单的文。做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更要了解其中所隐含的深刻道理,细细体会古人所总结的一一句,用来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周秦文化,它传承者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化,散发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哲理还是生活都有着很深的道理。学习周秦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xx之行,让我看到很多新的改变。体会到了新农村的建设风貌,新科学技术的优越性,新思想的跨越式发展,新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博大精深的周秦文化。xx,新时代的“产物“,一切紧跟党中央的号召,加快发展的步伐,向着新方向大步迈进。
xx的新发展,就是中国的新发展。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切跟着党的指挥走,我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教师评语
文章观点正确,论述全面,层次清楚,表达准确、中肯。作者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处处留心,对比自己的家乡发展与当地考察对象的不同,由此找差距取长补短。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不平衡,贫富悬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认识深刻,观点正确;对新农村的发展,作者极为关心,由此及彼,谈到国家政策,农民的认识,以及而今的改善,对初步成果的肯定,对未来的憧憬,是作者发自内心感受;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内容,作为大学生,作者认识到传承优秀文化,学习先进技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是本文的精华。文章始终流动着一颗赤子之心。
"关注农村发展,关爱农村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3)
一、引言
在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而农村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也引人关注。为响应学院鼓励大学生走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和国家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帮扶农村的号召,国际商学院团总支特组织了此次以“关注农村发展,关爱农村儿童”为主题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二、调查
农村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以及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局限,其教育水平发展相对缓慢,儿童的学习和心灵成长得不到足够的关注。针对这一现状,我支教团队特选取了菏泽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经过 2个小时的旅途展开了为期 个月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注重调研的延展性,并未局限于一村一镇的调研,而是采取辐射调研的方式,团员分批前往周边的区、县、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其情况进行了详细细致的调查研究。
通过 个多月的支教服务和调查活动和为期2周的信息整理工作,我团队得到了以下信息和结论:
(1) 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在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指引下,菏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稳步增加,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数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会战成效显著,农村交通状况改善。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和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菏泽地区的农村相比较其他地区农村的发展状态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农村教育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发展状态失衡。
1. 学校
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农村中小学数量增加并且添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但是由于农村自身多方面的局限,学校能提供的教学服务力仍旧有限。
2. 教师
我们在支教活动中发现,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工资普遍不高且大多为退休或年龄较大的中老年教师,虽然该部分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遍不是很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且这些教师教学现代化程度较低,即使学校在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情况下,由于许多教师对现代化社会的使用水平较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无法良好的发挥作用。同时,许多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在进行农业生产,精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分散,为教学工作的进展带来了阻碍。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严重缺乏音、体、美等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很多农村的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课程都由语文数学老师代课,甚至会出现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在课表中排出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但并不进行教学的现像。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农村的推行和实施。
3. 学生
通过给农村儿童授课和家访我们发现,在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儿童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不能正常的接受教育。而接受教育的儿童观念上也存在严重的偏差,对教育的意义和对自我发展的影响认识不清。在对农村儿童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儿童的心理成长状态并没有的到足够的关注。
三、研究分析
1.农村经济状况研究分析
通过对菏泽农村的政府机关、当地农民调查访问我社会实践团队发现菏泽农村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健康发展,但是,由于降水分配不均,不少年份出现灾害性的天气,水利设施相对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除农业生产外,农村民营企业发现相对缓慢,数量质量相对不高,而省里的资金支持基数可观,但分摊至各个乡村便显得均数不足,这些情况导致菏泽农村在近几年发展提速但仍与其他地方的农村存在一定的差距。
2.农村教育状况研究分析
学校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虽然逐步走入正轨,但是受限于农村自身发展动力的不足、教师力量薄弱、当地人对对教育重视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菏泽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往往不高,没能够真正的良好推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这种状态虽然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但相关解决措施不足,推行困难,需要长期的努力加以改变。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关键,通过支教活动我们发现,菏泽地区农村教师的年龄普遍中老龄化,这是长期的教育落后造成的,但要想提升整个菏泽地区农村的教育水平,需要改进和提升农村的教师队伍。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中心小学教师的工资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众多教师不得不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寻求其他的经济来源,这对教学质量影响较大,政府对农村教育工作者待遇的提升很有必要,但也要是视地区经济条件量力而行。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由于教育基础的薄弱、家长的重视不足和错误引导,菏泽地区农村儿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是未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的内心诉求得不到满足,这需要加强学校的教育并且改变家长的观念,对适龄儿童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健康积极的成长。
四、建议对策
通过长时间的支教活动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针对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特点,经过思考、讨论我团队提出了以下建议对策:
经济方面:
1. 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保障农村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 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更多的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劳动力发展。
3. 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切实推动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教育方面:
1.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入农村,帮助农村提升教育水平。
2.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3. 当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通过长期的宣传和不懈的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
4. 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引导农村儿童行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五、结束语
虽然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团队全体成员竭尽全力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我们的支教活动还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希望通过分享在支教过程中自身的切实感受使在校大学生和整个社会对农村的经济教育投入更多的关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奉献自我,服务三农。我们希望通过支教实践精神的传播使大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在大学既定的学习生涯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并通过社会实践将知识和理论进行转化和拓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现实的深刻认知,提升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2 世纪合格的大学生。
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xx年7月22日到27日,我作为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跟随服务队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下乡"期间,我无处不感到乡亲们的热情朴实和村里孩子们的天真好学。而最让我感动和钦佩的还是村领导班子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
这还得从开始住进周家村村委大院说起,乍一看,简简单单的院落,两排瓦房相对排开。我当时就在心里犯嘀咕:这个村一定很穷,至少不会很富裕,要不,有哪个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气派的楼房来撑撑场面啊!然而,之后的所见所闻却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
先是与村支书的一次聊天,听周支书说,这满村上下房前屋后,见缝插针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树,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摇钱树啊。原来早在前几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为老百姓栽一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于是他们买来了几千株柿子树苗。现在,村里共有5000多棵现在挂果的柿子树,平均一棵柿子树一年就可创利200多元呢!村领导管理有方,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先说这个村里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规民约,凡是有违反者,都要照章处罚。村民们都觉得邻里乡亲吵吵闹闹,丢人不说还要受处罚,还得耽误精力,实在不合算。所以,这个村现在可以说是安宁无事,听村里一位老大爷说,村里这几年没有发生过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也很少,就连乡亲们之间小吵小闹也很少听说。村里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毫不含糊,就说村里这十几条平坦的大街吧,周支书说,以前村里是一片片的坑洼地,一到下雨天啊,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时老百姓推个车子,走个夜路都难啊,1992年开始,村里决定在全村修十几条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这样,原来的沟坎才被垫平了,而且道路两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无论多大的雨都能保证排水畅通了。村里还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投资三十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小学。小学曹校长介绍说,全村学龄期孩子没有一个辍学或退学的。看着孩子们坐在宽敞舒适的计算机房里上课,我不禁从心里有几许羡慕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毕竟不是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机会的。
还记得刚来村里的时候,就跟一个同学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农村要发展,依靠什么?其实说到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首先科学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让一个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村发展起来,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是如何也办不到的`,说到底还是得靠村里领导的管理才行。试想一下,没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后,怎么会有蔬菜育种田的出现,假如没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里秩序乱作一团,稳定尚且办不到,经济发展有何从谈起?周家村能有今天这种秩序井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乐业的喜气景象,与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关的。
而村委一班人的指导思想和动力有何在呢?周云善支书说,周家村有党员15人,所以党员都本着为百姓没福利的原则,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寻找致富道路。最近,全村党员正积极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讲话。他们要在"三个代表"及"七一"讲话的指导下,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精力到位,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当然,勤劳能干的周家村人,并未因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于现状。周家村村正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致富路子。从周支书自信的表情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我想,几年后,周家村又将是一派新景象。所有的农村也都会象周家村一样,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会议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问卷式调研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研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研,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研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研,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农村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村社会实践。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因而要进行全面的实践调研。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我国在xx大,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次利用实践机会,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做了调研,了解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及人民生活状况的变化,同时也发现了当中存在的一点不足和问题,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对此的一些问题思考,报告如下:
调研中发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和建设社会之一新农村的目标的提出,我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而努力。通过我镇政府和党委以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我镇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有如下几点:
在十几年以前,当你走在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参差不齐的破旧土木结构的房屋,和那狭窄脏乱、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每当下大雨的时候,屋内就到处漏雨,呈现出一种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景象;那乡间的小路就更不用说,坑坑洼洼、雨水聚集、泥泞不堪,人们根本出不去。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我镇宁村的房屋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以前破旧的土房子变成了现在一栋栋宽敞明亮的大红砖瓦房,有的农民甚至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屋内一装饰,在配上一些现代化的家电设备和城里人不相上下。至于交通那更不用说了,政府大力投资乡村公路建设,努力实现村村通公路,截止目前已经基本实现这一目标。现在人们的出行十分的方便,乡村的公交就从家门口经过,随时都能坐上。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活一点都不假,农村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牧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我镇政府和党委积极探索,结合当地的特色,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在银星,兰星,兰丰等地建起了特色农业园,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园的建设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途径。
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追求时尚、快捷、方便,大多数家庭都购买了大的电视、dvd、电冰箱以及电磁炉、豆浆机等家用电器。人们现在不仅要求吃饱,而且要求吃好,吃出质量,吃出营养,吃出品味,新农村建设到处都突出一个“新”字。
在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买不起电视,因而闲暇时没有可消遣的,看不到电视剧等一些文艺节目,根本谈不上丰富精神文化。但现在,家家都有电视有的甚至还有电脑,人们在闲暇之余都能通过这些来了解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变化,大大的拉近了农民与世界的距离,丰富了农民的娱乐生活,同时也让他们从中学到知识。此外,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乡政府也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什么开花灯会啊,组建秧歌队,高跷队。。。积极调动当地农民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加,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
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在国家重要会议上,领导人也多次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一大批顶尖专家以及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大国转变。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当务之急。
对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从2019年上学期开始,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除免收学费和教材费之外,对寄宿费进行补助,仅收本子和教参费。公共费用上,国家财政部加大对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从以前的2%加大到4%,这使得一些教育设施得到改善,办学条件及办学效益得到提高,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利用。
而在教师方面,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生活状况,教室工资待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为教师建造了一些经济适用房,解决了教师的住房问题,这些举措使得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更加努力的向一个人民的好教师做起。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的问题。“三农”问题不解决,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从长期来看,将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使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步伐停滞甚至是后退。此外,也不利于社会稳定。解决“三农”也是为了2024年前更好的实现全面建设高质量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如何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三者的内外矛盾是关键,也是重中之重,本次调研“三农”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着主体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他们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同时也影响到政府工作的好坏,如何让农民得到更大的收益是问题关键。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调研,现存在严重问题有:
1.农民素质差距大。小农思想从古至今,在人们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利益观念顽固不化,有不少农民为个人私利不顾他人健康生命安全害人害己。随意丢弃垃圾废旧物品,公共场所不注意个人言谈举止,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现象屡见不鲜,就业观念陈旧落后,只看重眼前,没有长远的眼光。
2.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3.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于社会主义法制认识甚少,一些农民或是不懂法,或是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都不是很清楚,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要不到工资,或因公受伤无人负责的情况频频发生;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正式利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坑蒙拐骗,用一些花言巧语让农民相信“一夜发大财”,这就使许多农民在不知不觉中触碰法律。
农业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占世界约7%的土地养活着全世界总人口22%的民众。农业的重要程度非比寻常,提高农业产量、保持粮价稳定增长、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进一步开放农村市场、保持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来看,根据我国国情立足实际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急需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土地有效的利用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业的标准化以及农产品的统一规范化生产、深度加工、销售、食用等是建立现代农业全面发展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调研中发现的严重问题有:
1.粮食作物产量低。现在农村严重缺乏技术人员,由于没有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农民对当地土壤地质,耕作性,水肥特性等人士不足,种田只靠经验来,没有一套科学有效地种植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民花了钱,干了活,但最后得不到好的收成,不能很好的发挥徒弟的生产能力,这是一种极大地浪费。
2.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二不注重产品质量,在蔬菜、水果上喷撒催熟剂、膨大剂等农药,这些农药虽然可以是蔬菜、水果的生长周期变短,但是残留在上面的农药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还有就是不注重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只是盲目的跟随,机械效仿和低水平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3.过于传统,缺乏特色和优势。就拿家乡本地来说,绝大部分土地上一年四季就是小麦玉米,果树、花卉、蔬菜的面积只有一小部分。我认为主要是缺乏地方扶持和农业人才,积极性不够高,优势品底蕴挖掘不出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发挥农业内在潜力的重要方式。
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搞好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农村、城镇收入差距,是国家目前发展的当务之急。没有稳固的经济支持,新农村建设知识一纸空文,抓好国家经济是根本。农村沿用的思想与长期的生活方式已经根深蒂固,这就使新农村建设具有了一定的难度。现将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市、集、会等人口聚集场所欠规范。不文明,不健康活动应该坚决打击,文明风气急需建立。提倡公平交易,设立公用放心称,质量检查力度需要加大。
2.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建设。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娱乐场所和体育健身设施,农民在闲暇之余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身体也得不到锻炼;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些活动室、书屋、网络室等,这些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了解最新资讯,能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农村安全问题存在隐患。由于现在农村里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出去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这就给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机,偷盗、拐骗行为有时会发生,农民的生命财产不能得到保护。
4.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困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仅、留不住。另一方,看病难的问题仍然严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没那么看病难问题带来了福音,由国家、区、市财政共同补贴,每位农民只需交10元,即可享受医疗保险,看病报销40%的医药费,住院报销60%的医药费,不过这些合作医疗的医院大多是县、乡级的一些医院,由于政策和经济的问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比较差,对于一些小病还可以,但如果是大病的的话,还得上市里的大医院,然而医药费由会成为他们的苦恼。
农业是基础,农民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天下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1.调整农业结构。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采取多样化的种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因地宜,发展特色,提高农产效益。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和水力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二是调整畜牧业结构,维持畜牧业价格稳定。发挥规模化养殖效应。根据实际,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结构,挖掘最优的农业结构配比,使其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2.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规范化指导各项农业技术措施。发挥科技优势,快速高效的使农民获得有效的经济利润。经常派技术人员下乡考察指导,帮助农民解决遇到的农业问题对于科技你的经验积累会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促进科技的创新,及时发现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加大创新,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细的管理方式,逐步发展状大起来,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二是通过政府支持引导,并联合村里的大户、致富能手等把农民科学合理的组织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4.必须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阵地建设,以文明村建设抓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建我和谐家园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要加强法制科普宣传,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5.转变政府服务管理,不断完善农民保障。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符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的倡导,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乡社会公利服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努力向着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目标迈进。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救助方式,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会议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研方式。问卷式调研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研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研,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研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研,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