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

时间:2024-03-21 14:05 编辑:潇洒范文网 浏览量:0

导读:《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范文范本是一种对于优秀作品的概括和提炼,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参考。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一

(1)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开放。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指示,江的“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的指示,这一切都应和着开放时代的呼唤。因此,开放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2)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开放教育正是顺应人的和谐自然发展的需要。因此,开放教育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3)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改变儿童学习起步阶段主体地位不受尊重的现状,让学生参与选择决策,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要求。因此,开放教育是适应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2、课题提出的意义。

(1)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提炼、培育而成。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学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每个学校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能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开放阅读教学是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2)对课题的拓展与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校开展了“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从学科教学领域进行了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开放式教育的持续研究,使“开放”成为全体教师共有的一种教育理念,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形成学校的一种文化,是对原有课题的滚动发展,将原有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并加于拓展。

(3)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小学语文开放式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语文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开放式教学”。

所谓“开放”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开放式教育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沟通,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

开放教学体现在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时空上的纵深化,教育方法上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弹性化,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化。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

3.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的能力,

4.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6.发展学生阅读评价和审美的能力。

7.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技能、阅读情感三方面。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主要由老师来确定,且比较重视阅读认知目标的完成,而阅读技能、阅读情感等目标,还处于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师没有去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兴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获取方法有培养兴趣。而开放性教学目标除了体现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之外,还要体现出目标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的多元化,体现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和教师指导确定相结合的方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选择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教师必须打破阅读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敢于超越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言文字。要使语文知识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连贯性,体现学生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局限于语文课堂中,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和有机整合。阅读教学的过程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还要抓好课外辅导和实践,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的阅读教学空间、开放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在阅读教学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将课堂移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如阅览室、室外等。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开放,要体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方式和评价目的的多样化。教师要打破自己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和评价权威的局面,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让家长来参与学生的阅读评价,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

2、实践操作法。

3、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安排。

本课题为学校主课题“开放式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下三级子课题,研究阶段按照主课题的安排,课题组主要人员:王剑忠等。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例会,交流相互的经验做法,研究解决课题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安排下阶段工作。课题组在形成研究方案、阶段报告、论文、活动个案等的基础上,突出形成学生的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学生习作等。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二

教育科研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科学性的学术研究活动,搞好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加强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检测、评估等,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和效益,使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形成具有城东特色的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特制订《城东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一、目的意义:搞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通过对教育科研课题的专题研究,一方面使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一批科研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学教育改革的思路、策略和途径,形成我校教育科研特色。同时为促进教育科研成果尽快推广、应用,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操作、检测、评估课题的管理办法。

二、课题分类:

1、学校教育科研课题以校级立项课题为基础,校级立项课题是学校课题管理的`主要对象。在此基础上逐级选择推荐,逐步形成由校、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组成的课题网络。

2、学校教育科研课题分为学科类课题和非学科类课题两大类。

三、课题管理机构和管理内容:

1、校级各类立项课题均由校教科室负责管理。校级以上立项课题根据相应级别教育科研机构制订的管理规定实施管理。

2、课题管理的内容包括课题申报、课题方案制订、论证及立项、课题的实施、阶段总结报告和实验报告、课题的中期检测、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成果的推广等环节。

四、课题管理程序:(一)、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1、每年九月份由课题负责人选准课题,填好课题申报表,写出课题实验方案送校教科室,

制度。

教科室根据所报课题进行审阅。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对有较高学术价值、便于操作的优秀课题向上级教育科研部门推荐,争取立项。其余的作为校级课题。

2、立项原则:鼓励性原则。鼓励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通过科研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精力。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实用性原则。强调教育科研对本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强调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切实的促进作用。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正确,研究目标明确,立论根据充分,内容具体,方法步骤切实可行。

(二)、课题的实施。

1、校教科室管理的课题范围是校级课题和以我校名义申报的各级各类课题。

2、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3、周期一年以上的课题每学期必须制定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应按时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

4、课题组长要经常性组织教师研讨,收集资料,及时记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体会,按月向校科研室汇报。

5、课题申报人应维护课题研究的严肃性,要设法保证课题按时结题。同时,更要注意科研的科学性和对教育的实际指导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可作不断的改进或提高。

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末要写出阶段实验总结,向学校教科部汇报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得失,并将实验过程中积累和收集的资料、数据等一并交校教科室存档,便于学校对实验中期、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评估。

(四)、课题结题与鉴定管理。

1、凡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由校科研室负责鉴定工作。课题负责人向校科研室递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附下列资料:课题研究主体报告、全部研究成果反映研究过程的主要资料(文字、图表、录音、录像、软件和事物等)。

2、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由上级科研部门给出鉴定。

3、课题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教育专著和教育软件,学校有权对成果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广。

五、奖励按实验成果价值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详见《城东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奖励制度》)。

・・・・・。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三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促进有效学习”为中心,抓规范、重落实、求高效,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以温州市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二、主要工作思路。

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加大课改的力度,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继续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加大课改力度,促进有效学习。

1.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研究。制定好学校课程方案、学科课程实施计划,开发、利用区域教育教学资源,落实拓展性课程建设工作。

2.以学科核心能力为切入点,以探究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优化作业等项目为载体,抓好各学科课堂变革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3.紧扣“学为中心”宗旨,紧紧围绕“学习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三方面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深度实施。

(二)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坚持周前备课。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学期结束对教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奖励。

2、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三)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把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运用程度仍然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之一。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语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最终在校内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3、继续认真组织落实语文组的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使其向纵深发展,发挥辐射作用。把课题研究作为我们数学教研组的一个亮点,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从“研究型”向“专家型”转化。

4、加强教师的培养,为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在教师中进行“一帮一”的拜师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7、继续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质量调研工作。

周 次。

主   要  工   作。

时间。

地点。

形式。

备注。

1

学生注册,正式上课,上学期学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2月22日2月28日。

2

各位教师制订学科计划。

2月29日3月6日。

3

语文教研组第一次集体备课。

(王秀平主备)。

3月7日3月13日。

学校办公室。

4

全组人员明确教学常规,讨论本学期教研组活动计划。

3月14日3月20日。

学校办公室。

5

王秀平组内公开课。

3月21日3月27日。

学校教室。

观课/评课。

小结。

6

观看优质课教学光盘。

3月28日4月3日。

多媒体教室。

7

清明节。

4月4日4月10日。

8

语文教研组第二次集体备课。

(  周仙梅主备)。

4月11日4月17日。

学校办公室。

9

讨论课例。

4月18日4月24日。

学校办公室。

10。

周仙梅组内公开课。

4月25日5月1日。

学校教室。

听课/评课/小结。

11。

各教师自学。

5月2日5月8日。

学校办公室。

12。

语文组第三次集体备课。

(谷森红主备)。

5月9日5月15日。

学校办公室。

13。

各教师讨论备课上课收获及疑惑。

5月16日5月22日。

学校办公室。

14。

谷森红老师组内公开课。

5月23日5月29日。

学校教室。

听课/评课/小结。

15。

儿童节。

5月30日6月5日。

16。

端午节。

6月6日6月12日。

17。

6月13日6月19日。

18。

教学常规检查。

6月20日6月26日。

教导处。

教导处统一检查。

19。

复习工作。

6月27日7月3日。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四

围绕语文大组组工作计划,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解决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造型人才,努力探索一条科学、低负、高效的素质教育新路,使备课组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2、抓好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整体合格率。

3、抓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4、组织开展好语文课外兴趣活动。

工作要点。

1、加强学习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起现代教育的理念。

(1)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图书资料和现代网络资源,组织年级组教师学习二期课改等现代教育理念,使教师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发展。

(2)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反思教育、教学和教研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弥补和改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检查。

(1)认真做好备课、听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

(2)强调备课中撰写好教后感,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堂课,实实在在地听好每一堂课。本学期要求组内每位教师听校内课达8节,备课组长达15节。

(3)及早抓好毕业班工作,做好对个别学生的拓补工作,努力提高整体合格率。

(4)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教学质量关,通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5)备课组应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工作。

3、抓好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整体功能。

(1)备课组活动要以“教学诊断”、“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教法、学法和专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a、备课组按“四定”开展活动(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及时做好签到和活动记录(活动记录要详细)。

b、备课组要加强学习,及时了解教改信息,使教师们评价课堂教学的观念不断更新,为教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c、加强实践,组织教师人人上好专题研究课(每位教师一学期向本备课组上一节教学研究实践课)。

d、备课组活动要轻形式,重实效,活动内容多样,就理论学习、专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展开,提高活动的质量。

e、鼓励教师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下,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

f、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动探索精神。

g、积极实施分层次教学,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自主性和分层次的课外作业。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法、学法和考法的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限时提高。

(2)搞好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教研质量。集体备课的目的是为教师创造自主发展的条件,备课前要指定好课文,组织备课组的教师认真分析教材,然后分头备课,将教案印发给其他教师交流,其他教师也应积极思考,认真修改,直至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3)教学过程中要把好教学质量关,通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4)备课组应做好各种资料的积累和归档工作。

4、抓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围绕“分层拓展、小组合作”这一总课题,五年级备课组的研究课题定为《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通过这一课题的探究,形成良好积极的科研氛围。

5、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语文兴趣活动。

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施展语文才能的各种机会,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1)配合教研组和大队部和图书馆共同开展好诗歌朗诵赛、故事赛、征文赛等语文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积累和运用的兴趣。

(2)备课组结合实际在组内开展钢笔字写字比赛,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具体工作安排。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五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加大学校对教育科研的规划、指导力度,促进本校教育科研成果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组织结构。

第三条本校教科室对申报立项的我校全国、省、市和校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管理,并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工作。其职责是:

1、负责全校教科研炭展规划、课题指导。

2、制定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办法及有关章程、规定、制度。

3、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评审、成果鉴定、验收、奖励和推广工作。

4、对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研究实行全程监控。

5、负责协调校内外各种学术团体和组织的关系,组织开展教育科研有关活动,促进校内外交流与合作。

6、搞好教科研服务,提供教科研指导、教科研人员培训和信息的提供。

7、做好科研成果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第三章选题和申请。

第五条各部门及教师根据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自拟课题申报。

第六条申请人必须政治立场坚定,而且必须是课题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担负实质性任务。

第七条教科室根据上级有关课题规划精神,公布课题指南,各部门及教师可从中选题申报。

第八条课题负责人一般需具备中级以上职称资格或本科(含本科)以上学历。

第九条课题申请人要在对所申报课题的意义价值、完成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设计的基础上写出完整、可行的研究方案,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申请书》,送教科室进行申报。

第十条填报登记表时,如有多人参加课题研究,必须注明一位课题负责人(也称第一申请人),申请书应由课题负责人签名报出。

第十一条所负责的立项课题若前一项末完成者,不得申报新的立项课题。

第四章评审和立项。

第十二条课题负责人将相关申请资料递交教科室,由教科室组织评审小组评审,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对巳获准的立项课题,经学校行政会审批同意后,由教科室向课题负责人发放《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课题立项的基本标准是: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准指导日常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继续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努力培养二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学惯,激发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工作要点:

1、积极参加区及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认真做好笔记,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挤出时间学习教学理论文化专业知识,及时做好学习摘录,以丰富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课堂实践和管理的能力。多学多用,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

3、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组织全组人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各项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4、组织本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互帮互学,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5、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随机处理教学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实践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6、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7、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作业习惯、听课习惯。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8、加强写字教学,努力使学生的字有起色,逐步有特色。

9、加强各类素质竞赛,如朗诵比赛、写字比赛、听写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0、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注重学生积累,使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新课标规定的数量,争取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安排:

(一)二、三月份。

1、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

2、学习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3、完成第一、二、三单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规范作业本及批改格式。

4、年级组老师共同出好周末卷,内容由易到难。

5、开展第一次说课活动,由钱萍主讲。

(二)四月份。

1、学习第四、第五、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第二次说课活动,由李敬波主讲。

3、做好期中复习及考试、阅卷工作。

4、完成学校质量监控,认真阅卷,做好分析工作。

(三)五月份。

1、学习第七、第八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完成第二次作业检查。

3、第三次说课活动,由顾斐菲主讲。

(四)六月份。

1、检查备课及反思。

2、做好学期结束各项工作,出好复习卷。

3、对备课组活动加以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七

一、任教班级学科:

三(2)班语文。

二、研究的课题:

挖掘地方课程资源打造徽文化语文特色研究。

三、研究目的:

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享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它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如了解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了解精心设计的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了解宏村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的家训、楹联文化;了解宏村地方小吃、特产、民风民俗等,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力和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怀,使宏村地方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合教材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任教的三年级语文教材有八个专题,其中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这四个专题可以与课题结合进行研究。

1.宏村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策略研究。

立足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掌握宏村地方课程资源,然后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宏村地方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2.宏村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利用宏村地方课程资源,拓展教科书的内容,“弥补”教科书的“缺点”,填补教科书的“空白”,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和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创新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让学生在宏村这个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3.打造徽派语文教学特色的策略研究。

要以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为引导,以徽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句群教学等新策略为抓手,以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架构,来打造“徽派语文”,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特色的徽派语文教学,促进徽派语文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的特色发展。

4.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研究。

创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研究措施:

1.文献研究法。

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地方课程资源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2.调查研究法。

深入宏村,实地考察,了解黟县的名人故事,了解黟县的传统文化习俗,欣赏宏村秋天的美景,并拍摄照片或用文字记载,为研究提供素材。

3.实践研究法。

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研究。实事求是,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课题组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不断提出研究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中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如走进宏村,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美景;了解黟县的传统文化习俗,撰写有关习作等,寻求新语文与宏村地方课程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徽派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挖掘宏村地方课程资源,打造徽文化语文特色的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做法。指导学生习作,积极投稿,撰写教学论文投稿或参加论文大赛。

六、研究工作安排:

1,学习课题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内容。

2,结合本年级的教材,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1,听、评研究课,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进行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2,建立学生个人跟踪档案。

3,自学跟语文教学有关的杂志,并分享阅读,把阅读到好的文章推荐给其他组员阅读。

4,为二年级开展《畅游童歌童谣》活动献计献策。

1,听、评研究课,共同探讨交流如何进行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2,积极参加课题组理论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4,组织学生参加“我是魅力徽州小使者”书信比赛活动。

1,上课题研讨课《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课堂教学,尝试把宏村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进行融合。

2,跟踪记载“学生成长个案记录表”

1,认真撰写教学反思,与同伴交流,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2,撰写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3,撰写心得体会或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八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选题缘由: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我们的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运用英语的能力需要在交际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非常有利的'条件。

目前,小学学生的英语的学习缺乏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要开始培养英语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了就能用,从而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此项课题作为校本课题《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规范指导体系研究》下的子课题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研究设想:

本课题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从课堂内外各个环节。有效性的角度探索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问题及其策略建议。从分析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分析小学现用英语教材特点及其教法、分析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找出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1、准备阶段(1月—202月)。

为响应大学区工作,共同提高学区小学生英语学生学习能力,本次课题通铁五第二小学共同研究。

(1)对目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对现有的经验及理论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供本课题借鉴,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2、实施阶段(年2月—2013年10月)。

(1)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跟踪调查,做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2)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不断调整操作方式。

(3)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实验效果作出评价,不断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进一步完善操作体系。

3、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修正、调整研究目标、方法等,并初步形成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2)全面反思、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论文。

课题其他成员:

李永东、黄家乐、林叶达。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九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6月――209月)。

1、整理课题申报材料,完成课题的申请、立项工作。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措施,准备相关研究工具,做好具体研究工作的分工和建立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

3、收集、准备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尽力争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二)实践研究阶段(年10月――8月)。

1、对本校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全面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学业成败归因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2、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借鉴已有的成果,探求适合小学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3、根据实践反馈,修正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规律,使本课题研究趋于合理完善。

4、课题组成员完成各自相关学科研究论文及研究总结报告,上缴课题负责人。

(三)总结阶段(209月――年11月)。

1、对各成员研究材料汇总、分析、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申请结题。

七、前期研究情况:

课题负责人滕平老师对与此相关的问题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这些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便于对课题更深入、更全面的实施。撰写《感动》、《心系海洋,让每一位师生都走向成功》等文章发表在《山东教育》《威海教育》。

课题组成员钱小红老师《欣赏海洋,让孩子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发表于《威海教育》。

张晓敏老师教学论文《“黑点”与“尘埃”也美丽》、《巧用算术法则,提高活动效益》等文章发表在《威海教育》《山东教育》,《不乱扔垃圾》、《春天来了》获威海市优质课。

朱长霞老师教学论文《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呼唤有效与精彩》荣获威海优秀论文。

王金好老师《告别外号的烦恼》获荣成市优质课。

每位成员在各自的教学领域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论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模式的研究。

2、培养模式:形成适合我校特点的心理健康培养模式。

3、研究报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结题报告。

九、研究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制度,使课题研究活动定时、定点,按计划开展各项专题研究,确保研究落到实处。

2、教学设备齐全。我校各种教学配套设施优良,软硬件建设齐全且较为现代化,馆藏图书丰富,并开通宽带网,教师人手一台电脑,便于对各种资料的分类整理和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可随机通过互联网与校内外的同行进行沟通,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

3、经验积累丰富。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实验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已取得的科研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人才条件优越。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的年轻团队,每个成员都具有相当强的教科研实力,并已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5、加大课题组成员培训,全方位提高组员的教科研能力。

6、我校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会在物力、人力、财力上给予最大支持,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全力保障,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省内外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目前,许多学校纷纷把小学语文积累作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这些学校在小学语文积累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积累的主渠道,探索出自主阅读,自我积累,的教学模式,将语言文字内化;有的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实践活动,通过班级读书会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有的学校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分类积累等。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价值。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广读书、丰富语言积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语文教育观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教师要胸怀远大目标,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语文书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对语文课程资源作了说明,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广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接受的信息量就增加了,这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如果老师的眼光只盯在课内、校内,远远适应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可见,课外、校外资源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积累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的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积累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吸收到更多的精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

本选题的创新程度。

积累有助于表达,好的词句、精彩片断有助于学生说话和习作。更为重要的是,积累是一种再生能源,它反作用于再学习,一旦燃烧起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宝。理解词义除了用到字典、词典外,还需要生活积累的参与。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除了联系上下文,离不开自己各方面的积累。材料积累多了,知识面广了,能力增强了,基础平台高了,看问题也就全面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浓了,学习效果就好,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总结出适合自己而又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研究分析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研究的经验成果出发;从农村乡镇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出发;从我中心校师资现状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小学生语文积累运用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研究方法与途径:

育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在全镇开花结果。从学校规模来说,以3所完全小学带动11所非完全小学。边实践边总结把成功的做法推广到各小学。

寓课题与常规活动之中,把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重要观点: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成人一样,赋予他们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和诱导。尽可能为学生语文积累提供更多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个性潜能得到做大限度的发挥。

遵循整体性原则。树立大的教学观念。注意各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功能,主要是做好教法与学法的紧密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进行积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将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学习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课外阅读书报刊、看电视电影,听广播,上网,参加各种活动等,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探索实践积累与运用间的关系。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为更好地表达服务,为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条件。反过来,运用亦是提高积累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可加深理解,唤起学生的记忆。

提高教师指导课内与课外积累的能力及教科研水平。

研究基础:

已有相关成果: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的教育理念,本着以教材为根本,适度拓展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分类积累活动,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主要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教育论文撰写与例举:叶昂龙,宁波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5第一版。

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了十五市级课题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研究课题。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可能和时间保证:

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后勤人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处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从学校和学生情况来看,20以来,我校一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从我的采蜜集入手,中高年级开展了分类积累,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积累方法,并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主动积累的习惯,并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和运用,这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二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42015.5)准备阶段。

(2)制定研究方案,准备开题报告,培训课题组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15.620xx.6)实验阶段。

(1)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标等基础理论,并深入实践研究。

(2)各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开展具体研究,重视个案积累。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及时总结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3)完成阶段研究报告,及时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20xx.720xx.8)总结阶段。

(1)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推广研究成果。

科研手段:我们将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修工作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3所完全小学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引领,聘请教研室同志做课题顾问。通过组织开展理论讲座、听课评课、主题研讨、小小展示台、学习小标兵评比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积累成果。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把课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一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将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成为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根本任务。

当前义务教育的形势不容乐观,不良的环境和不健全的后天教育致使大批的学生产生学习困难。在相当多的地方,“学困生”的比例要超过学生总量的三分之一。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生源覆盖面大,但部分学生家庭环境复杂,家庭教育、辅导成为空白。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这些带着或学习困惑、或品行困惑、或心理困惑的学生从不同的教学点涌进了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上三维目标的实现。研究“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引导,让老师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特别关爱“学困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对于探索和完善我国“学困生”健康教育实现的途径和模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绩效中有爱迪生。”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有助于每位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素养,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有助于培养教师教育智慧并实现专业化成长。

人们对“学困生”的研究也有不断的发展和深入,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他是英国的一位眼科医生,源于他在工作中发现了“词盲现象”;赞可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认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自20世纪中期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备受关注。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心理品质的发展对人一生的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马加爵事件后,国内大部分学校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心理咨询室等,加强了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21世纪,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关系到对现在和未来人才资源保护的大问题。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真正引起重视是在1978年以后。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人对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究。钟启泉以国外差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差生问题,揭示现代差生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迄今为止在各级、各类书刊上发表的关于“学困生”的文章大约有千余篇,如桂林市西山小学《“差生”的研究与教育策略》的研究、浙江金华县罗埠镇中心小学《关于优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策略的研究》、浙江省玉环县外淌小学《小学数学“学困生”不良心态调查与教学对策研究》等,他们的这些研究为小学数学“学困生”发展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但他们未能就其深层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剖析,未能对学生这一本体从心理角度做出对策思考。从我国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看,理论研究多于应用探索,口号形式多于实践实验。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依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全新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途径和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课题立足于应用探索,立足于全面实践,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对于丰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有重大意义。本课题着手于途径和模式的试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预期取得成果将易于推广,而且能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认为教学体系除了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外,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智力,情感,意志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等方面的发展。传统教学体系对待“学困生”的办法就是倾盆大雨似的布置操作性练习,弄得他们负担过重,非但不能促进其发展,反而会使他们更加落后。他主张对“学困生”在非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上下功夫。

1、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高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个性养成开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入一个自主的、积极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某一智能的高度发展,是对人的才智的一种发现和提升,而对于自身不太发达的某一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6、新课程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1世纪初的课堂教学新的要求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简言之,就是学习困难生,即那些在智力、体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无任何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差,学习吃力,不遵守纪律的部分在校生(参考北京师范大学苏达礼教授的观点)。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一书中指出: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习不良(学习差生)等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也有所区别。学习障碍即学习失能,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使儿童在聆听、说话、阅读、书写、推理和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不适应。学业不良即学习成绩低下或落后,也被称为“学习差生”,这是一个在教育领域用的最多的概念。狭义的学习困难专指学习障碍,广义的学习困难包括学业不良。学业不良是指学生的智商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表现出学习成绩低下。

本课题所指的“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智力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较弱,成绩较差,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这一定义比较接近学业不良的定义,是一种倾向于广义的理解。“学困生”中较为严重的是连续得低分的学生(一般是指经常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发展指转化和提高的过程,是指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学生,在有针对性的辅导下,使其“自我正确的认知——自我积极的体验——行为的自我引导——自我反思内化——自我品质形成”的过程,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使”学困生”在数学学习成绩、兴趣、自信心等方面均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二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存问题,笔者也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措施。

现阶段,我国小学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和收获,同时也在实践中发现了不少急需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必须明确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的。

1现实状况。

现阶段,虽然我国各个地市的很多小学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都在进行,然而,这个教学过程正不断暴露出很多问题,下面本文将针对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做详细分析。

1.1课程目标不够清晰。

建立较为完整的小学课程体系是完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的必要条件。模糊不清的课程目标,将会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把握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怎样的美德以及怎样测评教学成果等多个方面。如此一来,便严重制约了小学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教学效能,影响教学水平,从而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很难做到落实,也难以产生更为可观的教学效益。

1.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设置课程内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为纵向问题,简单而言就是课程设置中内容不够连贯,在教学内容缺乏科学的前后顺序设置,没有明显的深广度递进,没有明确的教学方式,对于现在教学成果的研究和吸取较少;除此之外,便是横向问题,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别的课程缺少明确联系,缺少彼此间有效渗透和互动,难以构成科学合理的教育课程体系。

1.3教材内容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小学传统教育的教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近几年相继发行出一些较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材,但是教材的总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首先,经国家教育部门统一出版的相关教材仍然停留在推广试验阶段,特别是很多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中内容与现有的小学其他科目教材有重复的内容,所以现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仍然需要不断在实践和推广中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次,便是缺乏校本教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袤,传统文化也具有着丰富的多样性,这便需要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校本教材来丰富对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小学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应该在拥有统一教材的前提下建设校本教材。但是,由于受到科研、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已经出版使用的校本教材还存在着教材内容不够系统、难易度分配不够科学等问题,从而导致校本教材很难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和意义。

1.4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在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优秀民族精神。当然在这项教育工作中的领头人仍然是小学教师,所以,教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熟悉了解以及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现阶段,很多小学学校的教师将精力主要集中在文化课方面,一味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便不那么重视。教师自身都不能够正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学生自然也就很难很好地学习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2改善方案。

2.1合理设置课程目标要想改善现阶段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就需要从设置课程目标着手做出优化和改变。首先,需要将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小学课程目标明确下来,对其课程内容、性质和定位以及考核方式都需要有明确的制定,认真对待高低年级存在的差异和衔接,做好整体规划和必要调整,从而使得小学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可以更加有规有矩,可以更加适用于各个年级各个阶段,更使其完美融入于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此外,在明确课程目标之后,应该给予各个小学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允许其在遵循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校使用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变。

2.2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并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为了确保课程的内容选择更加合理,在规划教材内容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以传统文化作为启蒙,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教材,从而培养其规范的行为习惯。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将提高感受力作为教学重点,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为主要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在安排教学时间方面,可以安排学生坚持每天晨读,确保每周可以安排三节课程主讲传统文化,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善和调整。

2.3端正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态度。

自古以来,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所以,为了更好地在小学学校开展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教师则必须端正态度,熟练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如此一来,便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正确的弘扬传统美德。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虽早已展开,却在教育实践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文中就几项较为典型的问题作出分析,同时提出优化方案,并且希望本文可以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话题的研究中起到些许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2]沈春芳.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三

一提到作文就有学生面露难色。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空洞无物,语言贫乏生硬。部分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不断探索解决这一难题寻求途径。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他们语文能力单一的体现,而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就是说学生作文能力是他们朗读背诵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的综合体现。故此,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渗透于每一堂语文课教学中。在语文教改中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下面我浅论几点:

一、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关于语言的教学,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语文训练到熟能生巧的体现,是在长期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古人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背,能更好的理解句子或文章的含义,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从中还可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一篇文章背熟以后,它的词汇、句式就可以转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倾泻于笔端,成章于口头。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但多读多背、读写结合是我们必须继承的。我们的学生笔下生涩、词汇贫乏,文理不通,原因在于读得少,背得少,头脑里没有储备足够多的字、词、句、篇。故此,我们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会学生总结读书方法,背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生学会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训练合理想象。

我们在教学中常见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其原因是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即没有写作材料。写文章实际就是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及感受,观察能把生活中的素材变为文章的桥梁;观察能使人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是作文的基础,是写作的法宝。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要告诉学生观察不是胡乱看,而是要按从上到下或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从远到近等顺序进行观察,而且观察应细致入微,才会有收获。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材料丰富,才能使学生迅速的作文。

想象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翅膀,人类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的想,而是要在观察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有联系的想象。在进行看图学文的课文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对课文插图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再依据观察结果展开合理想象,图文结合学习作者抒发真情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在看图说话训练中把从阅读中所获的观察、想象抒情技能用上,他们面对写作就不会头疼了。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训练准确表达。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并借此进行思维。口语交际既是语言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对事物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它为学生习作积累材料,开拓思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部分老师常感到上口语交际课时学生不愿开口说话,而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一个个说太费时,结果口语交际课变成“一言堂”,致使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受到桎梏,。须知,在新教育理念中,老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生才是主体,我们做老师的应该让学生每堂课都满载而归,而不是自己说个痛快。特别是口语交际课,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大有不吐不快之感,他们就不会闭口沉默。设计情境可从生活点滴开始,如购物、让座、求助……只要学生开口对话表演,那就是成功的开端。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复述课文,讲故事、看图编故事的训练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到说话语句连贯、条理清楚、围绕主题即可。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后,作文也就不成问题了。

四、提高学生驾驭词语的能力。

古人云:“作文可贵而难为”。有的学生平时能说会道,但写出的文章平淡无奇,这说明学生的头脑中储备词汇太贫乏,无法产生有逻辑层次的书面语言。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语文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储备,从教材中、报刊、图书、电视及其网络等媒体中积累,可摘抄妙句佳词,精彩片段,这样就为写作构建了一座写作资料库。在平时片段训练中,老师可给出关键词、精彩词,要求学生在写片段时全用上。还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上会用反义词、辨别使用近义词、词的感情色彩并使用,才能在写作时措词准确精炼,文字生动活泼。

五、从经典课文中总结学习写作方法。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其作者在材料安排、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独具匠心,给学生的写作起到示范作用。教师在指导中要巧妙的利用教材,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课文,学习领会文章的写法,然后让学生模仿写法进行习作,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可让学生模仿其四季写一篇《家乡美》;课文《白鲸》作者先写白鲸的外形特点,后写生活习性,可让学生仿写其喜爱的小动物;在学习《鸟的天堂》,好让学生对一处景物作静态、动态描写;在学习《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可以让学生对某个部分进行续写,在作文中可以学习过渡方法等。

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方法,培养语感;教学生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训练他们的想象力;通过口语交际课训练,让学生准确表达思想情感;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词句;从经典课文中总结写作方法,那么,当学生面对作文时,就不会面露难色,而是胸有成竹、挥笔自如了。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四

1.教师没有从本质上意识到教育工作。

在传统教育的限制下,教师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开阔,仍是以单纯的“教”“学”模式存在于课堂上。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仍是被动学习。

2.学生语文知识认知不够深。

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脑海中,却忽略了学生是否从根本上理解这些内容。这些致使学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难度。

二、如何有效地实现小学语文教改。

1.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观念。

在实行语文教改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教师当作良师益友。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

2.设计生动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仍处于孩童阶段,上课时难以静下心来,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提供具有童趣的、生动的教学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索性问题,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课后寻找资料解决。如此,不仅提升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培养了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

每一个小学生的生存环境不同,他们的智力、基础、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故而教师若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是不合理的,其效率也不高。由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为参考基础,制订适合该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当然,教学方案的不一致,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如此,才能使整个班级的学生语文水平都能获得提高,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所有人的教育。

以上便是本人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想法,虽然不够全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意义,希望对各位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帮助。最后,愿小学语文教改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五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发挥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以及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注意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为此,笔者提出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然而,很多教师在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方面,总是流于形式,而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很好地利用互动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

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是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的首要任务。所谓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其中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因为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才能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亲切感和学习的欲望,教师对学生才会更有爱心和耐心。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喜欢和自己的老师作对,对自己的老师总是看不惯,甚至非常反感,又怎么会对这位教师的教学信服呢,怎么会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课呢?如果一位老师对某个学生非常反感,甚至和这位学生之间有过节,那么教师又怎么能做到公平对待自己的学生呢?这样也会影响他在其他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公平对待自己的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师生之间的氛围才会非常和谐,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候,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遇到生活有困难、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尽量做到有耐心的帮助他们。比如,有的学生可能老师把习题讲解了好几遍他都还不会,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要着急,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而要学会反思,为什么学生还不会?是他没有认真听,还是自己讲的太难,不符合该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要善于安慰学生,给学生信心。这样不断帮助学生改正、进步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生的学业才能步步高升。

二、在游戏活动中发挥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游戏是孩子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孩子对于世界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创设符合社会法则的相似的游戏情境,并在不断的情境模拟与活动参与中领略这个世界的法则,学会世界的规则,从而使学生的社会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成长为一名健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此外,很多小学语文知识也是对于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如《王二小》一课重视对学生爱国情感及牺牲精神的培养,而《我要的是葫芦》则是结合生活场景中经常发生的事情,进行生活情境再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精神。因此,其实很多小学语文的教学都具有非常强的生活性、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这些课程时,要善于把这些课改编成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各种能力的锻炼。除此之外,利用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使不同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并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人格得到完善,能力得到锻炼,也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一个班级通常具有几十名的小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尽不相同,这样教师还可以发挥班集体对于学生个体的教育作用,不仅使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使得学生个体与班级群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个体更加优秀,使班集体的风气更加良好,从而也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对班级产生归属感,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得到增强。

三、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充分发挥生本之间的互动作用。

所谓生本之间的互动作用,是21世纪以来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往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只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和反馈,而忽略了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即文本的重要作用。专家们经过大量的教育调研发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不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的,在教师进行教学之前,学生往往通过预习、大体浏览等会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一印象一直影响着学生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的理解。所以,学生面对文本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使有着自己的解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小学生由于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又喜欢具有画面感、色彩鲜艳、形象奇特的事物,而对于一些抽象的文字则缺乏长期的专注能力以及足够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对纯文字的语文教材进行再次加工,通过讲故事、表演情景剧等方式进行文本再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文本的学习与记忆等工作。通过这样,既能充分尊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第一感觉,又能在此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适当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总之,无论是小学语文的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教师都应该注重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互动性,用充满趣味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打下能力基础。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六

1、三年级级组在这学期人员紧缺,工作负担重,但是,他们在集备组长的带领下,认真钻研教材,开拓创新,不断调整单元教学模式,寻求适合年级特点的教学方式。各位教师都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对教案进行调整,形成各自的个案。梁昌娥老师能运用自己的经验,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级组老师力求在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中取得实效。黄文华和李婧敏老师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坚持工作,认真备课。

2、三年级的教师能根据年级特点布置作业,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方面不断寻求心得方法。教师们能认真批改作文,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1、整合教材,单元教学

二年级的语文教师能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广州气候特点及节假日,调整教材顺序,让教学更切合实际。如,第二单元是有关学校生活的主题,内容涉及到教师节,班干竞选等内容,二年级级组就在9月份进行教学;第三单元是有关祖国历史的主题,二年级级组就结合国庆进行教学;第一单元是描写秋天的美景的,二年级级组就在秋风渐起的11月开展教学。同时,我们也整合单元教学,如第四单元的成语故事和成语学习,我们就结合在一起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2、课外阅读,坚持不懈

二年级教师积极鼓励孩子们阅读,将激励与加强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作为语文作业的重点,每个班都有富有特色的阅读交流活动,如二年四班的“四分钟悄悄话”“每周连续剧”,二年三班的“勤劳的小蜜蜂”阅读交流,二年六班的“成语大比拼”“小故事,大道理”的故事交流会等形式,让孩子们阅读兴趣高涨。二年七班和八班的教师也能积极行动起来,鼓励孩子积极阅读,收集资料,课堂分享的好习惯。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在何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制作每一个课型的课件。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都能在每周五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共案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特色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撰写适合本班的教学个案。大部分老师能及时记录教后的反思,并提出教学实验改进的措施。

2、作业批改及时、认真。

能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布置各种有趣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亲子作业、挑战作业等;作业量适中,课外不布置书面作业。教师批改及时、仔细,并能通过简单的评语和有趣的激励印章鼓励孩子。

1、教案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应该按照单元整合的思路进行备课,开展课堂教学,要在保持生本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大胆改革。

2、个别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并存在教案内容少、结构不完整情况。有些只有要点而没有具体内容,如只有“新课引入”而没有引入的具体内容,只有“课后小结”而没有小结的具体内容。

3、教师的教学资源的整理上传意识有待加强。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七

为了确保实验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调控,我们先后组建了实验课题组、设备管理站、教学研究室三级管理网络。课题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教研室主任任副组长,吸收骨干教师及部分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课题领导小组,加强对实验的宏观调控、科学管理和具体指导,解决实验中的重大问题和有关事宜。设备管理站由分管后勤的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解决教改实验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学软件等所需设施,保证实验的`所需资金和优良环境。教学研究室由分管教学的主要领导挂帅,吸收能力强、决心大、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重点研究教材、教法、学法、质量测查等教学研究工作。基本上做到各级机构职责明确,协调合作,加强了对实验的宏观调控、过程管理和科学指导。

小学语文教改与科研课题(精选18篇)篇十八

一是指法课。指法的规范操作,对于打字的准确性和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一开始让学生上机就严格要求,强化训练。首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各键的功能和作用,接着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进行指法训练,强调学生规范操作,从准到快,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是编码课。在上编码课时,各类字的编码方法、拆分规则等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再用这些方法规则来指导编码。在编码时,还要把识字与编码紧密结合起来,一边学生字一边学编码。三是输入课。汉字输入要求学生把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电脑打字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眼、耳、手、脑并用。这对小学生来说是高难度的.技能,因此,在上汉字输入课时,首先要过好编码关,教师把本节内容中的难记部件或难打字进行口头编码或拆分练习,然后让学生进行输入练习,要求学生以难为主,从慢到快,循序渐进,先看打、后听打、再想打,逐步提高。教师既要有要求,有指导,又要随时进行检测,使学生整体提高。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我们取得了阶段。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