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社区养老计划书(最新20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工作计划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通过撰写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我们的时间和资源。以下计划书范文来源于企业、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社区养老工作计划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们希望过一个怎么样的老年生活?今天的努力工作,希望换来一个苟且的老年吗?从中等生活水平来看,即便今天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和住房,有事业有成的儿女,他们还是会对“养儿防老”摇头。因为他们的退休金无法面对今天的物价,而在需要子女们资助医药费或其他大额开支,甚至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时,担心要看儿媳、女婿甚至儿女的脸色。
事实上,养老计划的重要性在于,30年后,退休之后,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能够有尊严地活着,要在有闲的时候还要有足够的钱,使自己能精彩、舒适、稳定、坦然地活着。
所以,在麦肯锡和limra对美国最富裕家庭(个人)的个人理财调查中,养老计划几乎是所有富人们最关心的理财目标,而财务尊严和财务独立是养老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毕竟,对于富人们来说,也许养老的财务安排包括一年365天中有200天要打高尔夫,而且出门要坐头等舱。
如果我们放弃了“养儿防老”的念头,那靠什么养老?
大家都知道社会养老保障三个支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计划。在我看来,对于家庭和个人而言,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及早,最好就在今天开始,给自己做一份退休养老计划。
首先,要确定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品质,生活水准,不要比现在大幅下降,一般大约是现在日常开支的80%左右。如果想要有其他精彩节目,如每年去旅游或者上老年大学,则要预算这笔开支。另外,要预留一定的老年护理费,不要指望子女病床前尽孝,要祝福他们未来有自己的美好人生。
其次,要考虑通货膨胀和费用增长率,这是两个不同概念。比如东北大米从1元/斤涨到2元/斤,这是通货膨胀;人们不用摩托车而改为汽车,这是整体消费水平增长。
为养老要做的准备,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将目前储蓄中的一部分,用做养老准备;二是将每年收支节余做定期定额投资。由于养老计划追求本金安全、适度收益、抵御通胀、有一定强制性原则,所以要将养老储投与其他投资分开。用适度债券、平衡基金、保险等组合去实现。保险产品相对其他产品收益率也许不算高,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强制性,因为它退保成本高,也就是退出壁垒高,所以不会轻易将养老年金挪作他用,使得保险成为养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社会保险和企业年金也有大大的好处,一是强制性,二是有企业帮你出一部分钱,有社会平均补助部分给你,所以一般不要错过。
所有的养老计划,都是平衡现在与未来的收入与支出,平衡这种支出还是那种支出。所以,要在每月消费之前,为养老做一些储蓄,在考虑其他财务目标前,要考虑养老,外国理财专家称为payyourselffirst。
比如子女教育,有经济学家将孩子比作商品,要么是耐用生产品,要么是耐用消费品。耐用生产品如姚明,是摇钱树,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放弃“养儿防老”的念头,就不要无节制地在子女教育上投资。由于子女教育和养老计划在目标时间上比较接近,家庭要在子女教育计划和养老计划中获得平衡,在为子女教育投资时,也要为自己养老投资。
否则,30年后谁养你呢?
社区养老报告
近期,国家统计局保定调查队就我市社区养老问题随机抽取市区内6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专题调研:只有48%的老年人对所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感到满意,40%的老年人认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老年人对我市社区养老满意度不高显示出我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目前我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一)社区积极性高,但受到场所、经费、人员等因素制约。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调查6个社区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展养老服务,例如开展卫生讲座,文娱活动等,但均表示对于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能力远远小于社区老年人需求,社区仅靠自身能力很难开展水平更高、服务更广的养老服务。
(二)缺少专业化服务队伍,老年人精神方面需求难以满足。
由于提供养老服务面临收入低、环境差、风险大等困难,很难组织出一支具有专业医疗、护理、卫生等知识的服务队伍。另外,在调查中有48%的老人感觉急需休闲娱乐活动和心理护理,有28%的老人希望社区养老服务人员具有心理护理技能。
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后,4+2+1的家庭结构已经成为常态化,绝大部分的养老负担,将会由独生子女承受。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老人日常生活起居靠自己,有45%的老人同时依靠老伴照顾,能受到儿女子孙或其他家属照顾的仅占16%。独子养老而又独木难支,独生子女一比二的面对长辈家庭成员养老问题,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无论是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特别是亲子交往、精神慰藉,老年人能从孩子身上得到的都非常有限。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家庭养老资源日渐不足,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很不现实,社区养老是一种必然选择并将成为趋势。
政府应对社区养老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如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老年人,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
同时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还要做出更细致具体、积极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大对政策执行的力度监管,使惠老政策真正能够落到实处。
(二)鼓励社会资源进入。
鼓励社区养老服务引入社会资源,在社区建立托老所和医养结合式的综合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对于正规的社区养老机构,给予财政支持以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慈善捐赠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于开展养老救助项目。
(三)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倡导养老服务队伍实行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对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登记、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的擅长和服务热情。
(四)改变传统养老理念,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倡导老人接受社区养老的新观念,社区工作人员对于本社区老年人进行详细登记,了解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吸引更多的义工、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养老之中。
4、过半老人不满意目前社区养老,最关注身体健康。
本次调查的6个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占66.67%,为高龄、失能低收入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服务的占83.33%。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的老年人对所在社区为老年提供的养老服务感到满意,40%的老年人认为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服务专业。老年人对我市社区养老满意度不高显示出我市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薄弱。
养老问题中,96%的老年人认为平时生活急需医疗保健、身体锻炼和紧急救助三项养老服务,60%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具有医疗保健指导这项技能,有48%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可以增加并及时维护健身器材。
社区养老报告
市政府林涛副市长带领各区分管区长,市、区民政局负责人,部分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组织负责人,先后到xx市、xx市、xx市,学习考察了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做法。就加强我市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现报告如下:。
1、稳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社区干部职业化进程,稳定社区工作队伍。社区专职干部一般配备6-10人,到20xx年每个社区配备1名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招聘的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已3年为一个聘期,连续工作满2个聘期后可转为长期聘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实行“区街共管”调整或调动社区干部,要经区组织部、民政局(社区办)同意,社区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由街道负责。推进“政民工评”,绩效津贴、岗位津贴与社区居民满意度挂钩。
规范社区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居财区管”。各区在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由财政局、民政局(社区办)共同监管的社区专户,将预算内的办公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各区民政局(社区办)建立社区工作用房产权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理顺社区工作运行机制,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清理、整合在社区设立的各种工作机构,规范政府部门面向社区开展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种会议、台账和材料表表。
2、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成在社区信息化系统、三级公共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既能准确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又能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健全社区自治体系,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社会救助、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下属委员会;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居民自治组织,从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居委会主任和热心人士中选强配齐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建立一支居民广泛参与的网格化服务队伍。
规范社区民主管理制度,规范社区民主选举程序,深入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创新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民主形式;建立社区工作人员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建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定期议事协商制度。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改革管理登记体制,对暂不具备条件、但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类、慈善公益类、生活服务类、家政服务类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1、推进精街道强社区的管理模式。
xx市对街道办事处进行精简,每个办事处的内设科室由原来的7-8个减少到4个,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5-50人减少到18人左右,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的6-9人减少到4人。并重新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责作了界定,街道主要行使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资源、监督管理、指导服务和综合治理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相关事务性工作下放到社区。建立“一委一站一居”三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格局,区域性社区党委对辖区内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全责,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区域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服务站全面承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统计等12类64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原来街道12类64项服务下沉到社区,通过机关选派和社会招聘专业社工补充基层工作力量,社区人员增加17人,每人既承担社区管理服务站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事项,又承担网格内居民各类事务的服务职责,充分履行“一人双岗”职能,实现了精细化、无缝隙服务;居委会回归本位。成立了各类议事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加强自治工作,做到“贴身贴心”式服务。
2、注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促进社会工作及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融合为目标,以培育社工机构推进社工服务专业化为依托,以社工、助工、义工良性互动为平台,从培训上强化人才,从管理上优化结构,从经费上保障发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在xx市民政局设立了社会工作科,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者协会。各旗县区、街道、社区分别相继成立了社工办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所、社会工作服务站。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政府先后投入l60多万元,以项目招标、委托等多种形式,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老人、青少年、家庭等提供服务,并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xx市民政局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签订了“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协议”,引导现有社工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做好社会工作,并印发了《xx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参训人员达3500人次。共有1556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
xx市xx区建立了“以社工为引领,以助工为主体,以义工为辅助”的“三工”联动模式,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打造了“民政社工服务”、“司法矫正服务”、“为老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等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示范点,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
xx市投入100多万元向能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民间社工机构购买服务。从深圳引进首家民间社工机构——德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内科大、包头师范学院成立三家本土化社工机构,并与xx市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为专业社工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资源。
xx市的社区建设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起点高、投入大、服务设施完善、亮点突出。推行社区党组织360精细化服务,开展三级联建,实现组织全覆盖,成立“暮光之春”等社区特色党支部,运用社区党员队伍拓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爱心联盟站”,由社区邻里中心联合周边的理发店、粮油店、餐馆超市、诊所等商家组成的服务团体,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以聚心、孝心、舒心、贴心、暖心和乐心“六心”为载体,开展为老特色服务。
(一)xx市的主要做法。
1.搭建了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xx市家庭服务网络中心,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一站式家庭服务便民项目,通过“95081”(叫我来帮你)24小时服务热线,为家庭客户提供家庭服务预订、家庭信息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家庭购物配送、家庭交互沟通等公共服务内容。同时,搭建了“一键通”紧急救助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开通社区服务热线8989966和社区服务网站,使用“一卡通”便民服务卡智能结算系统,推进了居家养老产业化。
2.重视少数民族养老机构建设。在市政规划改造的拆迁区,保留了xx区穆斯林养老院,区政府又投资新建了多功能的养老公寓楼。
(二)xx市的主要做法。
从20xx年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基本上构建起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是20xx年,昆区民政局、中国移动包头分公司、河北朗天科技发展公司合作,投入690万元建成覆盖昆区的“12349”居家养老呼叫中心,平台由最初的10个坐席增加到20个,在网用户由10000户发展到30000户,有近400家有资质的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家庭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送饭送医等上门服务。二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全市在城市和农村社区建立近17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累计培训300名养老护理员。昆区、xx区等投入专项资金为70岁以上低收入的鳏寡及“空巢”老人近千人购买服务。
从20xx年开始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现已建成42个,床位设置均在10张左右,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在旧小区以整合社区办公资源为主,新建小区规定其必须配备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老人到中心主要是开展活动,休息和就餐的人员较少,个别开展的针灸、拔罐、火疗等项目,深受老年人欢迎。
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9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3家,民办养老机构36家),民办养老院的数量居全区第二,床位数和入住人数居全区第一,养老床位数总计1.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5张,各类养老机构收养老人近8000人,基本上满足了老年人机构养老的服务需求。养老机构的经营方式有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营、民办公助等。养老机构收养对象人数以高龄、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为主(90%),政府供养对象人数仅1800人左右,占机构供养人数的22%左右,大部分养老机构配备了用餐、如厕、洗浴、康复护理、室内外活动功能用房。特别是xx区长胜养老院的里外套间、带卫生间的房屋布局深受老年人喜爱。
4.养老服务体系机制建设和实施保障。
制定了《xx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xx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xx市老年人保护条例》、《xx市老年人优待规定》、《xx市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市老龄工作的意见》、《关于未参加我市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退休(退职)人员发放养老生活补贴实施方案》、《关于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采取各种形式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财税减免优惠;用水、用电、用气优惠;为养老院老人协调办理老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就业、工会、妇联等部门协助建设教育培训基地,免费为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提高持证上岗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为老服务,为养老服务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xx市的主要做法。
在xx市,有四点深刻感受:。
一是市委、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较大。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带动社会力量投入5.2亿元,共建成102所养老福利机构,床位总量1297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61张,提前超出了民政部“十二五”规划目标。市政府先后出台了xx市《加快推进敬老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意见》、《社会养老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社会养老机构资金资助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文件。对新建、扩建的社会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7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投入使用的床位,每张床位每月补贴300元。
二是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各级财政累计投入5.2亿元,共建成公办养老机构82家。特别是位于xx区养老产业园区的xx区民政福利中心,是集老年养护中心、光荣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配套设施完善,节约了管理成本。
三是民办养老机构推行不同特色的精细化服务,推进老年人医养结合。xx区鑫海颐和院设健康疗养床位1000张,“候鸟式”养老床位1000张,房内布局设置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的各个细节,院内建有2400平方米的封闭式四季花庭,导入日本先进的精细化介护服务理念,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xx区中华情国际健康养生院集老年公寓、糖尿病医院、失能老人康复医院于一体,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开放养老床位200张,依托雄厚的医疗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四是政府购买服务,带动社会组织提供多方位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如:xx区兴胜街道办事处,引进的仁爱华养老服务公司、春晖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开展了“爱晚居”日间照料、“一米阳光”精神关爱、“爱是春天”失能关怀、“康乐之家”残疾人关爱和金牌家政等服务内容,通过街道社会组织培育评估中心审定1a--5a的服务绩效,分别支付不同比例的购买服务费用,20xx年兴胜办事处为2家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119.6万元。
结合我市争创全国和谐社的和区建设示范城市的工作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抓紧出台《xx市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社区建设工作管理体制,规范社区组织设置,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用,积极开展社区自治活动,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管理社区的作用,建立社会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建立市党政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联系社区制度,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切实做好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变管理为服务,社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管理。还原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
二是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区与驻社区单位共同建立的非建制党委,定期协商社区事务,发挥统筹区域的领导核心作用,对辖区内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完善社区工作机制。健全工作经费纳入预算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社区建设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依法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委托社区组织承担从政府职能转变交由社会的服务。增加经费投入,在进一步完善社区硬件设施的同时,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培育社会组织、购买社区社会服务;完善队伍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本地教育资源的专业教育、社工岗前培训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为社区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社区工作者待遇的文件精神,提高待遇标准,建立培养选拔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街道领导班子的激励机制,增强岗位吸引力。尽快启动为每个社区招录至少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工作,制定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提高服务居民、治理社区的能力。
五是完善服务功能。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对其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与居民的需求有机结合,集中向居民提供文化教育、社会治安、司法援助、人民调解、就业、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廉租住房保障、医疗和教育救助、优待抚恤、人口和计划生育和居民互助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孤、老、病、残及其他困难群体的社区救助机制。社区文化服务站,为居民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廉政文化、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场所,结合书法城建设开展书法辅导、创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服务,方便居民小病救治的同时,为残疾人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提供方便条件,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辅助服务。
六是培育社会组织。全面落实《xx市关于鼓励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发挥xx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文体类社会组织,如社区秧歌队、武术队、健身队、夕阳红合唱队、门球队、曲艺队等社区文艺组织。扶持社区组织举办居民普法、文明道德、家庭健康、花卉知识、书画、桥牌等讲座以及京剧票友沙龙等活动,丰富居民生活,增进社区居民间的联系,融洽邻里关系,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社会活力。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35号)和全区养老服务体系现场推进会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议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积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定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确定4个试点社区,从福彩公益金中安排了试点补助资金;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家政公司、餐饮企业等社会组织通过市场化管理模式,参与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运营,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重点支持有实力的社会组织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建议市、区财政从20xx年起,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比例安排运行补贴资金。
二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功能,社区配备的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矛盾调解室、电脑室、健身房等功能设施及室外活动场所,应全部面向社区老年人免费开放;建议在棚户区、采煤沉陷区搬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综合配套建设为老服务设施设备,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行提供便利条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中,应特别注重做好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功能衔接,配合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建立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提高社区为老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三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建议市、区财政安排必要的培训经费,依托政府主办和社会兴办的专门培训机构,分批次对全市从事养老服务的职工、义工、社工人员,免费进行系统的养老服务专业培训,首先保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提高服务层次,推进为老服务人才市场的发展。依托xx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健全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积极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将全市社区服务志愿者按区域、专长分别组成专项服务队(组),引导他们从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四是探索推开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补贴。20xx年,逐步推开政府购买服务,建议将政府购买社区为老服务列入各级财政购买服务范围,市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区财政补足不足部分,做好四个试点工作;支出形式主要通过发放老年人居家照料、社区养老补助代金券,由社会组织、社区商业网点提供服务。
五是健全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议市、区财政按比例安排“12349”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资金,借助xx市“12345”城市管理数字化网络,推广xx区海北办事处为每户老年人家庭配备“一键通呼叫器”的做法,20xx年全面延伸,构建完善的市、区、镇(办)、社区四级助老服务信息网络。
在机构养老方面,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要求,扶持推动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尊老助老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主渠道和社区宣传载体,使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优越性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认可;开展“敬老孝星”评比活动,努力营造社会关心支持、个人积极参与的敬老助老氛围。
二是完善养老机构扶持政策。宣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民政部令第48号颁布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xx区《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建议市政府出台《xx市大力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意见》,明确最新的扶持优惠政策,对自治区确定的养老机构建设补助资金、运行床位补贴,我市应按要求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三是积极探索政策创制、管理创新。在建立养老机构保险制度、争取低息贷款、实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落实养老护理员特殊津贴制度等方面,申请纳入自治区试点,保持上下扶持政策衔接到位。同时,继续认真实施示范老年养护院“阳光计划”、市区综合老年养护院“月光计划”、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计划”、农牧区五保供养“霞光计划”、老年人康复辅具配置“助康计划”和民办养老院“爱心护理工程”等重点为老工作。
四是坚持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规范。加强对现有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强化饮食、消防、安全管理,坚决取缔未经批准的不合格民办托老机构。认真组织开展养老机构升级达标活动,提高专业为老服务水平。20xx年,坚持政府投资主渠道,新建西部地区上档次的示范养老院---xx市老年养护服务中心;坚持政策扶持重点民办养老机构,启动xx区宜和老年公寓二期扩建、新建xx区爱心老年公寓和xx区东兴老年公寓项目,引导养老机构设立老年人喜爱的居住布局,配置更具人性化的服务设备。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到20xx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计划达到25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5张,形成层次搭配、功能完善的养老机构布局。
社区养老报告
区作为xx市的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比较早,成效显著,不仅荣获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称号,也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为了进一步追踪了解xx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需求情况,区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于20xx年8月开展了xx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根据xx区社区总数及分布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抽取了有代表性的9个社区,被抽中社区内的50岁及以上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用上门访问、当场填报的方式,实际有效调查300位老年居民。
1、调查样本均衡分布于9个典型社区。
从辖区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区规模及老年人分布状况,本次问卷调查遵循科学的抽样原则,主要选取了天一家园社区、马园社区、新高社区、平桥社区、芝红社区、秀水社区、徐家漕社区、汪弄社区、北郊社区等9个社区。为了确保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汪弄社区、天一家园社区和徐家漕社区分别调查40位老年人,其余6个社区分别调查30位老年人。
在300位老年人中,调查对象的年龄多数介于50-70岁,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潜在需求者。具体来看,年龄在50-59岁的老年人占30.3%,60-69岁的老年人占33.3%,70-79岁的老年人占21.0%,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对较少,仅占15.4%。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被调查者所占比重为33.7%,女性被调查者占66.3%,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3、调查对象未与子女同住现象比较普遍。
在300位被调查的老年人中,98%的老年人拥有一个及以上的子女,其中一个子女的占42.3%,两个及以上子女的占55.7%,无子女的情况较少,仅为2.0%。但是调查显示,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未与子女同住现象比较普遍,如64.0%的调查对象表示未与子女同住,仅有36.0%的调查对象与子女同住。从调查对象的身体情况来看,健康状况良好,82.3%的调查对象生活能够自理,仅有2.7%的调查对象生活不能自理。
4、调查对象对养老费用的心理承受能力较高。
调查显示,城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人均月收入高于20xx元的老年人比重达到31.0%,在1000-20xx元之间的比重最高,达到58.7%,低于1000元的仅占10.3%,而且80.3%的人以退休工资或养老金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费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对较高,分别有21.7%、53.0%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接受每月20xx元以上和1000-20xx元的养老费用,仅有8.6%的调查对象只能承受每月不超过500元的养老费用。
为了进一步掌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覆盖程度,我们特别设置了关于知晓度及满意度的相关问题。调查显示,xx区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知晓度和满意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1、六成以上调查对象偏好于家庭养老。
调查显示,在目前的各类养老模式中,大多数调查对象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其中,46.0%的调查对象选择由子女负责的家庭养老,18.7%的调查对象选择社区居家养老,两类家庭养老的比重合计达到64.7%,超过六成。其次,机构养老模式比较受欢迎,分别有13.7%和10.0%的调查对象倾向于福利院或者老年公寓。相比之下,众多调查对象不愿意选择聘请保姆或投亲靠友的养老模式,选择这两类模式的调查对象分别仅为2.3%和0.7%。
虽然xx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较好,但这次调查显示知晓度仍然不高,仅有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了解社区居家养老这一养老模式,知晓度较低。具体来看,2.7%的调查对象表示“很清楚”社区居家养老模式,19.0%的调查对象表示“知道”,28.7%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一点”,三者合计比重达到50.4%,超过五成;仍然有49.6%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3、享受过社区居家养老的调查对象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享受过社区居家养老的调查对象对这一养老模式比较满意,仅有8.7%的调查对象选择“不满意”。具体分类来看,有10.9%的调查对象持“很满意”的态度,31.5%的调查对象表示“比较满意”,两者合计比重达到42.4%,超过四成。但是由于多重原因的影响,仍然有48.9%享受过社区居家养老的调查对象对这一养老印象不深、满意度不高,选择了“一般”的选项。
调查显示,社区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具体来看,选择所在社区仅提供一项服务的比重为58.4%,提供两项服务的为29.2%,三项及以上服务的仅为11.9%。从服务形式来看,主要集中在层次较低的服务上,分别有35.8%、28.4%、28.0%、27.2%的调查对象表示社区提供了“健身保健”、“钟点工”、“休闲娱乐”和“日渐照料”服务,仅有11.5%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提供了“知识讲座”服务。
5、老年活动中心成为社区精神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
目前,社区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79.3%的调查对象表示所在社区以各种形式提供过这一服务。其中,61.3%的调查对象表示“老年活动中心”是所在社区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主要平台,另外分别有27.3%、13.0%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文艺活动”、“兴趣班、培训班”等形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这也意味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多。为了准确了解实际需求,我们对300位老年人进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意愿调查分析。
1、近四成调查对象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意愿程度一般。其中,39.3%的调查对象表示十分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而26.7%的调查对象不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此外,34.0%的调查对象表示未考虑是否采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主要原因是这部分调查对象的年龄普遍不高。
2、地理优势成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对象中,地理因素成为影响他们选择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老年人普遍希望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分别有59.3%、44.1%的调查对象认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就“可以不离开熟悉环境”以及“作为家人照顾不到的地方的补充”。另外,分别有31.4%和28.8%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多元化”和“费用较低”是他们选择这一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3、服务内容不全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短板。
调查显示,不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重要原因是这一模式的服务内容不全,服务水平不高,形式不够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调查对象的各类需求。在不愿意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调查对象中,选择“无法满足需求”占83.8%,超过八成;选择“所在社区无此服务”的比重占43.8%,选择“服务质量不好”的占32.5%,选择“经济负担不了”的占22.5%。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入了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有助于我们弥补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1、医疗保健、家政服务成为需求最大的项目。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预期较高,希望能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项目。具体分类来看,选择医疗保健及家政服务的调查对象最多,均超过了四成,分别达到52.3%和45.7%;其次是要求提供方便营养的餐饮服务,所占比重为3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提供聊天、健身、娱乐等精神文化服务内容的调查对象越来越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26.3%、25.3%和24.7%。
2、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需要具备“多面手”特质。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要求较为“苛刻”。其中,分别有56.0%和47.3%的调查对象认为服务人员应具备“医疗保健指导”及“家政服务”等各项技能。而且老年人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有40.3%的调查对象希望服务人员具备聊天解闷、心理辅导等“心理护理”的技能。此外,18.7%的调查对象希望服务人员能够帮助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理财”。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认为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偏低,希望今后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前进。具体来看,53.0%的调查对象希望社区能够“完善服务项目”来满足调查对象的各类需求;其次41.0%、38.3%的调查对象希望能够“健全服务设施”、“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分别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对社区居家养老提出了殷切希望。此外,24.3%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可以通过“增加服务活动的频率”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水平。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近年来xx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养老服务的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增多、水平不断提高,这一模式深受老年人的欢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xx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覆盖面、知晓度、满意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今后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强化培育专业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健全养老保障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社区养老工作计划
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9%。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4.坚持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蛟河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底,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全面推进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中心城区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到2015年12月底全市拥有养老床位数2000张,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1.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15年底,建立覆盖中心城区、乡镇街区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中心城区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镇街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
1.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在每个城镇社区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务信息,整合服务资源,组织为老服务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帮助,形成全方位、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2.推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结合农村社区建设,依托建制村或有条件的自然屯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内外活动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文体活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结对帮扶、邻里守望等方式,推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社区养老服务计划
xx年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按照镇党委、政府总体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把芦溪敬老院打造成五星级敬老院:
1.认真组织管理工作人员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增强服务意识勤俭办院。
2.加强院务工作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办。
3.加强院民思想教育工作,以院为家、团结互助、争做文明院民。
4.办好庭院经济、巩固壮大,养猪场、蔬菜基地,争取猪肉自给60%以上,蔬菜自给70%以上。
5.加强火源、电源工作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6.积极争取民政部门的支持,对食堂进行维修改造。
社区养老工作计划
一、强化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宗旨,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机构示范作用,三是抓好创新管理,把现有的政策落实好,实行绩效考核。
二、加强社会办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打造升级达标示范性养老机构,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按照我市养老需要发展布局发展,培育助老家庭连锁管理机构科学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经验。
三、完善社会办养老机构规章制度。
二是认真落实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补贴方案,制定政府补贴标准,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创新工作模式。重新启动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工作,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对养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养老机构进行等级评定等工作。
五、筹划我市养老机构老人意外伤害保险,为入住机构的老人享有一份人身保障,降低养老机构行业风险;规范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市场,解决养老服务行业培训内容、标准混乱等问题。
六、继续开展十县(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点培育2-3个示范点,典型引路,带动全面发展。
社区养老报告
望湖社区隶属于望湖街道,成立于20xx年10月,是以省直机关住宅为主的纯居民类的新兴社区,辖区约1平方公里,含6个生活小区和2所中小学校,91幢楼房,现入住居民489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429人。自20xx年9月11日开放“居家养老食堂”以来,现已办理食堂饭卡的有298人。
食堂为社区自办,位于社区二楼的活动中心。社区一次性投入8万元,为食堂配备了灶台、冰箱、消毒柜、不锈钢灶具、桌椅等设施,食堂操作间面积约15平方米,餐厅面积约45平方米,可容纳40来人同时就餐。社区聘用2名工作人员,每月工资1700元。食堂只供应中餐,有三种价格共选择,一荤一素一炒一汤8元,一荤两素两炒一汤10元,两荤一素两炒一汤12元。自开放以来,每天约有30-40人就餐,最多时有近70人就餐,中青年及学生居多。
通过走访座谈,调研组认为社区食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社区兴办食堂,在合肥地区也不多见。望湖社区虽然承担着食品安全、舆论评判、群众认可度及资金补贴压力等风险,但仍立足为民服务,把办食堂视作便民利民的突破点、结合点,作为为民服务的叠加载体,积极筹办了社区食堂。
社区把食堂定位为非盈利的公益性质,初衷是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兼顾其他群众,落脚点是方便于民、让利于民,所以取名为“居家养老食堂”。食堂在经营中,虽然荤素炒汤齐全,价格低廉,场所免费,但由于我国老年人的传统生活习惯,不愿过多外出就餐,平常老年人光顾较少,大多为中青年及学生。食堂运行8个月来,由于饭菜售价便宜,多数月份为微亏经营(平均月亏约550元左右)。
社区从设备的配制,到员工的聘用,都进行了精细的考量,不愿多闲置一项资源;从食材的订购,到就餐的人数,每天都有专人精确统计,不愿多浪费一分钱;从饭菜汤的调配,到食品安全、场所的使用都明确专人管理,并注意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加以整改。由于管理精细、价位低廉、环境整洁,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望湖社区活动中心配套有阅览室、健身房、保健室、室和室外封闭的活动场,都是由健身骨干自我管理,全天候免费开放。这些场所可一场多用,能容纳百多人同时就餐。这既可让喜爱运动的人就餐后连续活动,也可让中午不便回家的年轻人和学生饭后自我选择运动项目、休闲娱乐。使食堂与活动场馆互为补充,相互利用,做到了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调研组认为,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小区已不仅是个住所的概念,人们普遍希望所居住的社区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构建成一个包容和谐的“大家庭”。社区食堂的诞生,作为创新服务的载体,已赢得了居民的欢迎。如何将社区食堂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探索,保证食堂能长期正常运营,还需要作深入探讨。
一是可把望湖社区食堂作为全区为民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类型、一个品牌加以总结宣传,以坚定社区的信念和决心,扩大社会的影响面,把这颗明珠打造更鲜更亮。二是在经费上给予奖补。社区食堂功能定位为公益性质,一直在微亏经营,对无固定资产、缺少资金来源的望湖社区,应给予以奖代补(每年约上万元);对长期在食堂就餐或订餐的老弱病残人员可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对有条件有积极性的社区,愿意办的,政府应予鼓励。
一是适时调整服务对象。现阶段小区入住率不高(只占四分之一),食堂可面向社会开放。但随着省行政办公中心的启用、高铁站投入运营等,小区人口将会有大幅攀升,仅凭社区食堂现有的容量是很难满足需要的,食堂功能定位应回归到居家养老服务上,以解决小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重点是保证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和病残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餐问题。二是测算经营成本。如果食堂长期亏本经营,社区没有较好的财力支撑,将很难为继。在目前老年人就餐不多的情况下,食堂可考虑改变纯公益性服务,实行保本或微利经营,实现自负盈亏的良性运作。三是注重学习外地经验,尝试多种经营模式,增加服务内容(如开启早餐等),实行多元化运营。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据了解,小区还有不少居民不知社区办食堂,更不知食堂的定位,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食堂的知晓率和社会影响面。五是要以“居家养老食堂”为项目由头,善于策划包装,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奖补。
一是要保证食品安全。要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把食材质量关、餐具消毒关和场所洁净关等,真正让社区食堂成为放心食堂。二是要提升服务质量。要注意了解不同人群的口味要求,不断调整荤素菜花样、粗细食搭配,做到营养均衡、数量满足、价格合理,真正把社区食堂办成居民满意食堂。三是要扩大服务范围。重点要了解掌握小区老年人群的结构、状况、需求。调理好膳食结构,逐步探索对有需求的高龄、孤寡、独居、病残人员提供订餐、送餐等服务,以精细化的就餐照料,不断提高社区食堂的满意度、知名度。
社区养老工作总结
养老机构社会工作的内容可分为协助照顾工作、社区宣传工作和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工作、志愿者招募、活动组织及管理。
(1)协助照顾工作。
社会工作者为日托和入住的长者提供服务,在日常照护康养过程中提供服务协助和支持,也参与机构的行政工作。
参与社区各类宣传工作和对外交流工作,对外传播稿件发布和对内活动周报展示。
(3)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工作。
促进健康与预防疾病是机构保健社会工作的新方向,机构加强入住长者和家属关于疾病预防与保健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为长者服务的理想。借助大众传播咨询和机构内医疗卫生资源,如通过组织现场社区座谈、机构内健康管理活动,可以有效地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尤其是与长者相关的慢性病保健知识。
招募、组织、训练志愿者队伍,发起社区志愿服务运动,把社区内自愿从事服务、有一定时间和能力的资源组织起来,由机构协助加以训练,从事长者照护康养类和文体娱乐类服务工作,同时宣传预防疾病的知识。
社区养老工作总结
二0xx年,我中心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企业养老保险中心和xx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领导班子的有力带领下,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扎实拼搏,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进步长足。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全年工作主要亮点有八。一是养老保险费征缴保持稳定。采取实行征缴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征缴协管员”制度等工作措施,迎难而上,功坚克难,不断加大征缴力度,强化征缴实效。今年在xx区企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000万元,征缴率0。二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持续正常。不断健全完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发放工作服务水平,全年发放养老金000万元,深受离退休人员好评。三是养老保险扩面稳步推进。紧抓全省统一开展扩面征缴专项活动的有利契机,乘势而上,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全年新增参保企业0家,新增参保职工000人。四是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工作顺利完成。目前中心各项业务工作均与市中心实现良好衔接,诸项业务运转高效、有条不紊。五是退休人员增资工作高效开展。将增资工作作为阶段性中心任务,中心工作人员全员动员,分工协作,牺牲节假日,确保了每一名退休职工增资数据的准确无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近万名离退休人员的增资任务。六是养老保险待遇审核工作精准无误。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实现退休人员待遇微机核算,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审核工作的工效和准确性。全年审核确定退休人员待遇000余人次,无一出现失误。七是养老保险财务管理工作日趋规范有序。逐步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狠抓制度落实,实际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上级财务工作规程要求办事,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万无一失。八是养老保险稽核工作精细严谨。今年按惯例对发放养老金人员进行了认真年审,审查工作坚持做到严格细致,逐人对照,逐人过关,共检查离退休人员9000余人,停发养老金760人,通过检查避免基金损失8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管理,优化工作机制。良好的工作机制是确保一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证。我中心坚持从建机制、建制度着手,以先进的工作机制提工效、促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征缴、扩面等项工作目标责任制,科学分解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实行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强化公文写作责任,实施奖惩,充分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中心领导班子研究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班子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重大问题,部署下步工作;建立工作成效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下步工作。
(二)开拓进取,创新工作方法。我中心根据当前扩面征缴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中心领导针对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任务繁重,而自身工作力量有限的现实,经过深入企业、基层认真调查研究,自从事公益岗位人员中优选36名文化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保政策法规、待遇确定等方面知识培训,聘任为“征缴协管员”,分赴全区街道、社区开展社保知识宣传、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该办法采用以来,全区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的社保意识明显增强,到劳动部门咨询相关政策的人员明显增多,效果正在日益显现。
(三)注重学习,提高人员素质。我们将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中心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定期举办业务知识讲座,请中心领导、业务骨干讲授业务知识,解读最新政策,开展业务政策大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股室间自学,相互介绍各自业务内容、工作流程,加强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使工作人员都能业务精通、一专多能;鼓励工作人员自觉利用工余时间开展自学,全面学习微机操作、计算机软件使用、财务会计等多方面知识,积累知识,以学促工,打牢做好本职工作的坚实基础。
(四)严格要求,强化组织纪律。具有严明的工作纪律是保___证一支队伍不断取得新成绩的重要条件。我中心对工作人员坚持严格管理,从严要求,要求工作人员认真遵守中心的日常作息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切实做到按时上下班,无特殊情况决不迟到、早退等。中心领导班子更是从我做起,率先垂范,树立榜样,带头早来晚走,带头无私奉献,全中心形成了守纪律、比贡献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三、存在不足与明年打算。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足。一是养老保险费征缴形势严峻,征缴发放矛盾突出,基金收支缺口较大;二是面对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的新形势,工作人员的素质尚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硬件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新的一年中,我们将针对。
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基金征缴,积极推进扩面,挖掘征收潜力,最大限度地征缴养老保险基金,努力缓解征缴发放矛盾;认真坚持、良好落实各项学习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力求较好适应实行市级统筹后新的形势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科学调剂使用现有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合理利用办公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展望明年的工作,我们信心百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决心在新的一年中,振奋精神,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再接再励,努力使各项工作再创新佳绩。
《20xx年养老保险工作总结》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20xx年养老保险工作总结。
社区养老活动方案
尊老敬老、传承美德,让辖区每一位老人幸福、健康的安享晚年,是基层社区为群众做好服务的重点工作。为了让辖区长者们走出家门,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发挥他们的创新想象力,12月17日,长沙桃花井社区博爱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仁德养老社会组织开展“爱在夕阳红·巧手纽扣画”创意diy主题活动。
平日里,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的老年人,喜欢写写字画、唱歌跳舞活动筋骨,还有的三五成群喝茶聊天看看报纸,对于制作纽扣画,大家都觉得新鲜,参与热情极高。
社工们事先准备了背景画、色彩缤纷的小小纽扣以及胶水等材料,初学者在描好的图案上,比对着挑选带胶纽扣直接粘上。这是一种不费体力、手脑紧密结合的艺术创作,对老人锻炼思维和活动手指大有好处,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纽扣让老人们找到了童年的感觉。
在社工的指导下,大家选好自己喜欢的图片,对应图案选出纽扣,用胶水轻轻粘上。不一会儿,一堆堆纽扣就变成了一幅幅漂亮的纽扣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花花草草呈现在眼前。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开心得像个小朋友。活动中,老人们彼此交流、互相欣赏,现场氛围温馨和谐。
桃花井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模式,精心打造4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康复训练、日常照料室、图书阅览区、书法室等功能区,主要为老人提供日常照料、休闲娱乐、免费阅读、书画交流等服务,本次开展的创意diy手工制作主题活动,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社区养老活动方案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加快构建社区居家机构相协调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着力为老年人营造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试点,莫斯台街道豪林社区紧紧围绕“老有所养”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借势借力、整合资源,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日间照料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新型养老助残服务中心,着力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趟出了一条社区居家养老享老的新路径。
“我们联合专业养老机构,积极推进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尽力满足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的养老健康需要。”社区书记杨晨晨介绍说。目前,社区联合福源养老服务机构,打造约1300余平方米的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活动室、康复室等,重点实施助洁、康养护理、短期托养等服务项目,等疫情稳定后还会相继开放共享餐厅等区域,真正让“养老院”开到居民家门口。
在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老人们有的在看电视聊天,有的卧床休息。中心内窗明几净、设施齐备,区域划分明晰。“过去我因为脑血栓右半身行动不便,加上老伴和儿女都不在身边,经常自己在家摔倒了都没人知道。自从来到这儿,不光天天有人照顾饮食起居,还有专业护理人员帮我做康复训练。你瞧,我现在都能自己下地走路了!”今年62岁的刘阿姨眼里泛着泪光。
临近中午,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活动室,一群老大爷正围着桌子打扑克边唠嗑。其中一位76岁的李大爷,很有兴致地和记者聊起来。他说,自己的老伴去世后,孩子都忙于工作,很少有空陪他,但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就把他送到了这里。这里环境不错,一日三餐有人管,有事就找工作人员,平时没事可以去活动室娱乐,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孩子也很放心。
在这里,老人们不仅身体上能得到悉心照顾,平日里,还可以聚到一起唠唠家常、阅读书籍、锻炼身体。社区还会根据老人们的需求,举办唱歌、益智、手工等丰富多样的兴趣课堂……在这里,总能听到老人们幸福的笑声。
豪林社区以养老助残服务中心运营为平台,不断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帮扶式”服务。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我们的节日”等重要节点,做好助困慰问活动。今年以来,共走访慰问68人次,发放慰问金15000余元;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医心为你”“与爱同行”等志愿服务品牌,=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检测白内障服务3次,服务人数300余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就业帮扶,已为辖区老年人家属推荐就业8人;及时将民政惠民政策传达给老年群体,确保权益应享尽享,不落一人。年初至今,办理60周岁老年人意外险登记203人、70岁老年人补贴6人、低保1户。
家门口的养老院,托起幸福“夕阳红”。如今,豪林社区正在为辖区老年人编织一张幸福网,实现从“养老”到“享老”转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美好。“下一步,我们还打算和养老机构深入商谈,为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包括上门服务清单、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清单、长短期托养清单等。”杨晨晨说。
社区养老活动方案
二、项目资金缺口115。
三、具体筹资进度117。
第五节:项目资金报酬与退出118。
一、股票上市118。
二、股权转让118。
三、股权回购118。
四、股利118。
第八章:养老社区项目财务预测120。
第一节:财务评价基础数据120。
第二节:项目销售收入预测120。
一、出售部分收入预测120。
(一)出售部分收入预测基本假设120。
(二)出售部分不同开发期收入预测121。
(三)出售部分不同年份收入预测122。
二、自持(出租)部分收入预测123。
(一)自持(出租)部分收入预测基本假设123。
(二)自持(出租)部分不同出租类型收入预测126。
(三)自持(出租)部分不同年份收入预测127。
三、自持(配套)部分收入预测128。
四、项目总收入预测129。
第三节:项目成本费用预测130。
一、建设成本估算130。
二、运营费用估算130。
三、总成本费用估算132。
第四节:项目盈余利润估算132。
一、项目利润总额构成132。
二、**养老社区项目分析133。
第五节:项目敏感性分析134。
一、项目敏感性分析定义和步骤134。
二、价格敏感性分析135。
三、成本敏感性分析135。
四、出售/出租率敏感性分析136。
第九章:养老社区项目投资风险与控制137。
第一节:政策风险与控制137。
一、政策风险137。
二、可能的对策137。
第二节:市场风险与控制137。
一、市场风险137。
二、可能的对策137。
第三节:经营风险与控制138。
一、经营风险138。
二、可能的对策138。
第四节:财务风险与控制138。
一、财务风险138。
二、可能的对策139。
第五节:资源风险与控制139。
一、资源风险139。
二、可能的对策139。
社区养老活动方案
为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人文环境,更好的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内居家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的,特制订天后宫社区居家养老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形式。
按照七个坚持的原则,以街道牵头,社区负责承办的方法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其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使区内老人既不需离开家,生活又能得到照顾,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努力为老人提供最理想的养老选择。
二、运作规划。
社区拟设立一个居家养老联络站,并指派专人负责居家养老计划的筹划,定期安排走访慰问活动。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再添置完善设施,建立社区养老平台,精心为老人提供有偿及无偿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主要工作及职责:与周边商家签订送餐,家政服务等有偿服务,联系好社区医院对无法出门的老年人实行上门诊治,动员志愿者,义务为孤寡老人进行上门服务,服务项目包括精神慰藉,心里咨询,法律咨询等。并依托社区原有设施,室内健身活动室、棋排室、图书室,多媒体字,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心里慰藉等功能室,以及入户、送餐、陪护等服务。
三、服务原则。
1、无偿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年满70周岁城镇“三无”(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且身边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以及百岁老人等。
2、低偿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指子女不在本辖区居住生活的老年人)、未享受民政各种救助的8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和有一定经济来源但生活仍很困难的老年人。
3、有偿服务对象。有一定经济能力、需要上门照料等服务的老年人,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
4、志愿服务对象。由志愿者服务队伍上门为社区老年人,重点是孤寡老人、高龄空巢老人,病残失能老人提供服务。
四、服务内容。
以老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等服务,同时兼顾老年人文化娱乐、学习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和法律咨询等服务,服务内容可先易后难,逐步拓展。安全保障服务。主要通过相应的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助老服务员、社区工作者、邻里和志愿者的作用,生活照料服务。主要包括日间托老、购物、配餐、送餐、陪护等特别照料的服务和洗衣、打扫卫生、家电维修等一般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服务。主要通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康复治理、心理卫生、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
日间照料。社区设立日间照料服务室,为老人提供托管照顾、午休餐饮、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上门服务。服务对象是社区全体老人,重点是年龄超过70周岁的老人、身患残疾的残障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体弱老人。
志愿服务。社区老年服务社充分挖掘社区现有资源、整合义工、志愿者等社会人力资源建立助老志愿服务队伍,义务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精神慰藉、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服务。
邻里互助。以社区老年服务社为纽带,在邻里之间开展为空巢老人当管家的活动,“生活管家”负责老人日常生活服务,与老人聊天,陪送看病,打扫卫生等等。
六、政府购买服务。
(一)享受条件。
70周岁以上且被政府列入低保(或边缘户)救助对象的空巢老人可享受政。
府购买的服务。
(二)享受标准。
无偿服务对象每人每月可享受20小时的上门服务;低偿服务对象每人每月可享受10小时的的上门服务。无偿、低偿服务对象的服务费用由政府按每小时8元的标准负担。
(三)实现方式。
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统一凭“居家养老服务券”免费享受每月10-20小时的上门服务;政府按月将服务券发放给无偿(或低偿)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使用该券支付上门服务人员服务费;服务人员凭该券到街道结算兑现服务费用。该券由市民政局统一格式、各区民政局自行印制和组织发放,服务券可在同一年度转结使用。
七、申请和审批程序。
1.申请。符合无偿、低偿服务对象条件的老人,由其本人或代理人向所在社区提出申请,填写《安庆市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评审表》。申请时需提交《安庆市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评审表》(一式三份)、3张2寸免冠照片;同时交验申请人的户口本、身份证和低保证(符合低偿服务对象条件的老人出具由原工作单位或劳动部门开具的低收入证明)等原件。
2.初评。社区要及时受理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申请,严格按照享受条件进行初评并签署社区意见,然后将有关材料上报所在街道。
3.审核、审批。所在街道负责组织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的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在社区公示并签署街道评审意见,对《申请评审表》进行编号后报送区民政局审批、备案。
社区养老活动方案
(二)开发策略59。
(三)配套设施60。
第四节:**公司养老社区项目规划60。
一、**公司养老社区项目基本情况60。
二、**公司养老社区项目主要客源61。
(一)项目总体诉求61。
(二)项目目标客群62。
三、**公司养老社区项目总体规划63。
(一)项目总体规划63。
(二)项目开发步骤64。
四、**公司养老社区项目运作模式65。
(一)项目盈利模式65。
(二)核心价值体系67。
(三)养老配套服务衍生新的项目盈利点68。
五、**公司养老社区项目配套设施69。
(一)住宅无障碍设计69。
(二)健康配套70。
(三)生活配套70。
(四)休闲娱乐文化配套71。
(五)精神关怀71。
第五章:养老社区项目商业模式选择72。
第一节:养老社区项目开发条件72。
一、打造养老社区需满足的外部环境条件72。
二、打造养老社区需满足的开发商条件72。
三、打造养老社区的kpi指标73。
第二节:养老社区项目投资开发模式74。
一、养老社区项目的投资开发思路74。
二、养老社区项目的融资方式选择74。
第三节:养老社区项目开发经营模式75。
一、老年住宅与住房产权转换模式75。
二、老年住宅与住房租赁连接模式76。
三、老年住宅投资返本入住模式77。
四、老年住宅与住房产权反向抵押贷款连接模式77。
第四节:养老社区项目营销模式78。
一、出售房屋78。
二、出租房屋78。
三、出售会员证79。
四、旧房转换79。
五、房屋居住置换79。
六、交押金居住79。
第五节:**公司养老社区项目商业模式79。
第六章:养老社区项目市场营销策略81。
第一节:养老社区项目市场定位81。
一、养老社区项目市场调查及市场定位分析81。
1、养老社区项目市场调查研究81。
2、养老公寓消费者心理特征分析84。
3、养老公寓消费者行为模式及购买决策过程分析86。
二、养老社区项目消费者细分市场分析89。
三、养老社区项目目标消费者市场选择90。
四、养老社区项目市场定位分析91。
第二节:养老社区项目促销策略93。
一、养老社区促销目标分析93。
二、养老社区促销方式分析94。
三、养老社区项目促销策略分析95。
1、养老社区项目广告促销策略95。
2、养老社区项目人员推销策略97。
3、养老社区项目营业推广策略97。
4、养老社区项目公共关系策略98。
四、养老社区项目滞销应对策略98。
1、养老社区开卖就滞销的应对策略98。
2、养老社区售出两三成后滞销的应对策略99。
3、养老社区售出四五成后滞销的应对策略99。
4、养老社区售出七八成后滞销的应对策略100。
第三节:中国养老社区项目价格策略100。
一、养老社区项目定价目标100。
二、养老社区项目价格影响因素101。
三、养老社区项目定价方法研究103。
四、养老社区项目调价方法研究104。
五、养老社区项目定价程序研究106。
第七章:养老社区项目融资和资金退出109。
第一节:项目投资基本假设109。
第二节:项目累计投资总额110。
一、项目累计投资总额110。
二、项目投资支出项目111。
第三节:项目投资使用规划112。
一、项目投资进度112。
社区养老报告
任务:探访养老院中的老人、查看养老院的服情况。
总的来说,老人们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每个人都过得很积极乐观,大家的情绪也比较稳定。生活很不错,只要300一月。在老人的脸上也都洋溢着一种笑容。我认为价格很合理。
我刚刚跨进敬老院,它给我的感觉是平静安宁的,在和煦的阳光下,老人们三三两两的在晒太阳,安安静静的.,他们没有孩子脸上的天真,青年脸上的憧憬,中年脸上的忙碌,他们像是在思索着什么?或许是对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懂得回忆吧。天空偶尔有两三只小鸟,但是他们也丝毫不感觉这气氛被小鸟的吵闹声打扰到,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沉溺于自己的幸福回忆里。院子里没有太多的绿化,只是一些古树,如同老人经历的一个世纪的洗礼,沉积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我观察了敬老院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井井有条的,每天7点半就会起床吃早餐,早餐很是清淡,只是一些稀饭和馒头,但是他们却露出满意的笑容。我听敬老院的阿姨说:“我们养了很多头猪啊,一个星期就杀一头的,老人们吃得很好,肉也绝对放得心。”这虽然是几句普通的话语,我却感觉温暖人心,现在还有谁不觉得健康才是最重要啊。他们还会评选文明老人,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觉得这样的规则会让敬老院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规范。思想也会更加上进。敬老院里面还有个宽敞的活动室,平时老人们还可以在里面聊天,打牌,他们也其乐融融。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老人,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一个人孤单的低头坐在一个角落里面,我们走了过去,给了一些水果给他,他竟然簌簌的流下了眼泪,那是感动的泪水还是什么,一滴滴落在了盛放水果的塑料袋上面,没有丝毫的掩饰,那样的真真切切,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这些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老人们是肤浅的,没有涵养的,不了他是那样的出众,一位叫董凤清的老奶奶,平时省吃俭用,在临死前,把1000元的积蓄,全部捐赠给了敬老院,,她不是求名利,只是求于今生无悔,终于在前几天安心的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想她一定是快乐的飞向天堂的。
我还采访了院长。院长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人,很是和蔼,他说这里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块,村里,财政拨款,每个人每年500元,街道每人每年180,民政局每人每年2400元,老人生病时敬老院会报销医药费,政府提供老人的饮食起居等等,生活状况较好。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这里个别的服务员虽然接受过工作专业培训,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掌握社会工作的理念精神和工作技巧,不能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尚且没有把助人自助和服务为人的理念融入到工作当中,更加没有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老人们的精神生活。除了以上问题,还存在着敬老院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等等,有点点内部矛盾,也就是不和谐。这些都将成为敬老院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需要进一步解决,而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介入敬老院,通过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院内服务人员的工作,使院里的管理工作更具人性化,老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撤离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连续性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在老年个案工作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包括: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有耐心、多鼓励、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以及个别化的原则等。技巧主要有怀旧与生命回顾。怀旧是老人回顾他们过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从回顾中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尊严等多种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绪,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和荣耀。而生命回顾是指通过生动缅怀过去一生成功和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鼓励老人将整个人生的经历尽可能详尽的倾诉出来,以达到内省的目的。与怀旧不同的是,它是对整个人生的回顾。因此,它更系统详细,也更能让老人面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技巧主要有以下技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与老人的沟通,另一方面是与院方服务人员的沟通。与老人的沟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小组开展前的个案阶段,与老人谈心,进行倾听,建立情感;二是活动进行中,不断征得老人们的回应,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询问他们的意见,以便及时调整与完善活动。与院方的沟通则一直要贯穿整个实习过程的始终,不断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使我们开展的活动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还要促进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即老人与老人和老人与院方的沟通。
在每次活动方案设计后,我们都将会亲身将所设计的活动体验一下,以观察其效果,体会老人们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感受,这也是同理心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自身体验老人的感受外,我们也力求让服务人员能有所体验。
工作人员要能够灵敏、细致的观察和判断每个人所面临的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便得以确定适合的小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观察在小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包括观察老人的身体适应状况、对活动的参与情况、老人的情绪状态等各方面。
建立关系的技巧,组织和介入的技巧、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评估技巧等等。
在敬老院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其对象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及敬老院里的服务人员,他们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案主群体,其中包括:
他们是敬老院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更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老年人自己、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年人与服务人员的关系都是敬老院社会工作的重点。这三部分的关系处理和协调好了,老年人在院里生活就会比较开心快乐,产生幸福感,同时对院形成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敬老院变成老人温暖而幸福的家,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敬老院的目标。
院内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是老人在院内生活幸福与否的关键。院内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技巧直接关系到在院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也是构建和谐敬老院的关键。
感悟与收获: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交心了。虽然他们面对坎坷总是笑着度过,但是从他们的言语里面我还是体会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了,但是他们仍然需要大家的关爱,我也希望们个人都能去关爱老人们,让他们体会到世间的真情,感受到温暖。我也同时感谢社区的敬老院,是这个地方成了老人们的港湾,给了他们依靠。真心祝福老人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继续快乐。
社区养老活动方案
为满足辖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增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20xx年9月17日,文博社区开展了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居家养老服务活动。
活动首先为老人们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来自柳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的医生以常见病为主题,从如何判断常见病的标准讲起,介绍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危害和常用药等相关健康知识,增强了老人们的健康意识。
接着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问答,通过垃圾分类知识问答,老人们学习到了各种例如“哪些垃圾是厨余垃圾”、“电子产品属于哪一类垃圾”,不仅让社区老年人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更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是手工团扇制作活动,最近临近中秋节,团扇意味着团团圆圆的寓意。老师先向老人们介绍了团扇的发展历史,并讲解了花艺团扇的制作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老人们将干花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设计平铺在扇面上,再将干花缝在团扇上,不一会就制作出一把一把精美的花艺团扇。看着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花艺团扇,老人家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此次丰富多彩的居家养老活动,不仅拓展了老人们的人际交往圈,搭建了老人间交流的平台,也增进了社区和老人之间的情感,有利于老人们更多地了解和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
社区养老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200字)。
社区养老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里,老人们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爱。通过与社区养老中心的互动,我在养老问题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些社区养老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丰富多样的活动(200字)。
社区养老中心为老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曾参与过社区组织的文艺表演,亲身感受到了老人们的热情和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社区养老中心,老人们可以参与兴趣小组、学习课程、健身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从中学到了关注自身需求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第三段:互助合作的精神(200字)。
社区养老中心强调互助合作的精神,使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参与社区养老中心的活动中,我见证了老人们之间的互助和帮助。他们相互照顾、关心,营造了温馨的社区氛围。老人们通过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建立友谊,解决了许多共同面临的问题。这让我深感到社区养老中心是一个更加温暖、互助的大家庭。
第四段:专业的服务与关怀(200字)。
社区养老中心提供的专业服务与关怀使老人们得到了更好的照顾。社区中心雇佣了专职工作人员,他们有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老人所需的各种服务,包括日常护理、医疗协助、心理支持等。在我亲身经历中,我看到了工作人员的细心与耐心,他们为老人们提供了温暖和关怀。这也提醒着我,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老人们,我们都应该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的需求。
第五段:社区养老的未来(200字)。
社区养老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重要解决方案。我通过参与社区养老活动,发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社区养老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与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政策和资源,为老人们打造更加舒适和幸福的养老环境。未来,希望社区养老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更多的老人们提供温馨、互助和专业的服务。
总结(100字)。
通过参与社区养老活动,我体会到了社区对老人们的重要性和价值。社区养老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也构建了互助和友谊的社区环境。我相信未来社区养老会得到更加的关注和发展,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照顾和关怀。在社区养老中,我们能够共同分享勤奋和真诚的笑容,让老年的岁月充满温馨与欢乐。
社区养老报告
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的日趋严重,养老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采取更好、更便捷的养老方式,是各级政府,特别是社区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目前的条件下,较符合国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沙开福区居民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居住区,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指导下,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为了进一步追踪了解近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现状,特别是老年居民的需求,长沙开福区居民小区开展了一次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依据目前居家养老工程的定义,本次调查的重点对象为:
(1)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确需帮助的老人。
(2)70周岁以上的低收入家庭老人、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3)70周岁以上需要社区、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4)少部分70岁以下的老年人。
为了便于抽样操作,同时也兼顾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将“老年人”操作性定义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居家养老工程的对象占多数(约70%),另有30%为60-69岁老年人。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入户填答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框架以各社区计生名单为基础,在70岁以上老年人中随机抽出70%的样本,然后再抽30%的60-69岁老年人,在抽样中兼顾居家养老的重点对象。
本次调查以长沙市第一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14个试点社区为抽样总体,将社区类型分为:城市社区(含“村改居”社区)、农村社区二种,从14个试点社区共随机抽取120份样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
在448位老年人中,调查对象的年龄多数介于60-80岁,是未来社区居家养老的潜在需求者。具体来看,年龄在60-69岁的老年人占41.8%,70-79岁的老年人占33.5%,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相对较少,仅占24.7%。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被调查者所占比重为46.4%,女性被调查者占53.6%,以女性老年人居多。
住现象比较普遍,如64.3%的调查对象表示未与子女同住,仅有35.7%的调查对象与子女同住。从调查对象的身体情况来看,健康状况良好,68.7%的调查对象生活能够自理,28.4%的调查对象表示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仅有2.9%的调查对象生活不能自理。
社区养老述职报告
市政府林涛副市长带领各区分管区长,市、区民政局负责人,部分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民办养老机构、社会组织负责人,先后到市、市、市,学习考察了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进做法。就加强我市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呼包鄂各地的社区建设工作经验。
(一)市社区建设工作。
1、稳步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社区干部职业化进程,稳定社区工作队伍。社区专职干部一般配备6-10人,到20年每个社区配备1名负责社区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招聘的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已3年为一个聘期,连续工作满2个聘期后可转为长期聘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实行“区街共管”调整或调动社区干部,要经区组织部、民政局(社区办)同意,社区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由街道负责。推进“政民工评”,绩效津贴、岗位津贴与社区居民满意度挂钩。
规范社区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居财区管”。各区在会计核算中心成立由财政局、民政局(社区办)共同监管的社区专户,将预算内的办公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各区民政局(社区办)建立社区工作用房产权管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理顺社区工作运行机制,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清理、整合在社区设立的各种工作机构,规范政府部门面向社区开展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种会议、台账和材料表表。
2、推进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成在社区信息化系统、三级公共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既能准确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又能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3、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健全社区自治体系,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社会救助、环境治理、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等下属委员会;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居民自治组织,从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居委会主任和热心人士中选强配齐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建立一支居民广泛参与的网格化服务队伍。
规范社区民主管理制度,规范社区民主选举程序,深入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创新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社区对话等民主形式;建立社区工作人员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建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定期议事协商制度。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改革管理登记体制,对暂不具备条件、但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提供帮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类、慈善公益类、生活服务类、家政服务类文体活动类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二)市的社区建设工作。
1、推进精街道强社区的管理模式。
市对街道办事处进行精简,每个办事处的内设科室由原来的7-8个减少到4个,工作人员由原来的45-50人减少到18人左右,领导班子成员由原来的6-9人减少到4人。并重新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责作了界定,街道主要行使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资源、监督管理、指导服务和综合治理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相关事务性工作下放到社区。建立“一委一站一居”三位一体的社区工作格局,区域性社区党委对辖区内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全责,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区域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服务站全面承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劳动就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统计等12类64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原来街道12类64项服务下沉到社区,通过机关选派和社会招聘专业社工补充基层工作力量,社区人员增加17人,每人既承担社区管理服务站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事项,又承担网格内居民各类事务的服务职责,充分履行“一人双岗”职能,实现了精细化、无缝隙服务;居委会回归本位。成立了各类议事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加强自治工作,做到“贴身贴心”式服务。
2、注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促进社会工作及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融合为目标,以培育社工机构推进社工服务专业化为依托,以社工、助工、义工良性互动为平台,从培训上强化人才,从管理上优化结构,从经费上保障发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发展格局。在市民政局设立了社会工作科,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者协会。各旗县区、街道、社区分别相继成立了社工办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所、社会工作服务站。推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政府先后投入l60多万元,以项目招标、委托等多种形式,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老人、青少年、家庭等提供服务,并逐步建立完善政府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
市民政局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签订了“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协议”,引导现有社工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做好社会工作,并印发了《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5期,参训人员达3500人次。共有1556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
市区建立了“以社工为引领,以助工为主体,以义工为辅助”的“三工”联动模式,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重点领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打造了“民政社工服务”、“司法矫正服务”、“为老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等各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务示范点,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来开展社会工作实务。
市投入100多万元向能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民间社工机构购买服务。从深圳引进首家民间社工机构——德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内科大、包头师范学院成立三家本土化社工机构,并与市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为专业社工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