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

时间:2024-03-22 17:06 编辑:潇洒范文网 浏览量:0

导读:《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估。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教学反思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一

在上《松鼠和松果》一课的时候,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师:那么,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

生1:松鼠的愿望实现了,那里长出了好多松树。

生2:它的愿望实现了,(读文)因为,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树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漏一字:棵)挺拔(错读为pa)的小松树。

(孩子们都听出来了,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3:**,你把挺拔的拔字读错了,请你改正。

生2:挺拔的小松树。

生4:**,你少了一个棵字,应该是一棵棵。请你改正。

生2: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孩子们个个挺直了腰板,挺起了胸脯,笔直地站立在那里,瞪大了眼睛朝我望着。有的还伸出手臂作茂密的枝叶状!呵呵!我不由得赞叹。)。

师:真是一片挺拔的松树林啊!

可是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那会怎么样呢?

(孩子们的眼睛闪着,有的孩子唰的一下坐回到了座位上,有的孩子把伸直的手臂慢慢地垂了下来,还有的孩子皱着眉头说,那到处都光秃秃的了,森林就不见了!)。

(我用期待的目光含笑望着孩子们,特别是边上两个大组的孩子。很多孩子大声地说,“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这时,角落里有一个孩子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师:真是一棵聪明的小松树!

(边上的孩子相互望了望,陆续有孩子恍然大悟般地站起来。)。

师:是的,又一棵,一棵,又一棵!将来,这里会是一片--。

生齐:更茂密的松树林!

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之外的一幕。它源于一个孩子在朗读时的错误,孩子们相互纠错时的表现引发了我的灵感--对啊,“光秃秃、一棵棵、挺拔、更茂密”,这些关键的值得品味、积累的词语,不是可以串成一条线吗?就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去理解、感悟吧!

课上到这里,孩子们很开心,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快乐的微笑。我想,他们不仅读懂了这些词句的意思,不仅感受了表演的乐趣,而且还体验了智慧带来的快乐,感受了集体的力量。我和他们一样快乐!

是否能再作一些改进呢?思考以后,我觉得:

1、如果能及时地板书:好主意将来。

光秃秃-一一棵棵挺拔--更茂密。

能让学生对这些词加深印象,对这些变化之间的关系有一条更清晰的线索。

2、对三个词语的理解,还可以更深,更准些。如“光秃秃”的理解,可以请学生想想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光溜溜)增加学生abb式词语的积累。理解“挺拔”时,还可以联系《邓小平爷爷植树》中学过的词句(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说说,什么样的树是挺拔的树。理解“更茂密”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用更准确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相互之间挨得紧些)。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二

教学难点: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锣鼓、钹。 。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

(大屏幕演示 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

1.师指画面问: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心情怎样?

2.根据学生回答,师引出课题《春节序曲》。

3.简介管弦乐。

4.简介作曲者及乐曲时代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乐曲背景有所了解,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

[注:在上述环节中,录像画面一直演示 ,乐曲一直轻声播放。]。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

二、整体欣赏,划分段落。

1. 学唱主题音乐。

3. 听后回答:(1)乐曲情绪线、速度线、节奏线?

(2)乐曲分几部分?曲式结构?

4. 找一找,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主旋律各是哪几条?

(设计意图:找找各部分的旋律,使学生真正从理性上来认识各部分音乐。)。

三、分段欣赏。

1. 欣赏引子:提问:乐曲一开始所表现是怎样的场面?

2. 欣赏第一部分:(分三部分欣赏,分别用a. b.c.表示。)。

(1)欣赏a:   1)听前提问:乐句 。

在演奏时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2) 两句在演奏时,仿佛两个人在干什么?

3) 绘了怎样的场面?

4) 分两组唱唱(唱出力度的不同)。

(2)欣赏b:  1)b与a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2)你在音乐声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3)欣赏c:  1)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上有什么变化?

2)一次比一次热烈的音乐声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4)再次完整欣赏a段,边欣赏边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手舞足蹈的表现音乐,感受更加深刻。)。

(5)听后回答:a段   节奏   节拍    速度   情绪。

(   )()()()。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三

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那么就应该让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求:“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课程改革以来,合情推理受到了教师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数学教材中也大量地采用了数学猜想、枚举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不可否认,许多重大的数学发现都是在猜想中诞生的,但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当学生的猜想与教师不谋而合时,教师喜形于色;在猜想只是得到个别实例的印证而不是普遍印证时,结论匆匆而定……我感到了验证意识的淡化和漠视,验证方法的盲目和缺失。最近我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了两轮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使我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如何利用数学猜想、枚举归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案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出示了以下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

16+2727+16。

45+2727+45。

……。

师:你发现了什么?大胆地猜猜看!(生自由发表意见,师随之用等于号将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连接起来。)。

师:是不是像这样的算式都有同样的规律呢?你能仿照黑板上的样子,再写几个吗?

……。

反思与实践。

从课堂教学流程上看,学生写出了很多,也交流了不少,论据可谓充分。可在课后交流评析时,教研室赵主任的一句追问:“学生算了吗?”使我如梦初醒。学生所举的大量实例的价值就遭到了怀疑。原来,他们只是在机械地模仿,举的例子也是漫无目的,甚至不知道教师的本意是让他们通过计算来验证,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如此“验证”,徒具其形,未具其神。如此“验证”,所谓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的目标实现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教学的的失败使我陷入了深刻的思考。教学流程虽致力于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也意识到“枚举归纳”是小学阶段重要的验证方法,但是对于“枚举归纳法”都缺乏深层次的认识。于是我们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再学习,明白了所谓枚举归纳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反例,从而推出该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的归纳推理。”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应注意:被考察的对象数量越多、范围越广,结论就越可靠。教学之所以失败,症结就在这里。

可以说,解剖课例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惟其痛苦,才有“凤凰涅磐”般的重生。于是有了第二次实践。

为了防止学生机械模仿,我先示范着现场编出两个算式:

17+3939+17。

师: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怎样才能知道?(强调计算)然后郑重其事地在中间划上了等于号。

师:请你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并且算一算,看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计算,教师有选择、有顺序地组织交流。

生1:因为10+20=3020+10=30所以10+20=20+10。

师:上面的例子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有不同的例子吗?

生3:因为7+9=169+7=16所以7+9=9+7。

生4:因为8+18=2618+8=26所以8+18=18+8。

在教师的“鼓动”下,同学们跃跃欲试,举出了更大的数。最后借助计算器,猜想同样得到了验证。这时学生的兴致调到了极高点。

师:有没有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你能举出来吗?

……。

学生的视角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得以延展。

接下来,加法结合律的猜想及验证过程顺畅自然,一气呵成。

第二次试教虽然教师对“验证”只字未提,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时时刻刻、真真切切地在经历验证的过程。随着教师组织的逐步深入,学生的思维也随之逐步优化。从理论上讲,再多的例子也只是不完全归纳,但我们仿佛看到广阔的数学王国展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一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甚至更大的数和特殊的0,都满足这样的规律而且没有人能举出反例,我们有理由相信枚举归纳的结论是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两次试教及两次比较,使我深刻认识到:

1.丰富的数学活动素材为“猜想—验证”提供物质基础。

验证结论是否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枚举事例的数量和范围。所以,在运用枚举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尽量增加枚举的数量,防止千人一面;同时要十分重视对学习活动的优化和组织,尽量扩展考察的范围,防止以偏概全。在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数学活动材料的刺激下,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潜能才能得到挖掘。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有价值的猜想和多方法、多方位的验证,从而尽可能地增加结论的可信度。

2.丰厚的数学活动经验为“猜想—验证”积淀思想方法。

如果枚举时只注重“量”而忽略了“质”,只注重了广泛的“发散”而忽略了典型的“提炼”,那么学生的思维水平就永远无法提升。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犹如醍醐灌顶般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合情推理水平向逻辑推理水平过渡,帮助学生积累从感性认识跃向理性认识的经验。在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尤其是,难能可贵的探究的品质将在学生的心灵生根、萌芽。

3、有效的课堂交流是“猜想—验证”的有力保证。

“枚举归纳”是小学阶段重要的验证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生的猜想不可能都是正确的,而且往往是“异想天开”。作为教师,对待任何猜想,始终应该保持一条原则,那就是适时引导并组织有效交流,让他们把自己的猜想依据、实践过程以及得到的结论说出来,在猜想中探索出正确的答案,在实践中验证猜想的准确性,使其认识更加明确、思维更加完善,从而产生猜想的良性循环。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四

小个子女生(班长):今天我有些遗憾,因为忘了带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材了。

这节课,可能是以往评价不合常理的一堂课。

这节课,我自以为是一节创新的课,符合新课标的课。

让我难忘,也但愿让我的学生难忘。

3、能进行体育锻炼项目的开发。报纸足球、回旋镖等等。

我想,光上好一节课是不够的,还应与学生们多接触,发现他们的能力,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情感交流。我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五

随高中新课程正式推行,这意味着我省高中教育将发生重大转变.新课改精神对每位数学教师都是一个思想难题,只有思想转变才能使高中新课改实验成功,才能使数学教师蜕掉传统教育方法,领悟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精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实质是凸现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会学数学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对新课程的培训和学习,听取专家讲解和名师的课堂示范,结合我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与同行们交流并真心听取大家的教悔。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好(每)一节课无疑是一线教师最应关注的话题,这样,“研究课”成为同组同行们的共识,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研究氛围得到提升,可以说,根本上从观摩课、示范课的传统模式解脱出来,向“研究课”的转变,那就是对课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参与评课活动教师可以随时提问和质疑,随时示意发表自己的观点。摆脱各种人为的束缚,从思维的碰撞,参与研究课的教师们均得到启迪,从而使我们在教学理论上有所提升,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基本理念着重提到“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会“数学地思考”。

案例1发挥直观性教学优势,引导探究性教学。

1.要让学生动手做,设置让学生动手做的问题:请同学们用纸板或游戏棒或细铁丝(做骨架)做出下列几何体的模型: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四棱三棱台。使学生亲身体验柱、锥、台的结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2.要让学生用眼睛观察,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辨认、直观感知,判断空间几何体类型的问题。

3.要让学生动手画。教学中设计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象的直观图及几何体的三视图的问题,让学生动手画(题目略)。

4.要让学生用脑“推”,在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设计一定量的简单推理论证的应用问题,重点是证明平行与垂直关系(题目略)。

此外,在“立体几何初步”教学过程中,可给学生展示各类多面体与旋转体的教具,让学生通过对实体的多方位观察,多角度审视,形成对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直观认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时,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也就成为自然了。

1.“双基教学”与“变式教学”无疑应当被看成中国数学教学传统十分重要的组成成分,如何能够依据新的数学教育理论去重新认识“双基教学”与“变式教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又如何能够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很好的去应用这些数学思想或方法,包括必要的反思与总结对此做出新的发展?我们在探求着。

使用新教材的困难之一是时间不够,一周开6节数学课还是讲不完(新课标规定每周才4节),很多内容都是匆匆而过,草草收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面对实际,我们的认识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求全,而求联”,同样地,在“数学基础技能”教学中,我们也“不求全,而求变”。

2.“发现式教学法”的应用。新教材的习题量大,层次性强,以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为例,新教材与传统教材内容相当,新教材共有214题,据教参建议教学课时数约18课时,传统教材课时约30课时,练习题164题(空间向量除外),内容份量有差,但课时相差近一半,而且新教材中的一些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不是仅照例题“葫芦画瓢”就能解决的,如果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解答,给出传统意义下的答案,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确实难以做到。如此看来,新教材的习题确实练不了,而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书本上的题”又不得不补充一些内容,使本来就显紧张的课时更加吃紧。发现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因此,发现式教学法否定通过大量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提倡主动地在大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我们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发现式教学法”,接受的过程多启发,发现的过程多参与。两种教学形式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

3.“案例教学”思想的渗透。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思想”,可见,课堂上适当利用“案例教学”法可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

当然,新课程才实施不久,如何更加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正在探索与研究的问题。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请多指教。不过,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要作调整,教师“身份”要转变,那就是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把“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服从“学”的观念,吸取传统教学法优点,融入“现代教学法中去。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六

开学这么久,每次语文课都呈现出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思索,也非常的困惑:识字教学是我们低段的一个教学重点,以往在教学生字时我要求学生把生字词在课文中标出来,然后寻找自己觉得最好的办法把它们记下来,最后再找学生汇报她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起初我感觉这个方法也挺好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所想的方法也不错,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这种方法只对于那些爱动脑筋的同学有用,并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越来越不好。但最近我看了一个老师的识字感悟,让学生自己互动起来互相帮助,我觉得还不错,很想借鉴一下.于是在我教《风》这篇课文时,就改变了一下识字方法.课上我告诉同学们:“如果你已经想到了好办法,你就可以下位去告诉你的好朋友,让她也能和你一样牢牢地记住这个字,永远都不会忘。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快.”话音刚落所有的孩子都动了起来,有好办法的孩子抢着说,平时不动脑筋的孩子这时也没有办法,只能强迫自己也去想,去说.从整体看我觉得效果还不错.过了几分钟学生好像已经适应这是一个游戏,他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很快就静了下来。

当我一宣布现在可以将你刚才给好朋友分享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的时候,学生立刻兴致高昂,踊跃地举手想要表现自己。我喜欢他们活跃的样子,于是我请了一名平时上课经常开小差的孩子先来介绍他的识字办法,这位同学说:“解,我是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记得,我用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说得多么形象啊,既说出了字形,又联系了字义,我想所有的同学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字原来可以这样记,汉字真是太有趣了。我对他的说法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学生想表现自己的欲望更强烈了,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这节课的生字虽然不多,我讲得也很少,但是我相信这节课学生的收获却多于任何一堂识字课.找到感觉后,我继续的让学生自己读文,从中找到自己不懂的,在全班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读文和看图理解来讲解.一堂课的气氛更加热闹起来,不但调动了基础差点的同学,更是给基础好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站在讲台上的我看着孩子们自主的学习,我想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尝试.

文档为doc格式。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七

自我国颁布“30万以上人口的区县需建立特殊教育学校”政策之后,特殊教育学校总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特殊教育学校虽然在数量上较以往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是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学生残疾类别的显著变化,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原有的单一教育功能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面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面对教育对象的转变,特教学校的职能需要发生转变,学校功能必须进行适度调整和转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将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办成示范性、高水平、多功能的基地,推动融合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学校功能定位。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文件精神,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办学定位由原来单一的聋校转变为集听障、智障等多种障碍类型教育于一体,并以智障教育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以国家提出的融合教育为发展方向,不断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逐步将学校打造成区域内特教教师培训基地、特教社会资源集散平台、随班就读服务指导中心、特教学校教育科研中心。

(二)学校转型保障。

首先是组织保障。成立了以蚌埠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和学校领导班子为核心的学校功能转型工作小组,每季度集中研讨功能转型升级的有关问题。根据生源情况,成立培智部、学前康复部、职业培训部等相关机构和部门。在市教育局支持下,学校作为市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0xx年底又成立了“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和“特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迈出了转型第一步。其次是制度保障。面对学校功能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校及时制定了《培智教师课时标准》《培智学生个别化训练制度》,修订了学校绩效考核标准,制定了《随班就读管理制度》《随班就读教学效果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学校成功转型和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学校积极努力下,蚌埠市教育局与市残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意见》(蚌基教〔20xx〕41号)。《意见》确定送教服务的对象为具有蚌埠市户籍,无法到学校接受教育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并明确了“送教上门”服务原则、送教课时及教师待遇等,保障了送教上门工作可持续开展。最后是后勤保障及经费支持。学校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的投入,根据转型进程科学、合理、高效地配置学校资源,提高物质、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的功能转型打下基础。

(三)学校转型实践。

一是建设区域内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和蚌埠市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建立教师培养和培训基地,把对特教教师的培训从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分离出来,单独制订适合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计划,实施精准培训。安排原听障部教师到华东师大、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习,进行转岗培训,解决当前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针对近年各类残疾学生生源的变化,学校在校内推动实施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意在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固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逐步适应由单一聋教育转向融合聋、智、学前康复及其他的复合型教育。主要做法是,采用教师自我选择和学校适度调节的方式,输送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和对口学习,进而适应和熟悉新的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并积极主动与新的教材体系和知识对接,成为复合型教育的行家。二是建设区域内特教社会资源集散平台。首先,建立物质资源集散平台,把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先进的康复设施向周边县区辐射。市级特教中心是依托市级财政建设起来的物质资源平台,比之于县区特殊教育学校及随班就读学校,教育康复资源更加集中。但是,若不能合理调配、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只能是一堆“硬件”而已。鉴于此,学校确定了“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中,确定每月开放时间,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这样,不仅减少了各校的重复投入,也在使用频度及效果评估上有了比较和鉴别,为全市特殊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建立人才资源集散平台,学校与蚌埠报业集团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特教志愿者联盟,把有医疗康复、舞蹈、书画、体育等特长的社会各界专家和技术人才组织起来,按类别建立志愿者人才库,县区特教学校以及随班就读学校根据本校学生需求向市特教中心提出申请,中心从人才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专家志愿者,定期送医进校、送教进校。三是成立区域内随班就读服务指导中心。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学前康复理论学习、医疗康复器材使用培训,努力使学校教师由单一教育者角色转变为兼具“教育者”“督导者”等多重角色。学校通过市教育局与残联等单位,对全市随班就读情况展开了全面的调查,与随班就读学校取得联系,请随班就读学生来学校利用专业仪器进行评估,为他们制订个别化训练方案,并定期到学校使用康复设备进行康复训练。请普校教师来学校参加特教领域知识技能培训。定期派学校教师到随班就读学校了解随班就读工作动态,对普校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档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四是成立特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指出,提高特教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特教学校工作重点。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设置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图表。学校从教师专业化入手,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以校级课题为抓手,发动区域内特教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每年在区域内开展论文评比、教学评比、课题评比等活动,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并轨,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教师转型的主动性较差。

由于学校转型时间较短,绝大多数专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惯性思维模式,习惯将聋学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嫁接到智障学生身上,不愿意主动了解智障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不愿意摸索智障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较少接触和学习有关智障学生的教育新方法与新理念,主动寻求转型的积极性并不突出。

(二)特殊教育学校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学校转型起步较晚,对特殊教育基本理念、内在逻辑、发展趋势等研究不够,也缺少相关指导经验,致使学校对区县特校对随班就读指导相对有限,显露出学校指导能力的短板。

(三)科研基础较为薄弱。

学校工作以教育教学、康复训练为主,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对特殊教育前沿研究跟踪不到位,科研基础总体较为薄弱。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流动构建。

“引进来、走出去”教师专业素养双向培训机制,提升教师专业支持和服务水平。邀请国内外特殊教育专家、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基地、学校)骨干教师来学校指导。同时,选送学校专任、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特殊教育专门性科研机构、教学基地参与专业素养拓展活动。学校制订了“三年大转岗”计划,力争实现三年内70%以上聋教育专任教师转为培智教育专任教师。同时,以蚌埠市特殊教育中心师资作为人才流动支撑,每个教研室每学期选派2~3名专任教师赴市所属三县特教学校进行教学交流、住校辅导,组织三县特教学校骨干教师来学校参加教学公开课、课后辅导会以及教学心得交流。由此,一市三县师资队伍统一规划,师资队伍得到优化整合。

(二)积极提升学校综合指导服务能力。

发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功能,与随班就读学校加强联系,建立定期会晤机制,派出专业教师巡回指导,对资源教室建设以及随班就读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障碍给予专业指导和服务,为普通学校教师进行融合教育培训等。

(三)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专业影响力。

[1][2]朱楠,王雁.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智能的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xx(12):3—8.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八

从一开始接触绘本是在我的孩子刚刚出生没多久,我就订阅了《东方宝宝》绘本阅读版,抱着好奇的心态订阅了绘本,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接触到了绘本,《东方宝宝》随书赠送的《妈妈》杂志中了解到了绘本的精彩与有趣。第二次接触绘本是在一幼的老师给我们送课和经验讲解的过程中,让我进一步领略了绘本的精彩,并也有了自己想尝试的念头。第三次接触绘本是幼儿园给了我们一次学习与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在同课异构中下进行的绘本教学,而后又是行为更进式的方式下进行的绘本教学等,绘本教学在我们的不断教学与实践中开展了一次又一次,虽然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们的教学在进步,制作课件的技术也在进步,每次都会有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我觉得我们的老师进步了,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在逐渐地体会到绘本的乐趣了,已经从想看书变成了乐看书和爱看书,绘本阅读的乐趣正如鲜花一般越开越艳。

这一次我又观摩了薛老师的《太阳的颜色》这本绘本,让我的眼睛又为之一亮,让我思绪也有了一种冲动,有一种想尝试的感觉。薛老师将一个普通的故事,运用画画的形式,将故事中以画面的形式一页一页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画面清晰明了,形象生动让幼儿看了就能明白画面的意思,学的轻松愉快。作为教师利用绘本的形式,将自己的绘画功底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不仅是让孩子欣赏绘本,同时也告诉孩子我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将自己的故事运用绘画的形式画成连环画,然后将其制作成书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这是我在绘本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的最深感悟。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九

课堂实录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

2、引入新课: 。

师:这些数都是几以内的数?                 。

生:10 。

师:比10大的数还有哪些?你能举些例子吗? 。

生1:11 。

生2:15 。

生3:100 。

…… 。

师:是啊,比10大的数多得数也数不完,今天我们先来认识11—20各数。 。

二、探索讨论,展开新授 。

1、  出示主题图 。

师:哎,这是什么地方?         。

生:马路。 。

师:马路上这一条条白色的是什么线? 。

生:斑马线。 。

师: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 。

师:周围这些人在干什么?       生:骑车。 。

师: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 。

生:(抢着说)19 。

师:再加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生:20 。

师:多少人加上1是20?          生:19 。

师:小朋友再看看图上还有什么? 。

生:树、汽车…… 。

师:赶快数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

(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

2、动手操作,理解数的意义及组成 。

(出示一堆乱七八糟的小棒,马上消失。) 。

师:猜一猜一共有几根小棒? 。

生1:15 。

生2:20 。

生3:11 。

…… 。

(数一数:验证哪些小朋友猜得最准确?) 。

师:小朋友猜得都不一样,那我们就来验证一下。怎么验证呢? 。

生: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小棒) 。

师:(让生想一想)为什么这一次不容易猜准? 。

生1:太快了。 。

生2:太乱了。 。

师:怎么摆能让别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眼看出有11根小棒? 。

(摆一摆:让每个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 。

师:小朋友可以自己摆一摆,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朋友自由摆) 。

师: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摆法? 。

生:第二种。 。

师:为什么? 。

生:看的很清楚。 。

师(随手拿起一捆小棒):这一捆就是一个几? 。

生:一个十。 。

师: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生:10  。

师:刚刚摆的是多少        生:11 。

师: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

生:1个十和一个一。 。

师:那11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

生:11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 。

师:(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

师:如果要摆13根小棒怎么摆?             。

生:再加两根小棒。 。

生:19是由一个十和9个一组成。 。

师:(小结)十几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生(想了想说):两个1捆。 。

3、联系生活,理解数的顺序及大小 。

(1)出示尺子 。

师:老师家隔壁的小弟弟非常顽皮,弄坏了尺子,你能帮忙把数字补起来吗? 。

生:0、1、2、3、4、5、6……(从小到大) 。

师:还可以怎么数? 。

生:从大到小 。

师:刚刚是一个一个数,还可以怎么数? 。

生:2个2个数一起数。 。

师:还可以怎么数? 。

生:5个5个数 。

…… 。

师:在尺子上陈老师能提这样的问题:16比15大几?谁也会提?  。

生:20比19大几? 。

…… 。

生1:(学生发言积极)我喜欢20,因为它最大。 。

生2:我喜欢15,因为它正好是10—20的中间。 。

…… 。

师:请小朋友按要求上讲台:16先上来(小朋友高举自己的数上讲台) 。

一个一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

两个两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

三、练习反思,巩固新知 。

(1)读卡片,并说出数字的组成 。

(2)猜数游戏 。

(3)说一句话,让别人猜一猜你手中的这个数。 。

四、总结 。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还觉得谁的表现特别好? 。

1.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数感。 。

2.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 。

3.尊重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

知识的学习有其固有的规律节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里去。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就是实践性。

马克思是从人的活动来规定人的本质的,他把“自由自觉的活动”——对象化的实践看做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正是实践,使人兽相揖别。人在实践中与世界、与他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随着时间的进展,关系的丰富和扩大,人性的全面性随之而发展,人的能力和智慧也随之而提升,人在实践中不断生成。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总是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实践中重新塑造自己,不断地再生产、再创造自己。

2、传统学习方式听说有余而体验不足,导致孩子实践能力缺失。

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传统的观念,强调人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自主的学习与体验,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缺乏必要的操作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原本朴素道理的震撼,和发现长久蛰伏的思维惯性的过程;是通过行动的力量,来实现个体与他人,群体与群体沟通和整体提升的过程;是在真实的喜悦和痛楚中,将情感因素转化变革的意识,最终实现行动的过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打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问题意识,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个性品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这次活动主题是个社会热点问题,学生身处其中,经常随家长到各个药店买药,有直接经验,可操作性强,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多,致使主题活动能不断深入开展。在实践中学生的积累越来越多,收获越来越大,就是在主题活动将要结束之时,他们又发现国家为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的管理,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新制度的启动能保证老百姓用上物美价廉的药品,解决长期诟病的药价虚高的问题。以前国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例如统一配送、降低药品价格、实施医保制度等,但均未能解决问题,此次采用了一个系统工程,从国家制度的层面动起了大手术,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我很有幸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直接参与者,有机会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道成长。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但相信指导者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刚进门的时候。

一、作为实践者,我身先士卒。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尤其是中国最古老的春节,有关它的来历,习俗等浸透着我们中国文化的底蕴。恰逢寒假将至,于是,我们就抓住这一时机尝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率先开展了“过大年”春节文化研究活动。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事先我帮学生设计了一幅图画式综合活动资源卡,并为家长送上了“爱心小帖子”,提醒家长从查(通过上网、查书籍、翻日历等方式查找“春节的来历”、“各民族的年俗”)、访(通过访问身边人的方式了解“生活的今昔对比”和“春节的礼仪、讲究”)、记(通过书写记忆的方式记录能收集到的“春联”、观察发现谁过年不休息)、算(通过精打细算,指导学生“压岁钱怎么花”,并算算都有哪些“庆祝春节的方式”)、做(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创新)等方面提示,帮助孩子开展调查。尽管困难重重,学生们均在开学时上交。纵观整个调查问卷,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填写的资料内容丰富,卷面干净整洁,颜色搭配合理。剩下的则有的内容空洞,有的涂抹杂乱。我想可能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因此引导帮助的水平不一样,搜集的资料质量肯定就不一样了。于是,我在交流时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网络的信息查询,渗透了一些搜集资料,整理的方法。

尽管我们的资料搜集并不是最完备的,活动设计并不是最科学的,但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兴趣十足,不同层次都能有收获。为此,我们坚持着。活动下来,我们发现学生是喜欢这门新课程的。

二、作为选题人,我不断反思着。

传统的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清明……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其中有许多中华民族珍贵的生活史料,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根’。

三、作为参与者,我们一同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他比任何一个学科都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在综合实践活动确认学生个体的理解、想象和创造,在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不断地探求真理。整个过程中,不仅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其中,而且更调动了教师全情投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展现自己才华,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成长,进步的源泉。在活动中,我发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的我们,知识面更广了,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了,我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蜕变。我们和学生一起努力着、享受着这样的成长历程。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实是参与者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教师的各项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二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从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

本学期,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很多启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

我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成熟起来。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三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是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尝试引入以课程项目为依托,小组合作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逻辑。体验式教学逻辑的实施应化整为零,分步进行;充分合作,有序竞争;持续互动,内外兼修。通过转换师生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仅完成了课堂文本知识传递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构建了卓越成效的络,并与生活场域相链接,达到技能、智商、情商共同提高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强化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课堂为主要活动场域,依靠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共同完成知识的文本形态经由教师话语体系向学生话语体系转化的动态过程[1],教学效果直接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对文本知识传递的成效上。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一套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性,提升教学行为指向性的教学逻辑体系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内在要求。《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是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不仅涉及文本知识的掌握,还涉及文本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和再加工,由此在文本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本转化逻辑便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的授课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教师在授课中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学中练、练中学的目的。为此,在教学中引入了体验式教学逻辑,力求在授课过程中,尊重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连接课堂和生活两个场域,平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达到文本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这一终极目标。

(一)属性复归:师生角色转变。

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发挥到何种程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则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因此,体验式教学逻辑设计首先就从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角色入手进行改变。

无可否认,实际教学操作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教学计划的制订者,课堂的组织者,成绩的评定者,相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先天的优势,在教学中很容易由“主导地位”变为“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的初衷就是要复归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让渡一部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给学生,使学生由原来的知识接收者变为知识参与者和建构者,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体验式教学逻辑借助课程项目来具体实施,即在讲授完社会调查选题的文本知识后组织全体同学进行分组选题,每组同学通过上台演讲的方式说明选题,由教师和全体同学对选题进行评点,而后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对学生和选题进行重新整合,直至完成课程所设定的所有步骤。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再只是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应用者,教师不再只是文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基于文本知识和实践知识之上的辅助者、引导者,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碎片链接:知识与生活的有机融入。

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具有完整性和逻辑性特征,但是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囿于时间限制,不得不将其化约为若干小节进行操作,虽然每一小节也有内在逻辑,结构相对完整,但是作为学生来说,其接受的内容却是一个又一个“知识碎片”,需要将其重新链接。而且,个体知识结构的形成,不仅限于所接受的文本内容,还要经过主体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个体知识存储转化能力、生活阅历有关[2]。换句话说,个体接收到的知识需要与其基本生活内容相衔接,经过接收、吸纳、转化、升华的过程,最终将统一的文本知识内化为具有个体化特征的社会行动,最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之目的。

就《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的体验式教学来说,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遵从社会调查的课程要求,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究,调查题目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对其生活经历的一种反映,将无序的'生活碎片提升为有序的实践行为。在社会调查题目的进一步实施中,随着个体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生活事件的深入思考,“碎片化”事件逐步转化为“系统性”认识,最终将教材中的文本知识与个体的生活经历有机融合。而且,在体验式教学逻辑实施中,教师将教材中本已“碎片化”了的文本知识附着于学生所选择的课程项目之上进行讲解,用一条具体可见的课程项目红线连接知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整合。

(三)多维目标:智商与情商同步提高。

1956年,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3]。据此,体验式教学逻辑把目标设定为三个层面,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无疑是指学生对授课中文本知识的掌握,技能目标承载于课程项目实施文本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之中,而情感目标则是贯穿于课程项目的始终。首先,从知识目标来看,体验式教学不仅强调教师对文本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教学过程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加注重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其次,从技能目标上看,教学过程被分为几个主要阶段进行实际训练,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各个阶段之间具有明确的、递进式的先后联系,学生在文本知识向操作技能的转化上着重突出过程性,技能目标实现上具有整体性、全面性、连贯性的特征。与前两个目标不同,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设计,即课程项目实施形式来实现。在《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课程项目实施中本着尊重个体、分工合作、平等互助、有序竞争、奖惩分明、共同提高的原则来组建项目团队,项目实施过程中在给予个人充分的空间发挥自身能力的同时,又通过团队约束来保证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团队荣誉感,引入淘汰机制磨炼团队成员意志力,最终使他们在合作竞争中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团体的关系,学会合作中的妥协与适应,达到提高情商的目的。

社会调查方法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方法论体系,每一方法论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具体研究方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涉猎所有内容并不现实,因此,在具体操作中,综合考虑理论性、技术性、可操控性等因素后选择定量研究中的问卷调查为主要授课内容,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

(一)化整为零,分步进行。

风笑天教授认为,社会调查可以分为研究题目选择、研究设计、调查实施、资料分析和研究报告撰写五个阶段[4],据此,在体验式教学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按照这五个阶段进行操作。首先,在选题阶段讲授结束后,让学生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成员大概控制在2~4人,而后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协商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准备和课堂汇报,每次汇报2~3组同学,教师和其他同学根据汇报内容对其进行提问,最后在每次汇报的同学中选出一组同学晋级,其余组员被整合到胜出的题目团队中。在继续授课、学习过程中,各团队根据课程内容逐步完成问卷设计、调查实施、资料分析、报告撰写等任务。

通过这种成员分组、项目分步的方法不仅调动了每个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促使学生主动吸纳教师所传递的文本内容,发挥个人创造性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知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而且,将同期上台论证的各组同学组成新团队可以保证每组成员的机会均等,不会因为准备时间长短而影响到入选机会,但也同样面临挑战。其中最大挑战是团队整合,即如何保证题目落选同学顺利整合到胜出团队,并积极参与后续工作。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更需要教学设计者的精心安排。为此,在体验式教学实施中采取了组长负责,成员打分,期终考核的办法来加强项目行动监督,约束成员行为,以保证成员合作的可持续性。

(二)充分合作,有序竞争。

合作学习发端于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主流倡导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可以归结为四种模式,即师生合作模式、生生合作模式、师师合作模式和全员互动模式[5]。体验式教学逻辑所倡导的是以生生互动模式为主的全员互动,即在课程项目实施中以团队内部的生生互动为主,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引入教师和其余学生的共同参与,以此来共同完成课程学习。在最初的小组成立时更多的是强调成员同质性,以保证选题协议的顺利达成和团队合作效率最大化。进一步的团队整合过程中,体现了小组的动态运行机制,一方面,团队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先期成员和后期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后期成员是作为“淘汰者”或“失败者”进入团队,他们对团队任务的认知可能会与先期成员不一致,因此,无论对于先期成员还是后期成员来说他们在团队任务进行中不仅需要着手解决原有竞争的遗留“问题”,还需要考虑新团队目标的修正与认定以及团队成员的重新整合。实际上,体验式教学逻辑倡导的合作学习过程从初始的课程项目选择,到后期的团队成员整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既包括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竞争,还包括成员间对问题理解的竞争,当然还包括团队成员任务分配的竞争,只是所有竞争都是建立在成员合作与互动的基础之上,以竞争促合作。

(三)持续互动,内外兼修。

约翰逊兄弟是最早在美国对合作学习理论进行科学、系统研究并将其运用于课堂实践的研究群体之一,他们在《合作学习》一书中从为达成目标所做出的努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三个维度衡量合作学习所产生的效用[6]。其中个人努力和心理健康与其个人能力和内在价值有关,而人际关系则归属于社会互动层面。通过合作学习的进行,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实践能力,锤炼个人意志,还能够促进人际交往,增强社会适应性。体验式教学逻辑正是在团队成员的持续互动中达到了约翰逊兄弟所设定的各项目标。首先,课程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持续互动,也伴随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积极参与,从客观上增强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相互关系的发展。其次,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促使各项目团队为了获取胜利而积极努力,通过淘汰机制的引入磨炼了学生面对挫折的意志力。再次,在团队的重新整合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合理处理失败情绪,协调相互关系,形成团体凝聚力,共同完成课程目标。最后,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规范和引导了成员行为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限制和避免了偏差行为的产生,从而取得内在性格和外在行为同步提高的效果。

总之,基于课程项目实施,建立在小组合作基础上的体验式教学逻辑从目标设定到过程实施不仅完成了文本知识传递的任务,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了网络型团队学习模式。

从客观效果上看,体验式教学逻辑实施中所取得的积极效果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上,还延伸于日常生活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络的形成与延展。

(一)网络构建:从个体到群体的演绎。

体验式教学逻辑实施中最重要的依托就是学习小组的组建。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由个体独立学习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将基本学习单位由个体变为群体,并成功将独立的学习节点发展为络组织。络之所以能够形成首先基于知识不对称原理。所谓知识不对称是指网络成员掌握的信息或知识少于网络所能提供的信息或知识,从而产生网络对成员的吸引力,使得网络得以维持和运转[7]。在社会调查课程项目形成、实施、总结过程中,小组不仅在各成员间架起一座知识交流与碰撞的桥梁,能够丰富和修正成员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加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能力,甚至促使网络成员构建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教师文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更重要的是在生生之间互助合作中得以实现,正如伊里奇所言的人人教育意味着人人来教。而生生互助合作的实现则是建立在团队间竞争互补基础之上的正反馈循环圈。如图1所示,课程项目在项目团队外成员的建议下得以进一步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得以修正和提高,二者对项目实施和团队成果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项目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合作保证课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这样,无论从团队内部还是团队外部来看,各方都具有正向的循环反馈作用。

(二)成员交流:络到人际网络的延展。

如约翰兄弟所言,合作式学习会产生三个结果,即成就努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8]。事实证明,体验式教学逻辑所运用的小组合作方法也取得了相似成效。首先,学生课程项目实施包括小组讨论、全员决策以及代表汇报等诸多过程,每次结果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同学和老师对团队成果的评定和对团队成员努力的积极赞誉都会在客观上提升团队成员的自我成就感。持续的成员互动也会增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建立友谊,增进同学感情、师生感情。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也表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确促进和深化了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并且,团队目标并非个人设定,而是团队成员协商的结果,成员观点在不断地探讨中明辨,各自学会在他人观点和自我观点之间平衡,这本身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总之,学习小组组建的最初目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知识掌握目标,但是客观上却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成员关系由普通意义上的“合作伙伴”上升为相互依赖的“同盟好友”,并且通过成员间、团队间、师生间的观点碰撞激发个体认知活力,健全个体人格。

(三)课堂组织:基于主体间性的思考。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存在的基础并非是个体,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个体之间的交往。教育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特殊形态,不仅涉及教师和学生,还会涉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是一个多主体交往的结果,因此也就出现了胡塞尔意义上的主体间性。胡氏否认了主体性的客观存在,认为主体性是通过外在于自身的客体的构造得以实现,因此我们所探讨的也并非实在的“主体”,而是需要在主体间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中来探寻存在的可能性,这不仅延伸了认识论的内容,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主客体矛盾。以往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秉承的是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暗含“学生客体”的假设,在实际教学操作中限于教师主导性的约束很容易将主客体倒置,陷入主体悖论的泥潭。那么,若要解决这一问题恐怕还要围绕课堂组织过程中的实在主体——教师和学生来思考,问题在于视角的调整。

教师和学生的存在是相互为证的,其身份本身就是相互构造的结果。按照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解,教学活动本身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其中既包括师生关系,又包括生生关系,因此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依靠关系网的支撑才得以存在。因此,课堂组织要重视“师生关系”,更不能忽视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存在能够保证教育行动得以实施,文本知识顺利传递,而生生关系的存在则是课堂组织的激励要素,提高知识的实践和转化效率。基于此,无论何种形式的课堂组织,何种方式的教学逻辑实施都有必要从课堂交往关系入手满足课堂需求,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主客观矛盾”。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四

在这节结题课中,老师给同学们总结了前段时间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乘坐了绿色公交车,一路乘车,一路观赏,一路聆听,一路思考,一路收获。对中山的绿色公交体味了一番,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同学们在这次“绿色公交,我体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获益良多。同学们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表现得很棒,通过交流合作、亲身躬行,收获颇丰。

我个人觉得,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与生活接触,与不同职业的人交流合作,懂得为了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一定要亲身躬行。说白了,勇于实践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外出采访时,要求学生要在家长的指导下,有礼貌有技巧地请求别人(与绿色公交有关的人员)接受采访。

其中胆子较大的小美和她的家长就主动积极地带上腼腆害羞的小华到公交车车站采访乘客。小华走在路上就不停地问小美能不能不要她开口问,她负责记录行不行。小美妈妈一直拉着她的手让她不要那么紧张,一边教她等会儿该如何向别人提问。小美和她妈妈一人一边拉着小华很快就到了公交车站,而被鼓励了无数次的小华还是胆怯地躲在小美的妈妈后面,直到小美拦下了一位热情的阿姨,拼命招手叫她过来,小华才怯怯地从小美妈妈背后走出来。在大家的鼓励下,小华终于拿起了记录本和笔走向受访阿姨。

慢慢的,看见小美与受访者聊得开心,小华也终于上前与阿姨聊了起来。看见小华的进步,笑起来的不仅仅是小美和小美的妈妈,还有带队的老师和路上行人。

其实综合实践课与其它科目比起来,其重点就是指导孩子在学习之余,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与人沟通、懂得有礼貌、有技巧地通过他人获取信息。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五

低效、无效教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教育顽疾。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围绕有效教学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取得经验和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效率就是速度,凡事追求快!课堂有效教学要求立竿见影,在乎眼前的教学效果,马上教,马上会,“即教即学即会”“当堂达标”。现实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和做法:把教学时间“精细管理”到分分秒秒,正所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无节制地增加单位时间的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容量,加快进度,强化训练,挑战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极限。

正如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所观察到的,“在这些教师的教室里,那些慢慢思考问题的或用不明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并进行思考的学生,就会被贴上‘理解缓慢’‘发言不积极’的标签而被撇到一边,被教师以达不到所要求的‘明晰的’语言和表达力而‘善意’地撇到一边”。这种快教学、快学习、快思维导致了所谓的“效率过剩”,它有两大害处,一是违背了儿童生命生长的内在程序和认知发展的固有规律。

据说,大约20多年前,美国曾面向小学生征集最聪明的一句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放太多东西。”二是导致了知识教学的“走过场”现象。这样,表面上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速度快,效率高,实际上学生对所学知识是食而不化,只是被太多的知识所填满、所撑胀而已,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消化,更没有成为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知识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和累赘。不仅如此,学生对这种学习会产生倒胃口的反应,即回避、厌恶、排斥、拒绝,并因此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淡化、消退了,学习思维固化、僵化了,学习灵性以及可持续学习力亦严重受挫,乃至丧失殆尽。”

我们看到不少所谓的高效率的课堂“只是着眼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把握具体知识,于是学生们知道了知识,却不知晓知识间的意义和联系;掌握了解题方法,却不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和思路;他们手里握住了大量的‘枝叶’,却放弃了最为重要的‘根茎’”。

“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学的很多效果(包括能力的提高)是要慢慢显示出来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说得好:“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一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实际上,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如此的。不少专家都强调说,教育是农业,要做慢教育,最好的教育者都是缓慢而优雅的。韩国有本畅销书叫《好妈妈慢慢来》。好教师也要慢慢来,对待学生、对待生命、对待心灵,需要的是耐心、诚心、恒心。

由“快学习”转向“慢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复归,它让学习者在从已知到未知的探寻之旅中,能惬意地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身对话,而非做一个匆匆过客,走马观花。“慢学习”充分考虑学生具有的独特知觉、意义和洞察力,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潜能的挖掘,还教师以自主性专业发展的空间,使得学习在自主对话的'轻松意境中,阐明争论和思想,传递尊重和信任,构建关怀和友谊的情谊。

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布卢姆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确,教学目标作为学生的预期行为变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师生的教与学具有突出的指向和标准功能,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方向感,教学结束时均有达标感。

按照格朗伦德的说法,作为学习结果之表述的教学目标,应当具有“行为目标”“达成目标”“可计测目标”的性质。就是说,课堂教学目标要十分具体,必须是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可以检测的,因此它的表述只能借助于动词,即使是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也要用行为描述的方式呈现出来。表述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目标教学和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但是,目标和目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教学变得明确、清晰,便于师生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达成目标,从而提高效果。另一方面,它使教学变得功利、窄化、被动,因为,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效果”并不都是可检测的、可观察的,“教学效果”的概念要远远大于“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开展目标教学的时候,只是关注到了人的发展和教学活动可控的一面。

一位小学教师曾反思说:“实事求是地说,一节课的知识目标是否达成,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检测来加以判断———因为它们都是显性目标,易于辨别。但也正因为它是显性目标,我们有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部。”实际上,人的发展还具有不可控的一面,生命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教学是一种生命历程”,教学的很多效果(特别是能力和品格)具有体验性、模糊性、潜在性。“眼下我们所提倡的有效教学,恨不得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直指教学目标的达成,恨不得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殊不知,教育教学里存在大量混沌的、灰色的地带,在这些地带,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手段都能产生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育教学所作用的人,其生命成长本身就具有致密、混沌、复杂、非匀速的特征。”

按照佐藤学的观点,课堂中的混沌的、灰色的地带对学生的发展可能意义更大,他指出:“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

“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构建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程序、形式、模式、规定和制度,追求统一的、标准的、固定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预测性、控制性太强,太过刚性。一些地区和学校在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时,出现了极端模式化的做法,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设置和时间安排以及师生教学行为都进行了详细的刚性规定,课堂教学成了工厂的加工流水线。

客观地说,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有益处的,没有模式和程序,缺乏可操作性,要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是不可能的。但是,试图将教学活动模式化,不考虑学科性质特点以及师生的个性差异,追求统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那对教学的损害则更大。当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一校一模”甚至“一个地区一模”(多课一模、千课一模)的做法,严重违反了教学规律(是对教学规律的误读和误用),抹杀了师生的个性和生命力(是对师生自由和潜能的控制)。这种同模同质的课堂情景可悲、可怕,让人窒息!

从教育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典型的设计心态。金生鈜教授指出:“这种心态相信,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儿童的适应性,教育只有按照一套统一设计好的模式、途径和方法,才能塑造出儿童的完美人格。

教育对儿童人格和未来生活的设计其实是对儿童发展的一种预定和控制,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由于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和教师不可能决定也不能决定每个儿童的生活道路,无法了解和预测每个儿童人格发展的未来和前景,结果是只能用一种统一的程序、唯一的目标要挟每一个儿童,把他们塑造成一种人。

教育为了实现统一的目标,必定对儿童进行监督和控制,把不适合统一要求的东西修理掉。因此,教育对儿童的任何设计只能导向对儿童成长的控制、包办和干预,最终造成对儿童人格的完整性的破坏。一旦教育的设计心态相信自身是完美无缺的话,教育就可能用专横的手段改造人,造成教育灌输和压制。教育的设计心态必定导致对儿童的强制和发展的干预。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没有乌托邦,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没有神化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佐藤学在做了20多年的课堂观察后指出:“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然而在观摩教学时,无论访问哪间教室,大同小异的教学却让人产生误会,以为发生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如同在日本找不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一样,彼此完全相同的教室是不存在的。由于地区的风土和文化、学校的历史和传统、教师的经验和个性、学生的生活和性格等等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个教室都形成了彼此各异的富有特色的面貌,并按各自的状态构筑着各自独特的世界。”“生命不能被保证”,真正的教学一定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教育是个“不确定系统”,它的改革没有单一答案;教育模式带有个体经验的色彩,其复制往往难于实现。

总之,追求教学的效果、效用、效率是对的,但凡事都有个度,物极必反。过分强调效果会导致“知识过剩”,来不及消化、吸收,变成怀特海所说的“死知识”“无活力”的概念;过分强调效用会走向实用主义的泥潭,这样的教学必然以近害远,以表损里,阻碍未来发展;过分强调效率必然丧失品质,没有品质的效率只是“表效”、假效、短效,它们或昙花一现,或徒有其表,不禁风霜,不堪一击。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六

“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是《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之一。的确,生活是个大课堂,有着数不尽的知识等待着我们的研究探索。由此,我校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师生经历了“提议——讨论——筛选——确定”的决策过程,最终确立了《我的生活,我做主》这个活动主题。五年级师生经过共同商议又确立了“我的生活——巧手diy”这一子课题。在活动实践过程中,我执教了这节《个性相框的制作》手工制作课。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毕竟从去年起,我就开始踏上了“探索”之路;可是,手工制作课于我来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有了一些特别的收获: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一场恶补战之后,我在忐忑中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堂手工制作课。

课堂伊始,我引导孩子们交流照片中记录的曾经的美好时光,孩子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曾经的幸福,而我也被感染,心情随之轻松起来。“想不想让照片变得更美呢?”一句小小的提示,让每一个爱美的孩子都有了扮靓照片的想法,我适时地将孩子展示的照片插入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纸质相框中,一经对比,放入相框中的照片变得更精美了,孩子动手制作个性相框的愿望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充分地点燃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虽然课前我已经搜集了大量的相框的知识,但是在课堂上,相框知识的传授我还是放手交给了学生——由各组组长汇报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虽然幻灯片制作得很简单,但是搜集的知识却是很全面的,不用老师讲,孩子们能够自己学有所得,这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啊!

接下来,在diy小博士的引领下,小组合作探究开始了。30秒钟的探究时间里,孩子们紧紧围绕在一起,饶有兴趣地边看,边猜;边说,边拆;30秒钟后的交流,孩子们则是各抒己见,仿佛如何制作一个个性相框已经是胸有成竹了。而我并没有急于让孩子动手做,因为我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发现了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于是,我出示了两个制作上存在问题的相框,一个色彩单调,一个比例失调,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发现存在的问题。使我意外的是,孩子们马上察觉出这两个相框的问题所在,甚至有的孩子还想出了补救的对策。这真是让我惊喜,要是换做是没有做课前准备的我,表现肯定不及这些火眼金睛的孩子们的。

让我欢喜的不仅仅止于此。在孩子们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我巡视着,也暗暗激动着——这组做的是苹果树,那组想的是小狗啃骨头;这组剪得是可爱的青蛙,那组刻得是逗乐的海绵宝宝;这组用丝带做了蝴蝶结,那组想向老师学习,将纸编的技术也运用到自己的小相框中……看着孩子们层出不穷的创意,我的心也变得愉悦起来。

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在兴奋中,自己有着很多遗憾:时间太短了,孩子们好多作品没有做完,一些好的创意没有被充分地展示;时间太紧了,孩子们展示的作品,还没有进行自己的创作阐述;时间太仓促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对作品进行评价,评奖环节有些走过场……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遗憾似乎都与“时间”耗上了。于是,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发现了课堂上自己存在的不足:

1、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预想:在巡视中,发现好的创意与做法,及时表扬,并由学生做“小老师”将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了很多好的创意与做法,但是,看孩子们做得津津有味,不忍打断,又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没有让“小老师”发挥其很好的引领作用。

2、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我担心时间不够用,心里做了一些挣扎:本节课要不要进行展示,要不要进行评奖?最终自己考虑到课堂环节的完整,在学生作品没有制作完成的情况下,还是进行了展示。最终导致这个环节展示得不充分,评价得也不充分。想来自己真得很后悔,展示与评价完全可以在下一节课来进行,而我只是追求表面上的完整,忽略了课堂的实质,真有些舍本逐末!

3、在时间这个问题上,课前也有所考虑。所以在动手制作这个环节,我通过diy小博士的提示,要求同学们先进行小组交流,选出优秀的创意,再合作做两个作品,组长做好分工。在巡视中,我发现有3个小组的同学没有按要求做:个别同学不与他人搭档,自己做自己的。当时我觉得孩子的想法很有新意,并没有予以阻止。现在想来,这样的孩子在具有创意的同时,却也缺乏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课堂上我没有认真执行自己的要求,导致小组合作不到位,作品的制作完成方面也大打折扣。

4、虽然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了盛放废弃物的盒子,但是,孩子们一旦动起手来,就全部抛之脑后。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抓起啊!

总之,虽然综合实践课现在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了,但是,通过实际教学,我知道,仅靠课前的“恶补”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一切需要我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在反思中不停地去修正,从而逐渐地走向完善。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要想“上好综合实践课”的路是漫长的,需要我孜孜不倦地探索、向前!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后,“反思”这个词在幼教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幼儿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作简要探讨。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其重点在“思”字,教师应该反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深究“为什么”这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反思能力,必须要学会探究式、批判性思考。

在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直接参与,较多的利用独立性反省的方法,同时注意通过与儿童或同行的对话进行合作性反思,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情境,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回顾——分析—假设——验证——总结这一实践过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反思。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首先是从困惑或疑难问题出发,先试着自我反思找到困惑点然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

音乐欣赏:《催眠曲》。

教师在播完曲子后,问小朋友们听这首曲子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做什么事情?当然老师希望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曲子联系起来:想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甜美的安睡!教师请幼儿逐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孩子说:“我想荡秋千”这个答案出乎教师的预料,教师说:“是吗?你想荡秋千啊?秋千荡起来是来回摆动的,像宝宝的摇篮一样。”于是老师播放录音让孩子们边听边做荡秋千的动作。

按当时的情景老师尊重了孩子的回答,如果否定他是对幼儿的不尊重,因此决定接受幼儿的答案,引导出摇篮的摆动,正是由于教师行为的这种暗示才会引起后面幼儿的模仿。又由于自己教育技能的欠缺,当时只想淡化问题于是采用再放音乐让幼儿做动作的策略转到下一环节,但教师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最优的教学策略。

在反思中教师一方面意识到引导幼儿学习,形成高质互动的'技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先前的教育活动中未充分给予幼儿此方面的经验,当时如果教师能够耐心询问幼儿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引导,真正让幼儿懂得音乐与感受的关系,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就成为“最基本的元标准”。

艺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

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材料:毛线、橡皮泥、彩色纸,又准备了几种用石头做的东西,让孩子们进行参考。在活动中,大多数的幼儿就是按照老师给出的作品进行模仿。有一个小女孩把一块圆圆的石头画成了一个蓝色的太阳,当老师问他为什么时,她回答:“蓝色是冷色调,夏天人们看到蓝色的太阳就感觉非常的凉爽。”

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虽然没有蓝色的太阳,她却以色调来装饰了太阳的颜色,寓意给人们带来的是一丝丝凉意。她的意愿是美好的,教师应该尊重她。所以,老师要根据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反应去积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以目前教师反思能力来说,很难以“旁人”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借助与同伴的合作一互动式研究来进行反思,让每个人的经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构建、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常规活动:“镜子变干净了”

在幼儿园的盥洗室里,有一面非常大的镜子,幼儿每天洗手的时候都喜欢照镜子,甩手时也不太注意,镜子上常常有很多水渍。有一天,保育员老师在擦干净镜子后,老师怕孩子又把镜子弄脏,于是用报纸遮住镜子。

易接受和遵守,一个日常保教工作的问题在教师的反思中迎刃而解。

反思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自觉的规范教育行为与师生互动,这样不仅使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的方向并能取得更好地效果,而且使教师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有效的提高,真正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八

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春天的节日,并能初步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了解春天里的节日由来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是什么过渡到为什么”的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回忆并结合查资料了解春天的节日有多少,我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比如可以通过与长者交谈、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资料,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对节日的了解涉及民族节日、环境保护节日,社会性公益节日,我适当进行总结和扩展,结合这些节日,教育学生学会保护环境,保护自身权益,乐于助人等良好品德。

我所上的是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展示他们研究的成果,经过第一课时的研究,小组内确定“研究计划书”,并由组长分配任务,组内成员各自去准备。学生选择了他们喜爱的节日进行研究,在兴趣的基础上去探索,得到的成果自然非同一般。

此外,学生在最后一个环节“创意无限”中,为我们自己的“家”——四三班设计了一个节日。联系了生活,把课堂学习应用在自己身边,学生更是跃跃欲试,绞尽脑汁,构思出了“同欢节”、“师生节”“同乐节”等奇妙且富有意义的节日。

应该说,本堂课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春天的节日”,既表现了自己,又对春天各种节日的风俗、习惯、传说等得到了解,达到了本堂活动课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鼓励他们树立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自我反省,认真总结及检验教训。激励优秀学生,戒骄戒躁、努力进取,向更高目标前进;使中等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使学困生感到有压力、也有希望,从现在做起,抬起头来努力追赶。

蒙氏教案反思与教学实践范文(19篇)篇十九

教学要求:

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词,培养语感。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训练学生把句子写连贯,把意思表达清楚,前后一致。

教学重点: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口语交际训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11月12日星期一。

教学内容:完成1-4题。

过程:

一.独立完成1-4题。提醒学生注意审题。

二.交流:

1、2题略。

3题:先引导学生读懂句子,了解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在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常间关联词语有:

假设关系:如果……就……。

即使……也……。

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

填好后引导学生读句子。

4题:交流时强调学生说明理由。

三.作业:完成以上练习。

教学反思:学生对关联词语中的“即使……也……”运用不好,对句子间的前后关系把握不好。第四题的形式学生比较生疏,需要教师蒋介、引领、指导后在独立完成。

第2课时。

教学时间:11月13日星期二。

教学内容:完成阅读和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过程:

一.独立读文完成问文后练习。

二.交流:1-3题略。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报告一:山鸡妈妈孵不出小山鸡,因为吃了喷了农药的野草和种子,身体也有了农药。

报告二:燕子在哭泣,因为它的老伴吃了打过农药的害虫,中毒死去了。

报告三:石油污染了海面,海鸥的羽毛被石油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

报告四:由于工厂的黑烟多,形成了浓雾,小鸟迷失了方向,请求帮助。

三:口语交际练习。

课前布置:搜集环保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练习生活实际谈谈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反思:学生能根据短文内容和自己了解的知识,体会出小鸟的心情,能读出感情。学生口语交际有的说,但是说的内容提过简单,不能结合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做法。

第3-4课时。

教学时间:11月15星期四。

教学内容:作文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鸟的侦查报告》的写法。

1、报告是由若干个小故事组成。

2、每个小故事都是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再加上合理的想象构成的一个个小童话。

3、每个小故事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环境污染给鸟类带来的灾难。

4、报告从“农药”“石油”“黑烟”三个角度谈环境污染问题,线索清晰明了。

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1、写一篇侦查报告,内容自选。

2、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确定写作素材,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事。

题目自拟。

3、题材:可以写童话也可以写记叙文。

4、围绕环保主题表达出真情实感。

5、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反思:学生习作语言的条理性差,应该更多的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了解的更多,口语交际才能说出真情实感,写作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条理清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