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精选18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作者是如何应用想象及夸张来写景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了解李白不同内容诗歌的不同特点以及艺术风格,通过这四首诗歌体会李白豪放飘逸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愉悦。
教学重点:1、
教学难点:2。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脑平台。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文简介。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1.写作背景简介。
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天宝三载(744),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之人听到过仙人天姥之歌唱而得名。其与天台山相对,二山峰峦峭拔,令人仰望如在天表之上,苍茫一片如入仙境。李白初出川时就想游历越东,其《秋下荆门》有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人剡中”。
2、读作品。
3.基本解读:
这首诗为留别友人所作,通过写梦中游仙境界,表达诗人不满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困,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主旨)。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梦游之缘起,从开始至“对此欲倒东南倾”。
“海客谈瀛洲”四句,以虚衬实,海外仙山之瀛洲让人觉得虚无缥缈,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云霞或明或灭时却可见到,应比仙山寻访起来更易。
“天姥连天向天横”四句。天姥山为越东名山,钟灵秀绝,但与国内其他名山如五岳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诗人却说它比五岳还要挺拔高耸。而有名的天台山则是倾斜着如同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是诗人梦中的天姥山,是被诗人大大地夸张了的天姥山的幻影。
第二部分写整个梦游历程,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
“我欲因之梦吴越”二句,写诗人正是按越人所述而产生了梦游吴越的念头,于是进人了梦境。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夜月的照耀下,诗人飞过了镜湖直到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六句。剡溪是谢灵运当年住宿过的地方,那里清绿的水流荡漾四溢,猿声清啼不已,环境美好。诗人穿上谢灵运当年所制的“谢公屐”,攀登上梯子一样直立的石级,走到半山峰,忽见海上日出,光华四射,还听到空中天鸡啼鸣。谢公屐,据《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千岩万转路不定”六句继写山中所见。本是一片曙光,经过千岩万转之后,在迷人的山花之中徜徉,倚石小憩之时,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间变化之快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只听见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中,深林为之战栗,层峰为之惊动。不仅有生命的震撼不已,连无生命的'烟、水、青云都阴郁沉沉,似有暴雨突至。
“列缺霹雳”十句,写山中得见仙子的情形。诗人正在惊骇之际,忽然电闪雷鸣,山峰崩塌,露出一个岩洞,石门訇然中开,却见洞天福地出现了:“云之君”们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群仙毕至,盛况空前。
“忽魂悸以魄动”四句,写刚刚在梦中得见神仙,却很快醒觉,梦中的情景不见了。
第三部分是梦醒后的感叹,从“世间行乐亦如此”至结尾。
梦境消失,诗人于惊悸中返回现实,方知“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多少失意的感慨!而唯一能抚慰诗人内心创伤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即徜徉山水之间,寻仙求道之乐。诗意至此,或可完结,但诗人却另加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如响落天外,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唱出了封建社会多少怀才不遇之士的愤激心声。
4.鉴赏要点:
这首诗写梦中游仙所见,内容丰富、曲折,表达了诗人不满现实、蔑视权贵的可贵精神和桀骜不驯、不为名利所诱的崇高人格气节。
此诗奇谲而变幻莫测,运用夸张和神话,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历来被当作李白代表作之一。全诗“变幻恍惚,尽脱蹊径”(许学夷《诗源辨体》)。诗人抛开现实时空的牵制,任由想象的驰骋,把天姥山这一浙东普通之山写成一个神仙聚集的洞天福地。
诗的语言格调奔放,以七言为主,问用四、五、六、九言,句法错落有致,用韵变化多端,这正是李白狂放的个性和豪放飘逸诗风的完美结合,不愧是千古名篇。
5、谈感受,再次品读作品。
第二课时。
哭晁卿衡。
1、写作背景简介。
晁卿衡,即晁衡,原名安陪仲麻吕,日本人。唐开元五年(717),日本国遣使来朝。使臣在长安期间,主要研习儒家经典,玄宗曾诏令四门助教赵元默到鸿胪寺为之讲授。日本使臣所得朝中赏赐,全部用来购求经书文籍。使命完后,渡海回国。晁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但学成后并未立即回国,而是留唐做官,历任左补厥、左散骑常侍、秘书监、镇南都护等职,与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天宝十二载(753),晁衡返日探亲,途中遇大风,传言被溺死。李白作此诗哀悼他。而据考证,晁衡并没有遇难,而是随风漂至海南,辗转回到长安,继续任官,直至大历五年(770)卒。
2、读作品。
3.基本解读。
这首诗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主旨)。
首句“日本晁卿辞帝都”以赋笔点出晁衡辞官返国。
次句“征帆一片绕蓬壶”由眼前联想到晁衡旅行之遥远和艰险。“征帆一片”形象传神,在茫茫大海之上,行船恰如一片树叶一样漂浮在水面之上,可谓险象环生。据《十州记》,蓬莱山对着东海东北岸,周遭五千里另有圆海绕山,圆海水黑,人称为冥海,无风之时尚且洪波万丈,人不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之所,只有飞仙才能通过。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句“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之遇难。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无限惋惜和悲愁。
末句“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诗人的悲痛心情。晁衡遇难,在诗人眼中不仅是朋友们的悲痛,连天宇似乎也是愁眉不展:层层白茫茫的愁云笼罩在海上的苍梧山上,好似在悼念晁衡的仙去。此处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
4.鉴赏要点。
此诗表达了与日本友人晁衡之间跨越国别的真挚友情。
全诗格调清新,想象丰富,含蓄而又飘逸。诗人寄悲情于景物,又借景物以抒悲情。三四句中,“明月”既是自然景物,又可以看作是诗人采用了比喻手法来写好友的人品如明月一样清高皎洁。这样的友人遇难,正如明月沉海,让人该生多少痛楚!
拟人手法的运用。第四句中的“白云愁色”是拟人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这样,景中有情,情中寓景,抒情手法巧妙含蓄。
5、畅谈对李白诗歌艺术风格的认识。
6、读作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活动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提供了儿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等实物图,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性认识,能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过折角、做角、画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动,使角的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让学生了解角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如桌子上有角,三角板上有角,也有的学生会联想到元角分里的“角”、“牛角”的角。学生有初步的角的印象,但对于抽象出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仍有一定的困难。“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们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摆一摆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电脑课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实物,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学具:剪刀、小棒、纸条、图钉、圆形的纸等。
(一)谈话导入。
1.师生谈话。
(点评:从学生已有认识起点出发,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会变成什么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揭示课题。
3、学生提问,确定学习目标:
师:你心目中的角是怎样的?
师:关于角,你想知道什么?
(点评:尊重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建议教师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从学生提出的众多疑问中选择有效问题。若是和本节课无关或者是以后学习的内容,教师可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再告知在今后学习中会慢慢解决。)。
(二)引导探究。
2.找一找:寻找教室里的角。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角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3.摸一摸。
小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4.指一指:指出下面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点评:通过认一认、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归纳,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三)操作感悟。
1.折一折:小组合作,从“两根纸条、一枚图钉、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等这些材料中自由的选择材料创造一个角,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想的方法最多。
(点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特征。组织学生从多种材料中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重组,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2.比一比。
(2)两道眼力题:
(1)(2)。
观察思考:这两组角的边怎么样?大小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验证:你是怎样比较的?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两个角顶点对顶点,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谁张开的角度大,那个角就更大。
(3)同桌比较刚才自己做的活动角谁大谁小。
(四)动手经历。
1.你能将小棒做成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2.讨论:画角的方法。
3.小结:先画一点,然后从这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并标明角的有关名称。
(五)反馈练习。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1)(2)(3)(4)(5)。
2.数一数。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二、活动材料:参考阅读《我很重要》和《你真有那么重要吗?》(选自《读者》第10期)。
三、活动方式:比较阅读讨论与辩论。
四、活动步骤:
(一)阅读与反思。
(二)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展开全班讨论。
(三)作业:请尝试以书信的形式,寻找一位名人,与他一起共同探讨“我很重要吗?”这个话题。
五、活动注意事项:
思辩能力的培养是此次活动的重点,小组间一定要将“辩”与“论”体现出来。“辩”就是要用两分法,全面地分析问题;“论”就是说话要有条理,有根据。
教学后记:
本节课辩论未能开展,只是进行了对比阅读。同学们提出了认为自己很重要和不重要的若干理由。
可能也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同学的辩论知识缺乏,教师指导能力尚需提高。
作者邮箱:wjz02@。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小黛。
一活动主题:认识“新”学期。
二活动内容:
1)认识新同学,新教师;
2)进行“合作”的游戏活动,结合课本“不合作”漫画;
3)了解高中学习内容及方法;
4)了解本学期学习计划;
5)定制语文学习目标。
三活动目的。
1)帮助同学尽快适应新环境下的新学习;
2)学习“合作”的人文精神,建立集体主义观念;
3)明确本学期及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向。
四活动方式:竞赛,讨论,游戏。
五活动流程。
1)介绍本堂课目标/内容。
目标:认识你周围,认识新环境下的新学习,培养语文学习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内容:游戏,比赛,演说。
2)检查语文课准备情况。
请同学们起立,教师巡走,表扬准备充分的同学:课本/笔记本/笔/词典。
借此机会告诉大家,语文课课前程分钟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如何做好课前5分钟准备。
3)聆听他人,亮出自己。
活动方式:竞赛。
分8组同学,每组7人,每人准备一支笔,一张白纸,选出组长。
b.根据介绍完成的速度评分,最早完成的100分,其次95分,再次90分;
c.组长收取组内同学的记录交老师,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加5分,否则扣5分。
d.最后得分最多的为胜利者。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互相了解的.同时充分运用语言知识,锻炼表达能力,聆听能力。
4)“合作”游戏。
取张大报纸,由4位同学表演单脚站上面,折成一半,再站,再折,再站,直到最后大家必须互相拥抱,互相依靠才能站好为止。
请同学们口头描述站报纸的情景。
请同学们讨论自己从这个游戏中获得的感受。
告诉同学们,在当今社会,随着分工的逐渐细化,合作成为人们走向世界成功的必然途径。诺贝尔奖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总是颁发给个人,而现在,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奖项获得者日渐向两个人,向实验室方向发展。
不合作就是竞争,而竞争会削弱双方实力。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也就象刚才金鸡独立站报纸一样,倘没有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就必定有全部倒地的危险。
5)合作漫画大家谈。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阅读反省与阅读2,看右边的不合作漫画。
请几位同学就今天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感想,谈自己对合作的认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贯彻合作精神。
6)关于教师的疑问:请同学自由提问,教师解答;
7)关于本学期课程,兼谈语文学习方法。
i.语文实践能力增加,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本学期要求: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都必须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成语词典》。
平时准备:
笔记本定时检查。
8)布置作业。
i.预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在周记本上写你自己的梦想。
ii.完成课本第4页,二题,2。
iii.写周记,谈谈你对语文课的希冀。
教学后记:
一一班。
学生情况:
a)异常活跃,有时做怪动作,拿怪强调,课堂上的配合不太好;
b)仍然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会按教师要求完成既定任务;
c)班长具有较强权威性;
d)学生自觉性不够。
应对方式:
a)必须学会调节课堂气氛和松紧程度;
b)多采用竞争性活动激励学生。
c)多与班长沟通,由班长带动。
d)有时采用适当强制手段,采用反复学习的办法。
e)试着进行情感教育。
二六班。
学生情况:素质相对比较高,纪律性强,上课听讲认真,对知识的渴求比较大,自觉性高,主动学习,总体属于积极活泼型。
应对方式: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小黛。
一、活动分主题:勇于怀疑自我。
二、活动材料:参考阅读《我很重要》和《你真有那么重要吗?》(选自《读者》20第10期)。
三、活动方式:比较阅读讨论与辩论。
四、活动步骤:
(一)阅读与反思。
(二)以“我是否重要?”为话题,展开全班讨论。
(三)作业:请尝试以书信的`形式,寻找一位名人,与他一起共同探讨“我很重要吗?”这个话题。
五、活动注意事项:
思辩能力的培养是此次活动的重点,小组间一定要将“辩”与“论”体现出来。“辩”就是要用两分法,全面地分析问题;“论”就是说话要有条理,有根据。
教学后记:
本节课辩论未能开展,只是进行了对比阅读。同学们提出了认为自己很重要和不重要的若干理由。
可能也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同学的辩论知识缺乏,教师指导能力尚需提高。
作者邮箱:wjz02@。
[1]。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应有三个层面:知识教学点、能力训练点及德育渗透点。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欣赏这篇微型佳作。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具体确定为:知识教学点--了解微型小说的特点,掌握微型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能力训练点--学习本文正面刻画人物的方法,欣赏本文“留白”的艺术特色;德育渗透点--学习主人公信守诺言、嫉恶如仇、正气凛然的可贵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目的明确,使学生在初中掌握小说常识的基础上,进-步了解微型小说的独到之处,提高欣赏微型小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是依据本文的文体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来确立的。这篇微型佳作,在许多方面都值得好好研究、学习,而其中利用艺术上的“留白”手法,营造想象的空间,尤其引人品赏,耐人寻味,而这也正充分体现微型小说的特点,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的设计:
时间:一课时。
学生也通过讨论及表演的方式进行想象与联想能力的训练。
三、关于课件制作的说明: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方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另一方面增强故事情节的形象性,加深对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而小说的有关常识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引出微型小说的一般特点,让学生一开始对微型小说的特点有了整体把握。
(二)新课学习:
1、听配乐朗读录音,并结合多媒体画面,让学生了解并概括了事情情节的主要内容。阅读小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握人物形象,而认识人物形象的第一步是了解情节,所以我让学生从了解故事情节入手。
2、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并勾画出正面刻画主人公郑寿直的词句。文学即入学,是写人的性格之学,要把人放在作品的中心位置。微型小说因篇幅短小,不能多侧面地刻画人物,只能用几个富有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某一侧面,让学生从相关词句的描写中初步了解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请同学们通过思考并讨论几个问题,来鉴赏“留白”艺术手法。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认为:小说之妙在于留下空白,即“无字、无句、无局、无思者也”,以便让读者借助于“吾文”去发挥想象、,联想,从而领会到空白处的言外之意。而微型小说因篇幅短小,仅靠几个富有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的某一侧面,是不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的,它必须借助,“留白”的艺术手法来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更鲜明,文章立意更深刻。
4、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小结“留白”艺术手法的'作用:补充故事情节、使人物形象丰满、深化文章主题。让学生从对具体课文分析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指导今后的写作。
(三)学生表演:
请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地表演,进一步掌握“留白”的艺术手法。
(四)布置作业:
选一篇最短的科幻小说,让学生充分运用想象、联想去续写后面的故事,让学生再次体验“留自”艺术手法之妙。
五、教学效果设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微型小说的特点应该有一个明确了解,且能初步赏析“留白”的艺术手法。在综合训练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
附:
索引目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期。
《小说技巧》。
《中国小说学通论》。
《高中语文读本助读》高一上册。
《棋王》教案。
[参赛教师]粟丹。
[参赛学校]武汉市第三职教中心,
[授课班级]二十三中高一(9)班。
[授课地点]二十三中电教室。
[授课时间]年11月21日上午第3节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1)了解微型小说的一般特点。
(2)掌握微型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
2、能力训练点:
学习本文正面刻画人物的方法,欣赏本文“留白”的艺术特色。
3、德育渗透点:
学习主人公信守诺言、嫉恶如仇、正气凛然的可贵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本文“留白”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式、表演式。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1、听录音、看画面,了解并概括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2、找出正面描写主人公的重点词句,初步把握人物性格及形象。
3、学习并欣赏微型小说“留白”的艺术手法及侧面烘托、反衬的表现手法,进一步把握人物性格及形象。
4、小结“留白”的作用。
(三)、学生表演:
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地表演,进一步掌握“留白的艺术手法。
(四)、布置作业:
续写故事,让学生再次体验“留白”艺术手法。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小黛。
一活动主题:认识“新”学期。
二活动内容:
1)认识新同学,新教师;
2)进行“合作”的游戏活动,结合课本“不合作”漫画;
3)了解高中学习内容及方法;
4)了解本学期学习.计划;
5)定制语文学习目标。
三活动目的。
1)帮助同学尽快适应新环境下的新学习;
2)学习“合作”的人文精神,建立集体主义观念;
3)明确本学期及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向。
四活动方式:竞赛,讨论,游戏。
五活动流程。
1)介绍本堂课目标/内容。
目标:认识你周围,认识新环境下的新学习,培养语文学习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内容:游戏,比赛,演说。
2)检查语文课准备情况。
请同学们起立,教师巡走,表扬准备充分的同学:课本/笔记本/笔/词典。
借此机会告诉大家,语文课课前程分钟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如何做好课前5分钟准备。
3)聆听他人,亮出自己。
活动方式:竞赛。
分8组同学,每组7人,每人准备一支笔,一张白纸,选出组长。
b.根据介绍完成的速度评分,最早完成的100分,其次95分,再次90分;
c.组长收取组内同学的记录交老师,词语全部书写正确的加5分,否则扣5分。
d.最后得分最多的为胜利者。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互相了解的同时充分运用语言知识,锻炼表达能力,聆听能力。
4)“合作”游戏。
取张大报纸,由4位同学表演单脚站上面,折成一半,再站,再折,再站,直到最后大家必须互相拥抱,互相依靠才能站好为止。
请同学们口头描述站报纸的情景。
请同学们讨论自己从这个游戏中获得的感受。
告诉同学们,在当今社会,随着分工的逐渐细化,合作成为人们走向世界成功的必然途径。诺贝尔奖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总是颁发给个人,而现在,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奖项获得者日渐向两个人,向实验室方向发展。
不合作就是竞争,而竞争会削弱双方实力。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也就象刚才金鸡独立站报纸一样,倘没有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就必定有全部倒地的危险。
5)合作漫画大家谈。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阅读反省与阅读2,看右边的不合作漫画。
请几位同学就今天的活动谈谈自己的感想,谈自己对合作的认识,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学习中贯彻合作精神。
6)关于教师的疑问:请同学自由提问,教师解答;
7)关于本学期课程,兼谈语文学习方法。
i.语文实践能力增加,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本学期要求: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都必须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成语词典》。
平时准备:
笔记本定时检查。
8)布置作业。
i.预习〈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在周记本上写你自己的梦想。
ii.完成课本第4页,二题,2。
iii.写周记,谈谈你对语文课的希冀。
教学后记:
一一班。
学生情况:
a)异常活跃,有时做怪动作,拿怪强调,课堂上的配合不太好;
b)仍然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会按教师要求完成既定任务;
c)班长具有较强权威性;
d)学生自觉性不够。
应对方式:
a)必须学会调节课堂气氛和松紧程度;
b)多采用竞争性活动激励学生。
c)多与班长沟通,由班长带动。
d)有时采用适当强制手段,采用反复学习的办法。
e)试着进行情感教育。
二六班。
学生情况:素质相对比较高,纪律性强,上课听讲认真,对知识的渴求比较大,自觉性高,主动学习,总体属于积极活泼型。
应对方式:认真备好课,多补充课外知识,多实践,引导其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我自己的困惑:
a)不太会表扬,表扬使用的词汇贫乏;
b)激励机制未用到;
c)课堂无深度,难度和高度,特别是对重点班。
学生反馈:
a)提问:希望把我们培养成有能力的还是高分的人?
b)反映:是否可以少一些活动,多一些讲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资料搜索。
(一)课外阅读文章索引及一句话点评。所有文章均选自《读者》。
1.《做自己人生的信天翁》谭思和.1(离开北大,为寻清华梦)。
2.《人生何处不快乐》2003.1(面对困难,换个角度海阔天空)。
3.《你真有那么重要吗?》.10。
4.《重要的是自己强大起来》2003.1(在知识、在智慧、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使许多问题变得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5.《跨栏定律》2003.1(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6.《最优秀的人是谁》2003.2(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7.《我们都老的太快,都聪明得太迟》2003.2(把握当下,莫等待)。
8.《水中的蓝天》林清玄2003.3(退后也是一种进步)。
9.《信任也是一种约束》2003.3。
10.《舍弃荣耀》2003.3(人生是被一个又一个亮点照亮的,而为了创造新的亮点,你可能需要随时忘记你正在拥有或曾经拥有的荣光。)。
11.《别抱不哭的孩子》2003.3(真实乃是人世间交往的最大技巧。)。
12.《我现在就付诸行动》2003.4(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13.《为什么要比别人过得好》2003.4(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
14.《时光村落里的往事》周国平2003.5(珍惜往事的人也一定有一颗温柔爱人的心)。
15.《提醒自己》2003.6(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
16.《上帝的苹果》2003.6(上帝在把你置于绝境的同时,一定会塞给你一只救命的苹果,它就藏在你身上某一个口袋里。)。
17.《相信自己》2003.7(其实生活中做什么事,信心很重要,而付诸行动就更重要。)。
18.《幸福人》2003.7(你将成为幸福之人,因为幸福之门各种各样,幸福之窗无以计数,生活之路时刻都在更新,幸福将与你常在,你一定能成为幸福之人。)。
19.《勤奋人生》2003.7(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触,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
二、课外相关书籍阅读推荐目录: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歌德。
作者邮箱:wjz02@。
[1]。
认识克
教材第100―103页和练习二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难点:估测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子课本、天平、2分硬币、食盐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2、揭示课题,随之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2)学生独立掂一掂一枚2分的硬币,静静感知1克。
(3)集体交流:互相说一说感觉,并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
2、教学例2。
(1)教师介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理解“净含量”,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
(3)学生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静静感知1千克。
(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会认读各种秤。
三、巩固应用。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01页和第103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克g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千克=1000克。
千克kg两袋食盐重1000克,即1千克。
作业设计。
1、练习二十的第1―4题。
2、填一填。
(1)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它用字母()表示;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作单位,它用字母()表示。
1、观察主题图,交流观察所得。
2、学习例。
(1)独立掂一掂一枚2分的硬币,静静感知1克。
(2)集体交流:互相说一说感觉,并找一找、掂一掂生活中约重1克的物品。
3、学习例。
(1)理解“净含量”,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
(2)轮流掂一掂两袋食盐,静静感知1千克。
(3)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会认读各种秤。
4、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01页和第103页的“做一做”。
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本节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设计了猜、掂、称、说、体验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从不同的角度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即进率。本课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趣味横生的练习,使课堂层层深入、高潮迭起。
认识蔬菜中班教案教学设计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幼儿特别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生活中蔬菜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各种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蔬菜的名称。虽然他们知道的不少,但对蔬菜的食用及其营养价值并不是很了解。有些幼儿出现偏食、厌食现象,因此本次活动通过观察倾听品尝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特征的同时,知道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使幼儿对不爱吃的蔬菜有新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喜爱,激发幼儿爱吃蔬菜的情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因此我觉得选择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必要性。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本次活动目标:
(1)、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
(2)、让幼儿简单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
(3)、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蔬菜,并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品尝蔬菜等活动,让幼儿正确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营养价值。
活动难点: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确每种蔬菜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3、活动准备:《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依据《纲要》我做如下两方面的准备。
(1)实物准备:洗净的胡萝卜、黄瓜、西红柿、苦瓜、白萝卜等实物。
(2)教具准备:展示各种蔬菜的多媒体课件。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采取相互尊重、倾听、交流、共同构建的方式,我采用的教法:
1、情景创设法:利用蔬菜国王打来的电话富有童趣的故事,这一情景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到这个主题活动中来,即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极大地调动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2、课件演示法:教师将生活中的蔬菜通过课件制作,使每种蔬菜都能以“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能说话的、可爱的菜宝宝的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幼儿非常感兴趣。在欣赏、倾听的同时,自然而然对蔬菜的营养价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3、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结果和过程”.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比一比、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感知让幼儿有新的发现,不知不觉对蔬菜产生了兴趣,更加喜欢食用各种蔬菜。
(一)、童话导入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蔬菜国王来电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给幼儿带到一个童话般的境界。
(二)、观察体验说特征:
(三)、品尝交流谈体会:将能够生吃的蔬菜,让幼儿亲口尝一尝,把活动带入一个小高潮。幼儿通过品尝,感知不同蔬菜的不同味道,大胆的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相互交流,使幼儿在审美心理、创作欲望上得到满足。通过幼儿亲身体会蔬菜的不同味道。使幼儿对蔬菜有了新的认识。
(四)、动画展示增认识;。
引领幼儿去看蔬菜展示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活动引向高潮。把蔬菜拟人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幼儿对蔬菜多方面的认识,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每个小朋友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教育幼儿平时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整个活动是围绕着蔬菜展开的,以充分展示孩子们自主的表达,并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幼儿认识蔬菜的兴趣。
a的认识
活动名称:认识图形(计算)。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和区别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活动内容: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小白兔告诉老师她的房子破了,请老师给她盖一间漂亮的新房子,你们看老师盖的新房子漂亮吗?小白兔对老师说谢谢。
2、出示图片,提问:
师:真漂亮的房子啊!你们看,老师把房子的大门盖成什么形状的啊?
师:真聪明!那这间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啊?
师:又猜对了,那我还想问问你们这间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啊?
活动反思:
在认识图形中,三角形、圆形,孩子能知道,正方形对孩子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都叫它方方宝宝。游戏中,由于准备了一份供孩子操作的材料,所以在孩子操作时显得比较拥挤。
认识五官活动教学设计
2.知道五官的重要性,会保护五官。
人物面部空白挂图、香水、糖果,会唱歌曲《小手拍拍》
1.唱歌曲《小手拍拍》入场。
2.认识五官,并一一说出五官的名称。
3.出示人物空白挂图,请幼儿贴出相应的五官,强化认识。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可是他可不高兴了,我们看看他到底怎么了?(幼儿回答没有眼睛、鼻子、耳朵等)
师:那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4、认识五官的作用。
喷洒香水,请幼儿说出鼻子的作用。(可以闻到东西的气味)
(2)师:小朋友们真棒!老师奖励你们一人一个糖果吧!
说出嘴巴的作用。
(3)师:小朋友们听,谁在叫我们呢?(另一位老师藏在黑板后面发出声音)
说出耳朵的作用。
教师小结五官的用途。
5.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五官。不能用脏手擦眼睛、挖鼻孔和耳朵,不能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眼睛和鼻孔里。
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一〗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活动二〗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红领巾剪刀吸管。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活动三〗创造。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活动四〗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活动五〗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谁表现最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
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
3、对了,就是角。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课题)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
3、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
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三)巩固练习:
1、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
2、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
(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
1、学习用尺子画角。
(1)要想设计,不会画角怎么行?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小组自己研究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画角方法既快又好?(师巡视)
(2)哪个小组汇报一下?(生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老师也来画一个。你们能再画一个开口方向和这个不同的角吗?(找三生板演,余生在下面画,并相互欣赏)
(3)画得真好,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2、做角。
(1)、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做一个小巧手的游戏,好不好?你面前有许多材料,除了图形中原有的角,你还能做出其它的角吗?看谁做的角最巧妙,老师这儿还有奖品鼓励呢!
(2)、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做出的角?(生纷纷出示用线绳拉出的角,用圆形纸片折出的角,以及用硬纸壳做成的活动角等等)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这位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重合的过程)
(4)、对,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齐读一遍。(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1、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角的知识,你对角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多媒体出示课本38页校园一角情境图)。
图中那些地方有角?
(用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说说角的样子?
b.指出下列各角中的顶点和边。
2.动手实践,感知角。
活动一:折角。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你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折角是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制作一个角,进一步感知角,获取实际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带角的图形,真正感悟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就把角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深深的印在学生心中,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二:超级“变变变”
(通过活动,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的奥秘,感悟其中的道理,自己会讲出来,充分的感知角,用变魔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画角。
每人动手画一个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三、拓展延伸。
1.下面的图中各有几个角?你能找到吗?
2.画一个有更多角的图形。
四、回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e的认识
1、学会ao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的aoe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会在四线格里书写aoe。
二、教学重点。
学会aoe3个单韵母,认识声调符号。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看图讲故事,激发兴趣。
(二)学习aoe。
1、看图说话,小女孩在做什么?
2、教师示范发音a,边读边讲发音方法。
3、引导学生看图和a,说说发现了什么?
4、教学儿歌: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5、学生互相练习,开火车读。
(三)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aoe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学习声调。
1、看图观察,小汽车的走势,配合手势学习。
2、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3、联系aoe的四声。
(1)按顺序读。
(2)变序读。
(3)二三声对比读。
4、请小老师教读,小组比赛读。
5联系日常生活,用带调的aoe组词。
(五)拓展练习。
1、读儿歌。
圆圆脸蛋扎小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2、跟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阿姨好!
啊,你说什么?
啊!多么可爱的小鸟!]。
噢!原来是他。
哦,我明白了!
额额头!蛾飞蛾!
恶恶心,饿,饿了。
3、游戏:找朋友。
学生戴着字母头饰上台,介绍自己:我是a,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小朋友回答,a,你好,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实物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1:有的小朋友在踢球。
生2:有的小朋友在玩双杠。
生3:有的小朋友在做操。
生4:有位老爷爷在修剪枝叶。
……。
(长方形、正方形、圆、球等)。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图形,(课件出示角)这个图形也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把它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生1: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形成了角。
生2:老师手里拿的三角板也有角。
……。
师:(课件演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角,那在数学中我们怎么来表示角呢?我们看(课件出示抽出来的角)。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孩子们,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闭眼想角的样子)。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个角吗?
(生用手比划角)。
师:同学们都很棒,现在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角的尖尖的这部分是角的顶点,我们看一看,角有几个顶点?
生:角有1个顶点。
(生说师板书)。
师:我们再看,这两条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角有几条边?
(师生共数)。
师:角有几条边?
生:角有2条。
(生说师板书)。
师:这两条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条边都是直直的。
师:(指板书)现在谁能说一说,角有什么特点?
生: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多找几个人说)。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边,那谁能说一说这是这个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顶点)。
生:这是角的顶点。
师:这是角的什么?(指课件中角的边)。
生:这是角的边。
(课件出示练习)。
4、找生活中的角。
5、折角。
6、比较角的大小。
(生自由发言)。
师:那到底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吧(师比较)。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虽然这个角的两条边比这个长,但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我们看(出示活动的角)。
(生观察)。
师:这时候的角比刚才大还是小?
生:比刚才大。
师:这时的角比刚才。
生:比刚才小。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师: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过关系呢?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师: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画角。
生:想。
师:现在我们看黑板。
(师在黑板上画角,生看)。
(生在练习本上画角)。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角交上了朋友,谁能说一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认识克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准备: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160—70=504×=7×4—5=5×700=。
52+48=7×500=78—49=。
(一)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二)教学新课: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3、动手试一试。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三、巩固练习。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板书设计。
千克的认识。
掂一掂称一称看一看。
千克(公斤)kg。
17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四、作业设计:
我会填。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用秤()。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做单位。
o的认识的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aoe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教学过程:
一芝麻开门。
1听说过《阿里巴巴》的故事吗?想知道芝麻开门的口诀吗?请看。
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只要你掌握了芝麻开门的秘诀,就能去挖掘科学知识的宝藏。
二看图激趣。
茂密丛中几座房,青草河边一条溪。对岸有只大公鸡,喔喔喔喔大声啼。
它叫醒了谁呢?
叫醒了小姑娘,她在河边啊啊啊地练唱;
叫醒了大白鹅,它在河里快乐地游泳;
叫醒了小鸭子,它在水里愉快地戏耍;
``````。
让学生看图后畅所欲言。
三捉迷藏游戏。
这幅优美的山村图中藏了aoe3个字母,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让学生初步感知aoe的音和形。
四学习aoe的发音。
1老师边读边讲发音方法,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反复练读。注意口形不能变。
2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发音方法:
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
五指导aoe的书写。
1记住形。
找出图中与aoe字形相似的部分,念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河水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2正确书写。
认识四线格后讲清aoe的笔画笔顺及占格位置。
教师示范,学生仿写。
六知识晚餐。
回家做aoe的卡片,再读给爸爸妈妈听。
香山小学王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