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江南的教学设计人教版(汇总17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的编制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知识储备,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十、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教育触觉,同时还要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方法。
人教第十册《忆江南》教学设计【】
1、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2、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这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我们“能不忆江南?”
(1)指名读、男女生呼应读。
(2)创设情景读: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离任时,诗人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节读——能不忆江南?
(3).吟读成诵。
(4)白居易一共写了三首《忆江南》,赏读其它两首。再次深刻的感受诗人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思念。自学、感悟、诵读。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南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手指好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领读。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江南》教学设计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好:美好。
旧曾谙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
红胜火胜:胜过、强过。
忆江南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
(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教第十册《忆江南》教学设计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的教学(此前曾在积累运用中出现过这种题材),是第十册第一组(共四篇写景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因此这首词引领整个小学阶段词的教学,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这首词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学生分析】。
上课学生是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语文基本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但由于受到粤语的影响,运用普通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读出韵味,读出意境,将是我本节课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设计思路】。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 示范读激趣 。
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懂得怎样读书,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在开头以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2、品味读悟情。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本节课中,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
3、想象读入境。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意境 释题入情。
1、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你能背得几首?(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情况,使学生对江南有初步的印象)。
2、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3、诗词对比 巧识词牌。
师生交流对词的认识。除了预习提示中提到的以外,还要让学生知道: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只是以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也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发自己江南情节的用意所在。
4、提示学法: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是理解题意、学习古诗词的一个好的。
方法。
(设计意图:古诗词有其背景且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 探究诗意 以知促情。
1、 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 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 齐读。
4、 指导学法。
(1) 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一首古诗的?(交流: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伙伴讨论交流,借助书中的注释等方法去了解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2)迁移学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词,在学。
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
5、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7、集体交流,整体感知词的大意。
(1)指名概述词的大意,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2)质疑:谈自己的独特理解或提出不同的问题。
(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伙伴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在音乐和画面的伴随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交流表现出来,同时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三、品词赏句 想象悟情。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对比赏析。
师生共同回顾曾熟悉的描写江南的诗句。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
(3)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此刻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引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反复朗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读出感慨、赞叹!读出眷恋、读出花红胜火水绿如蓝的美)。
2、赏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赏读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3)当江南花红似火,水绿如蓝的时候,而北方的洛阳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啊。了解诗人曾写于洛阳一首《魏王堤》七绝:“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对比感受,诵读。
3、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这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我们“能不忆江南?”
(1)指名读、男女生呼应读。
(2)创设情景读: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离任时,诗人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节读——能不忆江南?
(反复读,一遍比一遍感情强烈,读出反问句的味道,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强烈的赞叹和思念之情!)。
4、小结: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衬托出生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设计理念:1、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激发学生对古诗词这种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2、让学生通过想象、朗读等形式把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欣赏歌曲 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同学们请听:
(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体会,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既有思念又有赞美,在赞美中思念,在思念中赞美。师生沉浸在忆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2.吟读成诵。
3.白居易一共写了三首《忆江南》,赏读其它两首。再次深刻的感受诗人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思念。自学、感悟、诵读。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推荐一个“诗酒旖旎忆天堂”的网站,课下赏读。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建议小学阶段学生要背会古今优秀诗文160篇,除推荐的120篇外,其余可有教师补充推荐。一节课只读一首词这是不够的,要一一篇带多篇,增加古诗词的积累。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留下意犹未尽的诗意美!)。
人教版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1个生字,掌握新笔画“竖钩”。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读准“江、南、可”等生字的字音。会写“可”掌握“竖钩”1种笔画。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猜谜语识字法:
(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2.偏旁归类识记:“莲”,草字头代表植物。
3.书写生字:“可”是合体字,教师在范写过程中,一边写一边强调新笔画的特点。
2.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诗歌,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做适当停顿。在读最后四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这4种不同的方位,感受鱼儿在水中嬉戏时的情趣,通过文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的情趣。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3.积累运用。
通过欣赏画面上挨挨挤挤的莲叶,感受“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教学准备:
关江南风景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
这里是美丽的江南,请大家睁大眼睛,跟随教师一起去美丽的江南来一次短暂的旅游吧!(教师简单介绍江南是我国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2.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江、南”
二.前置检测。
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
1.随文识记“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2个生字,掌握新笔画“竖钩”“竖弯”。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个人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生字。
师巡视指导。
四.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检查认读生字,各种形式读生字。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谜语识字:(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3.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新部首三点水和草字头。
提示:学习“江”,认识三点水,有三点水的字都和水有关,如:河、湖、海。
4.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可,生注意观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可”的第二笔是竖。
(2).指名说,相机评价引导。
竖钩:从上到下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可:上面的长横要足够长,“口”要缩小,在竖中线的左边,新笔画竖钩要挺直,且在竖中线的右边。
(3).学生练习书写,练写两遍。
(4).师评,学生互评。
五.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自由、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江南美吗?从文中那些语句看出来的?
师巡视指导,引导,参与学生学习。
六.汇报交流。
指名小组汇报交流:
1.江南美吗?从文中那些语句看出来的?
看课文插图。瞧,他们在做什么?(采莲)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江南/可采莲)。
看,这里的荷叶可真多,课文中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莲叶/何田田)。
(1)怎么读好它?听教师读,注意停顿(读完后课件出示停顿划分)。
2.于是可爱的鱼儿也受到了感染,纷纷跑来,就成了――(引说“鱼戏莲叶间”)。
鱼儿会一直在一处不动吗?它们最爱自由了,它们会怎样?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指导学生读,各种形式的读。
七.总结提升。
1.看视频(预习莲叶图)。
2.对照板书总结,试着背一背。
八.当堂检测。
人教版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牌、湘、煌”等12个生字,理解“牌楼、金碧辉煌、水天一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的语段。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注音或字词词典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训练,感悟语言美和景物的特点。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标志,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岳阳楼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具:
图片、或相应的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有感情地读、品读,读评结合。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初历景观。
1.回忆导入。
2.看图引人。先让学生观赏图片,再谈突出印象。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
2.有针对性指导识、写字。
三、尝试朗读。
学生自主选段朗读,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评价。
四、粗说印象。
一是写景状物的语言美;二是体会有序叙述、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现美的方法。
五、练习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理请写作顺序。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示作者移步观察变换的提示语,画上“――”。
二、自读自悟,融入画境。
教师先放录音,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1.结合插图,读句品词,体会语言美。
2.小组交流,读评结合,感受语言美。
三、品读精彩,领悟整合。
以读为主,以读促动,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充分细致的文本领悟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获得美的陶冶。
1.在读中强化知识的把握、美的感受。如岳阳楼的结构特点;岳阳楼的深厚文化底蕴;洞庭湖的浩瀚及其动人传说等。设计提问。
2.在读中关注对好词妙句的体悟品味及学生对有关内容可能的质疑。
四、回归全文,抒说心声。
1.和作者一起细细欣赏了“江南第一楼”,有什么要一吐为快的吗?
2.为什么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
五、真情朗诵。
1.选择方式,自主准备。
2.尽情展示,共享快乐。
3.从读到写,自然拓展。
人教版江南教学设计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江南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南”是上下两部分,上面上个十。
(3)“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4)“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西、可、北。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组词)。
(3)“北”左右不一样。(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设计。
每个生字按正确的笔顺写三遍。
《江南》教学设计
大胆想象促感悟(教学重点)。
师:美丽的莲花、莲叶吸引了好多小鱼。(课件播放课文插图)。
师: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生1: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生2:小鱼在水里做游戏。
生3: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呀!
师:小鱼游过来,把莲叶当成了什么呀?
生: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
师:哦,小鱼在它下面躲雨呢。
师: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
(学生表演)。
师: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
生:我游到后面去了。
师: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看到好多莲叶。
师:这条小鱼,你刚才游到哪儿去了?
生:我游到那儿去了。(手指向教室一角)。
师: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
师: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你的快乐吧。
(学生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生(齐声):高兴。
师:用朗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全诗)。
赏析:教师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又由想象创造出表演的情境,并在利用表演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教学扎实有效。
人教第十册《忆江南》教学设计【】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1、欣赏《忆江南》歌曲(dvd),
是啊,江南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诗人留下了赞美江南的诗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并认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2、介绍词。
3、出示《忆江南》。学生抄写在国学本上。
4、介绍作者。学生交流资料后,屏幕出示。
其实,不少人写过《忆江南》。但是流传最广,深受大家喜爱的,还是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这首词究竟有什么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忆江南》。
5、范读《忆江南》(配乐以明丽昂扬为基调);
1、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3、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句的意思。
你读懂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3)“风景旧曾谙”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诗人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同学们,这两句词啊,我们越读越有味!这味道,其实不仅仅来自风景,还来自词句本身的魅力,大家将上下句对照起来读,发现了什么?(字数相等,上下对称)。
告诉学生,这是对偶。
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体会对偶句的独特魅力。
4、正因为江南是如此美丽,因此,作者在词的最后深情地说:能不忆江南?
请大家关注这句词中的标点符号。书上用的是什么标点?(问号)指名读,读出反问的语气。其实啊,在古代,词是没有标点的,这个问号,是今天人加的。如果让你加,你觉得应该加什么标点?加上后读出语气来。
将这首词连起来读。自读——男女生读——师生引读。
1、读出词的韵味。(范读——自读——指读——齐读——师生回声读。
出示资料链接1:
4、出示资料链接2: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吗?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杭州的山山水水都已经融入了白居易的生命,因此,他觉得特别的美丽。
同学们,把我们刚才的理解,融进这首词,我们再来读读,你一定会读出独特的韵味——学生齐读。
师:这首词和它作者白居易,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敬畏!就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将这首流传千古的词,背诵下来。
4、情境表演。
——师:在作者眼里,江南就是故乡,江南就是故人,江南就是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
课后去找到《忆江南》的另外两首。
人教第十册《忆江南》教学设计之二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的教学(此前曾在积累运用中出现过这种题材),是第十册第一组(共四篇写景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因此这首词引领整个小学阶段词的教学,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这首词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学生分析】。
上课学生是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语文基本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但由于受到粤语的影响,运用普通话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读出韵味,读出意境,将是我本节课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设计思路】。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示范读激趣。
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懂得怎样读书,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如在开头以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2、品味读悟情。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本节课中,老师着重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
3、想象读入境。
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播放江南春景图,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你能背得几首?(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情况,使学生对江南有初步的印象)。
2、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3、诗词对比巧识词牌。
师生交流对词的认识。除了预习提示中提到的以外,还要让学生知道: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只是以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也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发自己江南情节的用意所在。
4、提示学法:搜集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是理解题意、学习古诗词的一个好的。
方法。
(设计意图:古诗词有其背景且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一中渴望要了解这首词的心情,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4、指导学法。
(1)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一首古诗的?(交流: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
伙伴讨论交流,借助书中的注释等方法去了解诗的意思、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2)迁移学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习古诗的这种方法来学习这首词,在学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
5、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6、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学情。
7、集体交流,整体感知词的大意。
(1)指名概述词的大意,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2)质疑:谈自己的独特理解或提出不同的问题。
(设计理念:古诗的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中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伙伴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在音乐和画面的伴随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并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交流表现出来,同时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对比赏析。
师生共同回顾曾熟悉的描写江南的诗句。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
(3)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此刻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引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反复朗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在读中品味读中悟情!读出感慨、赞叹!读出眷恋、读出花红胜火水绿如蓝的'美)。
2、赏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赏读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2)品读。(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的江南的神情、体态来读;表演读;可以大声赞,可以小声叹,总之读出自己的体会。)。
(3)当江南花红似火,水绿如蓝的时候,而北方的洛阳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啊。了解诗人曾写于洛阳一首《魏王堤》七绝:“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对比感受,诵读。
3、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这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我们“能不忆江南?”
(1)指名读、男女生呼应读。
(2)创设情景读: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杭州人民和他的感情很深,在他离任时,诗人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节读――能不忆江南?
(反复读,一遍比一遍感情强烈,读出反问句的味道,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强烈的赞叹和思念之情!)。
4、小结: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衬托出生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造成一种悠远而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设计理念:1、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中激发学生对古诗词这种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2、让学生通过想象、朗读等形式把诗的意境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同学们请听:
(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抒情,展示自身独特的体会,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既有思念又有赞美,在赞美中思念,在思念中赞美。师生沉浸在忆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2.吟读成诵。
3.白居易一共写了三首《忆江南》,赏读其它两首。再次深刻的感受诗人对江南无限的赞叹和思念。自学、感悟、诵读。
&nb。
《江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南》是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首小诗,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诗句的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在下面戏水嬉戏。整首诗的语言学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可供学学生观察,帮助理解古诗。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7个字是本课要学会的学生字。
一年级的学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学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学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1、认识“江、南”等9个学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字和笔画竖钩。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读准“南、莲”等学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江南》,学学生听歌曲,判断歌词描写的是哪里(学生答江南)
2、教师介绍江南的位置,引出课题。
(二)激发兴趣,传授新知
1、课题指导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教师书空课题。重点拼读“江”。介绍“江”字的结构,偏旁。认识偏旁三点水。
(2)识字拓展:说说你认识的学生字中有哪些字的偏旁是三点水。
2、古诗朗读
(1)朗读诗歌,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诗歌,不认识的字词请同学帮忙。要求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2)教师范读,纠正字音后学学生练读。
4、学习古诗的停顿
(1)学生回答,教师问:红色的斜线有什么作用。听老教师读,猜一猜。
学生回答:停顿。
(2)游戏:节奏大教师(利用节奏读出诗的停顿)用读古诗的方法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5、学习古诗内容
(1)出示前两句,提问:诗句中有哪些江南景物。学生答,相机板书:小鱼,莲叶,莲花
(2)句型练习:有什么样的小鱼,莲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莲叶,试着运用句型:莲叶多么()多么()
6、生字教学
(1)从句子中找出既会认也会写的生字“可”。学社跟老师一起书空“可“,板书”可“的笔顺,强调可的写法:口要写到竖中线的左边,竖钩写到竖中线的右边,先里后外。“可”组词,造句。教师出示词组,朗读词组。
(2)教师指导书写“可”,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笔顺,田字格的占位。
写字教学结束,过渡语:同学今天表现的都很不错,作为奖励,老教师带大家去江南游一游。
观看江南美景图。
7、总结
(1)教师提问:读了江南的诗,品了江南的景,你觉得江南是怎样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优美的江南,介绍作者。
(2)配乐背诵江南
七、布置作业:
(1)写会“可”字;
(2)将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江南教学设计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投影录音小黑板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我的修改: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1、出示:西可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江南》教学设计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投影录音小黑板。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我的修改: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我的修改: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西可。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江南》教学设计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中所配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将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是一首有景、有情、有韵的诗歌,学生读着不仅郎朗上口,也会心情愉快,教学时应将朗读放在重要位置。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诗歌情趣。
4.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江南风景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准确认读九个生字,正确、美观的书写“东、西、南、北”四个汉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诵读中感受江南美丽的景色。
教学难点。
掌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我们上次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写小村庄的古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代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
2、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江南。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朗读。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3、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
4、听到同学们的读书声这么好听,诗歌里的生字娃娃高兴地跑出来了,咱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5、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江、南、可、采、莲、鱼、戏、间、北。
6、指名认读,正音,齐读。
7、学生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在哪见过它们?
9、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评出"播音员".
三、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你们听,快乐的小姑娘一边采莲一边还在背诗呢!放配乐录音示课件,请学生看画面,听录音。
2、请小朋友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有几句话。把你喜欢的那句话多读几遍。(出示全文)(两句话)。
3、喜欢读哪句话?还有谁也喜欢这句话,再来读读。
(学生看图)师:江南是个好地方,到处长满了荷花、莲叶。你们瞧!莲叶们谁也不甘示弱,一片一片地从水中探出小脑袋,争着向上长,去享受那温暖的阳光。它们呀,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热闹呀!多美的莲叶呀,"莲叶何田田"就是讲它们很多的样子。瞧!那边还有几个划着小船,赶来采莲的小姑娘呢,她们拨开莲叶,寻找那一个个成熟的莲蓬。看,她们嘴角还带着微笑呢!她们心里肯定很高兴。让我们也高兴地来读这句话。
4、小朋友读得真好。让我们来做一回快乐的小鱼吧!
(1)示范表演:谁来做碧绿的莲叶,漂亮的荷花,还有那淘气的小鱼?
(2)找好朋友分组表演。
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江南这个地方湖泊众多,河流纵横,荷花、莲叶随处可见。小鱼们在莲叶丛中东游西逛,可高兴了。让我们再去游一游美丽的江南,做一回采莲的孩子。
6、学生齐读课文。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
莲叶/荷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四、积累语言,指导背诵。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齐背全文。(配乐)。
五、作业:
1、给生字口头组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诗歌时,由于提前布置了预习,孩子们很快就会背诵这首诗了,但是诗中的词语比较精炼,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例如“何”“田田”“间”等词语。因此在教学时我借助图画、课件等形式,把抽象的内容用图画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画面,有所感悟之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这比起只单一的讲解,只从字面上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易于接受的多。
《江南》教学设计
1、认识笔画竖弯,会写“西”。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一、想象情境,读懂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入:
面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用“我看到()的荷叶”说话。
引导学生说说荷叶的颜色、形状,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老师总结: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莲叶何田田”的美景。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
这茂盛的荷叶,散发着迷人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
采莲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她们的心情怎样?
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情趣。
3、教师:除了采莲姑娘,还有谁也很开心?(河里的小鱼)。
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鱼戏莲叶中,意思是鱼儿在做游戏。)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嬉戏玩耍的。
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
鱼儿在荷叶间玩()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
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读出诗句恰当的停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并理解诗句“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4、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
(1)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建立直观感受。
(2)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东—西”“南—北”。
(3)参照方位坐标指示,引导学生配上鱼儿游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诗句。
5、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二、拓展阅读,积累知识
1、江南的美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观赏吧。(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
2、教师:看到这些景色,你想说什么?指名说。
3、小结: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写的《池上》。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通过教师出示图片,也可请去过江南的学生展示照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江南,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
三、指导书写“西”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一边写一边指导学生认识新笔画竖弯,强调书写注意点,学生跟着书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范例,纠正;学生继续练写。
《江南》教学设计
1、会写田字格里的5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孩子们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师:课文的录音磁带,生字卡片,田字格。
学生:田字格本。
一、复习巩固。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
二、质疑问难,感悟内容。
1、学生读课文,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
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课件映示荷花,荷叶,莲蓬图,看图描述"荷叶怎么样",以理解"田田"的含义)
其二,人们采的究竟是什么(结合图理解)
其三,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荷叶间玩耍时,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
其四,采莲的人们心情如何(结合美丽漂亮的荷花,鲜嫩碧绿的荷叶,风满硕大的莲蓬,在荷叶间自由自在玩耍的小鱼来谈)
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1、引导提问:谁能读出江南的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进入这美景之中,一起去感受这景色的迷人之处吧。
2、指名读,集体评价。
3、看!大家都在他的朗读声中陶醉了。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
4、看到这么迷人的景色,现在你最想你想说些什么,做什么呢
预设以下想法:
生:想用自己的画笔把江南的美景画下来。(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请你把自己认为最没的地方画下来吧!可以画娇艳的荷花,可以画茂密碧绿的荷叶,也可以画把自由的小鱼。)
生:想用照相机或摄像拍下来。(师:老师相信你一定想把自己也拍进去!)
生:到湖里去采莲。(师:采到什么那真是满载而归!)
5、其实,我们的家乡就属于江南的一部分,你知道我们这里哪里有美丽的风景
6、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家乡美丽的地方。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自学生字笔顺,书空,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2、出示生字,把东,南,西,北四个字贴在教室的相应方位上。
3、板演示范书写,提醒注意点,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可":注意笔顺,先一横,再写"口",最后写"竖钩"。
"西"的第五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4、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
五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
2、课外实践,明辨方向:利用早晨晨练的时间,面向太阳,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邀请家长参与此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