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精选6篇】

时间:2024-09-17 14:50 编辑:潇洒范文网 浏览量:0

导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精选6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本页是编辑小鱼儿给大伙儿整编的6篇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仅供借鉴。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篇一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 这些在医学教育中应大力传承弘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闪烁着科学精神的光芒;“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移,而耻智之不博”,体现了谦虚好学的求知精神和传统;“反者道之动”,阐明了万物在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的是反对盲从,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持真理的精神。李时珍本着强烈的实证精神,认真研读文献,实地调查研究,亲自采集、品尝草药以判断药性药效,历经数十载,编著《本草纲目》。清代的闻若豫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几乎找到了古文《尚书》中每一句话的来源,举了100多条证据,证明古文《尚书》是后人伪造的。对古代最具有科学精神的墨家学派,胡适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三)有利于培养人文精神。

尊重人、关爱人,追求人的幸福和自由,是人文精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怀。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科学精神,还要培养人文精神。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有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陈竺院士曾说:“医学工作者从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与人文精神密不可分;离开了医学人文精神的总纲,医学科学精神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归宿和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儒释道等各家学派互相渗透的基本文化格局,蕴含了以人为中心、追求和完善人的理想人格、先义后利、群体利益至上等丰富的人文精神。“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明确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孟子的“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民为本、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和价值。

(四)有利于中国特色医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和在数十万首古代方剂中蕴藏着难以估量的治病经验、用药规律和原创知识,蕴含着巨大宝藏,需要进一步发掘,继承发扬、继承提高、继承创新。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相关记载的启发下,提出了使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从传统中药青蒿,创新研发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对造福人类、促进人类医药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说:“屠呦呦的研究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这扇窗户也是对中医中药内涵的再发掘。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

二、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充分。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落后,备受西方国家的压迫。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图存图强的紧迫感,使得传统文化一度被一些 特定的历史和国情背景,使得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不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和公正。这种否定和批判由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长期保持优势,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认识产生负面影响,似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西方的舶来品,与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关系或关系不大。

(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击。

近年来,一些高校从思想上比较偏重专业学科的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把专业教学与科研作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孔子说“君子不器”,而现代大学教育越来越像一种工具,大学在某种程度上沦为青年学生学习谋生技能的“企业”或者“工厂”,学生忙于学习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忙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忽视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的目的、视野和任务都从内转到了外,从人转到了物,从德性转到知识,从行为转到技能。”医学教育实践中缺少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没有建立起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没有找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模式。

(三)教师队伍素质的制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指的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传道”之“道”是为人之道,是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既教书又育人。受到自身教育经历、文理分科、教育教学理念、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隔离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教育者本身的传统文化素质也是欠缺的。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功底薄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淡薄,重视科研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对传统文化及人文学科心存轻视,认为人文学科是无用的学科;教学方法落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采取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医学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一)增强文化自信,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科学成就和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同科学精神绝不是相对立的关系,将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归结为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精神没有揭示出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而数学和可控制实验是科学革命的主要特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给予继承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改革开放、鼓励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制约近代中国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因素已经发生根本转变。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特色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曾担任过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的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因此,搞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医学专业教师和人文社科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加强激励引导,在教师培养、职称评审和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在各类医学专业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培训、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非医学专业教师,加强对基本医学知识和医学哲学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医学专业素养。适当安排传统文化基础较好的医学教师,讲授人文课程或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建设一支学科结构合理、人文素质较高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三)规范课程设置,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加强对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改变单一的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更多采取参与式、启发式等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专题教育和专题研讨,增强针对性。举行传统文化节,激发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 篇二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注重人文精神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现代教育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蕴涵人文精神,这使语文教学自然而然地具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优势。语文在课堂中,也在生活中,因此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语文教学和生活中的语文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让人文精神照耀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均衡、全面地发展

1.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的人文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育使得学生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缺乏个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要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在课堂上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观点,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进步。

2.关照每一个学生,创建有爱课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不不仅关注“尖子生”“优等生”,更要关爱那些“后进生”“学困生”,用爱心关照每一个学生,用爱感化学生,让处于“弱势”的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有信息在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激起他们的进取信心;让原本有“优势”的学生也帮助带动他们,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关爱,具有爱心。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积极自由的人文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所以我们不能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学生在下面像观众一样听或者记录。课堂是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问题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让人文精神在生活化的语文中开花,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要保持鲜活生命力,语文课程要使人文精神薪火相传,只有不断从变化的生活活水中汲取养料。因此,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立足于现实生活,充分借助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1.用阅读打开心灵的窗户,给生活撒上人文精神的阳光

人文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学生除了学习语文课本选取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还要在课外多阅读。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读书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能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发现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充实心灵,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

2.参与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体验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如,让学生制作板报,学生从制订板报主题、设计板报、选取材料、制作板报的整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参与校园和社区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实践所学,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人文精神。

3.用笔记录心路历程,用心阐释人文精神

写作有助于学生宣泄情感,多角度、多方面地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平衡心态,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人文和科学精神。

用笔记录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书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人文精神关照生活,用人文情怀关怀身边的人和事,表现生活中的人文关怀,用心阐释人文精神的内涵。而在真情的抒发中,学生的人格气质渐渐变化。

参考文献:

[1]刘仁三。试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2]陆燕萍。让人文关怀洒向每一个孩子:谈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三

关键词: “三平”精神 道德建设 整合 现实意义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既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以及河南精神内核的精炼概括,又是对当今道德风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特征的具体体现。弘扬主流精神为推进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从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整合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操作角度,阐释与探寻三平精神在中原崛起发展中的作用与路径,希冀借此为中原崛起谋求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

一、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

三平精神孕育于中原传统文化中,形成于当今时代改革大潮中,其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现代道德因子。深入考察与探究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以及道德建设的现实规律,科学把握二者的各自特质与内在关联,是在实践中以三平精神成功推动道德建设的理论前提。为此,首先要从道德的层面解读三平精神,通过深刻剖析其中的道德内涵, 三平精神的道德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三平精神体现 其次,三平精神摈弃了西方个人主义中过度的个性张扬,强调了隐于平静、寓于平常的社会责任,使得西方的人权、自由、民主等不会因个人的过度膨胀而至虚妄的境界,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理性回归。总之,三平精神由平凡人性而至人生境界,体现了一种契合当今现实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体现了道德精神领域的以人为本。也正因此,三平精神具备务实有效的现实适应性和易于接受的道德实践性:人的生活与工作可以平淡无奇,但其精神追求不能平庸,只要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够恪尽职守,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同样就可以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认可,当更多的人秉承这种精神时,整个社会就会风正气顺、人和业兴。以此分析,三平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新时代的人文诉求,它既合于当今社会现实,又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也易于诉诸实践,可以说,以其推动道德建设,既有合理性,更具可行性。

2.三平精神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道德是在与旧道德斗争中不断自我完善的道德,是主张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并崇尚真正平等、自由,以及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被集中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平精神由立足本职以谋求奉献社会,由平凡的热忱与责任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持续与真诚,平凡、平静、平常中体现了诚信、敬业、自强等优秀品质。这些都表明,三平精神的本质契合社会主义道德,二者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三平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既有对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精神状态的明确规范,又有对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念、职业精神、心理状态的引领提升,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良性平台和极好抓手。换一个角度看,社会主义道德强调整体标准,三平精神侧重个体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弘扬三平精神,以三平精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3.三平精神是河南道德精神内涵的新概括

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的传统美德熏陶,铸就了中原儿女淳朴善良、吃苦耐劳、踏实进取、自强不息的群体性格,形成了稳定而丰富的河南道德精神内涵。新时期的时代大潮,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更是不断锻造锤炼出河南人新的精神与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了传统道德内涵。河南道德精神内涵的提升,在实践中突出表现在近年来道德楷模群体的迅速形成与壮大:在2007、2009年两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河南共有9人入选,按国家各部委、地方计,入选率约为均值的3倍;在每年一度的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自2003年至今河南年年不落,共有11人入选,在全国各省市中独一无二。种种迹象表明,中原道德楷模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背后,自然要以鲜活动人的新时代精神与道德作基石,三平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这种道德精神的精准总结与全新概括,它既是衡量人们道德精神的准绳,又是指导民众道德实践的标尺。总之,三平精神立足现代兼顾传统,对新时期河南道德精神内涵作了高度浓缩和生动提炼,使其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二、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整合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三平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平凡、平静、平常”,以此暗喻要以修身为基,方能逐步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与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异曲同工。另一方面,三平精神又比古人更进一步,追求平凡中的伟大、平静中的热忱、平常中的责任,因而更具现代创新意识与时代人文气息。这些都使得三平精神既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又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和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因而,将三平精神与道德建设进行整合,通过弘扬三平精神,推动道德建设,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1.以三平精神提升河南道德精神内核

一定时期的公民道德精神,是与该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相辅相成的,因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公民道德精神的现代化过程。从这层意义上讲,三平精神既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是河南现代化进程中最新的道德成果。弘扬和践行三平精神,就是以现实实践中的最新道德成果,进一步提升河南道德精神内核,并进而实现河南公民道德精神的现代化。

三平精神对河南道德精神内核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河南道德精神内涵进行了新的概括。回顾历史,从远古的愚公移山传说,到当代的红旗渠、焦裕禄精神,河南人世代秉承着勤劳勇敢、诚实热忱等优秀品质;而新时期河南人代表洪战辉、李学生等身上,更彰显着一种自强不息、敢于担当的现代人特质,三平精神正是对这些品质内涵的高度概括。二是对河南道德精神共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主流道德共识产生冲击并提出更高要求,三平精神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因而经过强化而形成广泛社会共识后,必将成为推动中原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三是为河南道德精神提升树立了新的标尺。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这是河南人所具有的四种特质,三平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四种人身上,他们的共性浓缩到一点,就是要踏实做事、认真做人。这种要求看似平凡而普通,实则精准而可贵,必然成为今后河南道德精神提升的新标尺。

2.以三平精神推进构建和谐中原步伐

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分析,和谐社会的终极诉求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个人自身内部的和谐;个人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或环境之间的和谐。这也可以视作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个人自身思想观念、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和谐,作为最基本的一层,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时期的三平精神,就是以一种客观务实、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对个人心理和谐产生提升和引领作用。因而大力弘扬三平精神,有利于在健康个人心态的同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整合并凝聚人心,

以当前的社会现实看,生活的快节奏和环境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人的心态也开始出现某种失衡,具体表现为缺乏平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思想蔓延。以三平精神推动道德建设,正是切中了这种社会风气的要害,它倡导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常的生活中,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既能耐得住寂寞,又不坠青云之志,不乏翱翔之心,这是一种既体现积极进取精神又有利于自身和谐的正确导向。将这种导向融入日常的道德建设,有利于解决现代社会下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并最终促进和谐中原的顺利构建。

3.以三平精神推动中原崛起伟大进程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篇四

(一)研究现状

当前,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带领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博物馆是汇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和教育为目的。

在我国,博物馆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008年年初,、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由此掀起了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风潮。

本文以伊春森林博物馆为例,伊春森林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共分神奇的森林、伊春的森林、伊春森林中的人类活动、伊春森林的开发、伊春――中国林业的旗帜和林区转型与发展六个部分,以小兴安岭为依托,采用多媒体、图片、标本、文字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大森林,展示伊春林区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和开发建设的宏伟画面。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心,凝结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也倾注了无数平凡的伊春人的辛勤劳动。

伊春森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可以发挥着更大的舞台,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伊春森林博物馆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挖掘伊春森林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把握时代内涵,顺应时代要求,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更好的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梦”建设。

(二)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深入挖掘伊春森林博物馆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并进行提炼出符合时代脉搏的精神食量,展示出革命先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出“中国梦”的建设内涵,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伊春森林博物馆受到鼓舞和教育,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的横行,广大人民群众思维中或多或少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资产阶级余毒的侵害。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是相违背的,这些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与的“中国梦”指导思想想违背。

伊春森林博物馆中所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和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奋斗,都彰显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对伊春森林博物馆中所蕴含的伟大精神进行挖掘,提炼出符合当今时代主题要求的精神文化主旨,有力的回击各种不良社会情绪,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继承,逐渐清除不良社会风气带来的恶劣影响,构建伊春森林博物馆的精神文化体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好的服务作用。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总结国内其他地区博物馆及文化中心在文化挖掘和内涵提炼方面的经验,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内涵进行提炼和凝结,形成富有伊春特色的精神食量,使广大民众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建设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伊春森林博物馆建设中的历史遗迹和相关前辈进行走访,并对所获取的一手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和提炼。

(2)文献研究法:查阅博物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文献、专著,并对相关文献和专著进行整理和提炼。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组织的各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4)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伊春森林博物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文献、资料和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伊春森林博物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并揭示其内在规律。

(三)重点难点

本课题对伊春森林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需要将伊春森林博物馆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行提炼和凝结,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宣传,以鲜活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1、伊春森林博物馆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祖国美好的大好河山。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森林资源对大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2、伊春森林博物馆的建设历程凝结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革命先烈为伊春森林事业的伟大付出,提升广大民众对伊春森林建设的关心和热爱。

3、这些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的背后是闪闪发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进一步挖掘伊春森林博物馆的文化内涵,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红。伊春森林博物馆布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29期。

人文精神范文 篇五

文学学科分论坛收录了来自省内87位学者的论文。围绕“人文浙江的文学表达”这一主题,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讨:浙江文学的风格:“无骨”与“有骨”。浙江地处江南,既有“江南形胜三吴都会”的繁华绮丽造就的“无骨江南”的温婉柔美;也有“山穷水恶奇绝险峻”的自然环境下一个“自耕农社会”的艰苦卓绝和“有骨江南”的刚毅顽强。前者,自然是以浙西太湖流域为中心。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徐晓芳认为,明清以后,杭嘉湖苏锡常地区的闺阁女子,受过良好的人文熏陶,女性自我意识也有所觉醒,以诗意的眼光看待山水、世态和人情,用弹词小说这一文学形式,表达她们对爱情、婚姻和幸福生活的书写和想象,字字透着闺阁女子特有的娇柔和温婉。而后者,则以浙东“崇山峻岭”为代表。会上,学者们看到,在这样的浙东文化浸润下,精细整饬又激越锐利的“永嘉文体“(李建军《时文典范与举子事业———南宋永嘉文体探微》),审视破败、抨击落后的浙东乡土小说(傅祖栋《浙东乡土小说的民间结构》),以及以“创作的刚性美学风范、‘为人生’的创作主题、执着于表现现实的创作向度以及深刻犀利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的鲁迅文学创作(卓光平《论越文化对鲁迅文学创作范式特征的生成意义》),都体现了“有骨江南”的铮铮文学质地。浙江大学教授黄健认为,从思想和精神传承的维度来看,“浙东学派”对“两浙”文化和文人(作家)的影响,是“两浙”作家在新文学生成与发展的实践中整体崛起的重要的地缘文化因素,也是新文学得以迅速生成与发展的思想与精神动力。

当然,吴越两地一脉相承,相望相属;两浙文化亦是既相离,又相融。正如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邓天中在其木心的“有骨江南”研究中体会到的,“有骨”和“无骨”都在江南,尖锐和平和都在江南,刚毅和柔婉都在江南,就像周树人的内柔外刚,就像周作人的外柔内厉。刚柔并济,猛虎蔷薇,才是浙籍作家最内核、最精彩的文学表达。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玉兰在海宁查氏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査继佐的《先甲集》中窥见其“儒侠互补”、尚武重节的传奇人格;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傅祖栋则认为,“山岳气“和”水性格”两者的“互动相制构成了受其滋养而产生的浙东乡土小说的两种最基本的写作范式,浙东乡土作家既在小说中无情鞭挞乡村封建宗法制痼疾,又满含深情地展示故乡的水墨山水画,可谓亦刚亦柔;浙江大学讲师李杭春指出,20世纪30年代,郁达夫离沪避杭,当颇有“出世”之意味,然而诗人仍能在山水记游中植入对现实、对时政的思考,完成一种不动声色、不弯“强”弩的批判,并终至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

浙江文学的品格:“时文”与“世典”。在地理上,浙江偏居江南一隅,远离中原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然而“适新应变”与时俱进,几为浙人之天性。这种探索创新意识使历史上的江南数度成为中国最“开风气之先”之地,成为各种新文学、新文体、新思想、新观念的发难之地,而许多时文新制又能弥之久远。南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在江南永嘉的科场,出现了一种典范的“时文”———以“止斋文法”为代表的“永嘉文体”得以传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台州学院副教授李建军认为,尽管永嘉文体附会科举条制,但它们讲求苛细的文法,整饬工巧,细腻圆熟;又能呼应“孝宗朝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故能激起时人的共鸣。所以,“永嘉文体”的深远影响,与其说是在文章技法上,不如讲是其表现出的内圣外王、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故“时文”而能“世典”,或许得益于浙籍作家的能集“文人”与“学人”于一身,集“写作”与“思考”于一体。创作足以传世的经世文章,或是浙籍作家的一大使命。当年鲁迅“弃医从文”,也正是意识到了文艺拯世济民之功能。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曹禧修认为,鲁迅独特、犀利、深邃的思想批判和社会批判,与其价值视点“正相关”:“在群/己的价值结构中以个人为本位,在奴/人的价值结构中以‘真的个人’为本位,是鲁迅思想,也是鲁迅文学叙事始终没有改变过的‘价值基点’。可谓读出了“时文”而又“世典”的一大事理。温州大学教授孙良好、助理研究员孙鹏程则指出,鲁迅笔下的“日本形象”,也“隐含了鲁迅对于作为他者的异域日本的清醒认识和作为自我的本土中国的深切期待。而这种清醒认识和深切期待都基于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理想的国民主体形象的建构”。类似的特质还延续到余华的创作中。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丁莉丽认为,从《兄弟》到《第七天》,余华终于“抵达现实”,实现了“从‘夸张变形’到‘贴地飞行’”的华丽转身。余华小说的魅力在于“在新闻停止的地方开始文学想象,运用他充满文学智慧的叙述,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活质感的艺术世界”。在这个艺术世界里,即便是最当下的现实,也拥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七天》是“时文”,但更能成为“世典”。

浙江文学的手法:“本色”与“重彩”。“本色”,顾名思义,就是“本”生活之“色”。这里,既可以有真诚坦荡天然去雕饰,也可以有流丽婉转“信南方之柔媚”;同时,浙江雅致多情又坚韧顽强的人文精神,更呼唤浓墨重彩、慷慨激越的文学表达———本色与重彩,当是人文浙江的文学表达之中引人瞩目的两端。宁波工程学院讲师陈远洋认为,明徐渭“首次从戏曲的语言、角色、剧情和声律四个方面初步建构起了戏曲‘本色’论的理论框架”,以现实生活之“真”为本,提倡通俗易懂、雅俗相宜的“本色”语言,流露人生真性情的“本色”剧情,合于生活规律的自然表演,和贴民生活的村坊之音,以完成合乎生活逻辑的剧情和人物,为明及以后戏剧表演的成熟和戏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浙江科技学院副教授胡浙平指出元代诗人赵孟頫的怀古诗“体悟深致、抒发深沉”,其赠别诗“言由心出、坦荡真诚”,其题画诗的“描摩细致、叙议结合”,其山水诗的“布局精要、层次井然”;徐晓芳读则认为清代闺阁女子的弹词小说,既有其既本乎自然,“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以诗意的眼光看待山水、世态和人情”的一面,又有重于传情,“用如幻的彩笔画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女性形象”的另一面。可谓“本色”与“重彩”共生并存。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 这些作家都在“本色”的世界里找寻彩色的表达。综合地来看,在再现生活、传达人文浙江的思想与情感时,两浙作家或各有千秋———浙东作家多文字素朴而思想厚重,而浙西作家则取法生活而情感浓艳———是所谓“本色”而“重彩”也。

二、人文浙江的历史凝练

省历史学会主持了“人文浙江的历史凝练”分论坛研讨,约40余位同行专家与会。与会代表就浙江全省的俯瞰与细探———文化总览与历史切片、历史人物的深入探索———史学底蕴与人道情怀以及历史文献的考察研究———地方史志与外交档案等方面来审视浙江历史,洞察古今,涉猎中外,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视角。浙江全省的俯瞰与细探———文化总览与历史切片。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晶为总览浙江文化提供了一个视角,认为浙江文化自来具有“建德人”、河姆渡文化和越文化等底色,它们构成一条隐在的暗线。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不断侵入的外源性文化,被本域文化聚合含容所确立的新文化如良渚文化、吴文化、南宋文化和启蒙文化等则构成了浙江文化另一条显在的明线。二者共同形成浙江文化递嬗上升的螺旋结构。他

学者们还对宋代两浙地区的物资转输、对于明清时期浙江沿海的自然灾害以及民国时期浙江省的禁烟问题等历史切片作了专门的研究。衢州学院助理研究员张勇从宋代两浙地区的物资转输入手,采用物资转输和行政区划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出若干个物资转输区域,在此基础上研究宋代两浙地区的物资转输地理。北宋时期,物资转输因运路或者配送地的不同,形成江南河大区、浙东钱江区、浙东运河区和浙东海陆运输区四个物资转输区域,四个区域以扬州为转般枢纽将物资送达京师。南宋时期,两浙地区形成了镇江大区、浙西大区和浙东钱江区、浙东运河区和浙东海陆运输区五个物资转输区域送达临安和镇江。张勇认为这种物资转输地理的变化揭示的是宋代物资转输体制的全面转变。宁波大学教授李加林对于明清时期浙江沿海的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其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对自然灾害的类型、频次、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相关性及损失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赵华从戒毒工作与方式的角度研究民国时期浙江省的禁烟问题 染患毒瘾的吸食者既需要政府强力介入停止其继续吸毒的行为,更需要政府帮助吸毒者彻底戒除对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民国时期浙江省通过宣传危害、劝戒吸毒;调查烟民信息并造册了解吸食状况;政府主持筹设戒烟所限期戒烟、定期复查已戒烟民状况;举办烟民工厂、烟民习艺所等途径开展戒毒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和民众参与肃清烟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值得我们关注。

历史人物的深入探索———史学底蕴与人道情怀。浙江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各类历史人物层出不穷。历史科学的内涵特点及史学研究的目的、任务与功能,决定了历史人物研究评价是个长盛不衰的课题。何炳松是民国时期浙江省著名的史学家,其一生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从事史著的翻译、编写和撰述,为现代历史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还未有学者专文探讨其史学研究的学术特征。温州大学副教授张洁认为何炳松继承了浙东学派“博约、躬行、经世”等治学精神,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特征。他通过对何炳松的主要史著进行解读,总结出其史学研究具有“中西会通、学以致用、求真求实、开拓创新”四个特征。这些特征,既体现了浙东学人的治学风范, 应宝时是与晚清浙江慈善事业有着较密切关系的一个人物。他带着在江苏省推行多年善政的人生经历,投入了晚清浙江的慈善事业。在其总理省城善堂的十年时间里,先后主持创设了多项慈善事业,如为晋、豫、顺、直等省筹措赈灾经费;筹办以收容地方“窃贼”、“土棍”的迁善所及专收“旧家弟子”的洗心局;于省城北关增设富义仓及复钱江义渡等。此外,他还设永康应氏义庄周恤本族之孤苦无告者,这项慈善事业,在中断了几十年后,又在当今焕发出新的光彩。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可畏通过对应宝时在浙期间参与的慈善活动的梳理,借以考察晚清浙江慈善事业兴盛发展的某些概况。而浙江大学博士后陈明华则围绕瓯海道尹黄庆澜,从慈善公益事业入手,梳理黄氏在瓯海道任上的慈善公益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历史文献的考察研究———地方史志与外交档案。

“人撰志,志育人,书传世。凡事聚则显,显则著,著则传”。地方史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浙江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但编纂出版的志书不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质量都名列全国前茅。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志坚围绕《江浙须知》一书展开讨论。他提出该书之前被误载为《浙江须知》,并被认为是一种明代的浙江地方志。事实上其书名应称为《江浙须知》,是元代的一种地方志文献。可以从现存的《永乐大典》及《永乐常州府志》中辑出其部分文字,并据此对《江浙须知》一书的面貌进行推测。宋元时期存在着一种以“须知”命名的方志体裁,故命名为“须知体”方志。“美国驻宁波领事报告(1853-1896)”(DespatchesfromUnitedStatesConsulsinNingpo,1853-1896)系美国政府于2004年解密的涉华外交档案。该档内容广泛,涵盖商贸、外交、军事、文化、时局等各个方面,是研究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和浙江地方历史的珍贵西文史料,足以补中文史料之缺。宁波大学讲师田力从中美宁波港口贸易记录、领事法庭记录、美在华“商人领事制”以及太平军占领宁波时期的中外交涉等四个方面对该档案做介绍和研究。

三、人文浙江的哲学阐释

人文精神的培养范文【精选6篇】

温州大学讲师方德志则想用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来解决这一困境,认为儒家德行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德性精神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其传统德性精神的现代振兴紧密相关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讲师严国红则开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重视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良方。他认为,意识形态建设中社会心态优化的方法与途径,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心态疏导机制,例如“社会安全阀”机制。民意表达与民意监测体系等。二是加强现代健康人格的塑造,必须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三是积极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注重消除社会信仰危机。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道德评价体系与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浙江传媒学院讲师李耀锋试图探讨社会道德科学评价体系实现的可能性。他对人类社会道德评价进行了历史考察后,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正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变化发展, 而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道德评价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论。进而提出在建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时,其衡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的伦理道德思想能够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道德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促进有关伦理学学科的研究有助于社会道德的进步;二通过道德调节功能实现从抑制性、限制性准则转化为具有启发意义的原则和规范,以促进人类道德的认识论内容的增加;三是道德对社会解放过程和个人精神完善过程产生良好影响的可能性增大。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篇六

关键词:传统文化;孔子学堂;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积淀、智慧的结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穿越时空、价值不朽,它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着[1]。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其主体是儒家文化,另外还包含着道、佛、法、墨等其他各家学说,唐宋以后儒道佛三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等纷纷进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文化信仰等,处于价值观和思想形成期的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反应尤为剧烈,部分大学生甚至将对传统的背叛视为进步的标志,不明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大业的重要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有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热爱、传承、创新,并使大学生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精神内容呢?张岂之认为: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四方面的基本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2]第一、人文精神,重视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第二、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第三、奇偶精神,从阴阳、五行、八卦到孔子的“中庸”说、老子的“抑损举补”理论,从哲学到其他文化,如中国古建筑、古代都城布局等等都体现了“奇偶”变化的辩证思维;第四、“会痛”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有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体现出“会通”精神,如先秦时期许多学派间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还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如印度佛学被改造而融汇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张岱年认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3]他在谈谈中国传统文化时总� 纪宝成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态度上的自强精神、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社会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物质、制度、行为、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关系,优秀传统文化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和要求

古人的智慧,很让人赞叹,比如说哲学,我们有很多的哲学家,却很少有人能如老子一样写一本《道德经》传承久远,还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文字,被世界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所研究;有很多的历史学院和历史学家,却很少有人能如司马迁一样写出一本《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多的军事院校、军事科学家,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孙子兵法》,仍然被西点军校奉为教材,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其实中国古人的智慧,不能说是后人没有办法超越的,但是它确实是后人难以超越的。诸如这样的经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数不胜数,曾说:“要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这个经典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价值取向,还有人格、人生境界都包括在经典里面。”人的修养、文化的素养、汉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都包含在经典学习当中。我们要建立的不仅仅是价值观的问题,而是一个全方位的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学习、传承和创新的问题,这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人,要认识客观事物,要认识得清楚,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心先清静下来。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历史是最好的过滤器,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什么才是民族智慧的结晶。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曾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中国的儒家文化那里去寻求智慧。在联合国的总部也刻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是我们的财富。我们党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国发展道路,将实现对传统文化完美的“超越式传承”,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治国理政情怀的新篇章。比如: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主题,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讲到有关传统文化问题: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 阐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于2014、2015、2016年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依据每年的主题紧密结合大学精神凝练和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出了一批效果好、影响大、有特色、可推广的品牌活动,对引导高校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反响。

三、大学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大学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至少承担着四个方面的职责与历史使命。第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倡导者。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首先应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系统研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学生读经典、读原著,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第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增进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融汇,而大学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从本义上讲,大学就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含义,代表着知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大学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应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应通过各种交流、活动、竞赛、报告等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第三、传统文化创新的实践者。传统文化创新至少应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促进人文学科类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二是促进人文与科技生活之间的交融;第四、先进文化引领的先行者。一方面,大学应对落后、消极、低俗的通俗文化进行学理上的、建设性的批判;另一方面,大学应通过加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传播,对真、善、美、爱的阐释和倡导,创造性地引领大学生。大学应成为先进文化引领的先行者,成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象征。2013年3月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2013年11月同志在考察山东曲阜孔庙时提及传统文化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4年2月24日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1、传统文化讲坛传经典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进步理念,我们在学院内组织大学生开展“论语小讲坛”系列活动。《论语》是“四书五经”之首,是世界了解和研究中国的重要典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2014年下半年着重开展的“论语小讲坛”,共举办了八期系列活动,主要由对传统文化富有浓厚兴趣并潜心钻研的16名学生代表从道德、修养、处事等多方面为广大同学解读经典内容,并邀请相关老师和专家对活动进行评析和指导。分享儒家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的存在信仰、远神近人的人本趋向的基本思想。《三字经》小讲坛于2015年6月19日首次开讲,共举办三期,先后有九名同学选取《三字经》中的经典语句进行深入浅出、周到细致的讲解。他们或围绕孟子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主张展开叙述,或以“勤学”为主题讲述主观努力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或以“修身”为主题为同学们指明修身之道。《三字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贯穿着“仁、义、诚、敬、孝”的核心思想,有利于使世人更好地达到“德行合一”的“圣人”之境。

2、孔子学堂扬传统

“孔子学堂”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创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为宗旨的公益性社会教育基地,致力于探索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学校教育、社区建设、企业发展相结合的特色文化发展之路。孔子学堂落户学校后,学院于2015年上半年开始承办学校孔子学堂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校内大学生主讲的《三字经》小讲坛和校内外专家学者主讲的传统文化讲座。《三字经》小讲坛响应了党中央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山东中医药大学郭瑞华教授专题讲授《黄帝内经中的四时养生观》、齐鲁工业大学刘新利教授专题讲授《孔子与琴》、陈京伟教授点评《三字经》等校内外专家学者也应邀做客孔子学堂。孔子学堂作为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的工程立项建设,全面系统设计校园文化系统,打造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精品工程,将努力把系列活动做大做强,引导学生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礼韵汉服颂文化

2013年,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礼韵汉服社成立。在学院团委的指导帮助下,礼韵汉服社近一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易学文化沙龙、汉服科普讲座、趣味纸汉服活动、中秋月夜祭活动等等取得的非常不错的效果,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4、创新形式建体系

接下来将积极探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式和新办法,以不同载体和依托,内修内涵,外树形象,持续推进各项相关工作。致力于着力打造以本校同学讲解为支撑;以专家学者讲座为重点;以读书沙龙活动为基础;以专题文化展演为依托;以网络阵地推�

作者:吕丽红 郭玉晶 李翠 刘文龙 高欣明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郎玮。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2):141-142

[2]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4]纪宝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精神文明导刊》2009

相关范文推荐

    我理想的房子(实用16篇)

    导读:《我理想的房子(实用16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公安辅警入党思想汇报(精选15篇)

    导读:《公安辅警入党思想汇报(精选15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大学生自我鉴定1500字(精选30篇)

    导读:金色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大学生自我鉴定1500字(精选30篇)》,这是一篇实用范文类型的文章,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4年最新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000字(精选33篇)

    导读:金色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2024年最新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1000字(精选33篇)》,这是一篇实用范文类型的文章,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员工给公司的建议书(专业22篇)

    导读:《员工给公司的建议书(专业22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女生相亲的自我介绍(最新12篇)

    导读:《女生相亲的自我介绍(最新12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个人简历自我描述(精选23篇)

    导读:《个人简历自我描述(精选23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对自身的认识入党谈话(精选18篇)

    导读:《对自身的认识入党谈话(精选18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巡察整改方案 巡察问题整改实施方案(最新6篇)

    导读:《巡察整改方案 巡察问题整改实施方案(最新6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事件新闻稿范文(19篇)

    导读:《事件新闻稿范文(19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实用范文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