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井底之蛙一百字作文(5篇)》是潇洒范文网小编专门为您精选的一篇作文写作类型文章,助力您的范文写作,希望有所帮助。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井底之蛙篇一
在一口浅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青蛙形容道:我安静时泡在水里,开心时在泥浆里散步,多自由自在!青蛙邀请海龟下井去玩,海龟摇了摇头,跟青蛙讲起了大海的情形。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无论水灾还是干旱,都影响不到海水,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呢!
海龟就劝说青蛙和它一块儿去看看大海,见识一下大海的美丽和宽广。青蛙受不了海龟述说大海那美的诱惑,就两腿用劲儿一蹬,跳出了井口,高高兴兴地和海龟一起向大海进军。
海龟难过的说:我去周游世界,这才几年没回来,我的家园就变成了这样,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只听身后传来轻微的叫声,海龟回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儿子小海龟,它赶紧上前一把搂住了小海龟,可小海龟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用微弱的声音对爸爸说:自从大海成为旅游景点后,人们把吃剩的食物、垃圾等扔到海里,久而久之,海水就变臭了,好多鱼虾和海龟都被这臭气给熏得喘不过气来,有的还把那些污染物当食物给吃了下去,结果都死掉了,我可能也是误食了那些东西,现在感觉好难受,我,我强忍着说完这些话,小海龟把身体往壳里一缩,眼睛也永远地闭上了,海龟愤怒地喊道:为什么,这是为什么?人类啊,请你们别再破坏环境了,把那个美丽而温馨的家园还给我们!
青蛙难过地劝说海龟:海龟大哥,你也别伤心了,我看你还是跟我走吧,和我一起到我的井底去,那儿虽说是小点儿,可和你这儿相比,还是比较安全的。
从此以后,海龟就和青蛙一起生活在了井底,但是它还是渴望着能够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大海。
井底之蛙篇二
我们都知道井底的蛙坐井观天时,它把世界看得小了。山旮旯里的孩子们就如同仍未见过天空的广阔的井底蛙。孩子们无法了解山外面的世界的精彩,他们不知道学习知识长大后有什么用,他们只知道砍柴、割草„„这些与所学知识关系不大的农活。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用所捐钱买一些较好的学习用具,但孩子们体会不到学习的好处仍无济无事。
去过深圳的孩子们见了“山外的高楼”,他们体味到了“知识改变命运”,他们有了远大的理想,就会为梦想而奋斗,此时已跳出“井底”的他们感受到了天之阔,地之广,世界之美丽。他们就会尽力为了再次永远地走出“井底”好好学习,即使学习条件有限,但有了无限的追求后,他们一定能让梦想成真。
现代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中国人走出了国门,走遍了全球,让我们了解了外国先进的技术和一些好的文化,找到了我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认清自我后,才能努力拼搏,为了国家的强盛与富足,中国人正在不懈追求。“神七”飞天,太空漫步,“嫦娥”奔月„„一大批先进的技术和科技成果不断诞生。若再看清初的“闭关自守”政策,顽固不化的清政府统治者孤芳自赏,拒绝一切对外贸易和交流。最终在世界队伍中落伍了,于是一些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他们抢占中国的地盘,掠夺中国的资源,杀戮中国的百姓,把中国变为了他们的殖民地,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爆发了,为了跳出“井底”,他们拿起大刀,长矛,自制枪炮,把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如井底之蛙一般的清王朝不复存了,跳出井口的新中国人民正努力建造自己的家园。
不当井底之蛙是一种信念,它会像海上的灯塔指引你正确航行;它会像一支火炬,照亮你空虚的头脑中黑暗;它会像一双翅膀,助你飞向梦想的天空,飞出枯井,飞向太阳。
花之香,需要去品味;
草之绿,需要去观察;
世界之美丽,需要我们走出家门,用奋斗去见证梦想,用努力去创造新生活,用汗水去滋润开创的田园。
跳出来吧!井底的蛙,世界很大、很美!
山外有高楼0710班李洋
拥有一笔捐款,面对教学条件的落后,按理应当把它用在改善条件方面,但目光深远的大学毕业生明白心灵上的匮乏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严重,所以,她做出了选择,她要充实孩子们的心灵,把他们的心和梦引向繁华的都市,在孩子们心里树起了向往和追求的信念。
拥有了追求的信念,我们就会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就会有努力奋斗的激情,就会有超越困难的力量,拥有它,我们的人生道路才会光明。
我想起了吉吉,一个历经了苦登上珠峰的伟大妇女。曾经,她和丈夫一起登上过珠峰,丈夫不幸去世后,为了她和丈夫的愿望,她成了火炬上珠峰的传递音。她了解这个过程有多危险,有多艰难,有多重要,心里的那个愿望始终是她追求的方向,最后,她成功了,她举起奥运火炬,让圣火燃烧在世界之巅。
我还想起了李月,一个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右腿的妙龄少女。她从小喜爱芭蕾舞,在学习跳舞方面也洒下许多汗水,但是一场特大地震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右腿,好像要故意夺走她不断追求的梦想,幸存下来的李月没有绝望,她做出了选择,她将要继续练习芭蕾舞,她要舞出残缺的美,她要抵抗拿去的不公,为了梦想,为了追求的信念,她要向世人展示生命的伟大。
我想起了任长霞,因为追求和谐社会的信念,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想了王百姓,因为追求安定社会环境的信念,他时刻命悬一线;我想起了李丽,因为追求奉献社会的信念,她凭着残疾的身躯弥补别人心灵的缺失;我想起了孟祥斌,想起了胡鸿烈,想起了钱学森„„。他们心存追求的信念,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感动世人的壮举。
有了追求的信念,小小牵牛花会爬得很高很高,弯弯的溪水会汇得很大很大,南飞雁群的路会很长也很短,我们成功的日子会来得很快很快。
山外有高楼0710班刘媛
山外有高楼。高楼者,大千世界也,理想与奋斗的目标也。
古今中外,凡目光高远、成就大业者皆“山外有高楼”。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的传奇历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钱学森海外求学的峥嵘岁月,哥伦布环游世界的惊人发现„„他们凭借着勇敢和执著的信念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有回报一定先有付出,但有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理想能否成为现实有时并不在人自身行为和意志的掌控之中。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生活是一种宿命的给予和接受,没有太多选择和割舍,也无所谓值不值得。其实,对我们而言,把握生活的过程远胜于奢求某种固定的结果。所以,追求理想的过程比其结果更为重要。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因此,做人要有远大的目标。飞机失去航向,就如无头苍蝇乱撞乱碰。
轮船失去航向,最终会消失于茫茫大海。
指南针失去磁性,就变成一块无用废石。
人若失去目标,必将禄禄无为虚度年华。
人有了目标就有航向。有了目标就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方向,并不懈为之而奋斗。电灯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他并不很出色,甚至在学校里老师视为差生,将他做为最弱智的学生,许多人都不愿与他交朋友。但是,爱迪生并不为之气馁,他心中始终充满一个目标,那就是,他要向周围的人证明他并不是一个弱智的人。正是爱迪生心中的目标为他确定了人生的航向,也正是这位被人们瞧不起的学生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让每一个曾经看不起他的人为之震惊。
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一位伟大的演说家,因为自己的口气而遭人耻笑,但是他并不懊恼,他始终坚定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演说家。正是这个目标给了他无限的力量,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练习演说,他把大海当作听众反复的练习,不管寒冬还是酷暑。最后,小石子把他的舌头磨破,满嘴鲜血,但他始终不肯放弃,因为这个目标推动着他不懈努力。最终,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当时最出色的演说家。
人有了目标就有成功的希望。我国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从小树立远大的目标,一定要成为一代书法家。也就是这个目标激励着他以书法为伴,努力练习,门前池塘被他的勤奋染黑了。更有甚者,他沉迷于练字竟将墨汁当作蒜泥食用。也就是他的远大目标鼓舞他成了一代书圣。
做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就像那位老师教育学生一样,让同学们走进大城市,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人,只有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有目标,才能成功0711班 刘畅
雄鹰由于有飞向太阳的目标,才得以在天空中遨翔;小溪由于有到达大海的目标,才得以在海洋中遨游;小树由于有冲向蓝天的目标,才得以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目标,就会有具大的动力,这样才能成功。
刘备正因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目标,才得以在蜀称帝,造福于百姓。众所周知,小时候,刘备的家庭并不富贵,他父亲死得早,跟母亲一起织席子、贩草鞋生活。那时正当汉朝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刘备因希望天下百姓都能过好日子,立志一定要为百姓造福。于是他结交豪杰纠合人马,组织武装,经过许多年的奋斗,终于建立蜀国,兴复汉室。由此可知,目标能给人以动力,从而促使人成功。
唐僧因有到西天取经的目标,才得以到达西方,取得了真经。众人周知,唐僧是唐朝的一个僧人,他在28岁时奉唐朝皇帝之命离开长安西去求经。唐僧一路越戈壁,翻峻岭,经碎叶城,登帕米尔高原,闯铁门关天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天竺国,成为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旅行家。17年后,唐僧取得佛经657部回国。唐僧之所以能成功取得真经,靠得是他向西取经的目标,由于这个目标时刻提醒他、激励他。由此可见,目标能激励人,使人走到成功。
达尔文正因为有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目标,才得以著成《物种起源》。在一篇讲义里,这位坦诚的科学家直言不违地道出了他投身科学研究的野心:“我之所以热衷于科学的研究,是因为我坚信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自然科学发明与发现,总会对人类有一些益处,何况研究本身也十分有趣。同时,坦白地讲,我不只希望受到其他博学者的尊敬,更想在科学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野心引导我一步步地前进。”可以说,达尔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这个野心的推动和激励下完成的。由此可见,目标可以推动事业,从而使人成功。
目标是帆,给你前进的动力;目标是舵,把命运的方向托付于你;目标是罗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她是一名医生,为了病人健康,以至于失业。她就是陈晓兰,在07年感动了整个中国。她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为了对得起身上的白衣,对得起神圣的岗位,对得起病人的生命,近年来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不惜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有了目标,风浪中仍能够找到斗志。
有了目标,生命之花才能开得欲加璀璨。
钱学森这位科学界巨擘,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为了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面对优厚的待遇,他毅然回国。面对国外阻挠,他并没有放弃,五年后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和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
有了目标,我们才有动力;有了目标,我们人生方向才能更加明确;有了目标,我们生命之花才会开得灿烂夺目。树立目标,让我们成功不再遥远。
与目标同行0711班 倘亚楠
当你只有一个目标时,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题记
目标,引领着我们向更高的层次前进。
我们拥理想,成功会不期而至。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偏离目标的航道,终将有成。北京奥运会上德国一位伟大的母亲,凭着要赚钱为女儿治病的目的,支撑着那次次比赛,成为“高龄”冠军。有爱,凭着目标,再苦再难再曲折,都会达到成功的最大高度。
我们拥有目标,生活会更加充实。苦涩的咖啡加些奶酪,立刻便有了浓浓的醇香味,生活就加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有了目标,总会觉得回味无穷。有人曾问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自己正在干什么。第一个无聊地嚷道:“我在忍受世上最无聊的事情。”第二个说道:“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人吹着轻快的口哨说道:“我正在完成世上最杰出的艺术品。”几年之后,凭着自己那貌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第三个工人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而另外两个工人仍旧为自己的生计拼搏。可见,目标会使平庸变得灿烂,目标会让单调变得丰富,目标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韵味。
我们拥有目标,学习更更进一步。在学习过程中,应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去奋斗,去努力,将目标成为自己的动力,成为拼搏的终级目的。学习中有了目标,好比航船途中遇到了灯塔,为我们明确了方向,并伴随我们一路前行,直到达到学习的又一高境界。
目标,让海伦·凯勒精通八国语言,树立了身残志坚的榜样;目标,让徐霞客的足迹遍及全国,成为著名的旅行家;目标,让山村孩子拥有走出大山的愿望,学有所成。让目标伴我而行!
拥有目标重于一切0711班 王燕
没有目标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目标的人,他的生活如断线的风筝,摇摇西荡,没有方向。
所以说,拥有目标重于一切。
因为拥有目标,洪战辉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高呼:“虽然输在了起点,但我要赢在转弯,赢在终点。”因为拥有目标,邰丽华克服了无声世界的孤独与寂寞,走进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堂,演绎多彩人生;因为拥有目标,“炸药之父”诺贝尔无私无畏,不怕牺牲,顽强追求,勇敢尝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穿过时光隧道,我们看到„„
因为社会的缺撼,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宽阔的视野,他们不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他们缺乏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他们的眼只有光秃秃的山,混浊而又稀少的水„„不言而喻,他们缺少追求,因为大山使他们看不到追求的目标。他们需要目标,需要知道山外有高楼,有人生美好的东西。可见拥有目标重于一切。
拥有了目标,就拥有了动力,就拥有了战胜一切的信心和勇气。拥有了目标,山区的孩子,才会擦亮他们的眼睛,追求山外美好的生活,走向那高楼。拥有了目标,人们才努力学知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拥有目标远比拥有一些财富金钱重要的多。
因为拥有目标,书山崎岖我们顽强攀登,学海无涯我们劈波斩浪。目标重于一切,目标决定人生。拥有目标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追求目标是一个风雨兼程的过程,让我们带着目标去迎接明天,求得新的自我!
井底之蛙篇三
呼、、、好热,怎么每个地方的天气都一个样,讨厌。
想说、换个地方心情或许会好点,没想到,天还是一样的蓝,什么都一成不变,心情依旧苦闷…不过,视野倒是变宽了!
往车窗外看着两旁的风景,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世界装饰得生机勃勃,虽比不上人间仙境,但却别具一格。咳咳、车里的空气真令人难受,此时的我好想立马冲出车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放飞心情,渴望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
坐在车上,显然不会听到太多的喧闹声,就这么迷迷糊糊地睡着、好累。
到了宾馆,“哇,好高”,从窗外俯瞰一切,似乎人们都显得很渺小,还好自己没有恐高症,要不此时肯定狂冒汗加发抖。
晚上坐车随便逛了一圈,还好有人陪,要不像我这样的路痴,稍不留神就会迷路,实在是太难堪了。
突然觉得自己太孤陋寡闻了,有些事情是一问三不知,一年365天几乎都待在石碌这个小地方,怎么可能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呢。
或许自己就是只井底之蛙,只了解那一孔内的世界,“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也许、自己应该到处走走,到处看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唯有看天遍者,才有资格说天小……
井底之蛙篇四
大家好,我是一只生活在井底的小青蛙,我叫青青。
也许,人们会嘲笑我们目光短浅,只不过看到天空的一角,就断定天空只有那么大;甚至,还用“井底之蛙”这个字眼儿来形容人目光短浅!但是,我们也会生气,今天我要为我的井蛙同类们正名!这个字眼儿,就用来形容你们自己吧!
我们的祖先在小河出生,也在小河长大。那条小河曾经清波荡漾,水平如镜,下雨时犹如蒙着白纱的女子。
可是,后来她变了!她因为人类的污染,变得凶猛暴躁起来,不再适合我们生存了!
祖先原先不舍得离开世世代代生活的小河,想守着这里。可当乌黑的死水河中只剩下他一个生灵时,祖先也只得带着泪与不甘离开了小河。
他紧闭双眼,蹦蹦跳跳地往前冲,不停地深呼吸。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的祖先感到脚下有了水,才停下了“跳步”。
这是一片宽阔的水田,到处都是数不清的绿苗和无法算出面积的水。遥望岸边,连工厂的高烟囱都见不着。
我的祖先放松了警惕,准备扎住在这片肥土。可是,命运依旧在戏弄他。
不过几天,祖先在这片水田也认识了不少青蛙朋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浅绿,有的深绿;有的身体瘦长,有的身体粗短。
不久,好日子到头了。一个农民手拿喷雾器,背着农药瓶,对着水田那叫一个狂喷!青蛙们死得死,伤得伤,逃得逃。我的祖先也捂着鼻子,咽声吞气地离开了这片不毛之地。
祖先又日日夜夜地赶路,离开了同样被污染的水田。他又不停歇地“跳”过几块地,终于,祖先又找到了自己的天堂――池塘。
天有不测风云,蛙有不测之事。不久,这片布满荷花、荷叶的池塘也开始处处伏满杀机。
那是晴朗的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的祖先正在荷叶上唱歌。
这时,走过来一个年轻人。起先,祖先还十分松懈;可是后来,他警惕了起来。因为,那个年轻人看着他的目光十分贪婪。
突然,年轻人从背上背着的竹篓子拔出一把闪着寒光的鱼叉!祖先一瞧,吓得一下子跳进一旁的一口井,就成了我们井底之蛙。
是的,归根到底,我们还是井底之蛙。但是,这其中也有你们干的“好事”!我们只希望,你们可以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井底之蛙篇五
封丘县曹岗乡姚务小学
邵珠冕
1、指导思想: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能力,展示语文诵读和想象能力,能够通过细读文本和发展创造体会文本的语言魅力和人文价值。
2、设计理念:
(1)以生为本,少教多学: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自主阅读、理解、展示、续编,充分感悟故事情节,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2)贴近生活,凸显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大与小”,结合文本让学生体会“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有各自的特点和风味,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正确看待“大与小”,培养辩证的思维观念。
(3)融入角色,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了解文本角色的生活和个性特点,抓住语言的内容和层次,进行合理的拓展想象,进行语言创编,丰富文本内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材解析:《井底之蛙》是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十一单元“大与小”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一篇人物特色鲜明、蕴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快乐,很满足。而在听了生活在东海里的鳖述说大海的辽阔后,感觉自己很渺小。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这则寓言故事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个性解读:在对教材细致解读中,我越来越觉得对于青蛙的生活不能完全持批评的态度,它所生活的境遇决定了自己见识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它却依然可以很快乐,这是现代社会中很多拥有平静之心的人的知足常乐心态。在听了鳖的描述之后,青蛙瞠目结舌,说明它很惊讶,也很好奇,而文本在这里戛然而止,青蛙以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也许它会走出那口水井,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我们需要让故事更加丰富、真实,富有探究的价值,就需要恰当运用文本的补白,联想和创造新的故事,为“井底之蛙”创造新的开始!
4、生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具有自主诵读的能力,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学习新词,对于课文的诵读和理解较好,对角色扮演和想象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贴近文本中心进行合理的情节发展,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对人文性问题的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入。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夸耀”、“瞠目结舌”等新词的含义,展示人物个性。
2、能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节奏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尝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文言文部分。
3、能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合理补白,丰富故事情节,想象“井底之蛙”以后的生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多层次解读文本,体会井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不同生活环境和心态,激发学生对广阔天地和崇高目标的向往。
教学重点:
1、多层次诵读课文,了解文本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环境,读出角色滋味。
2、结合文本内容和人物,进行合理想象,补充故事情节,挖掘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续编故事情节,凸显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紧密结合。
教法:以读促悟法、读写结合法;
学法:朗读品味法、拓展讨论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青蛙和鳖的不同生活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主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大与小”这个单元,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井底之蛙》。(教师板书课题)
课题的意思是一只住在井底的小青蛙。你发现“大与小”了吗?
(对于青蛙来说,自己本身很小,水井比它大。)
这样的一只青蛙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们对于“大和小”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看看井底之蛙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把自己发现的新词勾画下来,尝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新词。)
2、自学反馈:(1)这篇课文围绕“井底之蛙”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导学生简单概括:一只青蛙生活在水井里,觉得很快活,就向鳖夸耀。后来听鳖描述大海的广阔,才觉得自己很渺小。)
点评:说清楚一件事情,要抓住主要的人物和情节。
(2)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新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做到读准字音,理解词意,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简单解释。
(同桌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谁能为我们把关键词写一写呢?
(指名板书重点新词)
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把课文的内容再说说吗?(学生尝试复述。)
点评提升:复述故事可以尝试加入关键词,简单却不失精彩。
3、深入学习:
(1)课文篇幅不长,很有特点,主要由人物的对话构成。人们都说,语言最可以展示人物的心灵。请你仔细读读青蛙和鳖的语言,用一两个词评价一下人物的个性特点,写在相应的词句旁边。
(学生默读,尝试做简单批注。)(2)分享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大家的发现,汇总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总结发言。
(3)全班交流:
请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选择角色进行点评。
(课件出示句式:我们组认为,青蛙,因为它。
鳖,因为。)
(4)朗读品味:
(指名朗读展示,点评提升。)
(学生自主选择同伴,分配角色,展示朗读。)
现代的语言被大家演绎得声情并茂,人物特点非常鲜明。其实,这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秋水》,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文字飘逸洒脱,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也来试试吧!(课件出示文言文片段: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5)探究哲理:
(学生尝试自主发表看法。)
②情境引导:如果你就是文中的角色,你会怎会评价自己的生活呢?
青蛙,你觉得自己的生活怎么样?
东海之鳖,你有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学生结合文本品评不同人物的生活环境、态度。)
追问:到底哪种生活更好呢?
(引导学生辨析品味不同的生活滋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激发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6)续编故事:青蛙惊讶之余,尝试着走出这口水井,你猜猜它会去哪里?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学生尝试续编,仿照课文模式,展示青蛙新生活的境遇和心情。)
组织交流:“青蛙的新生活”
三、主题升华:
(学生结合主题进行反思。)
3、老师想把课文浓缩成一句话送给大家:(补充板书)
走出一口水井,迈向辽远东海;放下安逸舒适,追求自有挑战。
四、布置作业:
1、讲述《井底之蛙》的故事给家长听,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
2、想象青蛙和鳖再次相遇,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带给人新的哲理呢?试着编创一个小故事。
附:板书设计
(走出)一口水井(迈向)深远东海
(放下)安逸、舒适(追求)自由、挑战