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

时间:2024-04-05 18:32 编辑:潇洒范文网 浏览量:0

导读:《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工作计划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一种规划。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一

---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和解题能力。

3.分类教学和指导。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2---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四、做好备考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题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

3、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4---优等生占21%,学习发展生占27%。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

教材分析。

6---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任务、措施。

五、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本学期要注重教学反思的书写。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3、针对会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会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特别是要处理要落实好《会考指导》的教学任务。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顺利过关。

8---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严重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初三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1.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10---龄的影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识的选择应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因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知识的难度、可接受性等因素。

济显现优势。学习的社会化带来终身学习的要求。

12---。

4.单元之间的融合。

识与应用。每一单元都不是单独存在的,相互之间都有理论或实践的联系。

5.知识内容的呈现和处理。

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创设学习情景,设计不同的编写模式。

对知识本身呈现的处理——理论和概念的淡化。

6.设计丰富多彩的图画。

随着教科书功能的变化,图画在教科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图画不只是作为插图来呈现,而是作为教科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只是单纯地配合知识,而是具有了提供资源信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功能,井逐渐成为知识内容的一部分。

14---。

提供实验素材,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5)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6----。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二

庄丽琴。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统考、毕业考、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这些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化学教学中要想出成绩,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材情况:人教版。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是入门课,需解决的问题:(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化学”(2)了解——化学的价值(3)感受——化学的乐趣(4)练习——实验基本技能。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本单元学科知识容量不大,突出人文内涵、教育功能。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四、具体措施: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涌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采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5)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在班导工作中,协助班主任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组建了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制定班规,强调学生自主管理;通过与学生谈话和不同形式的家访,了解学生情况,确定不同学生的工作重点,实施差异性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适时给以鼓励和引导,促其转化;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和学科教师会等形式,密切与家长和教师的联系,统一思想,形成教育合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周至第二周:

第三单元第三周至第四周:

第四单元。

第五周:

复习、期中考试第六周至第七周:

第五单元第八周至第九周:

第六单元第十周:

第七单元第十一周至十二周:第八单元第十三周至十四周:第九单元第十五周至十六周:第十单元第十七周至十八周:第十一单元第十九周:

第十二单元第二十至二十一周:复习考试。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三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并积极组织学生以《中考复习指导丛书》为蓝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6个教学班, 本人任教198,199,201三个班化学,其中201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力强些,九198,199班次之。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1%,学习发展生占27%。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难度不大,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任务、措施

五、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针对会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会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特别是要处理要落实好《会考指导》的教学任务。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顺利过关。

5、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并做好跟踪检查,培优工作。

五、教学进度表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带初三年级3个班的化学课,这些学生有的学习习惯比较好,但也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他们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时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沪教版新教材是按照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三、教学目标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四、实施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做好“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五、课时按排

第一、二周: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三周:第二章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四周:第二章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五周:复习气体的制备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验满与检验的方法,

月考。

第六周:学习第二章第三节《 自然界的水》。

第七周: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

元素》。

第八周: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组成》。

第九周:复习第三章。

第十周:月考,讲评

第十一周: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二节《化学反应

中的质量关系》。

第十二周:第四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复习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

第十四周: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月考,讲评。

第十五周: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第十六周:第五章第三节《金属防护和非金属回收》。

第十七周:复习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应用》。

第十八周:月考,讲评。

第十九周:下册第六章第一、二节。

第二十周:第六章第三节。

第二十一周:复习,期末考试。

初三年级 化学教学计划

2012年9月20日

第一学期化学学科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相对而言1班学生学习较认真;而2班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

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

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

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

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

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国庆放假

第七周(10.8~10.14):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八周(10.15~10.21):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九周(10.22~10.28):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十周(10.29~11.4):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一周(11.5~11.11):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2.31~1.6)):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1.7~1.13 机动和期末考试

第二十一周 学下册内容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四

第一节甲烷。

1、了解有机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特点。

2、了解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掌握取代反应。

1、甲烷的化学性质。

2、甲烷的分子结构、取代反应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二节。

烷烃。

1、掌握烷烃的组成、结构、通式及烷烃性质的递变规律。

2、掌握烷烃、烃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和命名方法。

1、烷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烷烃命名。结构模型。

第三节乙烯烯烃。

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

第四节乙炔炔烃。

1、掌握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炔烃的结构特点、通式和重要性质。

3、了解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1、乙炔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五节苯芳香烃。

1、掌握苯的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学会整理、概括、比较的方法。

3、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通过苯和苯的同系物的学习和比较,领会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苯的同系物及苯环与侧链的相互影响媒体、实验演示。

第六节石油的分馏及本章的复习。

1、常识性的认识石油的分馏及产品和用途。

第六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

1、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以溴乙烷为例,掌握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3、了解卤代烃的一般通性和用途,并通过有关卤代烃数据的分析,培养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应用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二节乙醇醇类。

1、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的醇。

期中复习。

1、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和醇的化学性质烃类的化学性质及两种衍生物的化学性质试卷、练习。

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习题订正。

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的方法,掌握有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计算。

试卷练习。

第四节苯酚。

1、了解酚类的定义,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

3、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能从苯酚的结构特点分析、解释苯酚的性质。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苯酚的结构特点和苯酚的化学性质。

2、羟基与芳香环的相互影响引起的性质变化。

结构模型、媒体、实验演示。

第五节乙醛醛类。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

3、掌握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

4、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乙醛与h2的加成反应,乙醛的氧化反应。

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媒体。

1、理解酯化反应。

2、了解羧酸的分类、组成、性质。

3、了解酯的组成、结构、性质乙酸酸性、酯化反应原理、酯的水解反应实验。

第六章的复习。

各种官能团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练习。

第七章。

第一节葡萄糖蔗糖。

第二节淀粉纤维素。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葡萄糖的结构式,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

2、了解食品添加剂和人体健康的一些知识。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

4、了解淀粉、纤维素主要用途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1、葡萄糖的结构,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和酯化反应。

2、淀粉、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实验,

第三节油脂。

第四节蛋白质。

2、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

1、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蛋白质的性质、组成。

第八章合成材料。

1、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性质。

2、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

有机化学复习5能根据结构判断物质的性质,并根据性质推断物质结构。

能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

能形成知识链,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各种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练习。

期末考试。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五

一、指导思想。

我们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好学校给我的各项工作,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分析:

本人所教学学科共有两个班,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优生较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很多学生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产生学生成绩整体一般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及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让学习在学习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同时,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强化试验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把握中考改革的新动向,开展针对性训练根据有关信息和中考改革的动态,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精讲多练抓重点,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

2.7-2.25: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2.26-3.10:第七单元金属。

3.11-3.20:第八单元化学与健康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

3.21-4.2:第一次月考。

4.3-5.10:第一轮中考。

5.12-期末:第二轮中考复习。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六

课题:化学式(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知识教学点: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化学式。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3、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能力训练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探究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的世界观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主线:导入新课化学式的含义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

1、什么是元素符号?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几种?

3、什么叫单质?什么叫化合物?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上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化学式(板书课题)。

四、讲授新课。

(板书)。

(一)化学式的定义。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思考(多媒体展示)。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将其化学符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1)铜(2)硫(3)二氧化碳(4)氧气(5)水(6)氯化氢(7)氦气。

(8)氨气。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2、讨论。

(1)物质的名称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2)表示这些物质的化学符号能表示出物质的组成情况吗?

3、请以水的化学符号—h2o为例说明这种符号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的?

(1)元素符号,化学教案《化学式》。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角码(说明:没有角码是将“1”省略)。

4、通过以上的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是化学式吗?

(板书)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过渡:1、我们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你能以cu以为例说出元素符号表示哪些意义吗?

2、现在,我们学习了化学式;那么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呢?

(板书)(二)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你看到“h2o2”最想知道什么呢?(它表示什么物质)我来告诉同学们,h2o2——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化学式表示的第一个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

2、“h2o2”这个化学式还能表示出什么意义呢?

(2)物质的组成元素——h2o2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h2o2表示这种物质中氢、氧两种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1。

3、思考:nacl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这个化学式表示哪些意义呢?

说明: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不再表示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而是离子个数比。

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h2o除上述3个意义外,还能表示物质的1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5、讨论:2h与2h2中数字2的含义,2h2这一化学符号表示什么意义呢?

6、多媒体展示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巩固练习(一):(多媒体展示)。

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co2(1、2、3、4、5、)。

2、kcl(1、2、3、)。

3、o2(1、2、3、4、)。

4、cu(1、2、3、4、)。

5、2h2o()。

(板书)(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讨论:这些元素在组成这些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是固定不变的吗?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七

以新教育为依据,强化转变,找出差距,更新思想,做到与新教育的一致性,通过新教育的研讨积极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适应新教育的要求,制定教研计划如下:

一、教研目标。

1、积极投身于新教育,大胆试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2、加强学科培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学期进一步在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

3、加强教学研究,尝试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期末完成一至两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二、具体措施和要求。

2、不断的学习培训,沟通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3、加强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细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精心准备每一节课的教学,在教学上要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法。

4、严格执行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的规定,尽职尽责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八

本期任教的八年级5-8班,各班的班风,学风较好,但学习自觉性及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方面有待加强。5班的.学生较好。6班的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少数学生学习态度很不端正。7班的学生态度较好但能力差,基础差。8班的学生太活跃。

教材分析。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来设置学习情景。

课程纲要对本学段学习要求摘录。

(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

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要领会课程改革的思想,贯彻本(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使他们通过探究实践初步体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探究,发展探究能力。在制订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

1、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4、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顺利通过中考。

措施方法。

1、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2、多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的思想。

3、教学形象生动,过程清晰简练。

4、联系实际,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应用意识。

5、复习注重实效,不搞大而全,根据中考信息与要求及学生实际精讲精练。

6、系统、合理地安排学生的日常练习与考试,使学生有事做。

课题研究。

1、组织学习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

2、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1

2.21---2.27。

讲解期末试卷预习新课。

2课时。

2

2.28---3.6。

质量守恒定律。

2课时。

3

3.7---3.13。

2课时。

4

3.14---3.20。

2课时。

5

3.21---3.27。

单元小结。

2课时。

6

3.28---4.3。

金刚石、石墨、c60。

2课时。

7

4.4---4.1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课时。

8

4.11---4.17。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课时。

9

4.18---4.24。

单元小结。

2课时。

10。

4.25---5.1。

期中考试。

2课时。

11。

5.2---5.8。

讲解期中试卷并预习新课。

2课时。

12。

5.9---5.15。

燃烧和灭火。

2课时。

13。

5.16---5.22。

燃料和热量。

2课时。

14。

5.23---5.29。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课时。

15。

5.30---6.5。

复习1——3单元。

2课时。

16。

6.6---6.12。

复习4单元。

2课时。

17。

6.13---6.19。

复习5单元。

2课时。

18。

6.20---6.26。

复习6——7单元。

2课时。

19。

6.27---7.3。

期末考试。

2课时。

20。

21。

22。

本期任教的八年级5-8班,各班的班风,学风较好,但学习自觉性及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方面有待加强。5班的学生较好。6班的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少数学生学习态度很不端正。7班的学生态度较好但能力差,基础差。8班的学生太活跃。

教材分析。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来设置学习情景。

课程纲要对本学段学习要求摘录。

(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

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要领会课程改革的思想,贯彻本(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使他们通过探究实践初步体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探究,发展探究能力。在制订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

1、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4、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顺利通过中考。

措施方法。

1、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2、多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的思想。

3、教学形象生动,过程清晰简练。

4、联系实际,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应用意识。

5、复习注重实效,不搞大而全,根据中考信息与要求及学生实际精讲精练。

6、系统、合理地安排学生的日常练习与考试,使学生有事做。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九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形势下化学教学的要求,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教材还注重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教材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空气、水、以及碳等知识着手,学习了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并有计划的将一些基本概念穿插在里面,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教材还在课题中插入了化学与能源、环境相关的内容,使学生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学习他们的组成、性质、制法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物质的方法及一个重用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它的应用。难点是有关分子、原子结构。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发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良好习惯,力争期末考试学校平均分在海门市保持领先地位。

4.学习一些简单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制法,了解一般的研究方法。

5.树立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7.在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提前教学下一学期的内容。

1.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力争做到底耗高效。

2.每章结束后,搞效果检测,同时进行班级的相互比较,分析得失。

3.树立起后进生学好化学的信心,确保他们不掉队。

4.充分备课,加强预习工作,预习要求要精心准备。

5.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巩固知识,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6.及时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认真记好教后感,扬长避短,以利今后改正。

周次________教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2。

2第一单元复习效果检测2。

3空气2。

3氧气2。

4制取氧气2。

4第二单元复习效果检测2。

5水的组成1。

5分子和原子2。

5水的净化1。

6爱护水资源1。

6拓展性课题1。

7第三单元复习效果检测2。

7原子的构成1。

7、8元素2。

8离子2。

8、9化学式与化合价2。

9第四单元复习效果检测2。

10质量守恒定律1。

10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

11期中复习与考试4。

12金刚石、石墨、和c602。

12二氧化碳制取和研究2。

1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

13第六单元复习效果检测2。

14燃烧和灭火1。

14燃烧和热量1。

14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

14拓展性课题1。

15第七单元复习效果检测4。

16。

第八单元学习4。

17。

第八单元学习4。

18、19。

期末复习4。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十

本学期末将进行初中升学考试,为学生学习好化学,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能力,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计划。初三新课将在3月下旬结束,其余时间将转入复习,复习将占据本学期大部分时间,约为三个月,现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立足双基,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做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2、提高做题能力。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和解题能力。

总结。

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1、循序渐进。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师生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

2、课堂教学注意捕捉学生情感因素的反馈信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学生反应会有所不同,可以反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哪些知识仍含糊不清,从而调整复习的程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3、课后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干扰。每个学生接受程度不同,常会造成种种的差异。教师课后及时收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对下一节课的复习有较强的针对性,避免闭门造车,易被学生所接受。

1、加强审题训练。不在审题上下功夫,就难以做到既快又准。我们提出:审题要慢,解题适当加快。通过审题训练,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联想的能力。

2、提高表达能力。不少学生会算题知思路,就是说不清,逻辑。

混乱;书写潦草、丢三漏四。在改变这些恶习,必须从解题规范和书写格式抓起。

3、注意心理训练。在激烈竞争的条件下,在炎热的环境中,要连续进行超负荷的严格考试,毅力不坚,缺乏斗志,则难以坚持。因此,考前要减压,减轻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考出水平。

4、在最后阶段,主要安排学生自我复习,自我完善。由学生自己阅读、消化整理知识、巩固和扩大复习成果。教师则重点加强个别辅导,查漏补缺,提高后进生。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十一

本学期担任高二(6)班化学学科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一)教材分析:

就化学而言,高二化学教学理科班要完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该模块是在高一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的学习,但学生由于换了两回教师进入高二后由于化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化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没有建立,对化学学习倍感吃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学习状况进行分班,高二年级共有2个理科班,其中一个理科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更差,打好基础是关键。该班是重点班,进校时基础较好,但由于学校和老师的原因,使得高一学年的化学基础不扎实,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调整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

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展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新课程的知识体系的设置与旧大纲的不同点为突破口,深刻、具体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引,对照课标进行备课,特别注意新课标中增加的内容、实验、知识顺序的编排的不同,注。对课本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对成绩稍微好的学生更要不断加强指导。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在教学上采取稳步前进的策略。即新课要求讲解详细,适量的作业,及时评讲,加强解题方法的讲解,遇到学生不过关的地方要及时补上,以减少高二复习的压力。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1、认真分析研究新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基础知识,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高二化学教学及高一化学复习。

2、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会议精神,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听课,落实课堂教学。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开展教学辅导。

5、加强学生学习化学心理辅导,从生活中的常见的问题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生活和自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外的兴趣,调整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和习惯。和自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外的兴趣,调整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和习惯。

6、收集同类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开展及时的学校和教研室的教学交流和探讨,并及调整的教学目标的措施。

7、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重于实验和课外知识的探究和收集及整理,加强逻辑教学,落实基础知识。

8、指导学生作好课堂教学笔记,加强交流学习。自觉完成课外练习,认真及时更改错题。

周次项目内容主要教学内容

一授课计划绪言;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训练安排绪言及第一节学案课时练习

二授课计划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训练安排第二节、第三节学案课时练习

四授课计划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训练安排第二节学案课时练习

五授课计划第三节:化学平衡

训练安排化学平衡学案课时练习

六授课计划第三节:化学平衡

训练安排化学平衡学案课时练习

七授课计划第三节:化学平衡

训练安排化学平衡学案课时练习

八授课计划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训练安排学案课时练习

九授课计划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复习

训练安排学案课时练习

十授课计划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训练安排弱电解质的电离学案课时练习

十一授课计划期中考试

训练安排复习、试题评讲

十二授课计划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训练安排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课时练习

十四授课计划第三节:盐类水解

训练安排盐类水解学案课时练习

十五授课计划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训练安排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课时练习

十六授课计划第三章总复习

训练安排学案课时练习

十七授课计划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

训练安排原电池、化学电源学案课时练习

十八授课计划第三节:电解池

训练安排电解池学案课时练习

十九授课计划第四节:金属的化学腐蚀与防护、第四章总复习训练安排学案课时练习

二十授课计划复习、期末考试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十二

再次使用新教材,我们有了更深的体会。新大纲和新教材更强调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强调对学生进行四种基本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地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并且具有创新意识,展现自我个性。

根据新课程的计划、新教材的特点及新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一、教学方案。

1.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研究性学习,。我们一定要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的开放的教学过程,对重点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探索欲望,从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思维去解决问题。

根据各教师的不同特点及知识特点,探索不同特色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如问题启发式、实验探究式、讨论互动式等。

我们备课组初步拟定将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作为本组的研究课题。

2.对不同内容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的计划。

针对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认为,对不同教学内容应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如在学习氧族等元素化合物知识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思维能力。在学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部分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重视新旧知识的连接与过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3.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我们准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了解。比如在学生刚接触到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先给学生介绍有关元素知识学习方法:重点元素包括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重点物质包括结构、制备、性质、用途。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和总结时同时融入具体的学法指导。如研究金属元素的一般方法、个性的比较及共性的归纳等。

4.加强实验。

实验教学功能,应由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向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转换。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的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鼓励学生设计和创新实验。

5.教材的使用。

考虑我校为三星级学校,学生素质一般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准备将高二和高三的部分教学内容调至高一,但要对其中的选学内容进行合理删选,并调整其深度和广度。

6.学科活动的开展。

按学生的学习情况开设竞赛班、提高班和基础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拔高、补差。

二、集体备课。

1.备课方式。

我们备课组采取每周12次集体备课的方式。每单元的备课由中心发言人重点发言,其他人员补充,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探讨教学中重点、难点及亮点的处理,研究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

2.备课时间每周二早上午。

三、教学进度。

本学期由专题一到专题三。

四、知识的落实措施。

1.作业。

对上缴的作业全批全改,对不合格的作业进行面批。

2.测验。

每章进行45分钟测验。

化学教学计划指南(精选13篇)篇十三

xxxx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启示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跳出题海,用好课本,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基础上综合,在综合中提高,要学会做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同时要研究理科综合试题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摆脱漫无边际的题海,防止好高骛远、舍本求末,要务本求实,提高应考能力。

高考复习基本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

复习目标:全面复习,打实双基,消灭知识盲点。

强调“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全面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的基础知识,不搞侥幸心理。“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那些孤僻怪诞“挖深、挖宽”的知识。严格控制例题和练习题难度,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状况,不超越教学基本内容。“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把握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

近几年高考都有文字叙述题,而且阅卷时严格把握采分点。而学生答题往往答非所问、逻辑混乱、不完整、书写不规范。所以这一阶段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训练。

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件而不能发挥其各自功能。近三年高考主要都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但学科内综合程度有了提高。这需要学生将知识点统一整理,有序存储,经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层次是比较高的。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目标:完善学生知识框架,熟练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加强能力训练。

强调“熟、活、能”。“熟”是指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活”是指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学活用。“能”是指重点训练审题、分析、归纳、能力。

集体教研,讲究团队协作。

高考资料的种类繁多,眼花缭乱,所以我们教师更需要对习题的编制与选择进行研究。应该考虑:

(1)整体要求:精选、精练、精批、精评。

(2)习题类型应具备基础性、层次性和梯度性。

(3)关注高考动态和高考信息。如历届高考试题、新旧教材的对比、新旧大纲的对比、各地最新模拟试卷,从中精选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练习题。备课组统一进度、安排,统一作业、测试,资源共享,尤其对复习课,知识点涉及较广,内容较多,每个板块备课设计、试题筛选,要求很高,靠一个人的力量达不到很好效果,一般我们会分块到人,共同努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